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认真调查研究,抓住编写教材、培训教员这一关键环节,指导帮助这些舜文 化教学先进单位,使其进一步发展提高、不断完善。同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以典型带 全局,推动我市青少年舜文化教育广泛深入发展,把培育独具舜耕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提 高到一个崭新水平。在建设独具舜耕特色的校园文化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可考虑 向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其他领域延伸,让舜文化宣传普及,逐步全方位覆盖全市。 (二)走研究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全面发展之路,可选择从发展舜文化旅游产业 经营入手作为突破口。具体工作思路是: 创品牌,发展独具舜耕精神的文化旅游。 党和国家已经把文化建设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提倡文化产业与旅 游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文化旅游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文化产业以旅游为载体,展示文 化的内涵和魅力,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旅游产业以文化为底蕴,促进文化资源的资本化、 产业化。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才能打造优质高效的文化产业链条,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注入强劲动力,不断增强城市的软实力。在此大背景下,我们提出打造独具舜耕精神的文 化品牌,发展济南的文化旅游产业,正当其时。 每当我走进舜耕山庄大厅内之花园,看到北文兄的《大舜圣裔谱系》刻石,想到不少大 舜后裔人士、甚至境外人士,前来认祖归宗,就想到创舜耕品牌、打造文化产业链条、发展 文化旅游的问题。这一产业链条的上游可以北文兄的研究成果《大舜圣裔谱系》作为原创 研发。中游可以舜耕山庄作为市场主体,开发舜文化旅游产品、拓宽服务项目,为来舜耕 山庄认祖95-宗的国内外游客提供原始资料和各种服务。下游可以通过博览会展、节日文 艺活动、宣传推广认祖归宗文化旅游成果,以开辟国内外市场,把舜耕文化品牌推向全世 界。在全国各地和境外华人华侨寻根热潮持续高涨的今天,认祖95-宗将是一个很大的文 化旅游市场,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打造舜耕文化品牌。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2010年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 开营式上的讲话中说:“中华民族历来有着浓厚的故乡故土观念,认祖归宗是中华儿女重 要的文化品格。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寻根热相比,生活在全球各地的中华儿女的寻根热情 更高、寻根历史更早。海外中华儿女到中国寻根,说明大家对祖籍国有强烈的亲近感,都 认识到自己血管中涌动的是中华血脉,都愿意传承和发扬历经数千年形成的中华文化。” (见人民日报2010年7月26日)在中华儿女持续高涨的寻根热大背景下,全国广大人民 群众、境外华人华侨,认祖95-宗的文化旅游广泛深入开展,必将最终达成共识:我们共同的 祖先是舜尧,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舜耕历山”是这一精神 家园最早的根据地。从孔子“祖述尧舜”、孟子“言必称尧舜”,到毛泽东“六亿神州尽舜 尧”,就是这一文化思想源流的最好说明。 我们相信,舜文化研究会成立后,必将开创我市弘扬舜文化的崭新局面。 (作者系济南市委党校原教育长、市情所所长、教授) 扬舜之德继舜勤耕 胡爱红 舜耕小学座落于舜曾经耕耘过的历山(今千佛山)脚下,自建校以来便与舜结下不解 ・11・ 之缘。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女士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 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舜文化之于舜耕小学,正是那根“柔弱而强韧的细 丝”,把教与学串在一起,把师与生串在一起,把校与家串在一起。舜文化,已经成为舜耕 小学特有的精神标记和灵魂。 近年来,学校在“融合——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引领下,致力于创建高度融合的学校 文化,将舜文化的精华与现代小学教育体系相融合,藉由舜文化研究启智润德,以舜之思 想引领人,以舜之精神熏陶人,以舜之美德发展人,从而实现以蕴含传统文化的优质教育 为孩子未来奠基的教育理想。 取舜之名 以传统的文化外显熏陶人 舜耕小学就在舜[耕山]的脚下,名为“舜耕”,就要让这个响亮的名字名副其实、实至 名归。 在舜耕小学,有108平方米的舜文化壁画,舜的一生事迹与美德呈现其上。学校树立 这个文化墙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放在校园角落的建筑,更是每天给学生们灵魂洗礼的活的 道德教材。学校主体楼分别以舜德楼、舜志楼、舜华楼、舜耕楼命名,花园名为舜乐园;舜 志楼的三层长廊还分别创设了“双语星河”、“书香谧林”、“舜风流韵”三个主题的文化园 地;校门口,数种字体写成的“舜”字旗,迎风飘展。学校还以传说中舜的化身设计了校徽 为凤凰图案,形成了以舜文化为主线的校园人文环境。 扬舜之魂 以生动的校本课程打动人 “扬舜之美德,做舜之传人”,这句话可以说是舜耕小学校园文化的精神之魂。文化的 传承需要物质承载体。让舜耕小学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大舜的文化熏陶下茁壮成长,成为 舜的传人,首先就要让这里的孩子们读舜之历史,听舜之传说。我们召集爱好文学的青年 教师,编写并结集出版《大舜故事集》。其中汇集史料传说,融入智慧想像,为青少年读者 呈现了舜帝内圣外王的一生传奇与品格魅力。 学校还将舜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自主开发编写了《舜耕小学舜文化学本》,其中的每一 课都为学生设计了探访、查阅资料、故事会、图片展等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 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同时,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重在践行。比如,五年级二班曾经 举行“舜的传说”故事会,三年级五班的同学和家长一起建立了“爱心记录卡”,记录与父 母之间的点滴真情;四年级级部的同学走出学校,去踏访大舜在济南的足迹等。正是通过 对于舜的研究,孩子们更加直观而真切地认识到道德的力量,更是通过从事各种不同的研 究活动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承担责任的能力与品质。 立舜之韵 以丰富的文体形式感染人 为了进一步弘扬舜文化,逐步形成学校民族文化特色,2008年10月9日,舜耕小学举办 了以“舜风流韵”为主题的首届大舜文化艺术节。艺术节上,3—6年级每个班的同学,都以 班级的研究课题为中心,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主题涵盖舜文化的起源、舜之美德、舜文 化与济南、舜与华夏文化等四大板块、22项内容,包括自制书籍、现场制作、影像展播等多种 表现方式,歌曲、舞台剧、贯口等艺术形式也展现了孩子们对舜文化的深刻理解。 把舜文化与体育结合也是舜耕小学舜文化教育的一大亮点。2009年,在第十一届全 运会即将到来之际,学校举办了“舜康体育节”。各班根据认领的舜文化课题和年级特点, 自编自创了融创新性、趣味性、竞技性、健身性为一体的一系列特色舜文化体育活动,共37 项内容。我们称之为舜康活动。举个例子来说,由一年级二班开发的“毛毛虫竞速”活动 .12. 创意来自于舜时期骑兽农耕的传说,四条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大型毛毛虫与特别的玩 法,使最不爱运动的学生也爱上了运动,也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建立了自信。 承舜之德 以融合的德育目标塑造人 我们认为,对大舜的学习贵在领会精髓,并外延到学习、生活、思想的深处。我们学习 舜文化,一要学习崇德诚信的道德价值,二要学习激情务实的行为方式,三要学习和谐开 放的处世态度。 在学校“融合”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在十一五重点课题“以舜文化为底蕴的现代 小学生态化教育的实践探索”的研究基础上,学校将育人宗旨确定为:以“融合”为核心,培 养具有“五德十能”、德才兼备、身心两健的“大写的”“完整的”人。其中“五德”是经提炼 而得的孝、悌、信、礼、勤五项舜之美德,“十能”则是指听、说、读、写、思、跑、画、歌、创、行十 项能力。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以五德为主要内容的“舜德”序列活动。学校将前面提到的“五 德”结合教育实际转化为“重孝道、讲友爱、守诚信、知礼仪、爱劳动”五个方面的内容。并 结合传统节日将每个月份都赋予了文化教育的内容,例如三月份为“感恩月”,让妈妈和老 师们在女性的节日里感受来自孩子们的祝福与感念;六月份为“礼仪月”,让学生们在每年 的儿童节见证自己童年知礼明礼守礼的步步成长;此外还有“友爱月”、“诚信月”、“勤劳 月”等等,而且学校通过征集事例、评选典型、创作歌谣、并包括“汉藏一家亲”、“舜耕自留 地”等业已成为知名“品牌”的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舜耕小学的每位学生都浸润于“五 德”之中,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达成我们的德育目标。 以上分别介绍了舜耕小学从取舜之名、扬舜之魂、立舜之韵、承舜之德四个方面为传 承大舜文化所进行的创新教育。但若要达成“扬舜之德、继舜勤耕”的美好理想,我们需要 创新和尝试的角度与方法还有待开发和提升。比如在开发教育资源方面,我们正在设想 如何进一步优化教育成效。我校的“舜友联合会”成立于2009年,“舜”指大舜和以舜文 化为代表的舜耕小学,“友”是朋友,表达我们希望与舜耕小学有关的所有朋友和家长共创 和谐的家校环境,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舜友联合会”是我们为达成“交舜之友,以 开放的办学理念凝聚人”这一新的文化目标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将通过校园网 站上的班级网页、教师开设的教育博客、班级论坛等渠道,为老师们与家长搭建交流平台, 同时也将充分利用校刊《舜韵报》这个对外交流的窗口,及时向家长、向社会汇报学校各个 方面的工作,为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提供方法与支持。 我们舜耕小学根植历史、立足现实的舜文化教育已初见成效。放眼未来,我们会始终 以扬舜之德、继舜勤耕的文化目标激励自己,用融合——创新的教育理念深入开发舜文化 的精华,以更加贴合学生生活的方式拓宽教育渠道,逐步达成用蕴含传统文化的优质教育 为孩子未来奠基的教育理想! (作者系济南市舜耕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