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时间:2021-12-24 来源:乌哈旅游
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积累(20分)

1.(4分)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领会读书的意义】

有人曾说:“读书,是人类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确实如此。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_________。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jié□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zhàng□、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yīng□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选自《人民日报》)

(1)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é 然不同 屏zhàng 草长yīng 飞 (2)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认识 B.认同 C.认准

2.(3分)【学习读书方法】小语在搜集朱熹“熟读精思”读书方法时,文档资料出现了排版错误,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排序最恰当的一组( ) ①对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

②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 ③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

④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3.(3分)【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学习了《岳阳楼记》后,暑假里小语去游览了岳阳楼这处名胜古迹,他以写对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迹。上联是“岳阳楼上范仲淹观巴陵胜状”,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适合做下联的一项是( )

A.湖心亭中张宗子金陵客共饮 B.滕王阁内王子安叹命途多舛 C.承天寺里苏东坡怀民二闲人 D.醉翁亭前欧阳修游滁州诸峰

4.(7分)【体味名人情思】将上面这段文字中所引的名句填写完整。

古代诗歌常常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表情达意。李白《行路难》中的“ , ”用夸张

的手法写出了宴席的丰盛、营造欢乐氛围;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运用典故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惆怅之情;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直抒胸臆表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温庭筠的“ ,人迹板桥霜”,张岱写雪天西湖的“ ,上下一白”则都用了白描的手法,用精炼的词语展现眼前之景,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情思。

5.(3分)【读书活动快报】如果你是校报小记者,请你根据以下新闻报道为校刊简报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为培育多读书,读好书”风尚,在装扮得美轮美奂的国际会展中心广场,杭州市举行了2022“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阅读生活的新期待,号召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改善全社会阅读条件,大力培育“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让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二、阅读(55分)

6.(3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相关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和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精读和跳读的方法,而像《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适合“精读”和“跳读”并用。

B.《简•爱》成功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有强烈自尊心和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由独立、敢于追求平等爱情、热忱刚烈、宽容理性的女性形象。

C.“到了高亮桥,他向四围打了一眼,并没有一个兵,他又放了点心。两块钱到底是两块钱,他盘算着,没点胆子哪能找到这么俏的事。”这里的“他”是指祥子。

D.《红星照耀中国》是加拿大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用事实说话”的作品。阅读纪实作品可以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这部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7.(4分)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我们也能从不同的人物身上照见自己,取长补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请从下面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人物的“善”与“不善”,谈谈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

8.(16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石魂 杨建

①六爷是村里的能匠,神着哩。山上随意滚下的一块石砣子,六爷看了,都像遇见宝贝似的,原本无神的眼睛便慢慢放出光来,那张打满皱纹的脸上,就像菊花瓣一样舒展开来。他近摸摸,远瞧瞧,左量量,右敲敲。不几日,那石头就不是石头了,变成了谁家摆放着的器物——石磨、石磙、石臼、石杵、石猪槽。古朴,粗粝,简陋。

②六爷人很怪,别家工匠上门,得有酒伺候,他不喝人家一滴,就开工前,用一小盏酒,恭恭敬敬浇在那块要开凿的石头上。我问“六爷,您自己咋不喝呀?”A.六爷不理睬我。别家工匠打家什,巴不得人家少用几年,好再雇他上门,六爷不这样,人家不小心碰坏一个角,六爷会咕哝你半天。我就说:“六爷,人家用坏了,不正好再使您的手艺嘛!”B.六爷还是不理睬。

③人怪,做出的东西就特别。石臼本是方形或圆形的,六爷却打造成树杈筑鸟窝形状,就是那简陋粗重的石磙,六爷也会在两头刻上飞禽走兽。只是这些雕刻的线条太粗糙,造型也粗劣,在我看来有点不伦不类。有一回,我看着看着就咕哝了一句:“凿上这些玩意儿有何用,再怎么着,它也只是舂米磨浆呀。”六爷斜瞥了我一眼,嘴上依旧不说什么,不拿正眼瞧我。

④六爷因有了这一门手艺,村上无论长幼,见着都会打心眼儿里敬着叫声“六爷”。那时候村里人穷,家用的器物,尽是木匠做的,篾匠打的,石匠凿的。六爷的活儿,一年到头就满满的了。再忙,六爷也不会为赶工把活儿做粗了。我每回看到他,他都是满身尘土,石雕般的脸上滚着大颗的汗珠,不紧不慢地凿着,磨着。那姿势,曾经让我很是着迷。

⑤村主任看六爷手头活儿多,忙不过来,就劝他收个徒弟。六爷也不想让手艺断在自己手里,就收了一个。那徒弟脑门活络,在入了门道那会儿,东家里来了一个看风水的先生,六爷的徒弟看那风水先生耍

耍嘴皮子就来钱,就问风水先生收不收徒弟呀,第二天,六爷就让徒弟收拾东西走人了。

⑥六爷从此就再没收过徒弟。手上凿出这么多的石具,他已经知足。村人们一边捣臼一边拉呱儿的场景,会让六爷露出孩子般的笑。六爷从十八岁开始学艺。锤子凿子跟了他五十年,没停歇过一天。就是到了花锤举不高钢钎拿不稳的岁数,也没歇手的打算。只是,六爷觉得请他的东家越来越少了,他凿的东西越来越没用场了,村里丢弃的石具也越来越多了。“你六爷是不是不中用了?”六爷抬起无神呆滞的双眼,这样问我,有好多次。

⑦那时,我常常看到六爷站在石器旁,那些有的被置于阴暗的旮旯儿,任灰尘飞落,有的被弃于屋檐甚至露天处,凭风吹日晒,他时而深情抚触,时而愣愣发呆。好些年过去,六爷都这个样子。

⑧那一年,村里开始有古董贩子走动,有人竟盯上六爷凿的那些笨家伙,有的人家还真拿它卖了钱。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六爷知道有人在卖他凿的石器,跳也似的扛上把锄头,横立村口,怒目圆睁,就是不放古董贩子出村,弄得买卖两家都下不了台。我看了这架势,就劝六爷:“六爷,让他们拉走吧!好歹也有人当宝贝疙瘩藏着,总比让人敲了当墙脚石好呀!”六爷这才极不情愿地挪开身子。

⑨随着最后一件石器被运出村去,六爷就大病一场,躺在床上半月起不了身。我六奶奶抹着泪说:“这老头,这关怕是挺不过去了!”

⑩病了多天的六爷,忽一日猛地从床上一弹而起,搬出他那已经锈迹斑斑的钎锤,上了南山石场。我六奶奶满脸惊慌:“这老头莫非是石魂附身了?”村里人也惊奇不解:“六爷这是要干啥去呀?” ⑪几天后,我上山来到石场里,看到六爷正在夕阳的余晖下,神情肃穆地挥锤凿石。他那躬身举锤凿石的姿势,在余晖里投下个硕大而凝重的身影。我在远处默默地看了好一会儿,我想,如果能把六爷这个造型凝固下来,那也是一件绝好的石艺品啊!

⑫十天以后,大伙儿没见到他下山来,上山寻找时,见到六爷安然地伏倒在他那尊石雕上。

⑬我是在后来才看到六爷那件尚未完成的石雕的。未到跟前,我就被那尊石雕惊住了,六爷雕刻的,正是我那天看到的,他在夕阳余晖下,心无旁骛挥锤雕凿的造型!

(有删改)

(1)阅读全文后,小语制作了一个表格,请你帮他完成。

不同阶段 青壮年时期 老年时期 村人需求 ① 请他的东家越来越少,东西越来越没有用,石具丢弃的越来越多。 (2)小语认为第②段中两个画线句子内容雷同,可以删去A句,对此,你怎么看? (3)《石魂》和《社戏》中的“第一人称视角”在文中的作用是否相似?谈谈你的理解。 (4)文章结尾“石雕”的象征形式与下面哪段文字相似,结合原文分析。

知识卡片:一般来说,象征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像《悬崖边的树》那样,让读者通过阅读去揣摩其象

六爷情感 满足感 ② 原因探究 人物情感前后变化的原因:③

征之意;一种像《壶口瀑布》那样,作者已经直抒胸臆地点出了象征之意。

A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B壶口瀑布(节选)

梁衡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9.(12分)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冰墩墩”霸屏了

一夜之间,“冰墩墩”霸屏了。线上售罄,线下排队,一些门店不得不打出“限购一个”的标语,网友纷纷留言呼吁“一户一墩”。不仅国内“一墩难求”,“冰墩墩”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一位日本记者称要扔掉衣服,回国时把行李箱里塞满“冰墩墩”;摩纳哥亲王也希望带两个“冰墩墩”回家,送给自己的双胞胎孩子。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它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东道主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冰墩墩”霸屏,不仅因为它萌出新高度,更因为它的背后是中国科技的“硬度”。它承载着中国人“科技强国”“体育强国”的希望,传递出中国人美美与共、“一起向未来”的心愿。

中国科技“硬度”令人惊艳,人们希望科技成为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成为民族进步之魂。从机器人做饭到智能遥控床,冬奥村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了科技感十足的服务。而在展示“中国式浪漫”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超大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人工智能实时捕捉技术,裸眼3D视觉效果,氢燃料安全利用、储存,5G信号覆盖国家体育馆等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开幕活动,科技、实力等关键词一再被“点亮”。

——新华每日电讯

【材料三】

大熊猫———中国形象“代言人”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福娃“晶晶”,再到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大熊猫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中国形象“代言人”,也是海外认可度最高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

大熊猫蕴含怎样的中华文化内涵?为什么在国际上有高认知度?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万安伦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与中国和平友善的文化内涵相契合。“具体而言,大熊猫温和可亲,蕴含温良和平团结之意;它黑白相间的外表也与道家阴阳之形相合;另外,作为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还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意。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以大熊猫为代表的动物形象媒介,可以跨越语言文字符号的鸿沟,在国际传播中发挥作用。”他表示,“熊猫形象媒介”“熊猫文化符号”“熊猫外交策略”都对中国国际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腾讯网”“澎湃新闻”中醒目的标题有利于倡导大家“理性消费”,别盲目扎堆购买冰墩墩。 B.冰墩墩在国际上也深受喜爱,一位日本记者扔掉了自己的衣服,买了一行李箱的冰墩墩回国。 C.北京冬奥开幕式上运用了许多创新的现代中国科技,使“中国式浪漫”被“点亮”。

D.北京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吉祥物都以大熊猫为基本形象,因为它是中国文化符号,体现了中国外交理念。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三张图片的共同信息。 (3)请结合上述材料,完成情境对话。

一家人都捧着手机,“你抢到了吗?”“哎呀,手慢了。”“一墩难求啊!”……不太关心时事的外公很是奇怪。

外公:闹哄哄的,抢什么东西要买“一吨”? 小雯: 。

外公:“瞎起哄,不就是一个熊猫玩具么,至于这么多人去抢?” 小雯:外公,你 out了,冰墩墩现在都“霸屏”了。 外公:什么叫“霸屏”? 小雯: 。

外公:一个小玩具真有这么大吸引力?

小雯:外公,别看它是个小玩具,但它身上含义多啊。 。 10.(20分)古诗文阅读。

【甲】夏初雨后寻愚溪

柳宗元

悠悠雨初霁①,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营营②,啸歌静炎燠③。

【注释】①霁(jì):指雨后或雪后转晴。 ②营营:谋求。 ③炎燠(yù):炎是指天气极热,燠也是指热。

【乙】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丙】柳宗元传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④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侔(móu):指相等。②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营护:料理,护送。

(1)诗中“ ”一字可作诗眼,表现作者从自然中体会到了禅意,达到了 和 合一的境界。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②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用“/”断句,限断两处)

(3)【甲】【乙】都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有人说《小石潭记》与《夏初雨后寻愚溪》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也有人说是不同的。你有何看法?请简要分析。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尤精西汉 .②当时流辈咸推之 .③如何与母偕行 .④何忍见其若是 .

(5)《大道之行》中描绘了“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社会。柳宗元身上也有着这一儒家大同社会理想。请结合【丙】文内容简要分析。 三、写作(45分)

11.(5分)面对新冠状病毒的困扰,专家一再提醒要做好个人防范措施,勤洗手就是其中的一项。请你结合下列图示,向人们介绍正确的洗手方法。 要求:条理清楚,130字左右。

12.(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教室里的两位同学为一道数学题目争论起来。 老师说:君子和而不同,理越辩越明,争一争有好处。 操场上的两位同学为占一个篮球架争吵起来。 老师说:看重利益的争夺是小人之争,就不要争了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要求:(1)读懂材料,确定立意,题目自拟;(2)写记叙性文章要围绕人物特点展开情节,写议论性文章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中学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20分)

1.(4分)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领会读书的意义】

有人曾说:“读书,是人类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确实如此。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_________。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jié□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zhàng□、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yīng□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选自《人民日报》)

(1)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é 截 然不同 屏zhàng 障 草长yīng 莺 飞 (2)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B A.认识 B.认同 C.认准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正确书写为“截然不同”“屏障”“草长莺飞”,其中注意“草长莺飞”的“莺”的书写。

(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理解。根据句子“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可知,阅读是对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一种认同; 故选:B。 【解答】答案: (1)截 障 莺 (2)B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2.(3分)【学习读书方法】小语在搜集朱熹“熟读精思”读书方法时,文档资料出现了排版错误,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排序最恰当的一组( ) ①对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

②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

③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

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

④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②引用名言点明观点,③解释什么是“精读”,①指出对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④说明这样做的意义。即:②③①④。 故选:B。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3.(3分)【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学习了《岳阳楼记》后,暑假里小语去游览了岳阳楼这处名胜古迹,他以写对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迹。上联是“岳阳楼上范仲淹观巴陵胜状”,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适合做下联的一项是( )

A.湖心亭中张宗子金陵客共饮 B.滕王阁内王子安叹命途多舛 C.承天寺里苏东坡怀民二闲人 D.醉翁亭前欧阳修游滁州诸峰

【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解答】根据对联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仄起平收的特点,结合上联内容,应该用“醉翁亭前欧阳修游滁州诸峰”。 故选:D。

【点评】对联的基本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4.(7分)【体味名人情思】将上面这段文字中所引的名句填写完整。

古代诗歌常常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表情达意。李白《行路难》中的“ 金樽清酒斗十千 , 玉盘珍羞直万钱 ”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宴席的丰盛、营造欢乐氛围;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的“ 巴山楚水凄凉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 ”,运用典故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惆怅之情;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直抒胸臆表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温庭筠的“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张岱写雪天西湖的“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则都用了白描的手法,用精炼的词语展现眼前之景,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情思。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重点字:樽)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留取丹心照汗青(重点字:汗) 鸡声茅店月(重点字:茅) 天与云与山与水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3分)【读书活动快报】如果你是校报小记者,请你根据以下新闻报道为校刊简报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为培育多读书,读好书”风尚,在装扮得美轮美奂的国际会展中心广场,杭州市举行了2022“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阅读生活的新期待,号召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改善全社会阅读条件,大力培育“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让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新闻的相关知识。首先要了解新闻的五个主要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要认识并知道每个部分的作用。一句话新闻主要考查学生对新闻的概括能力,而要概括新闻,找到新闻的导语是关键。

【解答】新闻的导语往往是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这则材料的导语是第一句话。按照“人物+事件”的方法,即可概括出新闻内容。

答案:杭州市举行了2022“全民阅读”启动仪式。

【点评】新闻概括重在找导语,然后“人物+事件”的方法进行概括即可。 二、阅读(55分)

6.(3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相关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和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精读和跳读的方法,而像《西游记》这

样的古典小说,适合“精读”和“跳读”并用。

B.《简•爱》成功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有强烈自尊心和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由独立、敢于追求平等爱情、热忱刚烈、宽容理性的女性形象。

C.“到了高亮桥,他向四围打了一眼,并没有一个兵,他又放了点心。两块钱到底是两块钱,他盘算着,没点胆子哪能找到这么俏的事。”这里的“他”是指祥子。

D.《红星照耀中国》是加拿大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用事实说话”的作品。阅读纪实作品可以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这部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分析】本题涉及多部名著的内容,解答需要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平时阅读,要注意对名著情节内容的积累。

【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内容的把握。 ABC.正确。

D.有误,德加•斯诺是美国记者。 故选:D。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7.(4分)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我们也能从不同的人物身上照见自己,取长补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请从下面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人物的“善”与“不善”,谈谈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能够当我老师的人。我们要学习老师身上的优点,老师身上的缺点要对照自己有没有,有的话要改正。我们可以从祥子、朱赫来、林冲三个人中任选一例,结合人物身上的

优缺点来理解孔子的这句话即可。 【解答】答案:

示例1:《骆驼祥子》中,堕落前的祥子憨厚能干、坚韧好强、以劳动为荣本分、不愿过苟且偷生的生活、好胜、要强、淳朴善良,体面的。这些特点都是可以选择来学习的。堕落后的祥子的性格变得懒惰、混日子、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无依无靠,成为社会的人渣。这些缺点需要我们对照自己,引以为戒,加以改正。

示例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是一个老布尔什维克,他身体宽大而结实,平时不苟言笑,言语简单明了,但生动易懂。他喜欢聪明的孩子,善于循循善诱,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的言语表达出来,在和保尔一起生活的时间里给他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传授了许多革命知识,对保尔思想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他无私,愿意将自己的本领教给他人,不会想到做任何的保留,同时善于结交他人,关心他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富有魅力,遇事沉着,有主见,认真负责,雷厉风行,组织能力强,善解人意,对朋友能够雪中送炭,给予实际的帮助。朱赫来身上的特点都是我们需要“择其善者而从之”,是可以学习的。

示例3:《水浒传》中的林冲是个武艺高强的教头,使枪抡棒的技巧,是和他的机敏果断的个性特点紧密联系的,有十分精明的战略战术。林冲救弱济贫,侠义气概,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为人光明磊落、仗义疏财、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这些特点需要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但是林冲这个人特别的懦弱,没有立场,遇到事情会过多的去选择退让,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一心想持续富贵安逸的幸福生活。这些缺点需要我们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8.(16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石魂 杨建

①六爷是村里的能匠,神着哩。山上随意滚下的一块石砣子,六爷看了,都像遇见宝贝似的,原本无神的眼睛便慢慢放出光来,那张打满皱纹的脸上,就像菊花瓣一样舒展开来。他近摸摸,远瞧瞧,左量量,右敲敲。不几日,那石头就不是石头了,变成了谁家摆放着的器物——石磨、石磙、石臼、石杵、石猪槽。古朴,粗粝,简陋。

②六爷人很怪,别家工匠上门,得有酒伺候,他不喝人家一滴,就开工前,用一小盏酒,恭恭敬敬浇在那块要开凿的石头上。我问“六爷,您自己咋不喝呀?”A.六爷不理睬我。别家工匠打家什,巴不得人家少用几年,好再雇他上门,六爷不这样,人家不小心碰坏一个角,六爷会咕哝你半天。我就说:“六爷,人家用坏了,不正好再使您的手艺嘛!”B.六爷还是不理睬。

③人怪,做出的东西就特别。石臼本是方形或圆形的,六爷却打造成树杈筑鸟窝形状,就是那简陋粗重

的石磙,六爷也会在两头刻上飞禽走兽。只是这些雕刻的线条太粗糙,造型也粗劣,在我看来有点不伦不类。有一回,我看着看着就咕哝了一句:“凿上这些玩意儿有何用,再怎么着,它也只是舂米磨浆呀。”六爷斜瞥了我一眼,嘴上依旧不说什么,不拿正眼瞧我。

④六爷因有了这一门手艺,村上无论长幼,见着都会打心眼儿里敬着叫声“六爷”。那时候村里人穷,家用的器物,尽是木匠做的,篾匠打的,石匠凿的。六爷的活儿,一年到头就满满的了。再忙,六爷也不会为赶工把活儿做粗了。我每回看到他,他都是满身尘土,石雕般的脸上滚着大颗的汗珠,不紧不慢地凿着,磨着。那姿势,曾经让我很是着迷。

⑤村主任看六爷手头活儿多,忙不过来,就劝他收个徒弟。六爷也不想让手艺断在自己手里,就收了一个。那徒弟脑门活络,在入了门道那会儿,东家里来了一个看风水的先生,六爷的徒弟看那风水先生耍耍嘴皮子就来钱,就问风水先生收不收徒弟呀,第二天,六爷就让徒弟收拾东西走人了。

⑥六爷从此就再没收过徒弟。手上凿出这么多的石具,他已经知足。村人们一边捣臼一边拉呱儿的场景,会让六爷露出孩子般的笑。六爷从十八岁开始学艺。锤子凿子跟了他五十年,没停歇过一天。就是到了花锤举不高钢钎拿不稳的岁数,也没歇手的打算。只是,六爷觉得请他的东家越来越少了,他凿的东西越来越没用场了,村里丢弃的石具也越来越多了。“你六爷是不是不中用了?”六爷抬起无神呆滞的双眼,这样问我,有好多次。

⑦那时,我常常看到六爷站在石器旁,那些有的被置于阴暗的旮旯儿,任灰尘飞落,有的被弃于屋檐甚至露天处,凭风吹日晒,他时而深情抚触,时而愣愣发呆。好些年过去,六爷都这个样子。

⑧那一年,村里开始有古董贩子走动,有人竟盯上六爷凿的那些笨家伙,有的人家还真拿它卖了钱。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六爷知道有人在卖他凿的石器,跳也似的扛上把锄头,横立村口,怒目圆睁,就是不放古董贩子出村,弄得买卖两家都下不了台。我看了这架势,就劝六爷:“六爷,让他们拉走吧!好歹也有人当宝贝疙瘩藏着,总比让人敲了当墙脚石好呀!”六爷这才极不情愿地挪开身子。

⑨随着最后一件石器被运出村去,六爷就大病一场,躺在床上半月起不了身。我六奶奶抹着泪说:“这老头,这关怕是挺不过去了!”

⑩病了多天的六爷,忽一日猛地从床上一弹而起,搬出他那已经锈迹斑斑的钎锤,上了南山石场。我六奶奶满脸惊慌:“这老头莫非是石魂附身了?”村里人也惊奇不解:“六爷这是要干啥去呀?” ⑪几天后,我上山来到石场里,看到六爷正在夕阳的余晖下,神情肃穆地挥锤凿石。他那躬身举锤凿石的姿势,在余晖里投下个硕大而凝重的身影。我在远处默默地看了好一会儿,我想,如果能把六爷这个造型凝固下来,那也是一件绝好的石艺品啊!

⑫十天以后,大伙儿没见到他下山来,上山寻找时,见到六爷安然地伏倒在他那尊石雕上。

⑬我是在后来才看到六爷那件尚未完成的石雕的。未到跟前,我就被那尊石雕惊住了,六爷雕刻的,正是我那天看到的,他在夕阳余晖下,心无旁骛挥锤雕凿的造型!

(有删改)

(1)阅读全文后,小语制作了一个表格,请你帮他完成。

不同阶段 青壮年时期 村人需求 ① 村里人穷,家用的器物,尽是木匠做的,篾匠打的,石匠凿的。六爷的活儿,一年到头就满满的了。 六爷情感 满足感 原因探究 人物情感前后变化的原因:③ 六爷看到他所打的石具因为没用场而被丢弃,心血被践踏,内心感到失落和痛老年时期 请他的东家越来越少,东西越来越没有用,石具丢弃的越来越多。 ② 失落感 苦。 (2)小语认为第②段中两个画线句子内容雷同,可以删去A句,对此,你怎么看? (3)《石魂》和《社戏》中的“第一人称视角”在文中的作用是否相似?谈谈你的理解。 (4)文章结尾“石雕”的象征形式与下面哪段文字相似,结合原文分析。

知识卡片:一般来说,象征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像《悬崖边的树》那样,让读者通过阅读去揣摩其象征之意;一种像《壶口瀑布》那样,作者已经直抒胸臆地点出了象征之意。

A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B壶口瀑布(节选)

梁衡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

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分析】本文记叙了村里的能匠六爷青壮年时期的活儿,一年到头就满满的;老年时期请他的东家越来越少,东西越来越没有用,石具丢弃的越来越多。表现了六爷对石刻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体现出作者对传承传统工艺的呼唤。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那时候村里人穷,家用的器物,尽是木匠做的,篾匠打的,石匠凿的。六爷的活儿,一年到头就满满的了”,①概括为:村里人穷,家用的器物,尽是木匠做的,篾匠打的,石匠凿的。六爷的活儿,一年到头就满满的了;结合“‘你六爷是不是不中用了’六爷抬起无神呆滞的双眼,这样问我,有好多次”,②概括为:失落感;结合“那时,我常常看到六爷站在石器旁,那些有的被置于阴暗的旮旯儿,任灰尘飞落,有的被弃于屋檐甚至露天处,凭风吹日晒”,③概括为:六爷看到他所打的石具因为没用场而被丢弃,心血被践踏,内心感到失落和痛苦。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不多余,两个“不理睬”运用反复手法。写出“六爷”对“我”多次言语不回应,表面上是突出他性格怪,不太爱理睬人,深层次是体现他对石雕艺术的执着和敬畏。(A)句是“六爷”认为“我”不懂得他制作石具的虔诚而不理睬“我”;(B)句是“六爷”认为“我”不懂得他对自己制作的石具的珍爱而不理睬“我”;有所不同。所以不能删。

(3)本题考查文章人物作用分析。相似。《石魂》中的“我”是小说的线索,是六爷人生际遇的见证者,烘托六爷精湛的技艺和淳朴高尚的品质,凸显了六爷对石艺的痴迷和献身精神,深化小说的主旨。《社戏》中的迅哥儿(“我”)有作者的影子,文章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通过“我”的所见所闻,从儿童视角出发,表现童年的美好,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两文中的“第一人称视角”的叙述增强了小说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凸显了小说的主旨。

(4)本题考查文章结尾作用分析。与《悬崖边的树》结尾相似,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让读者通过阅读去揣摩其象征意。《石魂》结尾六爷那件尚未完成的石雕正是六爷心无旁鹜挥锤雕凿的造型,表现了六爷对石艺的喜爱甚至痴迷,未完成的石雕象征着六爷对石刻艺术的执着,体现出作者对传承传统工艺的呼唤。 答案:

(1)①村里人穷,家用的器物,尽是木匠做的,篾匠打的,石匠凿的。六爷的活儿,一年到头就满满的了;②失落感;③六爷看到他所打的石具因为没用场而被丢弃,心血被践踏,内心感到失落和痛苦。 (2)不能删。两个画线句写出“我”多次与六爷对话,但他对“我”所说的话总是不予理会,这是因为他对“我”所说的话不赞同,体现了六爷对石艺的热爱和敬意。这不是简单的内容雷同,所以不能删。 (3)二者的作用相似。理由:两篇文章中的“我”是小说的线索。本文通过“我”将六爷潜心凿石、痛心石器被弃被卖、为自己凿石像等情节串联起来,使文章结构完整。“我”是六爷人生际遇的见证者,“我”的叙述增强了小说故事情节的真实性。“我”的见闻、感受,烘托出六爷精湛的技艺和淳朴高尚的品质,凸显了六爷对石艺的痴迷和献身精神,深化小说的主旨。《社戏》通过“我”的所见所闻,从儿童视角出发,表现童年的美好,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两篇文章使用第一人称视角,便于抒情。

(4)与《悬崖边的树》结尾相似,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让读者通过阅读去揣摩其象征意。《石魂》结尾“心无旁骛挥锤雕凿的造型”,六爷那件尚未完成的石雕正是六爷心无旁鹜挥锤雕凿的造型,表现了六爷

对石艺的喜爱甚至痴迷,“我是在后来才看到六爷那件尚未完成的石雕的”,未完成的石雕象征着六爷对石刻艺术的执着,体现出作者对传承传统工艺的呼唤。

【点评】解答梳理情节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句,筛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9.(12分)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冰墩墩”霸屏了

一夜之间,“冰墩墩”霸屏了。线上售罄,线下排队,一些门店不得不打出“限购一个”的标语,网友纷纷留言呼吁“一户一墩”。不仅国内“一墩难求”,“冰墩墩”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一位日本记者称要扔掉衣服,回国时把行李箱里塞满“冰墩墩”;摩纳哥亲王也希望带两个“冰墩墩”回家,送给自己的双胞胎孩子。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它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东道主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冰墩墩”霸屏,不仅因为它萌出新高度,更因为它的背后是中国科技的“硬度”。它承载着中国人“科技强国”“体育强国”的希望,传递出中国人美美与共、“一起向未来”的心愿。

中国科技“硬度”令人惊艳,人们希望科技成为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成为民族进步之魂。从机器人做饭到智能遥控床,冬奥村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了科技感十足的服务。而在展示“中国式浪漫”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超大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人工智能实时捕捉技术,裸眼3D视觉效果,氢燃料安全利用、储存,5G信号覆盖国家体育馆等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开幕活动,科技、实力

等关键词一再被“点亮”。

——新华每日电讯

【材料三】

大熊猫———中国形象“代言人”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福娃“晶晶”,再到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大熊猫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中国形象“代言人”,也是海外认可度最高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

大熊猫蕴含怎样的中华文化内涵?为什么在国际上有高认知度?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万安伦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与中国和平友善的文化内涵相契合。“具体而言,大熊猫温和可亲,蕴含温良和平团结之意;它黑白相间的外表也与道家阴阳之形相合;另外,作为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还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意。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以大熊猫为代表的动物形象媒介,可以跨越语言文字符号的鸿沟,在国际传播中发挥作用。”他表示,“熊猫形象媒介”“熊猫文化符号”“熊猫外交策略”都对中国国际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腾讯网”“澎湃新闻”中醒目的标题有利于倡导大家“理性消费”,别盲目扎堆购买冰墩墩。 B.冰墩墩在国际上也深受喜爱,一位日本记者扔掉了自己的衣服,买了一行李箱的冰墩墩回国。 C.北京冬奥开幕式上运用了许多创新的现代中国科技,使“中国式浪漫”被“点亮”。

D.北京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吉祥物都以大熊猫为基本形象,因为它是中国文化符号,体现了中国外交理念。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三张图片的共同信息。 (3)请结合上述材料,完成情境对话。

一家人都捧着手机,“你抢到了吗?”“哎呀,手慢了。”“一墩难求啊!”……不太关心时事的外公很是奇怪。

外公:闹哄哄的,抢什么东西要买“一吨”?

小雯: 哎呀,不是“一吨”,是北京冬奥会的奥运吉祥物“冰墩墩” 。 外公:“瞎起哄,不就是一个熊猫玩具么,至于这么多人去抢?” 小雯:外公,你 out了,冰墩墩现在都“霸屏”了。 外公:什么叫“霸屏”?

小雯: 就是指同一事物在一个时段多个热门中出现 。 外公:一个小玩具真有这么大吸引力?

小雯:外公,别看它是个小玩具,但它身上含义多啊。 吉祥物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而“墩墩”,则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

【分析】本题是关于“冰墩墩”的主题阅读。第一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判断能力,第二题考查材料

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第三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能力。

【解答】(1)A.有误,醒目的标题并非倡导大家“理性消费”,而是更加激起人们购买的欲望。 BCD.正确。 故选:A。

(2)根据三则图片中提示的冰墩墩都被抢购一空,“一墩难求”,可得:冰墩墩“一墩难求”。 (3)解答此题可结合材料的内容以及实际的语言环境进行阐述即可。语言表达要流畅、通顺。 答案: (1)A

(2)冰墩墩“一墩难求”。

(3)哎呀,不是“一吨”,是北京冬奥会的奥运吉祥物“冰墩墩”。 就是指同一事物在一个时段多个热门中出现。

吉祥物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而“墩墩”,则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10.(20分)古诗文阅读。

【甲】夏初雨后寻愚溪

柳宗元

悠悠雨初霁①,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营营②,啸歌静炎燠③。

【注释】①霁(jì):指雨后或雪后转晴。 ②营营:谋求。 ③炎燠(yù):炎是指天气极热,燠也是指热。

【乙】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丙】柳宗元传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

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④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侔(móu):指相等。②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营护:料理,护送。

(1)诗中“ 静 ”一字可作诗眼,表现作者从自然中体会到了禅意,达到了 自然 和 人生 合一的境界。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②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用“/”断句,限断两处)

(3)【甲】【乙】都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有人说《小石潭记》与《夏初雨后寻愚溪》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也有人说是不同的。你有何看法?请简要分析。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尤精西汉 尤其 .②当时流辈咸推之 都 .③如何与母偕行 一起 .④何忍见其若是 这样 .

(5)《大道之行》中描绘了“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社会。柳宗元身上也有着这一儒家大同社会理想。请结合【丙】文内容简要分析。 【分析】参考译文:

【甲】下了很久的雨终于开始转晴,独自围绕着清澈的小溪而行。用拐杖试探荒野中泉水的深浅,解下带子把嫩竹围起。为什么喜欢在这里徘徊沉吟,孤独与寂寞本来就是我的追求。有幸来到这里免去了官场的谋求,大声唱着歌来缓解炎热的气候。

【乙】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丙】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父亲柳镇,是太常博士,终于侍御史一职。

柳宗元小时候就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下笔构思,可与古人相提并论,(其文)精心前减、填密细致,璀璨如同珍珠和贝壳。当时同辈都推崇他。考中进士科,又

应试宏辞科,被授任为校书郎、蓝田县尉。贞元十九年,担任监察御史。

元和十年,柳宗元按旧例被调任柳州刺史。那时期州司马刘禹锡得到播州刺史的任命,诏书下达后,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的母亲健在但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地去做刺史,那里是西南边陲,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子各在一方,就是永远的诀别,我和刘禹锡是好朋友。怎么忍心看他落到这种地步呢?”于是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投给刘禹锡,自己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上奏说这事,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刺史。

柳州当地有种风俗,用男孩或女孩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债主没收为奴婢,柳宗元革除了这种风俗,那些已经被债主没收的,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江岭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学习;凡是在柳宗元门下学习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著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灵柩和妻子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夏初雨后寻愚溪》格外豁达、乐观,作者不再为自己的处境而烦恼,不再为日后的前程而困扰,给人一种“解脱世俗尘网的束缚、超越人世间烦扰与困惑“的崭新的精神风貌。“静”字可以看作全诗的“诗眼”,他用一种平和、恬静的心态,来对待炎热的“天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达到了与自然与人生合一的闲散悠然的境界。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和断句。

①中重点词语有:以,因为。居,停留。句意为: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②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于是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投给刘禹锡,自己到播州上任。据此断句为: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3)本题考查主旨把握。根据选文内容,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甲】文中的“幸”字和“静”字,特别耐人寻味。“幸”字是“有幸、幸运”的意思。写作者“有幸”来到这里休养生息,应该大声唱着歌谣来对付特别炎热的天气。“许国不复为身谋”,要为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去奋斗,肯定会付出不少的代价。跟屈原以身殉国相比,跟元和元年被赐死于贬所的王叔文相比,自己还是非常“幸运”的人,表现出柳宗元不为自己的处境而烦恼,不再为名利而困扰的豁达、乐观。也可以根据全诗内容来分析。在柳宗元的眼中,愚溪是一个与自己拥有同样的品质,同样遭遇的天涯知己。他与它对话,倾诉自己的情怀和不平,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和安慰,但是诗人仍然是孤独寂寞的。 (4)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尤:尤其。 ②句意为:当时同辈都推崇他。咸:都。

③句意为: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偕:一起。 ④句意为:怎么忍心看他落到这种地步呢?是:这样。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从“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能看出柳宗元,因为刘禹锡母亲年事已高,无法与儿子一同去播州,愿意自己和刘禹锡调换贬谪之地;从“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能看出,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那些被被抵押的孩子们赎回,并归还给他们的父母,让他们和家人团聚,这一行为体现了柳宗元仁德和兼爱的崇高精神,这一点和儒家倡导的大同社会理想是一致的。 答案:

(1)静;自然;人生

(2)①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②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3)示例一:表达的情感不一样。《小石潭记》写作者游小石潭,尽管所见景美,此地幽静,但仍感到“凄神寒骨”,觉得“其境过清”,匆匆离开,表达了柳宗元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心境凄苦孤寂。《夏初雨后寻愚溪》写诗人雨后初晴所见之景及引村、解带围之行为,想到哪怕曾经感到孤独寂寞,但是“有幸”来此地谋求,唱歌以迎“炎夏”的挑战,表现出柳宗元不为自己的处境而烦恼,不再为名利而困扰的豁达、乐观。

示例二:表达的情感一样。《小石潭记》通过写作者游小石潭,尽管所见景美,此地幽静,但仍感到“凄神寒骨”,觉得“其境过清”,匆匆离开,表达了柳宗元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心境凄苦孤寂。《夏初雨后寻愚溪》写诗人雨后初晴所见之美景及引杖、解带围之行为,但仍想到曾经的寂寞,表现了柳宗元与愚溪对话,倾诉自己的情怀和不平,获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和安慰,仍然孤独寂寞。 (4)①尤其;②都;③一起;④这样。

(5)柳宗元因为刘禹锡母亲年事已高,无法与儿子一同去播州,愿意自己和刘禹锡调换贬谪之地,对那些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可见他有着“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社会理想。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三、写作(45分)

11.(5分)面对新冠状病毒的困扰,专家一再提醒要做好个人防范措施,勤洗手就是其中的一项。请你结合下列图示,向人们介绍正确的洗手方法。 要求:条理清楚,130字左右。

【分析】本题考查表文转换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的能力。解答这道题时,要按照步骤依次描述,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要加入一些衔接性的文字。例如:“七步洗手法”共分7步进行,依次是: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掌心相对,沿指缝相互搓擦;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双手指相扣,互搓;将5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螺旋式搓洗手腕,交换进行。需注意的是每步骤至少来回五次;尽可能使用专业的洗手液;洗手时应稍加用力;使用流动的洁水;最好使用卫生纸巾,或以消毒的毛巾擦手。 【解答】答案示例:

“七步洗手法”:第1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第2步掌心相对,沿指缝相互搓擦;第3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第4步双手指相扣,互搓;第5步将5个手指尖并拢在另﹣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6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7步螺旋式搓洗手腕,交换进行。需注意:每步骤至少来回五次;尽可能使用专业的洗手液;洗手时应稍加用力;使用流动的洁水;最好使用卫生纸巾,或以消毒的毛巾擦手。 【点评】图文转换答题要领:

1.解读图片,确定叙述对象的顺序(从哪里入手) 2.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不能被遗漏。

3.带箭头的横线提示着发展的趋势或走向,不能违背这一顺序。 4.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作用。 5.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 6.注意字数的限制。

12.(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教室里的两位同学为一道数学题目争论起来。 老师说:君子和而不同,理越辩越明,争一争有好处。 操场上的两位同学为占一个篮球架争吵起来。 老师说:看重利益的争夺是小人之争,就不要争了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要求:(1)读懂材料,确定立意,题目自拟;(2)写记叙性文章要围绕人物特点展开情节,写议论性文章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中两件事与老师的两句话围绕“争与不争”指向两个写作角度:第一、竞争的进步意义。①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若我们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抛弃。②竞争对个人的意义:竞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竞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作用,让人不在懈怠;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竞争使人更勇敢;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竞争激发个人潜力;③竞争对社会家国的意义:竞争使大家各呈奇技,各出精品,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让国家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敢于竞争,直面竞争,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第二、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的放下与洒脱。不争是万千阅历后的看破,饱经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不争是一种转向,由外在转向内在,由关注金钱名利转向精神心灵。不争还是一种清醒,一种达观,一种自信,是内心的不执不迷,不贪不念。文体不限,结合自己的自身经历和切身体会来选材,可记叙故事,可议论抒情,做到立意明确,中心突出,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解答】

人生需要多一点风度

在西班牙举行的一场自行车比赛上,在距离终点只有300米时,车手埃斯特万的车爆胎了,他只能扛起自行车跑向终点。此时,令在场观众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他身后的竞争对手纳瓦罗,没有快速超越,而是慢慢地跟在扛着爆胎的自行车奔跑的埃斯特万身后!后来,取得冠军的埃斯特万想把奖牌送给纳瓦罗,但纳瓦罗婉拒了。

当纳瓦罗选择慢慢跟在埃斯特万身后时,等待他的显然不再是冠军这一荣誉。放弃唾手可得的冠军之位,这样的舍,唯有有风度之人能为之。

这则故事让我想到了莎士比亚的那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件事情,我们有时很难和别人达成共识。我一直在想,如果是我,我会怎样选择呢?

站在“风口浪尖”的纳瓦罗,他的行为是否值得肯定?有人说他笨,因为他错过了一次绝佳的反击机会。不过,我觉得他“笨”得可爱。赛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我不想在快到终点时超越一个遭遇爆胎的对手而夺取胜利,这样是不道德的。”这样一句单纯的话语,戳中了我的心。是的,假如他趁机超越,赢得冠军,那是不光彩、不道德的。相比而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21世纪,人们习惯于追名逐利,有多少人能像纳瓦罗那样放弃冠军之位,坚守体育精神呢?我为纳瓦罗的话感到震惊,而片刻过后,我又感到了温暖……

其实,人人都知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理,但是很多人却难以淡然看待比赛的输赢。在儒家学说中,“仁”字为何成了其中的重要一点?“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要我们互助、互爱,给人尊重与友爱。可有时候,我们却难以做到,因为我们少了一点风度,少了一点为他人着想的风度。 那怎样才能有这种风度呢?少说空话,少无病呻吟,多做一点实事,多换位思考,多靠自己,多一点气量……这样才算拥有“绅士风度”。记得初一时,有一次我被学校老师推荐参加市里的演讲比赛,为此我努力练习,想借此展示自己在演讲方面的才能。然而,等到比赛前一天我才知道,最终要去参加比赛的人不是我,而是一直陪我练习演讲的一个好朋友。虽然我心中难以接受,但我依然把祝福和掌声

送给了那个好友。

“人生有时候比的并不是冠亚军,而是胸怀与境界。”这句话给了我十足的信心和勇气。我们不需要去刻意让步,因为当双方为成绩互相追逐时,往往也会迸发出其他美妙的旋律。但人生不光只有输赢,还需有点潇洒处世、拿得起放得下的风度。

【点评】本文以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出“人生需要多一点风度”的中心论点,然后围绕此论点展开论述。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充分有力,有较强的说服力,是一篇成功的议论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