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日期:
二年级古诗词
二年级上册必背篇目
赠 刘 景 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3)最:一作“正” (4)君:你,指刘景文。
山 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坐:因为。
6、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7、远上:登上远处的。 8、山:高山。 9、车:轿子。
10、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1、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12、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老大:年纪大了。 2、乡音:家乡的口音。
3、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4、衰:减少,疏落。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2、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3、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4、不及:不如。 5、汪伦:李白的朋友。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
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ﻫ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2ﻫ、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江 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解
1、踪:脚迹。
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塞 下 曲
唐 卢纶ﻫ月 黑 雁 飞 高,单 于 夜 遁 逃。
欲 将 轻 骑 逐,大 雪 满 弓 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3ﻫ.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
侵者的最高统帅。4ﻫ.遁:逃走。5ﻫ.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7ﻫ.逐:追赶。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寻:寻访。
2、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3、不遇:没有见到。
4、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5、言:回答,说。 6、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7、处:地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