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财务管理作业

财务管理作业

来源:乌哈旅游
第二章

业务题:

1.已知:某企业上年主营业务收净额为13800万元,全部资产平均余额为5520万元,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为2208万元;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15876万元,全部资产平均余额为5880万元,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为2646万元。试求:上年与本年的全部资产周转率(次)、流动资产周转率(次)和资产结构(流动资产占全部资产的百分比)

2.已知:某上市公司2006年底发行在外的变通股股数为1000万股,2007年1月31日以2006年底总股数为基数,实施10送2股分红政策,红股于3月15日上市流通,2007年的净利润为300万元,试求该公司2007年的每股收益。 3.某公司年初存货为60000元,年初应收账款为50800元;年末流动资产比率为2:1;速动比率为1.5:1,存货周转率为4次,流动资产合计为108000元。 (1) 计算公司本年的销货成本。

(2) 若公司本年销售净收入为624400元,除应收账款外,其他速动资产忽略不

计,则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多少? (3) 该公司的营业周期是多少?

4.某企业年末速动比率为2,长期负债是短期投资的4倍,应收账款8000元,是速动资产的50%,是流动资产的25%,并与固定资产相等,所有者权益总额等于运营资金,实收资本是未分配利润的2倍,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见表2—6)。

表2—6 企业资产负债表 资 产 金 额 负债与所有者权金 额 益 货币资金 流动负债 短期投资 长期负债 应收账款 负债合计 存货 实收资本 流动资产合计 未分配利润 固定资产 所有者权益合计 合计 合计 5.某公司2006年末的有关数据如表2—7所示。 表2—7 某公司2006年末的某些数据 项 目 金 额 项 目 金 额 货币资金 600 短期借款 600 短期投资 400 应付账款 400 应收票据 204(年初336) 长期负债 1950 应收账款 196(年初164) 所有者权益 2050(年初1550) 存货 1000(年初920) 主营业务收入 6000 主营业务成本 4800 固定资产净值无形资2572(年初428)财务费用 20 产 28 税前利润 180 税后利润 108 要求: (1)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公司2006年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主营业务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 (2)假设该公司同行业的各项比率的平均水平如表2—8所示,试根据(1)的计算结果,对该公司财务善作出简要评价。

表2—8 某公司同行业的各项比赛的平均水平 比率名称 同行业平均水平 流动比率 2.0 速动比率 1.0 存货周转率 6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0 资产负债率 40% 已获利息倍数 8 销售净利率 9% 净资产收益率 10% 第三章 1.某企业2005年年末变动资产总额4000万元,变动负债总额为2000万元。该企业预计2006年度的销售额比2005年增加10%(100万元),预计2006年留存收益比率为50%,销售净利率10%,则该企业2006年度应的追加资金量为多少?

2.甲公司2004年有关的财务信息:销售收4000万元,净利润200万元,并派发现金股利60万元;企业总资产40000万元,长期负债1600万元,不随着收的增长而变化。甲公司2005年计划销售增长10%,如果不打算从外部雉权益资金,并保持2004年的财务政策和资产周转率不变,销售净利率、股分支付率、资产周转率不变,销售可增长多少?

3.A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单位售价分别为5元和10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3元和8元,全年固定成本为50000元。两种产品正常销售量分别为20000件和30000件。回答下列两个相关的问题:

(1)若固定成本可按照正常销售量进行分配,分别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保本点、保本销售额、安全边际率。如果甲产品单价降低5%,甲的利润将发生什么变化?若乙的单位变动成本下降3%,乙的利润将发生什么变化?

(2)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并计算出出整个企业的综合损益平衡点销售额。 4.完成下列第三季度现金底稿和现金预算。 月份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销售收入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收账: 销售当月(销售收入的70%) 销售次月(销售收入的20%) 销售再次月(销售收入的 10%) 收账合计 采购金额(下月销货的70%) 购货付款(延后一月) 现金预算 期初余额 8000 收账 购货 工资 750 100 1250 其他付现费用 预交所得税 2000 购置固定资产 8000 现金多余或不足 向银行借款(1000元的倍数) 偿还银行借款(1000元的倍 数) 支付借款利息(年利率12%) 期末现金余额(最低6000元) 七、八、九月的其他费用分别为400、500、1000元,每月折旧300元。 第四章

1、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华光公司看好了旅游工艺品的市场销售前景,并于1年前支付了50000元的市场调研费进行了调查研究,公司现拟决定投资生产旅游工艺品,有关资料如下。

(1)市场调研费50000元已经支付,属于沉没成本。

(2)生产旅游工艺品需购置生产设备一台,价值为110000元,估计可用5年。税法规定的残值为10000元,按直线法折旧。

(3)旅游工艺品生产车间可利用公司一处闲置的厂房,该厂房当前的市场价格为105000元。

(4)该产品各年的预计销售量为5000件、8000件、12000件、10000件、6000件,市场售价第1年为每件20元,由于竞争和通货膨胀因素,售价每年将以2%的幅度增长;单位付现成本第1年为每件10元,以后随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单位付现成本每年将以10%的辅导度增长。

(5)生产该产品需在期初垫付营运资本10000元。 (6)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0%。

2、准备购入一设备以扩充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需投资20000元,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设备无残值。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8000元,每年的付现成本为3000元。乙方案需投资24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也为5年,5年以后有残值收入4000元,5年中每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0元,付现成本第一年为4000元,以后随着设备陈旧,逐年将增加修理费200元,另需垫支营运资金3000元。假设所得税为40%,资金成本为10%。

要求:(1)计算两个方案的现金流量。

(2)计算两个方案现值指数,并作出决策。

3、某企业计划投资新建一个时常车间,厂房设备投资105000元,使用寿命5年,预计固定资产净残值为5000元,按直线法折旧。建设期初需投入营运资本12000元。投产后,预计第1年营业收入为10万元,以后每年增加5000元,营业税税率8%,所得税税率30%。营业成本(含折旧)每年为5万元,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每年各为5000元。

要求:判断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4、ABC公司2004年初投资100000元兴建某项目,该项目的使用期为5年,公司预计未来5年每年的经营状况如下:

(1)营业收入120000元。

(2)营业成本92000元(含折旧10000元); (3)所得税税率33%;

(4)公司预计的最低投资收益率为10%。 要求:

(1)计算投资回收期; (2)计算会计收益率; (3)计算净现值; (4)计算内部收益率;

5、某公司现有一台旧设备,由于生产能力低下,现在正考虑是否更新,有关资料如下:

(1)旧设备原值15000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现已使用6年,最终残值为1000元,变现价值6000元,年运行成本8000元;

(2)新设备原值2万元,预计使用10年,最终残值为2000元,年运行成本6000元;

(3)企业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为10%。

现有两种主张,有人认为由于旧设备还没有达到使用年限,应继续使用;有人认为旧设备的技术程度已不理想,应尽快更新,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6、某公司拟引进一条新的生产线,估计原始投资3000万元,预期每年税钱前利润为5000万元(按税法规定生产线应以5年期直线法折旧,净残值率为10%,会计政策与此相同),已测算出该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然而董事会对该生产线能否使用5年有争议,有人认为只可用4年,有人认为可用5年,还有人认为可用6年以上。已知所得税税率为33%,资本成本率为10%,报废时残值净收入为300万元。

要求:

(1)计算该方案可行的最短使用寿命(假设使用年限与净现值成线性关系,用插值法求解,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你认为他们的争论对引进生产线的决策有影响吗?为什么?

7.某公司准备购入一设备以扩充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需投资30000元,使用寿命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设备无残值,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15000元,每年的付现成本为5000元。乙方案需投资36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也是5年,5年后有残值收入6000元,5年中每年收入为17000元,付现成本第一年为600元,以后随着设备陈旧,逐年将增加修理费300元,另需垫付营运资金3000元。假设所得税率为40%,资金成本率为10%。

要求:

(1)计算两个方案的现金流量;

(2)计算两个方案的净现值、现值指数和内含报酬率; (3)计算两个方案的投资回收期; (4)试判断应选用哪个方案。

8.某企业拟投资18500元兴建某项目,该项目无建设期,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3年,按直线法折旧(与会计政策相同),3年后有净残值35000元,投产后第1年实现营业收入80000元,以后每年增加5000元,每年营业成本为各年营业收入的70%,该企业适用30%的所得税率。假设折现率为10%。

要求:

(1)计算投资回收期; (2)计算会计收益率;

(3)假设该项投资按折现率借入,则第3年底的借款余额是多少? 9.某企业使用现有生产设备每年实现营业收入3500万元,每年发生营业成本2900万元(含折旧200万元)。该企业拟购置一套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便实现扩大再生产,如果实现的话,每年的营业收入预计可增加到4500万元,每年的营业成本预计增加到3500万元(含折旧500万元)。

根据市场调查,新设备投产后所生产的产品可在市场销售10年,10年后转产,转产时新设备预计残值30万元,可通过出售取得。

如果决定实施此项技术改造方案,现有设备可以100万元售出,购置新设备的价款是650万元,购置新设备价款与出售旧设备所得之差额部分需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8%,要求按复利计息。银行要求此项贷款须在8年内还清。该企业要求的投资收益率为10%。

要求:

(1)用净现值评价该项技术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2)如果可行的话,平均每年应还款多少? 第五章

1.A公司于2001年7月1日购买了1000张B公司2001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0%、期限5年、每半年付息一次的债券。如果市场利率为8%,债券此时的市场价为1050元,请问A公司是否应该购买该债券?如果按1050元购入该债券,此时购买债券的到期收益为多少?

2.某公司于2002年1月1日发行一种三年期的新债券,该债券的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4%,每年付息一次。

(1)如果债券的发行价为1040元,其到期收益率是多少?

(2)假定2003年1月1日的市场利率为12%,债券市价为1040元,是否应购买该债券?

(3)假定2004年1月1日的市场利率下降到10%,那么此时债券的价值是多少? (4)假定2004年1月1日的债券市价为950元,此时购买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多少?

3.某投资者准备从证券市场购买A、B、G三种股票组成投资组合。已知A、B、C三种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0.8、1.2、2。现行国库卷的收益率为8%,市场平均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为14%。

(1)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分别计算这三种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2)假设该投资者准备长期持有A股票,A股票去年的每股股利为2元,预计年股利增长率为8%,当前每股市价为40元,投资者投资A股票是否合算?

(3)若投资者按5:2:3的比例分别购买了A、B、C三种股票,计算该投资组合的β系数和预期收益率。

4.预计A公司的税后净利为1000万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500万股。要求: (1)假设其市场盈率为12倍,计算其股票的价值。

(2)预计其盈利的60%将用于发放金股利,股票获得率应为4%,计算其股票的价值。

(3)假设成长率为6%,必要报酬率为10%,预计盈余的60%用于发放股利,计算其股票价值。

5.某公司于1999年1月1日投资1000万元购买了正处于生命周期成长的X股票200万股,在以后持股的三年中,每年末各分得现金股利0.5元、0.8元、1元,并于2002年1月1日以每股6元的价格将股票全部出售。计算该项投资的投资收益率。

6.某公司经批准增发普通股票融资,目前已发股票每股市价为12元,该公司当期缴纳所得税额为500万元,按照税后利润的2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该公司当年无纳税调整事项),剩余部分用于分配股东利润,公司已经发行变通股票100万股。预计该公司增资后,预计股票的市盈率将下降25%,每股收益将下降为7元/股,该公司所得税率为30%。要求:

(1)计算税前利润、税后利润和可分配的利润; (2)计算每股收益、实际和预计的市盈率; (3)计算股票的发行价格。

7.某投资人2001年欲投资购买股票,现有A、B两家公司的股票可供选择,从A、B公司2000年12月31日的有关会计报表及补充资料中获知,2000年A公司税后净利为800万元,发放的每股股利为5元,市盈率为5倍,A公司发行在外股数为100万股,每股面值10元;B公司2000年获税后净利400万元,发放的每股股利为2元,市盈率为5倍,其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100万股,每股面值10元。预期A公司未来5年内股利为零增长,在此以后转为正常增长,增长率为6%,预期B公司股利将持续增长,年增长率为4%。假定目前无风险收益率为8%,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为12%,A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2,B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1.5。

要求:

(1)计算股票价值,并判断A、B两公司股票是否值得购买;

(2)若投资购买两种股票各100股,该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为多少?该投资纵使的风险如何?

第六章

1.某公司为保障日常现金收支的需要,规定任何时候银行结算户存款和库存现金余额均不能低于2500元,公司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10.8%,每回固定转换成本平均为30元,根据历史资料测算出现金余额波动的标准差为600元。

要求:

(1)计算公司的最佳现金回归线; (2)计算公司现金控制的上限。

2.某企业的年赊销额为240万元,平均收现期为60天,坏账损失率为3%,收账费用为1.8万元。该企业拟采用新的收账政策,将收账费用增加到3.2万元,以使平均收现期降到45天,坏账损失率降为2%。该企业变动成本率为80%,资金成本率为25%。

要求:通过计算说明该企业是否应改变目前的收账政策。

3.某厂每年需零件72000件,日平均需用量200件,该种零件企业自制,每天产量500件,每次生产准备成本为500元,单件生产成本为50元,每件零件年存储成本为10元,若外购单价为60元,一次订货成本为400元,请问该厂应选择自制还是外购?

4.某公司的信用条件为30天付款,无现金折扣,平均收现期为40天,销售收入为10万元。预计下年的边际贡献率与上年相同,仍保持30%。该企业拟改变信用政策,信用条件为:“2/10,n/30”,预计销售收入增加4万元,所增加的销售预额中,坏账损失率为5%。客户获得现金折扣的比率为70%,平均收现期为25天。

要求:如果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率为10%,测算信用政策变化对利润的综合影响。 第七章

1.公司与银行有一份2000000元的贷款协定,作为可依赖的客户,其贷款利率为银行资本成本(即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加上1%。另外,该贷款限额中未使用部分收取5‰的承诺费。

要求:

(1)如果来年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预期为9%,且公司预期平均使用总承诺限额的60%,这项贷款的年预期成本为多少?

(2)如果同时考虑到利息率与支付的承诺费,实际的成本率为多少? (3)如果平均仅使用总承诺限额的20%,成本率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2.某公司从银行借款30万元,期限1年,名义利率为10%,按照贴现法付息,公司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是多少?

3.某公司拟采购一批材料,供应商规定的付款条件如下:“2/10,1/20,N/30”,每年按360天计算。

(1)假设银行短期贷款利率为15%,计算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并确定对公司最有利的付款日期。

(2)假设目前有一短期投资报酬率为40%,确定对该公司最有利的付款日期。 4.某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通过银行举债筹资600万元,银行要求贷款的20%作为补偿性余额,假设贷款年利率(各义利率)为10%,借款期限为1年。

要求:

(1)计算公司贷款的实际利率(分别按简单利率贷款和贴现利率贷款计算)。 (2)计算公司应贷款的数额。

5.某公司拟采购一批电子耗材,全部价款为10000元,信用期限为90天。为及时回笼现金,供应商报价如下:

(1)立即付款,价格9500元。

(2)30天内付款,价格为9650元。

(3)31至60天内付款,价格为9870元。 (4)61至90一内付款,价格为10000元。

假设银行短期贷款利率为10%,每件按360天计算。 要求:计算放弃放弃现金折扣的资金成本率(机会成本),并确定对该公司最有利的付款日期和价格。

6.某企业拟发行5年公司债券,每份债券面值为50万元,票面利率为10%,每半年付息一次,若此时名义市场利率为8%,其发行价格为多少?

7.GM股份有限公司拟于2004年1月1日发行10年期的公司债券,每张债券的面值为1000元, 发行总额共20亿元人民币,发行人与主承销商根据簿记建档等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协商确定债券的票面年利率为5%。本期债券采用单利按年利息,不计复利,对逾期未领的利息不另外计算。假设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4%,则该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应为多少?

8.GN股份有限公司拟于2004年9月20日按当时二级市场同类公司股票平均市盈率22来确定股票发行价格,该公司当年1~8月实际完成税后利润为5600500元,预计9~12月税后利润为3020450元,新股发行前总股本为1500万股,本次预公开发行500万股。如果采用市盈率法,则新股的发行价格为多少?

9.GO公司由于业务需要,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于2004年1月1日从某一租赁公司租入一台机器设备,设备价款为300万元,租赁期6年,期满后设备归企业所有,租赁费率为10%。

(1)如果租赁协议规定租金于每年末等额支付,则每年末应支付的租金为多少?

(2)如果租赁协议规定租金于每年初等额支付,则每年初应支付的租金为多少? 10.GP公司开发了一种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反映极好,产品供不应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董事会决定增加一台生产设备以扩大公司的生产能力,该设备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取得。(1)向银行申请借款购入一台新设备,假定银行的贷款利率为6%,贷款期限为3年,每年末等额偿还。该设备的买价为200000元,使用期限为5年,使用期满无残值,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另外,公司每年要支付10000元对设备进行保养维修。(2)可以向租赁公司租入一台设备,租凭费率为4%,租凭期为5年,每年初支付租赁费44926元,维修保养费由租赁公司负担。假定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40%,请问公司应购入还是租赁该设备?

第八章

1.ABC公司正在着手编制明年的财务计划,公司财务主管请你协助计算其加权资金成本。有关信息如下。

(1)公司银行借款利率当前是9%,明年将下降为8.93%。

(2)公司债券面值为1元,票面利率为8%,期限为10年,分期付息,当前市价为0.85元,如果按公司债券当前市价发行新的债券,发行成本为市价的4%。

(3)公司普通股面值为1元,当前每股市价为5.5元,本年派发现金股利0.35元,预计股利增长率维持7%。

(4)公司当前(本年)的资本结构为:银行借款为150万元;长期债券为650万元;普通股股本为400万元;留存盈余为869.4万元。

(5)公司所得税率为40%,公司普通股的β值为1.1。

(6)当前国债的收益率为5.5%,市场上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率为13.5%。 要求:

(1)计算银行借款的税后资本成本。 (2)计算债券的税后成本。

(3)分别使用股票股利折现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估计股票资本成本,并计算两种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股票成本。

(4)如果明年不改变资金结构,计算其加权平均的资金成本。

2.某企业发行普通股800万元,发行价为8元/股,融资费率为6%,第一年预期股利为0.8元/股,以后各年增长2%;该公司股票的β系数等于1.2,无风险利率为8%,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12%,风险溢价为4%。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使用股利折现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无风险利率加风险溢价法分别计算普通股的资金成本。

3.某公司计划筹集新的资金,并维持目前的资金结构(债券占60%,普通股占40%)不变。随融资额的增加,各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变化如表8—13所示。

表8—13 资本成本变化表 融资方式 新融资额 资金成本 60万元以下 8% 债券 60~120万元 9% 120万元以上 10% 60万元以下 14% 普通股 60万元以上 16% 要求:计算各融资总额范围类资金的边际成本。 4.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其总成本习性模型为y=15000+4x。假定该企业2005年度该产品销售量为10000件,每件售价为8元,按市场预测2006年A产品的销

售数量将增长15%。

要求:

(1)计算2005年该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 (2)计算2005年该企业和息税前利润; (3)计算2006年的经营杠杆系数; (4)计算2006年的息税前利润增长率; (5)假定企业2005年发生负债利息及融资租赁租金共计5000元,优先股股息3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40%,计算2006年的复合杠杆系数。

5.某企业2004年资产总额是1000万元,资产负债率是40%,负债的平均利息率是5%,实现的销售收是10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30%,固定成本和财务费用总共是220万元。如果预计2005年销售收入会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

(1)计算2005年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2)预计2005年每股利润增长率。

6.某公司原有资本1000万元,其中债务酱400万元(每年负担利息30万元),普通股资本600万元(发行普通股12万股,每股面值5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由于扩大业务,需追加融资300万元,其融资方式有三个。

一是全部发行普通股:增发6万股,每股面值50元。 二是全部按面值妻行债券:债券利率为10%。 三是发行优先股300万元,股息率为12%。 要求:

(1)分别计算普通股融资与债券融资及普通股融资与优先股融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

(2)假设扩大业务后的息税前利润为300万元,确定公司应当采用哪种融资方式(不考虑风险)。

7.某公司原资金结构如表8—14所示。

表8—14 某公司的原资金结构表 融资方式 债券(年利率8%) 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2元,共500万股) 合计 金额/万元 3000 6000 9000 目前普通股的每股市价为10元,预期第一年的股利为1.5元,以后每年以固定的增长率5%增长,不考虑证券融资费用,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

企业目前拟增资2000万元,以投资于新项目,有以下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按面值发行2000万元债券,债券年利率10%,同时由于企业风险的增加,所以普通股的市价降为11元/股(股利不变)。

方案二:按面值发行1340万元债券,债券年利率9%,同时按照11元/股的价格发行普通股股票筹集660万元资金(股利不变)

8.已知某公司当前资金结构如表8—15所示。

表8—15 某公司当前的资金结构表 融资方式 金额/万元 长期债券(年利率8%) 1000 普通股(4500万股) 4500 留存收益 2000 合计 7500 因生产发展,公司年初准备增加资金2500万元,现有两个融资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为增加发行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市价2.5元;乙方案为按面值发行每年年末付息、票面利率为10%的公司债券2500万元。假定股票与债券的发行费用均可忽略不计,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要求:

(1)计算两种融资方案下每股利润无并别点的息税前利润; (2)计算处于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时乙方案的财务杠杆系数;

(3)如果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为1200万元,指出该公司采用融资方案; (4)如果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为1600万元,指出该公司应采用的融资方案; (5)若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上增长10%,计算采用乙方案时该公司每股利润的增长幅度。

9.某公司目前拥有资金20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800万元,年利率10%;普通股1200万元,上年支付的每年股股利2元,预计股利增长率为5%,发行价格20元,目前价格也为20元,该公司计划筹集资金100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33%,有两种融资方案。

方案1:增加长期借款100万元,借款利率上升到12%,假设公司其他条件不变。 方案2:增发普通股40000股,普通股市价增加到每股25元,假设公司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1) 计算该公司融资前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2) 用比较资金成本法确定该公司的最佳资金结构。 第九章

1.甲公司的股利支付率是40%,目前每年支付1.2元的股利。 要求回答如下问题:

(1)甲公司的每股收益(EPS)是多少?

(2)如果甲公司的市盈率(P/E)是15,那么,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是多少? 2.Rope and Yam 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为2000万股,公司资本结构中有2/3的权益。公司预计明年的收益为1000万元,但是投资于项目所需的资金要1200万元。假设该公司是按现存的资本结构中债务/权益的比率来筹集资金,同时公司坚持剩余股利政策,那么明年的每股股利是多少?

3.某公司2004年度的税后利润为1000万元,该年分配股利500万元,2006年拟投资1000万元引进一条生产线以扩大生产能力,该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金占80%,借入资金占20%。该公司2005年度的税后利润为1200万元。

要求:

(1)如果该公司公司的是固定股利政策,并保持资金结构不变,则2006年度该公司为引进生产线需要从外部筹集多少自有资金?

(2)如果该公司执行的是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并保持资金结构不变,则2006年度该公司为引进生产线需要从外部筹集多少自有资金?

(3)如果该公司执行的是剩余股利政策,则2005年度公司可以发放多少现金股利?

4.正保公司年终进行利润分配前的股东权益情况如表9—3所示。单位:万元

表9—3 股东权益情况表 股本(每股面值3元,已发行100万股) 300 股本公积 300 未分配利润 600 股东权益合计 1200 回答下列互不关联的两个问题: (1)如果公司宣布发放10%的股票股利,若当时该股票市价为5元,股票股利的金额按照当时的市价计算,并按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股数发放现金股利,每股0.1元,计算发放股利后的股东权益各项目的数额;

(2)如果按照1股换3股的比例进行股票分割,计算进行股票分割后股东权益各项目的数额。

5.Monkey公司正在计划2:1的股票分割,假定你拥有Monkey公司5000股的普通股,以每股12元的价格出售。

要求回答如下问题:

(1)你手中的股本现在的总价值是多少?股票分割后的价值是多少? (2)Monkey公司的CEO说因为公司的股份在价格范围之外,所以股价下降的比例要小于股票分割。如果股票价值下降的比例是45%,股本分割会使你获得多少收益?

6.Featerstone公司准备了800万元作为下一期的股利,但是公司也在考虑用金额相同的现金股利进行股票回购。目前Featerstone公司有1000万股在外流通,以每股40元出售。当每股收益是2元时,股票市盈率为20倍。

要求回答如下问题:

(1)如果支付股利,那么每股股利是多少?

(2)如果回购股票,在外流通的股票还剩多少,新的每股收益是多少?

(3)如果股利市盈率保持20倍,新股的价格是多少?剩余的股东每股每股会赚得多少?

第2~9章业务题参考答案

第2章

1.计算上年与本年的全部资产周转率(次)、流动资产周转率(次)和资产结构。 上年全部资产周转率=13800/5520=2.5(次) 本年全部资产周转率=15876/5880=2.7(次) 上年流动资产周转率=13800/2208=6.25(次) 本年流动资产周转率=15876/2646=6(次) 上年资产结构=(22084/5520)×100%=40% 本年资产机构=(2646/5880)×100%=45%

2.每股收益=300/(1000+200×9/12)=0.26(元/股) 3.(1)期末流动负债108000/2=54000(元) 期末存货=108000-54000×1.5=27000(元) 销货成本=(27000+60000)/2×4=174000(元) (2)期末应收账款=108000-27000=81000(元)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62400/[(81000+50800)÷2]=9.5(次) (3)营业周期=360/4+360/9.5=128(天) 4.资产负债表如表A-1所示。 资 产 负债与所有者权金 额 金 额 益 货币资金 6000 流动负债 8000 短期投资 2000 长期负债 8000 应收账款 8000 负债合计 16000 存货 16000 实收资本 16000 流动资产合计 32000 未分配利润 8000 固定资产 8000 所有者权益合计 24000 合计 40000 合计 40000 解析: 流动资产=8000/0.25=32000(元) 固定资产=8000(元)

速动资产=8000/0.5=16000(元)

存货=流动资产—速动资产=32000—16000=16000(元) 流动负债=速动资产/速动比率=16000/2=8000(元) 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固定资产=32000+8000=40000(元)

长期负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所有者权益-流动资产=40000-24000-8000=8000(元)

短期投资=8000/4=2000(元)

货币资金=速动资产-应收账款-短期投资=16000-8000-2000=6000(元) 5.(1)流动资产=600+400+204+196+1000=2400(万元) 速动资产=2400-1000=1400(万元) 资产总额=2400+2572+28=5000(万元) 流动比率=2400/(600+400)=2.4 速动比率=1400/(400+600)=1.4

存货周转率=4800/[(1000+920)/2]=5(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6000/[(196+164+208+336)/2]≈13.33(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13.33≈27(天)

资产负债率=(5000-2050)/5000×100%=59% 已获利息倍数=(180+20)/20=10

销售净利率=(108/6000)×100%=1.8%

净资产收益率=108/[(2050+1550)/2]×100%=6%

(2)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析来看,企业偿还短期债务能力比较强,资产流动性比较好;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来看,应收账款和管理效率较好;从存货周转率分析看,企业流动资产管理中存在明显问题,或存货积压较多,应采取措施与予以改进;从资产负债率分析看,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业水平,财务风险较大,影响企业未来的容资;从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看,企业赢利能力很低,可能是由于销售成本过高,存货周转慢所致。

第3章业务题答案

1、2006年应追加资金量145万元。基期销售收入=100/10%=1000(万元),预计销售收入=1000×(1+10%)(万元),应追加资金量=100×(4000/1000)-100×(2000/1000)-1100×10%×50%=145(万元)。

2、可持续增长率=

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

1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 =销售增长率

10%=

销售净利率(130%)21,销售净利率=6.5%

1销售净利率(130%)21内在增长率=g=

P(1d)AP(1d)S=

5%(130%)=3.63%

15%(130%)3、(1)甲:单位边际贡献=5-3=2(元),边际贡献率=2/5=40%,固定成本50000=(元),保本点=20000/2=10000(件),保本销售额=1000020000=200002000030000×5=50000(元),安全边际率=10000/20000=50%。

乙:单位边际贡献=10-8=2(元),边际贡献率=2/10×100%=20%,固定成本50000=000(元),保本点=30 000/2=15 000(件),保本销售额=15 30000=30 2000030000000×10=150 000(元),安全边际率=15 000/30000×100%=50%。

200005(3)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40%×+20%×

20000530000103000010=25%

2000053000010 综合损益平衡点销售额=50 000/25%=200 000元。 4、详见表A-2

表A-2 第三季度现金预算工作底稿和现金预算 月份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销售收入 5 6 7 000 8 000 9 10 000 000 000 000 收帐: 销售当月(销售收入的 1 400 1 600 1 70%) 800 销售次月(销售收入的 4 200 4 900 5 20%) 600 销售再次月(销售收入的 500 600 700 10%) 收帐合计 6 100 7 100 8 100 采购金额(下月销售的 5 600 6 300 7 70%) 000 购货付款(延后一月) 4 900 5 600 6 300 现金预算 期初余额 8 000 6 350 6 350 收帐 6 100 7 100 8 100 购货 4 900 5 600 6 工资 其他付现费用 预交所得税 购置固定资产 现金多余或不足 向银行借款(1000元的倍数) 偿还银行借款(1000元的倍数) 支付借款利息(年利率12%) 期末现金余额(最低6 000元) 750 100 8 000 350 6 000 6 350 100 200 7 550 1 000 20 6 350 300 1 250 700 2 000 4 380 2 000 6 380 第4章业务题

表A-3 销售收入和成本预测 单位:元 年份 1 2 3 4 5 销售量(件) 5 000 8 000 12 000 10 000 6 000 单价 20 20.4 20.81 21.23 21.65 销售收入 100 000 163 200 249 720 212 300 129 900 单位付现成10 11 12.1 13.31 14.64 本 70 000 108 00 165 200 153 100 107 840 成本总额 注:年旧额=(110 000-10 000)÷5=20 000(元) 成本总额=单位付现成本×销售量+折旧 表A-4 现金流量预计表 年份 0 1 2 3 4 5 初始投资 -110 购置新设备 000 旧厂房利用 -105 垫支营运资本 000 合计 -10 000 -225 000 经营现金流量 100 000 163 249 720 212 300 129 900 营业收入 50 000 200 145 200 133 100 87 840 付现成本 20 000 88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折旧 30 000 20 000 84 520 59 200 22 060 税前利润 9 000 55 200 25 356 17 760 6 618 所得税 21 000 16 560 59 164 41 440 15 442 税后净利 41 000 38 640 79 164 61 440 35 442 经营现金流量 58 640 终结现金流量 10 000 回收残值 10 000 回收营运资本 35 442 经营现金流量 现金净流量 -225 41 000 58 640 79 164 61 440 55 442 000 2、计算现金流量,必须先计算两方案每年的折旧额: 甲方案每年折旧=20 000/5=4 000(元)

乙方案每年折旧=(24 000-4 000)/5=4 000(元)

甲方案的每年所得税=(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折旧)×40%=(8000-3000-4000)×40%=400(元)

甲方案每年的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税金=8000-3000-400=4600(元)

乙方案第一年的所得税=(10000-4000-4000)×40%=800(元) 乙方案第二年的所得税=(10000-4200-4000)×40%=720(元) 乙方案第三年的所得税=(10000-4400-4000)×40%=640(元) 乙方案第四年的所得税=(10000-4600-4000)×40%=560(元) 乙方案第五年的所得税=(10000-4800-4000)×40%=480(元) 乙方案第一年的净现金流量=10000-4000-800=5200(元) 乙方案第二年的净现金流量=10000-4200-720=5080(元) 乙方案第三年的净现金流量=10000-4400-640=4960(元) 乙方案第四年的净现金流量=10000-4600-560=4840(元)

乙方案第五年的净现金流量=10000-4800-480+4000+3000=11720(元) 甲方案的现值指数=4600×3.791/20000≈0.87 乙方案的现值指数=23231.70/27000≈0.86 3、(1)年折旧额=(105000-5000)÷5=20000(元) (2)各年现金净流量见表A-5。

表A-5 各年现金流量 单

位:元 年0 1 2 3 4 5 份 项目 现金流入量 营业收入 100000 105000 110000 115000 120000 回收残值 5000 回收营运资本 15000 小计 100000 105000 110000 115000 140000 现金流出量 厂房设备投资 105000 垫支营运资本 15000 营业成本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折旧)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营业税金 8000 8400 8800 9200 9600 管理费用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财务费用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所得税 9600 10980 12360 13740 15120 小计 57600 59380 61160 62940 64720 现金净流量 42400 45620 48840 52060 75280 4.(1)税后利润=(120000-92000)×(1-33%)=18760(元) 各年现金净流量=18760+10000=28760(元) 回收期=100000÷28760≈3.5(元)

(2)会计收益率=18760÷100000×100%≈18.76% (3)净现值=28760×(P/A,10%,5)-100000=28760×3.791-100000=9029.16(元) (4)项目的年金现值系数=100000÷28760≈3.4771 查年金现值表可知: I1→12%→3.60478 I2→14%→3.43308

内部收益率=12%+(14%-12%)×(3.60478-3.4771)÷(3.60478-3.43308)≈13.5% 5.(1)不考虑时间价值:

旧设备年平均成本=(6000+8000×4-1000)÷4=9250(元) 新设备年平均成本=(20000+6000×10-2000)÷10=7800(元) 结论:应选择设备更新。 (2)考虑时间价值:

旧设备年平均成本=

60008000[P/A,10%,4]1000[P/E,10%,4]

[P/A,10%,4] =9677.29( 元) 新设备年平均成本=

200006000[P/A,10%,10]2000[P/F,10%,10]

[P/A,10%,10] =9129.01 结论:应选择设备更新 6.(1)净现值=每年现金流入现值+残值现值+清理净损失减税现值-原始投资

3000110%500133%3.173000.6535NPV(4)= 3000110%33%0.6833000100.36万元58752.4873000.751540233%0.7513000NPV(3)

330.92(万元)330.923.77(年)

330.95100.36(2)没有影响,因为只要该项目寿命达3.77年即为可行。 7.(1)甲方案:初始投资30000元,5年内每年现金流量8400元。乙方案:初始

可行最短使用寿命n3投资36000元,现金流量为第一年9000元,第二年8820元,第三年8640元,第四年8460元,第五年17280元。

(2)净现值:甲为1844.40元,乙为—535.98元 现值指数:甲方案=1.06,乙方案=0.99

内含报酬率:甲方案=12.40%,乙方案=9.52%

(3)回收期:甲方案=3.57(年),乙方案=4.24(年) (4)应选用甲方案。 解析:

计算年折旧额:

甲方案每年折旧额=30000/5=6000(元),乙方案每年折旧额=(36000—6000)/5=6000(元)

(1)列表A—6计算两个方案的营业现金流量

表A—6 两个方案的营业现金流量 年份 1 2 3 4 5 甲方案 销售收入 15000 15000 15000 15000 15000 付现成本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折旧 6000 6000 6000 6000 6000 税前利润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所得税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税后利润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营业现金流量 8400 8400 8400 8400 8400 乙方案 销售收入 17000 17000 17000 17000 17000 付现成本 6000 6300 6600 6900 7200 折旧 6000 6000 6000 6000 6000 税前利润 5000 4700 4400 4100 3800 所得税 2000 1880 1760 1640 1520 税后利润 3000 2820 2640 2460 2280 营业现金流量 9000 8820 8640 8460 8280 (2)列表A—7计算税后现金流量 表A—7 投资项目税后现金流量计算表 年份 0 1 2 3 4 5 甲方案 固定资产投资 —30000 8400 8400 8400 8400 400 营业现金流量 —30000 8400 8400 8400 8400 8400 税后现金净流量 乙方案 固定资产投资 —36000 9000 8820 8640 8640 8280 营运资金垫支 —3000 9000 8820 8640 8640 6000 营业现金流量 —39000 3000 固定资产残值 17280 营运资金收回 税后现金净流量 8.(1)年折旧额=(185000—35000)÷3=50000(元) 各年营业现金净流量见表A—8。

表A—8 营业现金净流量 单位:元

年份 0 1 2 3 项目 营业收入 80000 85000 90000 营业成本 56000 59500 63000 所得税 7200 7650 8100 税后净得 16800 17850 18900 营业现金净流量 66800 67850 68900 50350投资回收期=22.73(年)

689001680017850189003100%19.30%

(2)会计收益率=

1850002(3)借款余额计算见表A—9。

表A—9 借款余额计算表 单位:元

年份 年初借款 年息(10%) 年末借款 偿还现金 借款余额 1 185000 18500 203500 66800 136700 2 136700 13670 150370 67850 82520 3 82520 8252 90772 68900 21872 9.(1)设备净投资=650—100=550(万元) 每年营业现金流入量增量=(4500—3500)—[(3500—500)—(2900—200)]=700(万元)

每10年末残值变现收入30万元。

净现值=700×6.1446+30×0.3855-550=3762.79(万元) 结论:该方案可行,因为NPV﹥0

(2)8年后的本利和=550×(1+8%)8=1017.995(万元) 平均每年还款额=1017.995÷[P/A,8%,8]=95.70(万元)

第5章业务题答案

1.(1)债券的价值=1000×5%×(P/A,4%,9)+1000×(P/F,4%,9) =50×7.4353+1000×0.7062=1074.37(元) 由于债券的价值大于债券的价格,所以应该购买。

(2)运用试算法进行测算(或运用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可以计算出使债券收益的现值等于债券价格1050元时的折现率,即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首先将债券的现金流量及债券价值计算表列于Excel表中,如图A—1所示。 然后用“工具”→“单变量求解”,在相应的格中输入相应单元格或数字,如图A—2所示。

单击“确定”按钮,折现率的单元格便得到所要计算的数字,即i=4。32%(半年)。 因此,债券的年收益率为8.64%。 2.(1)与第1题的计算方法相同,可得,如果债券的发行价格是1040元,其到

期收益率为12.33%。

(2)债券的价值=1000×14%×(P/A,12%,2)+1000×(P/F,12%,2) =1033.81(元)

由于债券的价值小于债券的价格,所以不应该购买。

(3)债券的价值=1000×14%×(P/A,10%,1)+1000×(P/F,10%,1) =1036.37(元)

1401000(4)950,i20%

1i1i3.(1)计算三种股票的期望收益率 RA=8%+(14%-8%)×0.8=12.8% RB=8%+(14%-8%)×1.2=15.2% RC=8%+(14%-8%)×2.0=20.0%

2(18%)(2)V45(元)

12.8%8%由于股票价值45元大于股票价格,所以投资于该股票的合算的。 (3)A、B、C的组合β系数=0.5×0.8+0.2×1.2+0.3×2=1.24 预期收益率=8%+(14%-8%)×1.24=15.44% 4.(1)每股盈余=税后利润/发行股数=1000/500=2(元/股) 股票价值=2×12=24(元/股)

(2)股利总额=100×60%=600(万元) 每股股利=600/500=1.2(元/股)

股票价值=每股股利/股票获利率=1.2/4%=30(元)

(3)股票价值=预期明年股利/(必要报酬率-成长率)=1.2/(10%-6%)=30(元) 5.采用与第1题相同的方法,可以计算出该项投资的投资收益率为20.21%。 6.(1)计算税前利润=所得税额/所得税=500/30%≈1666.67(万元) 计算税后利润:1666.67-500=1166.67(万元)

计算提到公积金和公益金:1166.67-233.33=933.34(万元) 计算可分配利润:1166.67-233.33=933.34(万元)

(2)每股收益=税后利润/普通股股数=1166.67(万元)/100(万股)=11.67(元) 实际市盈率:12/11.67≈1.03(倍)

估计未来市盈率:1.03×(1-25%)=0.77(倍) 股票发行价格:0.77×7=5.39(元)

7.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A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8%+2×(12%-8%)=16% B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8%+1.5×(12%-8%)=14%

利用固定成长股票及非固定成本股票模型公式计算股票价值: A公司股票价值=41.60(元) B公司股票价值=8(元)

计算A、B公司股票目前市价:

A公司的每股收益=800/100=8(元/股) A公司的每股市价=5×8=40(元)

B公司的每股收益=400/100=4(元/股) B公司的每股市价=5×4=20(元)

因为A、B公司股票价值均高于其市价,因此都值得购买。

(2)A、B股票的投资组合报酬率为: A、B股票的投资组合的β系数为:

第6章业务题答案

1.(1)有价证券日利率=10.8%/360=0.03% 最佳现金回归线(R)=33b4i2L333060040.03%225005500(元)

(2)上限H=3R-2L=3×5500-2×2500=11500(元) 2、(1)目前的收帐政策

应收帐款应计利息=240/360×60×80%×25%≈8(万元) 坏帐损失=240×3%=7.2(万元) 收帐费用=1.8(万元)

收帐成本=8+7.2+1.8=17(万元) (2)新的收帐政策

应收帐款应计利息=240/360×45×80%×25%≈6(万元) 坏帐损失=240×2%=4.8(万元) 收帐费用=3.2(万元)

收帐成本=6+4.8+3.2=14(万元) 所以,应改变收帐政策。 3、外购零件: Q2KDKC2400720002400(件)

10自制零件:

由于自制的总成本低于外购的总成本,故以自制为宜。 4、(1)改变信用政策后增加的利润=40000×30%=12000(元) (2)信用条件改变对机会成本的影响为:

140000/360×25×70%×10%-100000/360×40×70%×10%=-97.22(元) (3)现金折旧成本=(100000+40000)70%×2%=1960(元) (4)改变信用期后增加的坏帐损失=40000×5%=2000(元) (5)信用政策变化对利润的综合影响为:

12000-(-97.22)-1960-2000=8137.22(元) 故应改变信用政策。

第7章业务题

1、(1)预期成本=1200000×0.10+800000×0.005=124000(元) (2)实际成本率=124000÷1200000×100%≈10.33%

(3)使用20%限额的实际成本=400000×0.10+1600000×0.005=48000(元) 使用20%限额的实际成本率=48000÷400000×100%=12%

随着贷款协定限额里比率的减少,贷款实际成本相应提高,这主要是对未使用部分支付5‰的承诺费造成的。

10%100%11.11% 2、实际年利率=

110%2%36036.7% 12%30101%360放弃20天内付款的现金折旧成本=36.4%

11%3020因为银行的贷款利率为15%,低于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所以公司不应放弃现金折扣,并且放弃10天内付款的现金折扣成本大于放弃20天内付款的现金折扣成本,所以应在第10天付款。

(2)因短期投资收益率比放弃折扣的代价高,所以应在第30天付款。

10%4、(1)按简单利率贷款计算的实际利率=12.5%

120%10%按贴现利率贷款计算的实际利率=14.29%

110%20%600(2)公司应贷款数额= 750(万)120%5、(1)立即付款折扣率=(10000-9500)÷10000×100%=5%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5%÷(1-5%)×360÷(90-0)=21.05% (2)第30天付款折扣率=(10000-9650)÷10000×100%=3.5%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3.5%÷(1-3.5%)×360÷(90-30)≈21.76% (3)第60天付款折扣率=(10000-9870)÷10000×100%=1.3%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1.3%÷(1-1.3%)×360÷(90-60)≈15.81% (4)第90天付款无折扣,与主题无关。 银行短期贷款利率为10%,低于(1)、(2)、(3)方案的机会成本,故应选择第30天付款9650元。

6、每半年利息=500000×5%=25000(元)

债券发行价格=25000×(P/A,4%,10)+500000×(P/F,4%,10)=25000×8.1109+500000×0.6756=202772.5+337800=540572.5(元) 7、每年利息=1000×5%=50(元)

债券发行价格=50×(P/A,4%,10)+1000×(P/A,4%,10)≈1081.15(元)

8、发行价=(5600500+3020450)÷[15000000+5000000×(12-9)÷12]×22≈11.67(元) 9、(1)每年末支付租金=3000000÷(P/A,10%,10)≈488234(元) (2)每年初支付租金=3000000÷[(P/A,10%,9)+1]≈428800(元) 10、向银行借款购买设备:

每年末偿付金额=200000÷(P/A,6%,3)=74822(元)

借款购入设备的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计算见表A-10、表A-11。

表A-10 银行借款偿还计算 单位:元 年偿还额 年初本金 利息支付额 本金偿还额 年末本金 年份 (3)=(2)×(4)=(1)-(5)=(2)-(1) (2) 6% (3) (4) 1 74822 200000 12000 62822 137178 2 74822 137178 8231 66591 70587 3 74822 70578 4235 70785 0 表A-11 银行借款购置税后现金流出量现值 单位:元 年份 偿还利息折旧维修税后节约额 税后现金流税后现金流出现3、(1)放弃10天内付款的现金折旧成本=

年份 0 1 2 3 4 5 额 费 费 费 出量 值 (1) (2) (3) (4) (5)=[(2)+(6)=(1)+(7)=(6)×(3)+(4)](4)-(5) (P/F,3.6%,t) ×0.4 1 74822 12000 40000 10000 24800 60022 57921 2 74822 8231 40000 10000 23292 61530 57328 3 74822 4235 40000 10000 21694 63128 56771 4 40000 10000 20000 (10000) (8680) 5 40000 10000 20000 (10000) (8379) ∑154961 租赁方式取得设备的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计算见表A—12。 表A-12 租赁现金流出量现值 单位:元 每年每年每年租赁尚未支税后节约税后现金流税后现金流出量应付应付折旧费 付本金 额 出量 现值 利息 本金 费 (5)=[(2)+(6)=(1)-(7)=(6)×(1) (2) (3) (4) (4)]×(5) (P/F,3.6%,t) 0.4 43197 — 43197 156803 — — 43197 43179 43197 6272 36925 119878 40000 18509 24688 23824 43197 4795 38402 81476 40000 17918 25279 23552 43197 3259 39938 41538 40000 17304 25893 23286 43197 1659 41538 0 40000 16664 26533 23031 40000 16000 (16000) 13406 ∑150278 计算结果表明,租赁的现金流出量现值总和小于银行借款购入的现金流出量现值总和,因此应采用租凭方式取得设备

第8章业务题答案 1.(1)银行借款成本为5.36%。(2)债券成本为5.88%。 (3)普通资金成本:在股利增长模型下为13.81%;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下为14.3%; 普通股平均成本为14.06%

(4)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如表A—13所示。

表A—13 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 项目 金额 占百分比 单项成本 加权平均 银行借款 150 7.25% 5.36% 0.39% 长期债券 650 31.41% 5.88% 1.85% 普通股 400 19.33% 14.06% 2.72% 保留盈余 869.4 42.01% 14.06% 5.91% 合计 2069.4 100% 10.87% 2.(1)普通股成本=0.8/[8×(1-6%)]×100%+2%=12.64% (2)普通股成本=Rf+β(Rm- Rf)=8%+1.2 ×(12%+8%)=12.8% (3)普通股成本=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8%+4%=12%

3.资金的边际成本如表A—4所示

表A—14 资金的边际成本 融资方式及目特定融资方式融资总额分界融资总额的范资金成本 标资本结构 的融资范围 点 围 8% 60万元以下 100万元以下 60÷60%=100 债券 9% 60~万元 100~万元 120÷60%=200 10% 120万元以上 200万元以上 14% 60万元以下 150万元以下 普通股 60÷40%=150 16% 60万元以上 150万元以上 由表A-14可得出四组新的融资范围并计算资金的边际成本: (1)0~100万元范围资金的边际成本=8%×0.6+14%×0.4=10.4% (2)100~150万元范围资金的边际成本=9%×0.6+14%×0.4=11% (3)150~200万元范围资金的边际成本=9%×0.6+16%×0.4=11.8% (4)200万以上范围资金的边际成本=10%×0.6+16%×0.4=12.4% 4.(1)根据企业成本习性模型可知,该企业的固定成本为15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所以2005年该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10000×8-10000×4=40000(元) (2)2005年该企业的息税前利润=40000-15000=25000(元) (3)2006年的经营杠杆系数=40000÷25000=1.6 (4)2006年的息税前利润增长率=1.6×15%=24%

(5)2006年的财务杠杆系数=25000/[25000-5000-300/(1-40%)]=1.28 2006年的复合杠杆系数=1.6×1.28=2.05

或2006年的复合杠杆系数=40000/[25000-5000-300/(1-40%)]=2.05 5、2005年的经营杠杆为1.4;财务杠杆为1.04;复合杠杆为1.46。 预计2005年每股利润增长率为73%。 6、(1)普通股融资与债券融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EBIT-30)×(1-30%)/(12+6)=(EBIT-30-300×10%)×(1-30%)/12EBIT=120(万元) 普通股融资与优先股融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EBIT-30)×(1-30%)/(12+6)=[(EBIT-30)×(1-30%)-300×12%]/12EBIT=184。29(万元)

(2)扩大业务后各种融资方式的每股利润如下。

增发普通股:每股利润=(300-30)×(1-30%)/(12+6)=10.5(元/股) 增发债券:每股利润=(300-30-300×10%)×(1-30%)/12=14(元/股)

发行优先股:每股利润=[(300-30)×(1-30%)-300×12%]/12=12.75(元/股) 因为增发债券的每股利润最大,所以企业应当选择债券融资方式。 7、融资前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 债务资金成本=8%×(1-30%)=5.6%

普通股资金成本=1.5/12×100%+3%=15.5%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3000/9000×5.6%+6000/9000×15.5%=12.2% 使用方案-融资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 原债务资金成本=8%×(1-30%)=5.6% 新债务资金成本=10%×(1-30%)=7%

普通股资金成本=1.5/11×100%+3%≈16.64%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3000/11000×5.6%+2000/11000×7%+6000/11000×16.64%≈11.88%

使用方案二融资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 原债务最近成本=8%×(1-30%)=5.6%

普通股资金成本=1.5/11×100%+3%≈16.64%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3000/11000×5.6%+1340/11000×6.3%+6660/11000×16.64%≈12.37%

因为方案一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所以应当选择方案一进行融资。 8、两种融资方案下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为1455万元。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时乙方案的财务杠杆系数为1.29。

如果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为1200万元,该公司应采用甲方案融资。 如果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为1600万元,该公司应采用乙方案融资。

若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上增长10%,采用乙方案时该公司每股利润的增长幅度为12.9%。 9、(1)目前资金结构为:长期借款40%,普通股60%。

借款成本为6.7%;普通股成本为15.5%;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11.98%。 (2) 方案1:

原借款成本为6.7%;新借款成本为8.04%;普通股成本为15.5%。 增加借款融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11.8%。 方案2:

原借款成本为6.7%;普通股资金成本为13.4%;增加普通股融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10.85%。

该公司应选择普通股融资。

第9章业务题答案

1、(1)甲公司的每股收益EPS=1.2/10%=3(元/股)

(2)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EPS×P/E=3×15=45(元/股) 2、

用于项目投资的收益为:1200×2/3=800(万元) 用于向股东分配的收益为:1000-800=200(万元) 每股股利为:200/2000=0.1(元/股) 3、

(1)2005年度公司留存利润=1200-500=700(万元) 2006年自有资金需要量=1000×80%=800(万元) 2006年外部自有资金筹集数额=800-700=100(万元) (2)2004年股利支付率=500/1000=50%

2005年公司留存利润=1200×(1-50%)=600(万元) 2006年自有资金需要量=1000×80%=800(万元) 2006年外部自有资金筹集数额=800-600=200(万元) (3)2006年自有资金需要量=1000×80%=800(万元) 2005年发放的现金股利=1200-800=400(万元) 4、(1)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00×10%=10(万股) 增加的普通股股本=10×3=30(万元) 增加的资本公积=10×5-30=20(万元) 发放股利后的股本=300+30=330(万元)

发放股利后的资本公积=300+20=320(万元) 发放的现金股利=110×0.1=11(万元) 未分配利润减少额=10×5+11=61(万元)

发放股利后的未分配利润=600-61=539(万元)

发放股利后的股东权益合计=330+320+539=1189(万元)

(2)股票分割后普通股股数为300万股,每股面值1元,股本仍然为300万元;资本公积为3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600万元,股东权益总额为1200万元。 5、(1)现在总价值:5000×12=60000(元/股),股票分割后,总价值不变。 (2)股票分割后股票的理论市价为:12×50%=6(元/股) 股票分割后股票的实际市价为:12×45%=5.4(元/股)

股票分割后可能获利:股票数量×(理论市价-实际市价)=10000×(6-5.4)=6000(元) 6、(1)每股股利为:800/1000=0.8(元/股) (2)回购股票为:800/40=20(万股);在外流通的股票:1000-20=980(万股) 总收益:2×1000=2000(万元);新的每股收益:2000/980≈2.04(元/股) (3)新股的价格为:20×2.04=40.8(元/股);股东每股赚:40.8-40≈0.8(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