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8.成都市海滨小学兰典瑶:《岁寒三友》教学设计

8.成都市海滨小学兰典瑶:《岁寒三友》教学设计

来源:乌哈旅游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岁寒三友

(教案)

成都市海滨小学 兰典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包括《墨梅图题诗》《墨竹图题诗》《题长松图》。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诗,体会和感悟“岁寒三友”的象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自读自悟,理解诗句的意思。 2.感受诗人借物喻人,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 活 动 齐读三首古诗 跟读词语 一、导入新课 尝试画出表示停顿的斜线 跟读全诗 自渎全诗 补充资料“岁寒三友”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 意 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首古诗,请大家读一读。 大家要注意其中有些字词的发音:疾苦、遥和、衙斋、吾曹。 直入主题 在我们读诗的时候,要注意读 出停顿,七言诗一般的停顿为引导学生“会读诗”。 2-2-3 。(师范读) 古诗分别写了梅花、竹子、松树,我们把梅竹松称为“岁寒三友”。 这些诗都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诗意) 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我们试试自己读出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范读 我们来试试能否背诵了呢? 小组合作,交流 反馈 二、学习古诗 自渎全诗 跟读 自读 填空背诵 组内背诵 小组背诵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己弄懂诗意。 读中感悟 落实课文背诵 选自己愿意写的一幅来写 小组内分享 汇报 预设1:为什么《墨梅图》中的梅花三三两两,稀稀疏疏,没有颜色呢? 预设2:为什么《墨竹图》中的竹子那么纤细了? 预设3:《题长松图》中为什么要画生长在悬崖边的松树呢? 汇报诗人简介。 这三首诗可不是随随便便作出来的,它们可是写在画中的。 (出示三幅画) 看到这几幅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画的内容吗? 小练笔 大家对这三幅画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质疑原作,为理解诗词画作做铺垫。 在书中及时批注 从大家的质疑和回答中,我们不难想到,要想了解诗画,必须先了解我们的诗画作者。 感谢同学们的分享。三位诗人有共同之处:不争世事,廉正高洁,坚贞不屈,特立独行。 而梅花、翠竹、青松也正有傲雪绽放,坚韧不拔,顽强自立的品质,为诗人们所喜爱。 人如物,物似人。我们把这样的写作手法称为:以物喻人。写物即是写人。 拓展课外阅读视野 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手法:以物喻人 1. 诗人写画梅花,是赞美梅花傲霜绽放的勇气。是表达自己也愿意像梅花一样高洁、不同流合污。 2. 诗人写画竹子,突出诗人高标挺立、特立独行,“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3. 诗人写画顽强生长在涧壁之上的青松,赞美松蓬勃的生命力。 (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 梅: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松:不畏风霜,生机勃勃,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 梅竹松都不惧怕风雨冰霜,在恶劣的环境中能独善其身,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象征了刚正耿直、洁身自好、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不现在,请大家说说看,诗人们写诗的目的是什么呢? 真不错,现在大家能回答之前的提问了吧。 理解诗人的诗画目的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三首诗都是咏物抒怀的作品,作者借物喻人,使学生学有所抒发情感。 获,能力得到提“岁寒三友”梅竹松象征了怎样的升。 精神呢? 向世俗献媚的高尚品质。 在你的课外积累中,有没有有关诗词和大家分享? 在你的脑海中,还有哪些人物有如此高尚的品格呢? 在此,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篇古文——《卜算子.咏梅》 《爱莲说》(师诵读) 在我们的画作中,除了诗与画,大家看看还有什么? 与西方画作相比,中国画除了工具材料、表现技法不同外,中国画具感受中国画,有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特点。 学习鉴赏 用墨于用笔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中国画有水墨、彩墨之分,墨有焦浓重淡清五色,每一种又有干湿浓淡的变化。 希望每一个同学能读更多的诗文,提高自己的情趣,做如梅、如竹、 如松般有高尚品质之人。 分享诗词 分享有类似品格的人物 拓展于分享 四、拓展训练 诗人的私印 五、寄予 作业设计: 1、积累并试着背诵相关古诗词。 2、试着找一幅诗画作品,自己写一写“诗画欣赏”。 板书设计: 岁寒三友 《墨梅图题诗》《墨竹图题诗》《题长松图》 梅花 翠竹 青松 精神:不惧风雨冰霜,在恶劣的环境中能独善其身,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象征了刚正耿直,洁身自好,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品格。 单元教学反思: 教学中,学生结合书画理解古诗,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积极加入自己的联想,用上不 少合适的修辞手法,好词好句,学生的课堂练笔很成功。同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和感悟“岁寒 三友”的象征意义,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 和人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