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幼儿语言活动设计《逃家小兔》教案
教育活动设计 基本信息 教育活动名称 单位 逃家小兔 幼儿园 任教班级 主要领域 中班 语言 教育活动设计意图 《逃家小兔》是一个经典的绘本作品,情节简单,它将母爱用浅显的文字和有趣的图片表达了出来。幼儿可以凭借有趣的图片内容进行讲述,绘本中的复合句式也很有利于幼儿讲述故事。中班幼儿乐于表达,喜欢把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讲给同伴听,也具有一定的倾听意识。所以我在该活动中使用PPT课件的直观图片让幼儿进行直观讲述、创造讲述,让幼儿通过倾听、独白、表演对话的形式体会兔妈妈对小兔子的爱,体会小兔子自由自在的开心情绪。 学情分析:该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好,孩子们也很喜欢表达和角色扮演,在此基础上增加复合句式的难度对幼儿来说是有发展的空间的,能通过努力所达到的。 教育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主动、大方的在集体面前表达、讲述; 2.能看图片内容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来讲述故事; 3.体验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间的爱。
教育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主动、大方的在集体面前表达、讲述。 难点:能看图片内容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来讲述故事。 教育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让幼儿提前理解“鱼饵、园丁”等难点词语。 材料准备:《逃家小兔》课件、舒缓轻音乐《寻》。 教育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故事封面)这两位朋友是?他们在家门口的草丛里做什么呢?原来兔宝宝在对兔妈妈讲话,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小结:其实兔宝宝说“我要逃走了”,“如果你逃走了”妈妈说。“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听到小兔要逃走,妈妈是怎么说的? 二、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认真倾听,了解故事内容。 提问:这个故事讲了些什么?听完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三、幼儿尝试看图讲述故事 1.师:那我们再一次一起去看看兔妈妈是怎么去追她的宝贝的吧!你从图片上看到了谁?它们在做什么?(出示兔子变小鱼图片)
2.师:小兔子变成了小溪里的小鳟鱼想游的远远的不让妈妈追到它。 提问:宝贝们看,兔妈妈用什么鱼饵去钓小兔子?为什么她会用胡萝卜当鱼饵? 3.师:原来兔妈妈知道她的宝宝最喜欢吃胡萝卜,而且胡萝卜不会伤害到小兔子。 4.教师引领讲述故事至“如果你变成小花,”妈妈说,“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 5.提问:为什么兔妈妈会变成园丁而不是采花的人呢? 兔妈妈真的很爱小兔子呢。可是小兔子一点儿也不想被妈妈追到,于是小兔子又变了。 6.引导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来讲述接下来小兔子和兔妈妈的几次变化。 四、幼儿分角色扮演讲述故事 1.请小男生小女生分为两组,分别扮演兔宝宝和兔妈妈进行对话。 2.请个别幼儿看图扮演兔妈妈进行讲述,其余幼儿扮演兔宝宝进行对话练习。 五、教师总结故事 1.师:这一次,小兔子想了想,怎么我不论变成什么,妈妈总是能找到我?小朋友们你们也来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言) 2.师:是因为妈妈特别爱小兔子,所以这次小兔子决定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去。
3.师: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我正好就是你的妈妈,我会张开双臂好好抱住你”(出示回家图片) 4.师:小兔说:“天哪,我不如就呆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它就这么办了。“来根红萝卜吧!”妈妈说。 5.小结:小兔子到底有没有离开家?为什么小兔子不愿意离开家了呢?是因为兔妈妈很爱小兔子,小兔子也很爱兔妈妈,所以这只小兔子最后还是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活动延伸 如果你是这只小兔子,你的妈妈会变成什么呢?你最后会不会回到妈妈的怀抱,为什么?那我们回家和妈妈一起讲一讲这个好听的故事吧。记得最后一定要回到妈妈的怀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