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险预控票信息 工作任务 编号 编写人 版本 审核人 # 炉脱硝烟道内检查、清灰 状态 批准人 2.风险等级
○高风险 ●中风险 ○低风险 3. 相关工作票信息
工作票编号 工作票签发人 工作负责人 4. 书面安全工作程序
(S1为低风险作业安全见证点,工作负责人或班组安全员签字;S2为中风险作业安全见证点,生产部门安全管理人员签字;S3为高风险作业安全见证点,安监人员签字。) 工作任务 工序 危险源 危害因(能量及载体) 素(外因) 危害 后果 作业标准 风险等级 各级人员确认签字 粉尘 未戴防尘肺尘口罩 病 作业时正确佩戴合格防尘口罩。 低 S1: 1.环# 1境评估 高温环境 电除尘器内温度较高 中暑 烟道内温度低于40℃方可进入,做好防止高温中暑的措施,如穿戴隔热服、服用防暑药品等,且两人协同进入,时间不宜过长,应适当安排休息,保证体力和饮水充足。 其他1.开工前确认现场安全措施、隔离措施正确完备; 2.检修人员对带电设备、线路进行验电,低 防止带电作业。 低 S1: 炉脱硝烟道检查清2.确认安全措施正行 3.工作前准备 380V交流电 工作前所采取额定安全措施不完善,未验电 未正确灰尘 使用防护用品 尘肺病 触电 照明 现场照明不足 伤害 S1: \"1.开工前确认现场安全措施、隔离措施正确完备; 2.检修人员对带电设备、线路进行验电,防止带电作业。\" 低 S1: 灰 确执作业时正确佩戴合格防尘口罩。 低 S1:
第 1 页 共 4 页
工作任务 工序 危险源 危害因(能量及载体) 素(外因) 危害 后果 作业标准 风险等级 各级人员确认签字 使用行灯电压等级不符 行灯防行灯 护罩缺失 行灯的手柄破损 作业时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高空作业人员 人员有高空禁忌症 饮酒及精神状态不佳 未设置逃生通道 无人监护 2.打开人孔门 有害气体 未进行通风 人孔未设置临时围栏、警告标识 中毒 窒息 \"1.在检修工作中人孔打开后,必须设有牢固的临时围栏,并设有明显的警告标识; 2.工作停止时应将人孔门临时进行封闭\" 低 中毒 窒息 打开所有通风口进行通风置换有害有毒介质。 低 1.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 2.患高空坠落 有精神病、癫痫病以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准参加高处作业。 高空坠落 凡发现工作人员有饮酒、精神不振时,不准登高作业。 低 高空坠落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防滑鞋,正确佩戴安全带。 低 触电 行灯的手柄应绝缘良好且耐热、防潮。 低 火灾、爆炸 触电 电压不得超过36v。 低 S1: 行灯应有保护罩。 低 S1: S1: S1: S1: 低 S1: 中毒 窒息 设置逃生通道。 低 S1: 中毒 窒息 设专人不间断地监护。 低 S1: S1: S1:
第 2 页 共 4 页
工作任务 工序 危险源 危害因(能量及载体) 素(外因) 危害 后果 作业标准 风险等级 各级人员确认签字 高空作业未使用工具高空作业 3.喷氨格栅检查、清灰 高空作业人员 袋 工器具未系防坠绳及零部件未固定 作业时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未正确灰尘 使用防护用品 高空作业人员 作业时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未正确灰尘 使用防4.催化剂检查、清灰 高空作 业 护用品 高空作业未使用工具袋 工器具未系防坠绳及零部件未固定 8.关闭人孔门 人员、工器具 人员及工器具遗留在容器内 中毒和窒息 核对进出人登记,确认无人员和工器具遗落 低 物体打击 1.工器具必须使用防坠绳; 2.工器具和零部件应用绳栓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准随便乱放。 低 物体打击 高处作业应一律使用工具袋。 低 尘肺病 高空坠落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防滑鞋,正确佩戴安全带。 低 尘肺病 高空坠落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防滑鞋,正确佩戴安全带。 低 物体打击 1.工器具必须使用防坠绳; 2.工器具和零部件应用绳栓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准随便乱放。 低 物体打击 高处作业应一律使用工具袋。 低 S1: S1: S1: 作业时正确佩戴合格防尘口罩。 低 S1: S1: 作业时正确佩戴合格防尘口罩。 低 S1: S1: S1: S1:
第 3 页 共 4 页
工作任务 工序 危险源 危害因(能量及载体) 素(外因) 危害 后果 作业标准 风险等级 各级人员确认签字 8.检修工作结束 施工废料 施工废料未清理 环境污染 废料及时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低 S1:
5.运行许可人确认签字: 工作负责人确认签字:
6.安全技术交底 工作班成员安全交底签字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