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围巾
桂花小学 苗佳丽
书名:《爸爸的围巾》 作者:<日>阿万计美子 译者:蒲蒲兰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适读年级:二年级
一、故事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爱与亲情的图画书,故事很巧妙的藉由一条爸爸用过的绿色围巾,牵引出小男孩「阿蒙」对父亲的思念与信赖,因此,在这本《爸爸的围巾》图画书中,我们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父子亲情。 二、阅读要点
《爸爸的围巾》这本图画书就在阿蒙与爸爸在人间与天上的对话中做了一个感人而又完美的结束。小男孩通过爸爸围巾的魔力逐渐坚强起来,即便围巾飞走了,没了围巾陪伴的小男孩也不再哭了,结尾大片的绿色,春天来了,小男孩真正走出了哀伤,能带着希望去面对生活了。 三、阅读目标
1. 感受围巾的魔力、亲情的力量和阿蒙的成长与变化、与家人之间的亲情。 2. 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赋予生活周遭看似平凡的事物一个新的生命力。 3.培养孝心,增进亲子之情。 四、课前准备
留心观察,生活中你的父母为你做了哪些事情? 五、问题设计
1.阿蒙围上爸爸的围巾后做了哪些事?
1 / 4
《爸爸的围巾》
2.为什么说爸爸的围巾是有魔力的? 3.这是一条怎样的围巾? 六、阅读流程
课前聊天:聊一聊“我的好父母”:平时父母为你做了哪些事? (一)阅读蝴蝶页,引出爸爸的围巾 1、直接引出绘本。
2、蝴蝶页猜测:(出示蝴蝶页)
①观察蝴蝶页中的围巾,说说这是一条怎样的围巾? ②这样的围巾如果围在你的脖子上,会有怎样的感觉?
③如果这条围巾是你爸爸的围巾,围在你的脖子上,你又有怎样的感觉? (二)共读故事,感受爸爸围巾的魔力 1.(观察阿蒙围上爸爸的绿围巾的画面)
瞧,爸爸的围巾已经围在阿蒙的脖子上了,怎么样!? (观察绿围巾的画面)
讲述:爸爸的围巾,暖暖的绿围巾。妈妈对我说:“你围上真好看。” 2.读第一天的故事
教师讲述:星期一,阿蒙会戴着爸爸的围巾去上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星期一。我围着爸爸的围巾去上学。“我走啦!”每天去学校的这条路,今天好像有点不一样了。我高高兴兴地向前走,刚转过邮筒,呀,大黑狗!我吓得不敢动了。好不容易忍住没有哇地哭出来,大黑狗紧贴着我跑走了。这才发现,我,一直紧紧地握着爸爸的围巾。
猜猜阿蒙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指名)
3.猜测故事:猜一猜,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阿蒙还会围着爸爸的围巾吗?他围上爸爸的围巾,还会去哪里做些什么事呢? 4.共读七天的故事,了解爸爸的围巾。 教师讲述星期二至星期日的故事。
学生回顾七天的故事,简单讲述阿蒙围上爸爸的围巾后做了哪些事。 5.讨论:为什么说爸爸的围巾是有魔力的围巾呢?
2 / 4
《爸爸的围巾》
6.孩子们,故事讲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晚上,你会一个人独自外出吗?妈妈生病了,除了你的照顾外,更需要谁的照顾?——为什么阿蒙的爸爸一直没有出现呢?)
读书方法渗透:孩子们,当我们在阅读中有疑惑时,可以再读一读故事。 7.重读故事并讨论
小组讨论话题:在这个故事中,你认为哪些情况爸爸是应该出现呢? ①当阿蒙遇到大黑狗感到害怕时,他需要爸爸的保护,可是•••••• ②当阿蒙晚上独自到公园去取图鉴时,他需要爸爸的陪伴,可是•••••• ③当妈妈生病需要照顾时,阿蒙独自去超市买东西,可是爸爸•••••• ④••••••阿蒙的爸爸到哪里去了?(读最后一页故事) 9.结合板书小结。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妈妈为什么会为阿蒙围上爸爸的这条绿围巾,虽然爸爸已经不在阿蒙的身边,但是爸爸的这条绿围巾却一直围在阿蒙的脖子上,即使没有爸爸的围巾了,阿蒙也不再哭了,因为爸爸的爱一直围绕在阿蒙的身边,陪伴着他快乐成长。
10.孩子们,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三)推荐同主题的故事
《我爸爸》、《爸爸我爱你》、《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板书设计:
3 / 4
《爸爸的围巾》
七、相关资料:
视觉上,我们看到插画麦克.格雷涅茨(曾在欧洲从事插图工作,1985年移居美国,代表作品有《月亮的味道》、《彩虹色的花》)笔下有大片绿油油的大地,也有凹凸不平的砺石路面,让我们感受到大地的豪迈与坚韧的气势 。 格雷涅茨在素材的运用上,是以石膏和细沙粒做底,然后在上面涂上压克力颜料,来呈现出这种独创性的厚实美感与画面效果。至于在造型方面,他则是利用各种绘画特色,把故事中及富感情的场面,表现的生动感人。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