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题目
题目一:在水准点BMa和BMb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测得的各测段的高差和水准路线长
如图1所示。已知BMa的高程为5.612m,BMb的高程为5.400m。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1),最后计算水准点1和2的高程。
图1
表1: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
点号 路线长(km) 实测高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2 5.400 5.612 BMa 1 BMb HbHa fH fH允 每公里改正数= 1
题目二:在B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A和C两个方向,盘左位置先照准A点,后照准C点,水平度盘的读数为6º23′30″和95º48′00″;盘右位置照准C点,后照准A点,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275º48′18″和186º23′18″,试记录在测回法测角记录表中(见表2),并计算该测回角值是多少?
2
表2:测回法测角记录表
测站 盘位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 ′ ″) (˚ ′″) 一测回角值 (˚ ′″)
题目三: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某三角形进行四次观测,其三内角之和分别为:179º59′59″,180º00′08″,179º59′56″,180º00′02″。求:(1)三角形内角和的观测中误差,(2)每个内角的观测中误差。
题目四:某单三角锁基线边AB丈量结果如表3,利用表3计算该基线的相对中误差K。
表3 三角锁基线丈量结果
3
序号 1 2 3 4 ∑ 基线长度(m) 96.452 96.454 96.456 96.450 V VV M= K= L= m= 计算
题目五:在方向观测法的记录表中(表4),完成其记录的计算工作。
表4 方向观测法记录表 测测目回站 标 数 A M 1 B C A 水平度盘读数 盘 左 (˚ ′ ″) 00 01 06 69 20 30 124 51 24 00 01 12 盘 右 (˚ ′″) 180 01 24 249 20 24 304 51 30 180 01 18 2 C (″) 方向值 ˚ ′″ 归零方向值 ˚ ′″ 角值 ˚ ′″ 4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