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广告对旅游动机的影响分析
作者:龙惠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3年第02期
摘 要:人们之所以外出旅游,是源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在旅游目的地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就显得十分重要,而旅游动机决定着旅游者外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所以,了解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就显得很有必要,其中,旅游广告对旅游动机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旅游广告对旅游动机的产生、强度、方向这三个方面的影响,并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有关旅游广告宣传的建议。 关键词:旅游广告;旅游动机;动机强度;动机方向
我国有句俗话:“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显示了人们对外出的恐惧。但是在当今世界,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风尚,每年有数以亿计的人外出参观游览,什么原因促使这些人离开温暖的家外出旅游,旅游广告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旅游广告如何影响旅游,旅游企业又如何通过旅游广告来激发旅游,这将是本文讨论的问题。 1 旅游广告
当今社会中广告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在推介某一事物的同时,亦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旅游广告是广告的一种,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渐从广告中细分出来。目前,旅游广告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广泛的认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吴广效认为旅游广告是具有旅游资源的国家、地区、旅游组织或企业让广告公司制作旅游信息在媒体上发布,从而扩大旅游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以达到吸引旅游者前来消费的目的[1]。李勤认为旅游广告是在整合旅游目的地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充分反映实际特色的旅游形象提炼出来,借助媒介的有效传播,塑造一个明确的有特色的旅游地形象,目的在于使旅游者正确理解并接受广告所传播的信息,促使他们产生旅游消费行为[2]。上述两种定义都指出了旅游广告的发起者、发布平台以及发布的目的。相比较而言,李勤的定义更加具体。 杨晓佳认为旅游广告主要是指由旅游企业出资,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有关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以及旅游信息的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Non-personal)信息传播活动[3]。该定义明确指出旅游广告的发起者、发布平台以及内容,但没有说出旅游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通过对上述各家观点的描述,本文认为旅游广告是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企业为了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树立旅游地良好的形象,通过有偿的方式在各种媒介上发布旅游地的各种正面信息,以达到影响、改变和诱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旅游。 2 旅游动机和旅游动机的过程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 旅游动机
动机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它是发动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那么,旅游动机可以认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并指向一定旅游目标的心理倾向。旅游动机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是旅游动机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并对旅游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的解释。下面我们就分析旅游动机的形成过程。
关于旅游动机的形成过程,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将需要理论引入旅游动机形成的研究中,认为需要是旅游动机形成的原因和基础,比如刘纯、张树夫、沈祖祥、甘朝有、孙喜林等均认同这一观点。被提及最多的需要理论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主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的需要。其中对旅游需要属于哪个层次又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张树夫认为旅游需要是旅游者的生存需要即生理的需要,认为旅游者为了生存出去旅游;沈祖祥认为旅游需要是自然需要是比较低层次的需要,例如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张金玲则认为旅游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本文认为旅游者为了生存不需要出去旅游,为了安全的需要也不必外出旅游,呆在家中更安全一些,旅游需要应该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刘纯、甘朝有、孙喜林等认为旅游需要是一种特殊的需要,是单一性需要和复杂性需要的平衡,是多样性的需要。在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具有单一性,经常生活在一种环境中,人们的积极性会慢慢消失,为了自我调节,需要一定的复杂性。旅游可以看作是单一性和复杂性的一种平衡。
另外一种观点是将“推-拉”概念引进旅游动机的研究中。“推”属于社会心理的范围,主要包括:逃避、自我发现、名望、休息放松、挑战、冒险等;“拉”是指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主要包括: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独特的自然景观、文化活动、体育运动等[5]。“推-拉”理论的引入对旅游动机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推”和“拉”的范围是不是有明显的界限,有无可能存在重合还值得商榷。例如:休息放松被认定在社会心理的范围,但是悠闲的旅游环境也会促使人们产生休息放松的心理欲望。大多数旅游者认为鼓浪屿是一个让人悠闲、消磨时光的地方,那么,是因为人们需要休闲放松去鼓浪屿,还是鼓浪屿独特的自然风光让人悠闲放松呢,所以,本文认为“推”和“拉”的范围并没有很明显的界定。
通过对上文的分析,本文认为旅游需要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因而旅游动机也是源于高层次的需要。高层次的需要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旅游广告能够影响到旅游动机的产生。
2.2 旅游动机的过程
本文以刘纯提出的动机过程的模式图为模版,该模式是以这样的方式运作:一种需要之所以为人们辨认,这种需要或许是实用的,需要的最终状态是消费者目标。但是消费者的现实状态和目标状态会存在差异,差异使消费者产生一种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的重要性决定了消费者想要减少这种紧张感的迫切程度,这种唤起的程度使人产生驱力,从而产生了动机。这种动机可以通过它的强度、方向以及消费者试图减轻紧张感渠道等这些方法来描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上图可以看出旅游动机产生于对旅游的需要,其中旅游动机又受动机强度和动机方向的影响。下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旅游广告对旅游需要即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动机强度以及旅游动机方向的影响。
3 旅游广告对旅游动机的影响 3.1 旅游广告影响旅游动机的产生
旅游不是生活必需品,在日常生活中,它和其他生活必需消费品不同,旅游的需求弹性较大,而且对旅游产品的需要没有数量的限制,自由选择的余地较大。但是近些年来人们的心理已经形成对旅游这种行为方式的赞同、赞赏以及模仿。虽然人们不能真正知道为何出游,但他们有个统一的认知,即旅游是一种令人向往的能较好地满足某种需要的方式。
旅游广告是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环境进行整合,将最能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的形象提炼出来并展示在受众面前。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等都吸引着旅游者,触发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旅游广告除了宣传优美的风景外,还能给旅游者提供各种信息。比如杨延风在对旅游者如何了解西安的旅游信息的调查中发现:海外游客通过旅游广告了解西安旅游信息占到36.4%,国内游客占到39.4%[6],这说明旅游广告对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有极好的促进作用。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旅游需求是由经济影响要素、社会心理影响要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决定的,其中社会心理影响要素中含有目的地印象、目的地感知、知觉距离以及对目的地的态度,外部影响要素含有旅游目的地可达性的影响。而风景迷人的旅游广告则能够加深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印象,在头脑中形成对目的地的感知,并且缩短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距离,使人们对旅游目的地抱有良好的旅游态度。这些在旅游者经济条件、时间条件等比较成熟的情况下都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3.2 旅游广告加强旅游动机强度
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尽力达到一个目标,反映了他达到目标的基本动机。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使得旅游者在购买前很难像辨别其它物品一样去辨别其质量,潜在旅游者只有通过广告、亲朋好友等的相关经历进行了解。在这个了解过程中,制作良好、反映当地特色、独具一格的旅游目的地广告就能更好地加强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强度,促使他们做出旅游决策。 据中国旅游报报道,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宁夏各主要景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45.7万人次,首次突破百万大关,景区门票收入达6323.86万元,景区接待人数和景区门票收入分别增长31.92%和42.79%[7]。宁夏各景区接待游客数量上升,这不是由于游客在购买产品前实地考察后作出购买决策,其中有很大部分原因是此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局先后去广州、厦门两地参加旅博会,以此宣传推介宁夏旅游,并与当地旅行社商计两地航线和列车事宜。旅游宣传广告加深了潜在旅游者的动机强度,促使他们前往宁夏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3 旅游广告改变旅游动机方向
旅游动机不仅有强度,还有方向。旅游动机的方向是一种目标导向行为,因为特殊的目标都是被期望用来满足一种需要。旅游企业的目标就是要使旅游者相信它们所提供的选择是达到目标的最好方法。因为旅游动机的选择性,旅游者的动机往往不是单一的,不同的旅游动机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形成复杂的旅游动机体系。比如,在黄金旅游周期间,旅游者既想选择江南古镇水乡游,又认为巴黎假日七日浪漫游是个不错的选择,更有旅游者觉得“红色旅游”对了解自己国家是个很好的途径。
通过上面分析可知,一个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可能会涉及多种旅游动机,旅游者经常会发现自己处于这样一种境地。许多不同的动机彼此互相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旅游广告能帮助陷入两难的旅游者做出决策。旅游者在购买前不能像购买其他商品一样对质量进行比较,于是,大手笔且强力度的广告宣传在改变人们旅游动机方面比有形商品更容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美丽的宣传画册、鼓动人心的旅游宣传信息都能快速地激发旅游者做出决策,当然这个决策和旅游者最初的旅游动机可能完全不一样。 4 对旅游广告宣传的建议
从上文中我们发现旅游广告对旅游动机的产生、强度以及方向都有明显的影响,那么如何通过旅游广告引导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就是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企业需要深思的问题,本文将从广告内容方面提出两点建议。
4.1 通过旅游广告激发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中国地域广阔,各种自然景观齐备,同时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也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使中国大地遗留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如何使旅游目的地在大量的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中脱颖而出,这对旅游广告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内容上旅游广告应该力求制作精良、富有特色和创意。随着旅游广告在市场上的大量投放,单纯以优美景色制胜的广告已很难打动旅游者。因此,旅游广告不仅要注重广告本身质量,而是要力求突出旅游目的地的优势资源和个性特征,并且还要加强旅游广告的创意,使其从众多广告中脱颖而出。当然琅琅上口的广告语,也能对一则旅游广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锦绣中华的广告语“一步跨进历史,一日畅游中国”;丽江的广告语“七彩云满、梦幻丽江”,这些广告语都能够很好地突出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另外,名人广告也依然具有较好的宣传效果,但所请名人的个人气质要与宣传地的特征相吻合。并且在拍摄广告时,要明确名人与广告内容的主次关系,避免发生“买椟还珠”的现象。
在形式上应该根据旅游广告的目的选取适当的宣传形式。旅游线路和旅游交通的信息可以选取报纸广告。因为报纸广告的受众主要集中在城镇,读者比较稳定;报纸更新快、传播快的特点比较容易获得受众的信赖,报纸主要以文字为表现形式,广告信息量大,能够全面准确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反映旅游广告的信息,并且广告费用比较低。旅游地的形象宣传最好选取电视广告。因为电视广告色彩炫丽,能够形象生动地反映旅游目的地的风景,并且电视广告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情节片段,使广告更具有感染力,从而使受众更加容易接受和留下深刻的记忆。另外,网络旅游广告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途径,网络将成为旅游企业发布广告宣传的最佳媒体, 可以使旅游广告更加丰满更加立体化。
4.2 通过旅游广告打消人们来此旅游的疑虑
我们在前文中提过,旅游动机不仅有强度还有方向。旅游者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旅游动机,但在某个时刻他只能选择一种。旅游广告在这个时候的作用就是打消旅游者来此旅游的疑虑。首先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旅游者主要顾虑的是哪些事情,针对这些问题在旅游广告上做出回答。比如:旅游目的地旅游基础设施状况以及景点的接待情况;旅游目的地住宿和餐饮情况,既有豪华型,也有价格低廉的,能够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针对突发事件已经做好相应的预案;能够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对劝导游客购物的广告要含蓄,并且重复发布的间隔要比其他内容长。
当然,除了旅游广告对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之外,还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比如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旅游广告的发展也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人们虽然对旅游心向往之,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条件外出旅游。总而言之,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根据人们的旅游需要以及旅游动机的强度和方向制作能突出地方特色、旅游信息充足的旅游广告,帮助旅游者做出正确的旅游决策,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广孝.旅游广告实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6).
[2].李勤、杨博智.旅游广告的跨文化诉求[J].当代传播,2006(6). [3].杨晓佳、蔡晓梅.旅游广告在旅游产品推广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5(15) . [4].刘纯.旅游心理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4.
[5].张宏梅等.近10年国外旅游动机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
[6].杨延风、刘啸、马瑛.旅游广告宣传及其对旅游动机影响分析[J].商业研究,2006(3). [7].王涛、元菲菲. 文化旅游搭台特色项目唱戏自驾散客捧场——十一黄金周宁夏旅游收入创新高[N].中国旅游报,2012(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