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题目
题目一:在水准点BMa和BMb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测得的各测段的高差和水准路线长
如图1所示。已知BMa的高程为5.612m,0BMb的高程为5.400m。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1),最后计算水准点1和2的高程。
图1
表1: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
点号 路线长(km) 实测高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1.9 1.1 2 1 0.32 -0.2 -3 5.4 0.317 5.400 0.1 -0.62 -5.7 3.3 0.0943 5.7063 -0.6233 5.083 5.612 BMa 1 BMb 4 HbHa-0.212 fH-0.012 fH允40mm 每公里改正数=3mm
题目二:在B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A和C两个方向,盘左位置先照准A点,后照准C点,水平度盘的读数为6º23′30″和95º48′00″;盘右位置照准C点,后照准A点,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275º48′18″和186º23′18″,试记录在测回法测角记录表中(见表2),并计算该测回角值是多少?
1
表2:测回法测角记录表
测站 盘位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 ′ ″) (˚ ′″) 一测回角值 (˚ ′″) B A C C 盘右 A 盘左 6-23-30 95-48-00 275-48-18 186-23-18 89-24-30 89-25-00 89-24-45
题目三: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某三角形进行四次观测,其三内角之和分别为:179º59′59″,180º00′08″,179º59′56″,180º00′02″。求:(1)三角形内角和的观测中误差,(2)每个内角的观测中误差。 观测次数 1 2 3 4 角度 (˚ ′ ″) △ -1 8 -4 2 △△ 1 64 16 4 (2)∵M23Mβ 2计算式 179-59-59 180-00-08 179-59-56 180-00-02 (1)M△=±√M854.6 "N4M24.62 ∴M2.66 33 ∑ 720-00-05 5 85 题目四:某单三角锁基线边AB丈量结果如表3,利用表3计算该基线的相对中误差K。
表3 三角锁基线丈量结果
2
序号 1 2 3 4 ∑ 基线长度(m) 96.452 96.454 96.456 96.450 V -1 1 3 -3 0 VV 1 1 9 M=1.29mm 9 20 K=1/74000 L=96.453m 计算 m=±2.58mm 题目五:在方向观测法的记录表中(表4),完成其记录的计算工作。
表4 方向观测法记录表 测测目回站 标 数 A M 1 B C A 水平度盘读数 盘 左 (˚ ′ ″) 00 01 06 69 20 30 124 51 24 00 01 12 盘 右 (˚ ′″) 180 01 24 249 20 24 304 51 30 180 01 18 2 C (″) -18 6 -6 -6 方向值 ˚ ′″ 0-01-15 69-20-27 124-51-27 0-01-15 归零方向值 ˚ ′″ 0-0-0 69-19-12 124-50-12 0-0-0 角值 ˚ ′″ 69-19-12 55-31-00 235-09-48
二、作业要求
1.从以上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计算(注意:题目三和题目四中最多只能选择一个,不可同时选);
2.计算前,需将所选的题目进行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 3.计算过程中如遇小数,需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4.计算需要在word中完成,文中内容统一采用宋体,字号为小四; 5.请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否则会影响你的作业成绩。
三、作业提交
1.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 奥鹏卡号 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1]VIP)
2.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3
四、注意事项
1.作业提交截止时间是2017年3月7日前,具体时间为2017年3月7日23点59分59秒。
2.独立完成作业,不准抄袭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成绩以零分计!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