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充分的准备,胸有成竹,准时进入考场。因为是高考第一科,适度紧张是正常,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这点很重要。
具体做法是:做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要着急,按时交卷就行了”。
二、开考铃声响前有5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
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你能够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但尽量不看作文题,以免影响答题情绪。
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心态:
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忙答题,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题,做了也白做”。
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做题的过程中不可大意也不可烦躁:我易人易,我不大意;我难人难,我不心烦。坐在考场上,人人的水平都定了,只要把自己平时所学都发挥出来就能够了。 四、时间安排策略
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在具体操作上,尽量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如果没做,留下来的空白,一定要作大记号。
五、做题总原则:一分钟拿一分,150分。选择题稍快点,提前5分钟左右。 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第Ⅰ卷
一、一般论述类文章的阅读(9分,每小题3分)(1-3题)
(1)注重整体阅读。逐段阅读,标出各段的中心句子,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最后在找到全文说明对象(议论对象)的基础上整合文意。
(2) 选择题的解答,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注重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
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
(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此题文章如果特别难懂,而且平时就不擅长答此题的同学,能够选择答卷不从此题开始,绕过去,先答其它题型,稳定情绪后再作答,效果会好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如何更快、更好地读懂文言文文段 ,完成三个选择题。
先重点看最后一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此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内容、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两道题。然后带着“何人?” “何时何地做何事?” “结果怎样?” “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可先跳过往下读,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实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能够到后面试题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 ★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能够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文言实词题】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性格表现题】先找不能表现题干要求的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选项说的是谁的性格。
☆【信息筛选题】 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 2、文言文翻译题:
(1)要结合译句重读上下文句子。(2)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此时要特别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特殊句式、句子的结构的对应。(3)圈出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的解释是得分点。(4)判断句子的句式特点,这也是得分点。(5)开始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并能体现句式特点。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
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怎样读懂一首诗
第一步,把全诗默读两遍,先有个总体印象。
第二步,找出诗中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有时还得注意名词前的修饰语),弄清它写了什么。
第三步,找出诗中反映诗人心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如惜、哀、悲、痛、怒、愤、怨、叹、笑、喜、乐等),弄清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第四步,看看标题、注解有什么提示,然后作一个总体思考。 ◆【特别注意】
在了解诗词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 (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诗词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 (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寂寞)。
(4)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5)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
★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作答时牢记诗词各题型的答题模式。
★对比型试题:比照异同+扣住词、句分析阐述+思想、主旨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按规定默写,要求写几句就写几句。上下句的默写,能够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相关内容,选择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暂时放过,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
★注意: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严禁空白!
第二部分(选考题) (25分)
对于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因其分值高,这个部分基本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成绩的走向,所以,同学们不能丢太多的分。对于这个类题,该如何去做呢? 总体建议:
①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②如果有选择题,先看选择题(此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这样会协助我们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③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当前推断至少有一道题目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第一题,一分不能丢。
④实在要概括的题目也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出处,前后兼顾,整体把握。 ⑤字迹工整,写满为止。
★(提醒:探究题答题的原则是“立足文本,适当延伸”,切不可脱离文本。)
第II卷 语言表达题
☆【成语辨析题】
(1)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答题知识】搞清成语意思(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前提,考察语境是基本切入点。重点:(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3)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5)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
☆【病句辨析题】
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 推敲词语使用,是否搭配 →→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上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搭配不当、位置不当、不合逻辑、滥用词语 二、看句子主干
紧缩句子主干是解题的第二步。句子主干上易出现的病点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三、看修饰成分
解答语病题的第三步是看修饰成分。修饰成分方面易出现的病点是多层定语或状语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多余。 四、看并列短语
句子中并列短语上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五、看数量短语
在数量短语上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产生歧义、位置不当、倍数用错、表约数的词语重复。
六、看否定词
在否定词方面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多重否定造成表意相反、否定词和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相反、否定词和带有否定意义的动词连用造成表意相反、位置不当。 七、看介词
在介词上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缺少主语、主客颠倒、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漏用滥用、造成歧义。 八、看代词
使用代词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九、副词:
一些表时间、地点、范围、水准或心理活动的副词作修饰语时,要特别注意与后面的中心语是否有语意重复毛病。(如:当前的当务之急,能够堪称全国一流)
十、看助词
常见的助词是“的”“了”,使用助词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不合逻辑、漏用,使句意不明。
十一、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 十二、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 十三、出现了疑问句、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 十四、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语意重复。(如:“过早夭折”、“过度溺爱”) 十五、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不合逻辑(表意相反)
十六、看句式结构是否杂糅
句式杂糅就是两种句式糅合在一起,判断的关键是找句子的主干,可找到两套交叉的主干。
☆【语言连贯题】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2句式是否统一 3语序是否是合理 4照应是否周全 解答排序题的要领是:⑴找准起始句和总结句,⑵注意句中以下暗示性词语的作用:代词,关联词,重复出现的词和体现语段层次的其它词。⑶尤其注意句子之间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 ★【文字表达】
①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 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报喜不报忧\"的特点。 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 ④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⑤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下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 看到新题型不要慌,慢慢看题目要求,总能有收获。 ☆【语段压缩题】
明确题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画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不多文字,不出语病。 ☆【语句扩展题】
① 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
② 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以……重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使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 ☆ 【句式仿写题】 仿写句式要三明四忌:
三明:A、明要求 B、明句式 C、明修辞
四忌:一忌话题脱离 二忌结构不一 三忌修辞不符 四忌色调不合
☆【语言得体】:
根据交际的目的来决定:说什么内容
根据交际的对象来决定:用词得体(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准确使用谦敬词。 根据交际的场合来决定:公共与私交场合,庄重与随意等
★注意:通知,请柬等应用文注意对象,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的齐全。 ★【作文】
①看清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不要自拟标题)还是材料作文
②展开联想:由课内到课外,首先打开思路,需要充分而恰当地实行由此及彼的联想:由正面写到反面,由自己写到别人,由古代写到现代,由中国写到外国,由动物写到植物,由自然界写到人类社会,……但无论何种联想,都必须注意回到话题中去,扣住话题以免中途“跑题”。
材料使用:尽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为了做到材料新鲜,建议多使用近几年出现的新人新事。如十大感动人物、社会方面的吸毒、腐败、治安改革等问题,科技人员方面的盖茨、袁隆平,自然环境方面的沙尘暴,高科技方面的基因技术、数码技术,经济界的人物……要适当地交代人物的身份和影响、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大体情况,以免给人捏造之感。
★少写,最好不写深奥的科幻小说,写童话、寓言不要过于含蓄,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
③题目要出新:名言为题,比喻为题,设问句为题,既突出中心又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④内容要限制: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如乱说教育的不平等),少政治术语,不要单纯发牢骚。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
⑤语言要优美: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引用贴切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严禁文白夹杂;英汉夹杂;不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不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 ⑥小处要留心:题目不要忘记写;字数要达到;字迹要工整(1个错别字1分);卷面要整洁,不写出格字,不写连笔字,标点规范。
预祝同学们高考取得好成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