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的引导
萘汉辜
(汉江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成熟,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内容,这将导致有些热点事件迅速聚集、 发酵,加之参与大众之间的交流互动、传播扩散,极易形成舆情,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高校的思政 工作者要牢牢守住校园舆论阵地,主动成为校园舆论的正面引导者.在学校与学生之间起桥梁纽带作用的学 生干部,应当积极作为,主动承担校园舆论领袖的责任,勇于承担起校园舆论阵地的守卫者,利用自身优势,引 导正面舆论的传播.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引导
[doi]10. 19575/j. cnki. cn42-1892/g4. 2018. 03. 008
[中图分类号]G206;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〇96_3734(2〇18)〇3_0〇33_〇4
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 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 的集合体[1].在网络环境下,新媒体已成为 舆论的主要传播方式,一旦出现突发敏感 事件,公众舆论会迅速聚集,舆情事件也就 形成.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良莠不齐的 信息充斥着高校校园,给高校的思想政治 工作带来了挑战,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的现实需要.
1.1.2新媒体的多样表现形式为舆论传播提供了内容保证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不受时间、空 间、地域、内容限制,参与者随时可以对声 音、图片、文字、视频等信息进行加工发布, 轻松实现24小时在线.丰富的内容形式为 舆情的传播提供了多样的表现形式.
1.1.3新媒体内容的个性化保证了它在青年群体中持久
不衰的生命力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 媒体形态,表现的更加融合、多元,也更具 有个性化.而报刊、广播、电视这些传统意 义上的媒体传播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由 于传统媒体的细分性,折戟沉沙的数不胜 数,其生命力有限.新媒体的个性化内容更 易受青年大学生的追捧,加之网络技术的 不断发展成熟,为新媒体的持久生命力提 供了有力保证•1.2消极影响
1.2.1良莠不齐的信息影响了大学生的“三观”形成
1
1. 1
新媒体环境对舆论工作的影响
积极影响
我们已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
1.1.1新媒体的交互性为舆论传播提供了平台
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 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网络时代,每 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渠道,都可能成为意 见表达的主体[2].这种良好的互动性,给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即时交流、 互动提供了优质的平台.
新媒体信息病毒式的传播方式和屏障 的缺失,使得其内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缺乏辨别力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此
[收稿日期]2018 — 03 — 01
[基金项目]汉江师范学院2015年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5B12)
[作者简介]蔡汉亭(1979 —),男,湖北房县人,汉江师范学院学生事务科长,馆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HJSFXYXB
33蔡汉亭: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的引导
外,新媒体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 国进行价值观渗透的主渠道,色情、暴恐等 西方精神垃圾通过新媒体不断传入国内, 企图弱化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破坏中国 政府公信力,严重影响了青年学生“三观” 的形成.
1.2. 2 新媒体的虚拟环境给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伤害
新媒体所构建的虚拟生存空间在一定 程度上为大学生个性绽放提供了展示、交 流和互动的平台,但虚拟世界毕竟不同于 现实社会,过度沉溺于虚拟社会所构建的 人际交往方式,会对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 的人际交往造成障碍,无法实现由虚拟到 现实空间的角色转化,在现实社会中的表 现就是人际交往能力退化,严重者可能会 丧失社交能力,极易造成在现实社会中孤 僻、内向、沉默寡言的性格,甚至诱发各种 心理问题.
1.2.3网络舆情干扰甚至“绑架”了现实社会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供求双方的关系 相互平等,参与者之间有交流互动,他们不 再轻易受媒体引导、摆布,也正因为受众的 交流互动,大家共同关注的事情会在很短 时间内成为热点,形成网络舆情,严重的甚 至“绑架”了现实.青年大学生的“三观”正 处于形成阶段,他们普遍缺乏对各类信息 的甄别和判断能力,很容易对一些网络流 行的肤浅、“时髦”言论跟风追捧.少数大学 生随意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与主流价值 观相背离的言论.甚至还有一些人抱着“看 热闹不嫌事大”的扭曲心态,对负能量的舆 论广泛传播;或有不明真相的网民,以讹传 讹,歪曲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负面舆论 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魏则西 事件处理中,由于网民的参与,加大了舆论 处置的难度.
2互联网时代舆论传播的特点
2.1舆论来源更加广泛
新媒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信息来源 的广泛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参与者同
HJSFXYXB
34
时具备受众者和传播者两种身份,社会生 活的方方面面、国内外的消息都可能成为 他们发布的内容.分布在各层面、各领域 “草根记者”和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丰富了 新媒体的内容,但其中也掺杂了各类良蒡 不齐的信息,充满了不确定性.2.2表达方式更加丰富
新媒体的信息已不仅仅是传统媒体上 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的单一表达方式,更加 丰富、生动的图形符号、语音视频、动画等 多种表达方式也成为新媒体的“流行语 言”.这一方面使信息内涵更为丰富,如 “◦RZ”表示道歉赔罪的意思,看起来像是 一个人跪倒在地上,低着头.另一方面也使 传播者在表达信息内容时有了更多的选 择.如QQ、微信除了传统的文字信息交 流,还有各类的表情符号、视频、语音功 能等.
2.3传播渠道更加多元
传统媒体掌握着有限的信息传播渠 道,是一对多的“广播式传播”,新媒体则采 用的是多对多的“窄播式传播”.参与者之 间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信息互通、交流讨论, 形成网状的传播结构.这种传播方式下,私 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区界被打通,每一个 参与者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他们是网状 传播结构中的一个个“节点 2.4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需求
传统媒体主要是新闻、信息的传播平 台,信息内容、表达形式相对单一,很难满 足众多受众者的个性化需求.新的传播环 境下,受众的个性化更加凸显,他们希望能 获得新闻、信息、娱乐、教育等内容更加丰 富的交流平台,新媒体很好地解决了这一 问题.
3学生干部是校园舆论传播的最佳选择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
人人都是广播站、个个都是直播台的环境 已然形成,各式各样的“主播”、“网红”如雨 后春笋般纷纷钻出大地,发芽生根.正如中
蔡汉亭: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的引导
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所说, “人人都可参与新闻的传播,但不可能人人 都有职业道德,也难以保证每个人都受过 新闻专业的严格培训,通过他们所传递的 信息,很难说是真正的新闻还是无知之 见”.不少“草根”主播为了吸引眼球,发布 了大量的不经核实的所谓消息、“事实真 相”,严重影响甚至是误导了青年学生.现 实迫切需要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 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校园舆论队伍.3.1学生干部的先进性注定他们是舆论队伍的
最好选择
高校学生干部是来自各院系、班级的 积极分子和骨干代表,他们的产生大多经 历过了一定的选拔考核程序,在日常工作 中也会根据他们的个人综合表现,进行了 不同程度的淘汰.最终能够胜任的,无论从 思想素质、工作能力、社会责任等方面都有 一定的长处.他们在同学中也享有较高的 威信,这注定了他们是校园舆论队伍的最 佳选择.
3.2学生干部人脉广泛为舆论传播提供了良好
的群众基础
学生干部在积极带领同学为校园文化 建设、文体实践活动的开展做出积极贡献 的同时,能够和不同院系、专业、爱好的同 学打成一片,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在代 表学生为维护学生权益时,代表了最广大 同学的利益,作出了大量的工作,赢得了同 学信任.选择学生干部作为舆论队伍,有良 好的群众基础.
3.3学生干部为同学服务的决心确保了舆论队
伍的稳定
学生干部队伍是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群众性组织,他们既 没有经济待遇,也没有行政权力,如此条件 下依然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干部,大多 是为了实现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学校 服务的自我价值,他们有一定的自律性,能 更好地约束自己、鞭策自己,这也确保了舆 论队伍的相对稳定.
3.4学生干部的职责决定了他们应该在应对舆情
中积极作为
学生干部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纽 带,作为一个合格学生干部不仅应为同学 的成长成才积极服务,更应该为学校的发 展建设服务,做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忠实践行者,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导广大 同学向上向好向善.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 和带动全体学生成长为新时代合格建设者 和接班人.
4学生干部舆论领袖的培养对策
4.1提高学生干部个人素养
个人素养不仅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 质,还包括良好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 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良好的个人素养能产 生人格魅力,只有靠人格魅力形成的圈子, 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作为舆论领袖,要始 终把个人的情感和理性的思维融合,要从 大局出发,以集体利益为重,不逞一时口舌 之快.大量事实证明,为博取眼球而捏造的 所谓事实,或为“圈粉”而无下限发布的一 些言论,注定会遭到唾弃,其生命力是短暂 的,其下场是可悲的.4.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校园,无论是 在网络还是现实中,他们的社交圈子也集 中在校园内,他们与不同院系、专业、爱好 的同学之间的价值导向有较高的生活契合 度和社会认同感,更易于形成粉丝文化.只 有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们才会真 心跟随,成为铁杆粉丝,其言论才会引来同 学的围观、点赞和转发,并最终影响到同学 的行为.
4.3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美国人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把“会 说话、金钱、原子弹”看作是在世界上生存 和发展的三大法宝;60年代以后,又把“会 说话、金钱、电脑”看成是最有力的三大法 宝.而“会说话”一直独冠三大法宝之首,足 以看出会说话的作用和价值.舆论领袖在
蔡汉亭: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的引导
表达时讲理要讲情、讲情要有趣,要善于总 结分析,用亲和性、体验化的话语呈现环 境,避免曲高和寡、缺乏亲和力的言论.4.4广泛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
网络舆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情民 意,是师生意见表达的渠道,学生干部要做 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主动与同学开 展互动交流.实时汇总同学们关注的热点 话题,有意识的予以正确引导.通过“校长 下午茶”、“教授午餐会”等师生交流形式, 推动解决广大同学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实 际问题,让学生的诉求有正确的“打开方 式”,并给予正确的引导,最终使负面舆情 的支持者,转变为正面舆情的传播者.
学生干部要想成为舆论领袖,就要有 一颗公允之心,为学校的发展和校园的稳 定作出积极贡献.不能为取悦受众而“失 向”,不能为盲目介入而“失准”,不能为吸 引眼球而“失真”,不为因过度吸引而“失 范”,不能为刻意迎合而“失态勿让庸俗、 低俗、媚俗气息在校园蔓延,也要防止过度 娱乐化、物质化、肤浅化的信息大行其道. 要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一些 激浊扬清、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积极向 上、少一些庸俗格调,为大学生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创造良好的外 部环境.
结语
我们在做好学生服务工作的同时,要 牢牢守住校园舆论高地,成为校园舆论的 正面引导者,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学 校的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学生干部作为联 系学校、学生的桥梁,应当积极作为,主动 成为校园舆论高地的守卫者.
[参考文献]
[1] 徐惟诚.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 祝华新.给地方政府十条应对网络舆论的建议[J].陕 西教育(行政版),2009,(11) :16.
【编校:胡军福】
College Campus Public Opinion's Leading in a New Media Era
CAI Han —ting
(Department of Students’ Affairs, 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Shiyan 442000,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maturing of new media has changed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ng ways and contents, which will lead to some hot events collecting and fermenting quickly, and becoming public opinion with the participants * interaction and spreading, presenting some new challenges for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must hold tightly the position of campus public opinion and become the positive leader. And the student cadres should als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protecting the position of campus public opinion and leading positive opinions.
Key words: new media; public opinion; leading
HJSFXYXB
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