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的游戏与学习

幼儿园的游戏与学习

来源:乌哈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园的游戏与学习

作者:崔爱红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04-01 一个人的生活过程就是这个人经验积累的过程,而对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幼儿的游戏就是他们的生活,幼儿往往是在愉悦的心情中尽情游戏,从而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经验。因此《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都强调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游戏开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无论怎么变,也离不开游戏,因为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目前,所有幼儿园都非常注重游戏的开展,但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开展游戏是为游戏而游戏,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上追求高档精美,教师包办一切,没有把准备游戏环境的过程看作是幼儿游戏的过程、学习的过程。要从根本上扭转幼儿园这些倾向,必须首先改变把游戏与学习分开甚至对立起来的观念。因为游戏化教学是幼儿园课程建设中永远不能放弃的话题,只有把幼儿游戏活动看作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让幼儿在快乐、自主的游戏中进行学习,让幼儿在游戏中愉悦身心,其乐无穷,游戏才可能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幼儿园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导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活动,又要重视游戏活动本身所特有的主体性发展潜能。

游戏是幼儿的自由活动,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游戏、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教师对幼儿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发生着大量的学习活动,因此孩子游戏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的过程。例如:我们经常组织“快乐的餐厅”游戏活动,在这一活动中,通过幼儿自制食品、与客人打招呼、向客人推荐特色食品、招待客人等一系列活动,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数理逻辑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因此,幼儿游戏与学习活动不应该割裂开来,应该看成是一体的。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幼儿园教学应当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并以游戏为基本途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让我们的教学游戏化。教师组织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幼儿“玩”,而且还在于引发、支持与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游戏不仅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的重要途径,而且游戏也具有生成课程的重要功能,根据幼儿在自发游戏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与需要,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引导幼儿结构新的课程,使课程自然生成于幼儿的游戏活动之中。因此,我们应该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看待幼儿园游戏、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

目前幼儿园存在两类游戏:一类是幼儿按自己的需要、兴趣充分表现自我的游戏;一类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组织的教学游戏。前一类游戏由于是幼儿自发的,因此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更能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广大幼教工作者对此已达成了共识,因此都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常重视对幼儿创造性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但在现实实践中,如何真正做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呢?

为了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让教学游戏化,就必须重视这两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不同价值,保证这两类活动在幼儿园的开展。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是本体意义上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里虽没有发展的特定指向,但它却凝聚着发展的全部趋势。经常参加这类活动,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和谐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必须给予幼儿以充分开展这类游戏的机会。游戏化教学是丰富幼儿生活的主要途径,因为游戏是幼儿对生活经验的再现,反映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游戏也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生活世界是创造的、可经验的、游戏的世界,他们的生活中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外,还需要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充实。所以在幼儿园提倡教师为幼儿提供特定环境的区域游戏。因为区域活动可以为幼儿游戏提供良好的环境,创设幼儿充分活动的游戏环境,是游戏成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游戏环境是渗透着教育者的意图、充满适宜的心理氛围、布局合理、材料丰富、儿童可以充分活动的游戏环境。为了达成这样的游戏环境,教师不仅需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物质层面上,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课程的目标来选择和确定材料,为幼儿提供充足、多样化的游戏材料。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通过自主选择,自由、充分的活动,积极接受这些材料所发出的信息,并积极互动,使材料发挥所具有的“潜在教育价值”,从而获得发展的关键经验。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新观念向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游戏究其本质在于幼儿的自主性,在于激发幼儿主体的内在动机,促使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自主、自发的活动,是以游戏活动本身为目的的愉快活动,因此,应充分体现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出于自己兴趣与需要、自主自发的、轻松愉快的活动;同时,幼儿的游戏总是在一种特定的情景中,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的活动,所以,要重视引导幼儿对生活的体验,创设并提供幼儿表现和创造的适宜环境,允许幼儿在游戏中的不真实和幼稚行为,把儿童当儿童看,站在儿童的立场看儿童的游戏,比如:有两个孩子在一起玩着玩着,突然有个孩子大哭起来,老师问怎么了?以为两个孩子打架了,结果孩子看到老师紧张的神情又大笑了:老师,我们做游戏呢,他是我老公,老公欺负我了,所以我就哭了……游戏虽然是孩子们的假设,但也是他们生活经验的再现,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任意放纵自己,因此,孩子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游戏。游戏不仅仅是每一位幼儿自主实现自我价值的活动,而且是所有儿童和教师共同进行的群体交往活动,可见,游戏过程也是促进“共同体”每个成员个性发展,努力形成有情谊的、有凝聚力的“共同体”的过程。例如,在我们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在中一班的小超市区域中,看到孩子们游戏的投入劲头,让你感觉到你好像真的进入了超市。再加上教师的积极配合,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显得特别开心,自由。不难看出在这里,游戏真正成了孩子们的游戏,孩子们在和老师共同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在这里,孩子也真正成了游戏的孩子,看到他们张张洋溢着快乐的笑脸,就能感觉到这时候的孩子,是真正快乐的孩子,这时候的老师,是真正幸福的老师。

在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幼儿行使成人权利、享有成人自由的满足感,带给幼儿极大的快乐是其他活动无法比拟的;在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天性自然流露,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这也正是游戏最根本的价值所在。因此,游戏的进行首先要保证幼儿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游戏的自由、享有自主的权利。“用孩子的眼睛去看、用孩子的心去体会”——促成幼儿愉快游戏、分享他们游戏的喜悦,成为今天我们看待游戏的新视角。

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也充满了教育契机。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应善于观察、善于倾听、善于思考,从游戏活动中敏感地不住机会,及时生成教学活动。

总之,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孩子,幼儿园的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游戏,保证幼儿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应该成为每位幼儿教师努力追求的教育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