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钓鱼》这是针对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设计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小猫钓鱼》是一则对小孩子有着重要教育意义的故事,它用简单易懂的故事情节传达着使小朋友们受益终生的道理,那就是做事情要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给做好。
幼儿园在对小朋友进行保教的时候,不仅要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而注意力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班小朋友的注意发展阶段特点是: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无意注意还占着主导地位,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扰,并且做事没有耐心,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事情。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也能知道,小朋友们做事情不专心往往是家长们极为头痛的问题。
我设计的这一节中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幼儿听《小猫钓鱼》这个故事,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发起讨论,了解做事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指导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
通过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和与小朋友的互动,我这节课想要达到的活动目标一共有三个。
1.使小朋友们能集中注意力听故事并积极思考。
2.让小朋友们知道做事不专心、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是不好的行为习惯。这是这节课的重点,我会把比较多的时间安排在这个环节上。
3.使孩子们记住“做事情要一心一意”这个理念,并逐步养成专心完成一件事情的良好习惯。这是这节课的难点。
为了达到这节课的目标,我的教具准备有这些内容:
模型 :猫妈妈、小猫咪咪、蝴蝶、蜻蜓、鱼
卡纸模型:小树,小河
其它道具:两个小钓鱼竿
这是我的教具展示。有用硬卡纸做的模型和用笔做的鱼竿。
上课前,我会在黑板上用卡纸贴出小树林的样子,猫妈妈在河边钓鱼。
而我的整节课分为七个活动过程。
导入 讲故事 提问题 教师小结 故事回顾 演唱《小猫钓鱼》
课程结束
导入:为了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我会装成鬼鬼祟祟的样子走进教室,把小猫的模型藏在身后。
小朋友们早上好!老师在教室外面遇到了一只小动物,它说它要跟老师一起进来和小朋友打声招呼,大家猜它是谁好不好啊?(学猫叫)。小朋友们给了我回应之后,我会给大家
介绍小猫,它叫做咪咪,并询问猫喜欢吃的食物,然后通过与小朋友们的一问一答引出小猫钓鱼的故事。
第二个部分是讲故事。我会利用我的教具,把小猫钓鱼的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故事讲完之后,我安排了三个简单的小问题,让小朋友们举手回答。
在小朋友们回答完这些问题后,我会进行一个小总结,把小朋友们的答案结合起来,教育他们做事情要一心一意,这就是我这节课的重点教学目标。
在这个过程完成之后,我会采取和小朋友们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故事回顾一遍,比如询问“咪咪在干什么呀?”之类的问题。让小朋友充分参与进整个故事来,让他们对整个故事加深印象。
在小朋友们热烈的参与进故事之后,我会“嘘,咪咪有话和老师说呢”来让他们安静下来,告诉他们咪咪要演唱歌曲,并让他们鼓励咪咪。歌曲旋律是儿歌“小蝌蚪”的旋律,词是我根据小猫钓鱼的故事填的简单易懂的内容。
这些过程都完成之后,我的课程基本结束。我会拿着咪咪的模型和小朋友们告别。结束这节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