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年级语文复习试卷

九年级语文复习试卷

来源:乌哈旅游


语文月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一、同学们,只要你的书写工整、字体规范就可获得本题的满 分3分,希望你认真答卷

号二、语言积累及运用(24分)

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筹 .划(chóu) 彷.徨(pánɡ) 仰.慕(yǎnɡ) 秕.谷(bǐ) B、衰.微(shuāi) 锲 .而不舍(qiè) 颤.抖(chàn) 哺.

育(bǔ) C、磐 .石(bān) 捋.袖(luō) 滑稽.

(jī) 祈.

祷(qí) D、轮廓 .(kuò) 脚踝.

(huái) 荒谬.(miù) 污秽.

(hu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 A、锋芒必露 妇孺皆知 心会神凝 炽痛 B、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群蚁排衙 讪笑 C、望闻问切 杂乱无章 一拍即合 骊歌 D、忘乎所以 博学多识 踌躇 菜畦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著名的童话,由丑小鸭最终变成白天 鹅的故事,写出了只要心中存在梦想,始终不屈地奋斗,就会取得成 名功。

姓 B、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所写的《伤仲永》意在说明一个人能否 取得成功,固然与天资有一定关系,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 学习有关,这对我们有着有益的启示。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史称 “俄罗斯文学之父”。

D、花木兰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这个故事来源于南北朝时期北方 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诗》,后来选入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 4、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 ( ) 级A、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 班

B、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C、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D、这本书的情节引人入胜,读起来真让人津津乐道....

。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 ( )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C、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母亲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D、通过老师的教导,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6、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2分) ( )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C、他的眼睛像切开的缝,眯缝着。

D、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7、默写(4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 。 (3)、深林人不知, 。 (4) ,云从窗里出。

8、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

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9、上了初中,你一定读过许多中外名著吧?在你读过的中外名著中,

1

你最喜欢其中哪个人物?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分) A.从静景描写到动景描写。 B.从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D.从近的景物到远的景物。 (1)喜欢的人物: C. 从美丽的植物到可爱的动物。

(2)理由: 15. 文章连用两个“不必说”意在说明(1分) ( )

A.开头所写的景物不是主要的,“单是”后面所写的景物是最主要的。 10、语文课要开展“成长的烦恼”的综合学习活动,按要求回答以下问

B.这是用欲扬先抑的写法,着重衬托所写的景物。 题。(4分)

C.这种撇开的手法,先对园中的景物作粗线条的勾画,为下文具体描写(1)请你围绕这个主题,就你最关心的问题,选择一个采访对象,

设计两个采访的问题。(2分)

①采访对象:

②采访问题:A: B: (2)你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烦恼?又是怎样对待的?(2分)

三、阅读感悟(33分)

(一)(10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

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

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蝴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甚要好得远。 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菜畦.( ) 桑葚.( ) 斑蝥.( ) 攒.

成( ) 12.语段中加点的“这里”是指 __,“它”是指 ___。(1分)

13.本文运用多种感觉写景,请根据要求从语段中摘录例句(一句即可)。(3分)

(1)写视觉的: ;

(2)写听觉的: ;

(3)写味觉的: 。

14.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来看,这段文

字的写景顺序是(1分) ( )

“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作铺垫。 D.这里运用排比,写出百草园中最主要的景色及其迷人程度。 16.详写园中“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特别是详写何首乌,其

作用是表现儿童的__________心理和对__________的热爱。(2分) (二)面对缺失(11分) 因瞳孔有一小点异物,

做了排除手术后,右眼被复盖上了一块白亮

的纱布。那天有阳光,布大概显得格外耀眼。

照常去单位上班,照常去食堂打饭。同事们朋友们看见后,没有一

个不惊讶、不关心的。“怎么了?”一概这么问。

“瞎了。”我一概这么回答。

一概笑笑。他们断定我不会瞎,瞎了的表现方式不应该是这样的,

这样的无所谓,这样的轻松自如。 那么真瞎了应该是怎样的?起码应该有这么个程序——首先应该有一段时间不上班,也不出门,连工资也让人代拿。慢慢地同事们互问是怎么回事,怎么好久不见这人了,然后一个告诉另一个,轻轻地,然后唏嘘感叹一阵,都说要各自珍重。接下来就有一批又一批拿着鲜花、水果来探望的人。安慰,或者不安慰;劝说,或者不劝说;故作轻松,或者不故作轻松„„最后我终于能面对现实,勇敢地上班去了,一只眼睛蒙着白亮的纱布,或者戴着晦涩的墨镜。像说好了似的,同事们、朋友们特别友好地同我打招呼,但绝没人注意我的眼睛,绝没人会唐突地问“怎么了”,他们其实对我视而不见。这时我从心里感激这世界,感激人们小心翼翼地维护了我的玻璃般薄脆的自尊。 这一过程看来是约定俗成的、十分必要的,无论是对于有所缺失的

人,还是对于周围那些富有同情心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有所欠缺。缺少金钱、缺少美貌,缺少才智,或缺少

一个健康的器官,而且很难说哪一样缺少比之别一样更值得人同情,但

我们真正欠缺的往往并不是看得见的那些缺失本身,

而是正视缺失的勇

2

气。我们都乐意同情别人,是因为在同情别人的缺失时也顺手掩藏了自2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身的缺失。 。(2分)

省去那个看似文明但本质伪善的过程可以吗?这样也许大家都更25.翻译句子 轻松更无畏些,而这是所有缺失的最佳补偿。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17、文中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 。(2分)

。(2分)

18、文中说,“他们其实对我视而不见”,是因为 ②得为众人而已耶?

。(2分)

19、文中谈出了每个人都有所欠缺,但总结起来,真正所欠缺的是 (1分)

20、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作者对周围的人既感激,同时又说他们伪善的两句话。(2分)

21、作者认为缺失的最佳补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分)

22、作者的同事们断定作者没有瞎的依据是 。(2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

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

而已耶?

23.找出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尝:曾经 自是:从此 立就:立刻完成 隶:属于

B.伤:哀伤 奇:惊奇 扳:通“攀” 称:相当

C.稍稍:渐渐 乞:求取 环谒:四处拜访 泯然:完全 D.卒:最终 或:有的人 受:承受 文理:文采和道理

。(2分)

25 .照例子,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

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1分) ②余闻之也久。(1分)

2 6 . 写 出 ” 之 ” 在 不 同 句 子

中的含义。(2分)

忽啼求之:___________

借旁近与之:___________

之 或以钱币乞之:_________

不能称前时之闻:_______

四、写作。(40分)

35.题目:与 对话

要求:(1)、题目处可任意填一人名(如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历史人物、歌星、老师、同学等)或其它事物(如月亮、星星、地球、成长等)。 (2)、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可以写人叙事,也可以寄语抒情,可与时代相结合,也可以打破时空界限。

(3)、不少于500字。 3

4

16、C

语文第一学月考试(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5、D 6、B 7、略。

8示例:①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②如果你是一朵花,就装点一分春色。 ③如果你是一颗星星,就点缀一角夜空。 ④如果你是一片云,就化作滴滴甘露⑤ 如果你是一块煤,就奉献一分光和热。

9、略。 10、略。

11.qí shèn máo cuán 12.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斑蝥 13.(1)描写 (2)记叙 (3)抒情

14.(1)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 (2)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3)(覆盆子) 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5、B 16、C

17.好奇 快乐自由生活

18、既有转折作用,又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19、他们都在回避作者已“缺失”的事实,那些客套、安慰、实质上形同虚设

20、正视缺失的勇气

21、①感激人们小心翼翼地维护了我的玻璃班薄脆的自尊 ②在同情别人的缺失时也顺手掩藏了自身的缺失。

22、要有正视缺失的勇气。

23、因为在他们看来“瞎了”必须有一个过程,而不是如此轻松自如。 23——35、略。

语文第一学月考试(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5、D 6、B 7、略。

8示例:①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②如果你是一朵花,就装点一分春色。 ③如果你是一颗星星,就点缀一角夜空。 ④如果你是一片云,就化作滴滴甘露⑤ 如果你是一块煤,就奉献一分光和热。

9、略。 10、略。

11.qí shèn máo cuán 12.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斑蝥 13.(1)描写 (2)记叙 (3)抒情

14.(1)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 (2)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3)(覆盆子) 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5、B

17.好奇 快乐自由生活

18、既有转折作用,又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19、他们都在回避作者已“缺失”的事实,那些客套、安慰、实质上形同虚设

20、正视缺失的勇气

21、①感激人们小心翼翼地维护了我的玻璃班薄脆的自尊 ②在同情别人的缺失时也顺手掩藏了自身的缺失。

22、要有正视缺失的勇气。

23、因为在他们看来“瞎了”必须有一个过程,而不是如此轻松自如。 23——35、略。

语文第一学月考试(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5、D 6、B 7、略。

8示例:①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②如果你是一朵花,就装点一分春色。 ③如果你是一颗星星,就点缀一角夜空。 ④如果你是一片云,就化作滴滴甘露⑤ 如果你是一块煤,就奉献一分光和热。

9、略。 10、略。

11.qí shèn máo cuán 12.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斑蝥

13.(1)描写 (2)记叙 (3)抒情

14.(1)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 (2)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3)(覆盆子) 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5、B 16、C

17.好奇 快乐自由生活

18、既有转折作用,又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19、他们都在回避作者已“缺失”的事实,那些客套、安慰、实质上形同虚设

20、正视缺失的勇气

21、①感激人们小心翼翼地维护了我的玻璃班薄脆的自尊 ②在同情别人的缺失时也顺手掩藏了自身的缺失。

22、要有正视缺失的勇气。

23、因为在他们看来“瞎了”必须有一个过程,而不是如此轻松自如。 23——35、略。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