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专题(一)
1.天马行空: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才思敏捷
2.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例句:老夫一生公廉正直,与人~。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3.涸辙之鲋: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例句: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急谋升斗之水一样。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4.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例句:借此认识了几位当道,又结交了几家富贾豪商,自以为~,即在此小小酒馆之中,因此十分高兴。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5.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同义:危如累卵 岌岌可危
例句: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书信、情绪等 6.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例句:柳飞绵花瓢瓣,又一番~。
7.吉光片羽: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例句: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皆金玉珠贝。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分句;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8.众望所归: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例句:他非去不可!~,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语法: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9.率尔成章:率尔:不经思索,随意地。不加思索,下笔成文。形容写文章粗疏草率,不认真。 例句:又有句云:‘回首语秋光,东来应不错。’人谓先生~,予谓先生的然有理。
10.管见所及: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例句:以上观点真是~,望赐教。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11.矫枉过正:矫:扭转;枉:弯曲。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例句:或有避其谤者,又每~,至坐视儿女之放纵,而不一置问。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12.穿凿附会: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例句:但在解释经文的时候,却往往一个字一个字的咬嚼;这一咬嚼,便不顾上下文~起来了。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同“牵强附会”
13.瓦釜雷鸣: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例句: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那瓦釜雷鸣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4.风姿绰约:风:风度;绰约:女子姿态柔美。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
1
例句:她那风姿绰约的神态让我着迷。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15.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6.口碑载道:口碑:比喻群众口头称颂象文字刻在碑上一样;载:充满;道:道路。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
例句:自从老爷到任,并没见为国出力,倒先有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17.
①惊魂不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例句:因此在等候的时候,一个个面色如土,~,互相偷看,交换眼色。
②惊魂甫定:甫,刚才、刚刚。受惊吓的灵魂刚刚安定。全句是说经过惊吓后的心情,才刚刚安定下来。比喻受惊吓后,心神刚恢复过来。
例句:今晚只有我一个人在家,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令我害怕,好不容易快进入梦乡时,却传来一阵哭叫声,让我惊魂甫定的心情又再度绷紧了。 18.过庭之训: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父亲的教诲 19.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例句: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毛泽东)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0.高谈阔论: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例句:柴进~,一片言语,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1.口若悬河: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例句:知县见他说的~,又是本朝确切贼,不由得不信。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22.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着。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23.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例句:陈继泰被他们这样的一来,好似那雷霆乍震,~,只吓得个肺腑皆崩,神魂出窍。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震惊
24.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例句:全县只考上你一个,无论如何是~。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25.利令智昏: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例句:独苦国人无识者,~,则不免受其饵矣。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26.三缄其口: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例句: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 27.出言无状: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例句:这样满脸胡子的东西,也敢~么?
2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指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28.持之有故: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例句:他经过实地调查,提出这一看法,~,完全可信。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用于学问、文章等
29.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例句: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 语法:作定语;用于社会局面。
30.推波助澜: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例句:即或漏吞舟之鱼,而已暴鳃断鳍,颓然老矣,尚何能为~之事哉!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31.深藏若虚:虚:无。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语法:作谓语;比喻有真才不外露。
32.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例句:因惦着晚饭是舅母、岳母~,给父母贺喜。
语法:作谓语;指主动去向人请教
33.陈陈相因:陈:旧;因:沿袭。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后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创造和革新。
故事:西汉初年,刘邦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经济,使得农业生产突飞猛进。汉文帝和汉景帝仍坚持这个既定的国策,因此国库里钱币堆成山,粮库里积压的粮食无数,陈陈相因,仓库容纳不下,只好露天堆放,很多谷子腐烂不能再食用了
语法:含贬义。比喻沿袭老一套;毫无改进、创新。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34.置之度外:不去考虑。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例句:七十老翁,死生早置之度外,由他去吧。
语法:含褒义,多用来表示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得失放在心上。一般作谓语。 也含贬义,多用在一个人把团队的利益,国家利益置之度外而为了个人利益。结构 偏正式 35.峥嵘岁月:峥嵘: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例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稠。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不平凡的日子 36.罚不当罪:当:相当,抵当。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例句: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处罚和所犯罪行不相称,多指处罚过重。 37.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例句: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得遇知音。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38.顾影自怜:顾:看;怜:怜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例句:举头见明月,顾影徒自怜。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孤独失意。“顾影自怜”和“孤芳自赏”都指自我欣赏。“顾影自怜”偏重于自我怜惜;“孤芳自赏”偏重于自命清高。
39.浮光掠影: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不是很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眨眼就过去了。
例句: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3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40.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多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例句:王头领待人接物,~,如何心地倒恁窄狭?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不讲原则
41.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例句:尽管在旧社会得不到出版发行的便利,千百年来通过无数艺人的~,终于很好地保留下来了。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师徒间口头传授 42.因人成事:因:依靠。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例句:小将~,何足道哉!
语法:作谓语;指依凭他人办成事情 (多用于自谦)
43.擢发难数:形容罪过之多,即使将头发全拔下来计数,都还不够数。擢:拔 例句:可死之罪,~。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44.罄竹难书:罄:装竹简的筒,是现在的笔筒的前身;罄中的竹简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45.诚惶诚恐: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员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例句:一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算也诚惶诚恐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郭沫若《北伐途中》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中性词语
46.形影相随: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①同“形影相吊”。②同“形影不离”。
例句:她们总是~,过了有好几个月,以后却渐渐的冷淡了下去。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47.多事之秋:多事:事故或事变多;秋:时期。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多用来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
例句:现在国家正当~,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废,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
语法:作宾语;指容易出事的时期
48.秘而不宣:秘:不公开的;引申为隐匿;不能让别人知道;宣:公开。把知道的消息、情况隐秘起来;不告诉别人。
例句:泛音既有如此妙论,如何谱上都无此说?他却~,是个甚么意思。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对事情保密。
49.东窗事发:原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比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 例句:他因东窗事发锒铛入狱。
语法:主谓式,作为谓语指阴谋败露
50.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
51.党同伐异:和自己同派的就拉拢或偏袒,不一派的就排挤或攻击。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例句:读者幸勿比例惴测,谓此事为某人写照,此名为某人化身,致生种种~意见。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
52.开门揖盗:揖:拱手作礼。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致祸患。 语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4
53.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含贬义) 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54.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例句: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指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语法:夫陆王之学,质而言之,则直~而已。
55.令人咋舌: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说不出话。咋:咬住。咋舌:形容极度悔恨或畏缩以致不敢出声。 例句:这璀璨的夜空藏有多少奥秘,居然这么神奇,它的无边无际不禁令人咋舌。 56.画虎类犬: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57.评头品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今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多方挑剔. 例句:你应该多干点实事,不要总~。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58.玲珑剔透:玲珑:精巧细致;剔透:孔穴明晰。形容器物精致透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1.形容小巧﹑精工制造﹑结构奇巧﹑内部镂空的手工艺品。亦以形容供玩赏的太湖石之类。 2.形容俊俏,漂亮。
3.形容聪明灵活,心里明白。
例句:这是祖国南大门口的一座~的袖珍城市;也是祖国华丽裙边上嵌的一颗宝珠。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器物精致通明。
59.付诸东流:付:交给;诸:之于。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语法:作谓语、定语;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60.举棋不定: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做事犹豫不决。 例句: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