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预案意义 第二条 遵循原则 第三条 适用范围` 第二章 隧道事故应急处置要求
第四条 适用范围 第五条 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第六条 组织分工 第七条 物资准备 第八条 事故分级报告制度 第九条 事故分级标准
第十条 隧道所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 第三章 安全预警预案
第十一条 安全预警作用 第十二条 安全预警分类 第四章 隧道应急处置预案
第十三条 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第十四条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第十五条 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第十六条 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置预案 第十七条 大雾封道隧道照明节能预案 第五章 隧道事故救援预案
第十八条 到达事故现场预案 第十九条 现场伤员处置预案 第二十条 隧道事故应急疏散预案 第六章 附 则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附 录 事故处理中的安全知识
一、常见化学危险品及其处理方法 二、常见火灾分类及灭火物质适用范围 三、简单急救常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管理,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建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体系和科学、依法、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证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畅通地运行,减少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根据交通部、国家安监局有关法规的要求,在《忻保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忻保高速公路隧道管理中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结合芦芽山隧道实际情况,特制定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第二条 应急处置预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反应、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快速有效处置隧道交通事故为重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国家财产损失,使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第三条 本预案适用于忻保高速公路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及各类隧道事故应急处置。各管理处可以结合各自管辖路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安全管理部备案。
第二章 隧道事故应急处置要求
第四条 适用范围
1、高速公路隧道的养护、维修作业时的安全预警。
2、高速公路隧道的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及化学危险品事故的应急处置。
3、发生于高速公路隧道的各类非正常情况的应急处置。包括:台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风、雪灾及冰冻、山体滑坡、隧道停电等。
4、本应急预案对事故的处理主要建立在交警和其他专业处理部门未到场的情况下,若他们已到场,则专业的抢险救灾宜以他们为主,各隧道管理所(以下简称隧道所)提供协助。
第五条 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1、及时发现与处置。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监控员要及时发现各种紧急情况及事故,并在3分钟内通知到各相关事故处理部门。
2、安全第一。首先是确保自身安全,要做到车辆上路开报警灯、警报器,封道按道路交通安全法与安全预警方案要求执行;现场处理要处理好救人与抢险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要首先组织人员对被困人员进行疏散和抢救(尤其是隧道火灾和化学危险品事故)。
3、沉着冷静。面对事故,必须沉着冷静地做好每一步,不能莽撞。尤其是火灾事故与危险品车事故,一定要先了解事故状况与载运物品,考虑好处理方案后再靠近处理。
4、服从指挥。应急小分队队长是事故抢险处置的第一指挥员,但在专业处理部门到场后,则以专业处理部门现场负责人为第一指挥员,应急小分队应服从其指挥,同心合力做好隧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5、保持信息畅通。要确保现场人员中至少有两部手机保持畅通,保持隧道所中控室与外界的信息畅通,保证现场队员之间的联系。
6、分级上报事故。中控人员、执勤队长应按事故等级报告制度,分级上报相关部门、领导。
第六条 组织分工
隧道所在紧急情况下成立应急小分队全面负责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以保证隧道事故的及时有效处置。
(一)人员组成。当班班长为应急小分队长,成员为隧道巡检员 、机电队员、驾驶员、行政班人员等,其中以男性员工为主。
(二)应急小分队职责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1、队长职责
(1)队长权限。在所领导不在场时,担任隧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负责全所人员的调配。
(2)信息处理。了解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如有无人员伤亡、路产损失、是否有危险品等),亲自或指定专人将现场信息及时反馈给监控员,告知现场处理措施,并督促监控员通知相关单位及时处置;根据事故分级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情况。
(3)事故处理。全面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管理、抢险救灾,统一调配应急小分队队员;在专业处理部门到达后,协助其工作。
2、 队员职责。服从指挥,听从队长的统一调度,互相配合,负责现场的预警、封道、交通疏导、伤员抢救、灭火救灾,在抢险过程中,要及时向队长提供建议,但以服从队长决定为原则。应急小分队队员在共同协作的基础上,也要兼顾专业分工。消防、伤员急救方面的问题以安保队员为主,机电方面的问题以机电队员为主,车辆方面的问题以驾驶员为主。
(1)机电队员职责。配合队长和其他队员做好事故处理工作,负责封道,并处理各类与机电设施相关的工作,随身带配电柜钥匙。
(2)巡检队员职责。配合队长和其他队员做好事故处理工作,确保事故现场安全与畅通,负责伤员急救与消防设施的使用与指导,随身携带消防箱钥匙。
(3)驾驶员职责。平时注意做好车辆例行保养工作,发现损坏和故障及时修复与排除,保持车容和车辆机件状况良好。交接班时必须对车辆进行检查(包括车况、油量),确保车辆状况良好以保证应急工作需要。发生事故时,主要负责驾驶,并协助队长检查事故车的车况。
第七条 物资准备
1、交通事故。赶赴现场的工作车辆上应备有封道所需的锥形桩、标志牌、配电柜钥匙、急救箱,抢险人员均应穿反光背心。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2、火灾或危险品泄漏事故。赶赴现场的工作车辆上应备有封道所需的锥形桩、标志牌、配电柜钥匙、急救箱、强光手电筒。抢险人员均应带上简易防毒面具,穿反光背心。
3、隧道非正常状况。由于此类情况差异较大,故应对必需准备的物资在具体处置预案中说明。
第八条 事故分级报告制度
1、轻微交通事件(如抛锚等短时间就能处理的)由监控人员 汇报 信息中心。
2、简易事故和一般交通事故(如车辆追尾、碰撞、翻车等无人员伤亡或无长时间封道可能性的)由监控人员 汇报 信息中心 汇报 中心领导。
3、重大交通事故、一般火灾事故等(须长时间封道或有人员伤亡的)由监控人员 汇报 信息中心 汇报 中心领导 汇报 处领导。
4、特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事故及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由监控人员 汇报 信息中心 汇报 中心领导 汇报 处领导 汇报 地方政府报告。
第九条 事故分级标准 (一)交通事故分类 1、Ⅳ级事故(蓝色,一般):
(1)仅造成事故车辆损失(预计损失30万元以内),无人员伤亡,事故车辆可移动。
(2)造成道路设施损坏较少,无人员伤亡,事故车辆可移动。 (3)在前两项基础上,虽有人员受伤,但明显轻微的。 2、Ⅲ级事故(黄色,较重):
(1)造成事故车辆损坏,无人员伤亡,车辆无法移动。 (2)造成道路设施损坏,无人员伤亡,车辆无法移动。 (3)造成事故车辆损坏,预计损失30万元以上,无人员伤亡。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4)造成道路设施损坏较大,无人员伤亡。 (5)造成人员5人(不含)以下受伤事故。 (6)大客车发生事故,人员受伤明显轻微的。 3、Ⅱ级事故(橙色,严重):
(1)造成2人(含)以下死亡事故。 (2)造成5人(含)以上受伤事故。 (3)大客车发生事故,有人员受伤或死亡的。 (4)涉及车辆起火事故,无人员死亡的。 4、Ⅰ级事故(红色,特别严重): (1)造成3人(含)以上死亡事故。 (2)造成10人(含)以上受伤。 (3)涉及车辆起火事故,有人员死亡的。 (4)涉及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 (二)火灾事故分类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十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二十人以上;死亡、重伤二十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死亡、重伤十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
3、不具有以上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第十条 芦芽山隧道站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
处领导及相关部门 高速交警 安排指挥 汇 报 信息中心
高速路政 巡 查 员 交通诱导 了解情况
汇 报
养护工段 控 制 机 电 协助交警、
事故现场信息 通 知 现场指挥 路政等
监控员 当班班长 疏导交通 抢救伤员
急救中心 驾 驶 员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现场反馈 行政人员 扑灭火灾
消 防 队
其他相关部门
发现或接报警
应急小分队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第三章 安全预警预案
第十一条 安全预警作用
在高速公路流量大,车速快的特点下,一旦发生事故都有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及时有效的安全预警可以预防事故的扩散和二次事故的发生,也能确保在高速公路上维修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十二条 安全预警分类 (一)隧道养护维修作业:
1、施工时间在一小时以内的(三类施工,图示1):
(1)中控员将施工隧道前的可变情报板上的内容改为:图片(施工图片),内容:隧道施工,靠左(右)行驶。
(2)在隧道口放置一块施工告知牌,写明:隧道Xkm处主(超)车道封闭施工。数字X为可变式(范围为1、1.5、2),可以适用于隧道内不同路段的施工需要。
(3)在施工后方180米处的车道上靠边放置一块可折叠式的施工封道牌,并在靠边的检修道上设置暴闪式警示灯。
(4)在施工封道牌后方设置长20米的斜放锥形桩(俗称小红帽),最后一只放在边缘线上,每只间隔10-15米。
(5)从后方距施工现场180米的施工封道牌处到距施工现场50米的中央分道线,每间隔10-15米斜放一个锥形桩。
(6)从后方距施工现场50米到过施工现场10米的中央分道线上,每间隔10-15米放一个锥形桩。
(7)在施工现场位置靠边停放预警车辆,预警车辆距最后方的一只锥形桩距离为200米。预警车辆要保证车况良好,在施工区域内要亮警灯,并打开双跳灯。同时安排一人负责现场维护。
(8)施工人员必须穿反光背心,非必须情况下不得在施工区域外走动。
(9)将施工车道的通行指示灯改为红色“X”形。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10)隧道内施工后方的可变情报板改为相关施工信息。 (11)将隧道内的灯光打亮,保证施工照明,也便于后方来车及时发现施工情况。
图示1
BI20DA13050说明:A为施工车辆; B为隧道 x km处主(超)车道封闭施工告知牌; D为可折叠式施工封道牌; I为警示装置; 为锥形桩
2、施工时间在一小时以上半天以内的(二类施工,图示2): (1)中控员将施工隧道前的可变情报板上的内容改为:图片(施工图片),内容:隧道施工,靠左(右)行驶。
(2)在隧道口放置一块施工告知牌,写明:隧道Xkm处主(超)车道封闭施工。数字X为可变式的(范围为1、1.5、2等),可以适用于隧道内不同路段的施工需要。
(3)在施工后方300米处的检修道上放置一块“前方300米施工”的告知牌。
(4)在施工后方250米处的检修道上放置一块60公里每小时的限速标志。
(5)在施工后方180米处的车道上靠边放置一块导向标志,并在靠边的检修道上设置暴闪式警示灯。
(6)在导向标志牌后方设置长20米的斜放锥形桩,最后一只放在边缘线上,每只间隔10-15米。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7)从后方距施工现场180米的导向标志牌到距施工现场50米的中央分道线,每间隔10-15米斜放一个锥形桩。
(8)从后方距施工现场50米到过施工现场10米的中央分道线上,每间隔10-15米放一个锥形桩。
(9)在施工现场位置靠边停放预警车辆,并保证其距最后方一只锥形桩距离为200米。预警车辆在施工区域内要亮警灯,并打开双跳灯。同时安排一人负责现场维护。
(10)施工人员必须穿反光背心,非必须情况下不得在施工区域外走动。
(11)将施工车道的通行指示灯改为红色“X”形。 (12)将隧道内施工后方的可变情报板改为相关施工信息。 (13)将隧道内的灯光打亮,保证施工照明,也便于后方来车及时发现施工情况。
图示2
BEF60I5020GA5013050说明:A为施工车辆; B为隧道 x km处主(超)车道封闭施工告知牌; E前方300米施工告示牌; F为60km/h的限速标志牌; G为导向标志牌; I为警示装置; 为锥形桩
3、半天以上的封闭主(超)车道施工(一类施工,图示3): (1)监控员将施工隧道前的可变情报板上的内容改为:图片(施工图片),内容:隧道施工,靠左(右)行驶。
(2)在距隧道口150米的硬路肩上(超车道靠边处)放置一块施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工告知牌。
(3)在距隧道口100米的施工车道上放置一块60公里每小时的限速标志。
(4)在距隧道口50米的施工车道上放置一块导向标志。 (5)在隧道口施工车道上放置一块禁止通行标志。
(6)从距隧道口150米的施工告知牌到隧道口的中央分道线,每间隔10-15米斜放一个锥形桩。
(7)从隧道口开始在中央分道线上每间隔10-15米放一个锥形桩;并每间隔50米在施工车道上横放2个锥形桩。
(8)在施工现场位置靠边停放预警车辆,在施工区域内要亮警灯,打开双跳灯。并安排一人负责现场维护。
(9)施工人员必须穿反光背心,非必须情况下不得在施工区域外走动。
(10)将施工车道的通行指示灯改为红色“X”形。 (11)将隧道内的可变情报板改为相关施工信息。
(12)将隧道内的灯光打亮,保证施工照明,也便于后方来车及时发现施工情况。
图示3
BCII50F60GHA50505050说明:A为施工车辆; B为隧道 x km处主(超)车道封闭施工告知牌; C为前方施工告知牌;D为可折叠式施工; F为60km/h的限速标志牌; G为导向标志牌; H为禁止驶入标志;I为警示装置; 为锥形桩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二)突发事件的预警
1、预警步骤:
(1)在接到交警部门的封闭整个隧道或某个路段的指令后。中控员将隧道前的可变情报板上的内容改为相应内容,需封闭的车道通行指示灯改为红色“X”形。迅速准备封道设施,奔赴现场将车辆封在隧道外,以利于事故的处理,防止事故的扩散和二次事故的发生。
(2)将预警车停在抛锚车的后方,打开警灯和警铃进行预警,以引起后续车辆的注意,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3)在抛锚车的来车方向的后方150米内,每间隔10米放一个锥形桩,在抛锚车的来车方向的后方150米处设置导向标志。
2、各类影响通行的交通事故预警
(1)影响单车道或部分路段通行的交通事件及事故预警,如图示4:
!预警车抛锚车150M!安全警示标志锥形桩
图4
(2)影响双车道(单线)通行的交通事故预警,如图示5: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事故现场现场维护!预警车150M现场维护人员!安全警示标志锥形桩
图5
(3)火灾事故影响双车道(单线)通行,如图示6
警戒线现场维护!150M至少50M预警车火灾现场现场维护人员!安全警示标志锥形桩
图6
(4)化学危险物品泄漏等影响通行的交通事故,如图示7: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现场维护警戒线!150M至少50M预警车泄漏现场现场维护人员!安全警示标志锥形桩
图7
第四章 隧道应急处置预案
第十三条 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隧道所监控员职责。当隧道内某处发生交通事故时,应及时通知信息中心以及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与其保持密切联系,并做好相关工作。
1、迅速将监控图像切换至相应的位置,确认现场情况,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录像。
2、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当班班长发生事故的地点、情况,及事故靠近隧道的哪个车行通道。
3、由信息中心通知管辖本路段的高速交警发生事故的地点、简况。 4、利用对应事故路段的有线广播进行呼叫。引导驾驶员向后续车辆发出警告信号并开启报警灯,如在夜间或隧道内应开启示宽灯和尾灯;引导驾驶员和乘车人必须迅速转移到右侧的路肩上或者紧急停车带内;引导驾驶员在肇事车的来车方向的后方150米处设置“故障车警告标志牌”,以引起后续车辆的注意;引导驾驶员通过紧急电话向高速公路的隧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道管理部门求援或利用通讯工具向高速公路交警报警。
5、更改来车方向的交通信号灯、可变情报板、可变限速标志诱导指挥事故路段的交通状况。
6、根据当班班长事故现场反馈的信息、指令作进一步的处理(如开关灯、风机),并及时将事故现场的反馈信息通知信息中心,有伤员则联系急救医院(简要说明伤情),有路产损失则联系路政值班人员,有抛洒物则联系养护公司或相关部门,若有火灾或危险品渗漏则联系消防队。同时及时告知当班班长相关业务单位、部门的处置情况。
7、监控好其他路段的通行状况。
8、服从当班班长安排,做好随时出勤准备。
9、详细做好相关记录,包括事故状况、处置措施、相关联系情况等。 (二)接到事故报告后,当班班长应迅速组织人员成立应急小分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赶赴事故现场,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事故处置工作。
(三)到达事故现场路线
根据隧道实际情况规划好行驶路线,要求安全及时到达事故现场。 (四)事故现场处置
1、鉴于当前的巨大车流量,若事故现场已不能通行,则在进入事故隧道前,先在隧道外实施封道,并留一人维持秩序,清除应急通道(硬路肩)的路障,确保施救车辆和交警的快速赶赴现场。
2、事故现场预警按预警方案执行。
3、执勤队长亲自或指定专人了解事故的具体情况,并及时向监控员反馈现场信息,发出处置指令。
4、机电设备操作指令:若现场受堵、废气污染严重,则加开事故路段的全部基本灯,并加开风机。
5、现场交通处置指令:
(1)若事故较轻,车辆能行驶,则要求事故车立即开出隧道等待交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警处理或事故双方协商解决,并对隧道内被堵车辆加以放行,应急小分队也随之撤出,并通知隧道外放行车辆。
(2)若事故较重或事故车坚决不肯开走,则做好被堵车辆的疏通和预警工作(摆放安全标志牌、反光隔离筒等),等待交警处理。并根据现场状况,要求隧道外放行车辆或继续实施封道。
若事故处还有一个车道可通行的或可以疏通的,则放行被堵车辆,由安保队员指挥放行。确保后续事故处理车辆的及时到达。
现场已无法通行和疏通的,则继续实施封道。
6、若有人员伤亡,应立即进行抢救工作,按现场伤员处置方案组织抢救。
7、仔细检查现场状况,确定有无燃油泄漏扩散,若有则应立即用水冲洗将其排入边沟。严格禁止现场明火,以防起火燃烧,待泄漏物完全冲洗干净方可放行。
8、若发现是火灾或危险品车事故则转入相关预案处理
(五)待高速交警到达后,将现场移交给高速交警,并根据具体情况继续协助交警处理。
1、告知交警、路政等专业处理部门隧道所掌握的事故情况(内容要真实,不能是推测内容)以及已采取的处理措施。
2、若事故较轻未造成隧道设施损失的,交警已能独立处理,则撤离现场并告知交警。
3、若造成隧道设施损失的,则继续留在现场协助交警、路政取证,并确定损失情况和确定是否影响隧道通行。
4、若现场还需协助的,则继续配合交警、路政等专业处理部门工作,如人员、车辆的疏散、伤员的运输等工作,由交警统一指挥。待处理好后再撤离。
第十四条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隧道所监控员职责。当监控人员接到火灾报警或发现火灾后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应及时通知信息中心以及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与其保持密切联系,并做好相关工作:
1、迅速将监控图像切换至相应的位置,确认火灾情况,并对火灾现场进行录像。
2、启动应急方案,根据火灾情况立即通知执勤队长发生火灾的地点、状况等,靠近隧道哪个汽通。
3、立即通知当地消防队发生火灾的地点、状况等。
4、通知高速交警发生火灾的地点、情况,火灾状况等,并迅速实施封道。
5、通知高速路政发生火灾的地点、状况等。 6、通知相关收费所火灾状况。
7、利用对应事故路段的有线广播进行呼叫。引导驾驶员利用附近的消防器材进行现场自救,引导司乘人员迅速转移到右侧的路肩上或者紧急停车带内;引导驾驶员在事故车的来车方向的后方150米处设置“故障车警告标志牌”,以引起后续车辆的注意;引导驾驶员通过紧急电话向高速公路的隧道管理部门求援或利用通讯工具向高速公路交警报警。
8、更改来车方向的交通信号灯、可变情报板、可变限速标志等,诱导指挥着火路段交通状况。
9、根据当班班长事故现场反馈的信息、指令,安排下一步的处理措施;并及时告知当班班长相关业务单位、部门的处置措施。
10、及时将反馈事故现场信息通知相关业务单位、部门,有伤员则联系急救医院(简要说明伤情),有抛洒物则联系养护公司或相关部门。
11、监控好其他路段的通行状况。
12、服从当班班长安排,做好随时出勤准备。
13、详细做好相关记录,包括事故状况、处置措施、相关联系情况等。
(二)接到火灾报告后,当班班长应迅速组织人员成立应急小分队,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投入到扑救火灾的行动之中,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
1、当班班长职责
(1)向上级汇报。当班班长向站长汇报火灾详细情况。
(2)当班班长全面负责火灾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应急小分队的人身安全,协调灭火工作,观察火情要由当班班长进行,便于及时做出决策。
(3)当班班长亲自或指定专人了解火情,准确掌握起火物质、起火部位、被困人员、车辆情况等,并及时向监控员反馈现场信息,向站长或管理处上级部门汇报火灾具体情况,并发出处置指令。
(4)根据火情决定灭火方案,人员分工。
(5)根据火情发展情况,如隧道相关用电设施已开始燃烧则指挥切断相关电源,开启应急照明系统,切断电源前需向上级汇报,并保证隧道内事故现场人员能安全疏散。
(6)根据火情发展情况,如火情已无法扑救或有爆炸等危及抢险人员自身安全的情况,当班班长有权做出撤离火场的决定,但尽可能要先向上级汇报。
(7)与现场其他抢险单位共同协调抢险救灾工作。 2、站长职责
(1)要及时向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汇报火情。 (2)根据现场反馈情况,如有必要及时向外部求援。 (三)到达现场方法:
根据隧道实际情况规划好行驶路线,要求安全及时到达事故现场。 (四)现场灭火救灾
1、在消防队到达之前,安排一名监控员负责接应消防队和消除道路交通障碍,确保消防队及时到达现场,并及时向消防队报告灾情。
2、在进入事故隧道前,要先在隧道外实施封道,并留一人维持秩序,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清除应急通道(硬路肩)的路障,确保施救车辆和交警的快速赶赴现场。
3、到达现场后首先要侦察火情,询问知情人(以事故车的司乘人员为主),准确掌握起火物质(是否易爆、有毒的危险品,若是则立即进入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起火部位、被困人员、车辆情况等,以确定灭火抢险方案。
4、事故现场预警按预警方案执行。
5、根据火情确定是否打开风机并加开事故路段的全部基本灯。 (1)若火未烧到顶部照明桥架的,则加开事故路段的全部基本灯。 (2)开启风机要求保证火势不扩大、蔓延,并起驱散火场烟雾作用,且事故前方人员已疏散,则可打开风机以及时排出烟雾。
6、疏散围观群众、车辆,自己车辆应车头向外停放(发动机不熄火),设立警戒线(要离着火点至少50米处),做好警戒工作,并安排一名队员(驾驶员)负责维持现场秩序。
7、组织解救被困和伤亡人员,\"救人第一\"是我们灭火救援的指导思想,有伤员则按现场伤员处置方案组织抢救。
8、根据火情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分工,组织人员开展灭火抢险工作。
(1)分工。以安保队员和一名电工为主拿消防器材灭火,另一名电工则做辅助工作,执勤队长则负责指挥和观察火情。
(2)若是一般物品着火可采用消防水灭火,若是遇水燃烧或各种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则采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9、灭火注意事项:
(1)抢险人员必须站在上风向,拿消防器材灭火的队员必须穿消防服。
(2)靠近火场或现场浓烟弥漫时,抢险人员必须带上空气呼吸器才能进入。
10、在灭火过程中如发现载有化学危险物品的车辆因事故造成泄漏,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或可能出现爆炸,执勤队长应及时向所长或上级部门汇报并做出撤离火场的决定,并组织人员在一定的范围内设立警戒线。
11、若接到全面疏散通知,则立即组织人员按疏散方案执行。 12、在灭火后要注意观察,防止复燃。
(五)专业处理人员(消防队、交警等)到达后,将现场移交给专业处理人员,并继续协助其工作。
1、告知专业处理人员事故情况(内容要真实,不能是推测内容)、现场所具有的消防设施、以及我们的处理措施。
2、协助交警等组建现场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抢险工作和人员、车辆疏散工作,并与现场各抢险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3、按照交警要求协助对事故现场进行预警和疏散工作。 4、配合消防队进行灭火,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5、在灭火结束后,协同路政查看及取证隧道、路面、及设施的损失情况,并确定是否影响隧道通行。
6、待完全处理好后再撤离。
第十五条 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化学危险物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二)当隧道内某处因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事故而引发泄漏或火灾时,中控员接到报警或发现后,作为信息中枢,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与其保持密切联系,并做好相关工作。
1、隧道所中控员接到报警后,首先应问清发生事故的物品、理化特性以及周围的人员状况等。
2、迅速将监控图像切换至相应的位置,初步确认现场情况,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录像。
3、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执勤队长发生险情的地点、情况、危险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品名、或火灾状况等,指明靠近隧道哪个车行通道。
4、立即通知当地消防队发生险情的地点、情况、危险品名、火灾状况等。
5、通知高速交警发生险情的地点、情况、危险品名、火灾状况等,并迅速实施封道。
6、通知高速路政发生险情的地点、情况、危险品名、火灾状况等。 7、通知相关收费所险情状况。
8、利用对应事故路段的有线广播进行呼叫。引导驾驶员利用附近的消防器材进行现场自救,引导司乘人员迅速转移到右侧的路肩上或者紧急停车带内;引导驾驶员在事故车的来车方向的后方150米处设置“故障车警告标志牌”,以引起后续车辆的注意;引导驾驶员通过紧急电话向高速公路的隧道管理部门求援或利用通讯工具向高速公路交警报警。
9、更改来车方向的交通信号灯、可变情报板、可变限速标志等,诱导指挥着火路段交通状况。
10、根据执勤队长事故现场反馈的信息、指令,作进一步处理;及时告知执勤队长相关业务单位、部门的处置措施。
11、及时将现场反馈信息通知相关业务单位、部门,有伤员则联系急救医院(简要说明伤情)。
12、监控好其他路段的通行状况。
13、服从执勤队长安排,做好随时出勤准备。
14、详细做好相关记录,包括事故状况、处置措施、相关联系情况等。
(三)接到险情报告后,当班班长应迅速组织人员成立应急小分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投入到抢救险情的行动之中,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
1、当班班长职责:
(1)向上级汇报。当班班长向所长汇报险情详细情况。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2)当班班长全面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应急小分队的人身安全,协调抢险工作,观察险情要由当班班长进行便于及时做出决策。
(3)当班班长亲自或指定专人了解化学品泄漏的具体情况(如可能发生的燃烧、爆炸、毒性等),泄漏部位、被困人员、车辆情况等,并及时向中控员反馈现场信息,向站长或管理处上级部门汇报险情具体情况,并发出处置指令。
(4)根据险情决定抢险方案,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工作。 (5)与现场其他抢险单位共同协调抢险救灾工作。
(6)根据险情发展情况,如隧道相关用电设施已开始燃烧,则指挥切断相关电源,开启应急照明系统,切断电源前需向上级汇报,并能保证隧道内事故现场人员安全疏散。
(7)根据险情发展情况,若是易爆、剧毒气体等物品泄漏、险情已无法控制或有爆炸等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执勤队长有权做出撤离现场的决定,并立即进行疏散。
2、站长职责:
(1)要及时向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汇报险情与求援。根据现场反馈的信息,如为有毒和腐蚀化学品的泄漏,负责落实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环境保护部门的联系,请求他们到达现场做好对有毒和腐蚀化学品泄漏的监测和处理。
(2)根据现场反馈情况,如有必要及时向外部求援。
(3)做好与消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交警、路政、卫生等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工作。
(四)到达现场方法
根据隧道实际情况规划好行驶路线,要求安全及时到达事故现场。 (五)现场抢险救灾
1、要安排一名监控员负责接应消防队和相关专业处理部门,消除道路交通障碍,确保消防队等及时到达现场,并及时向其报告灾情。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2、施救车辆与人员应坚持从上风口进入,绝对禁止逆风向进入隧道施救。在进入事故隧道前,先在隧道外实施封道,并留一人维持秩序,清除应急通道(硬路肩)的路障,确保各专业处理部门和交警的快速赶赴现场。
3、进入现场人员应配备、使用防毒面具。到达现场后首先要了解事故情况,询问知情人(以事故车的司乘人员为主),准确掌握泄漏的物品和理化特性(是否易爆物品、剧毒气体等,若是则要立即进行人员疏散)、泄漏部位、被困人员、车辆情况等,以确定抢险方案。
4、若无法确定是何种危险源,则要立即进行疏散,确保人身安全。 5、事故现场预警按预警方案执行。
6、根据现场风向及险情确定是否打开风机并加开事故路段的全部基本灯。
(1)若是易燃、易爆气体的物品则现场严格禁止一切电气开关操作。 (2)若非易燃易爆物品,则加开事故路段的全部基本灯。 (3)若事故前方人员已疏散,则打开风机保持现场空气流通。 7、疏散围观群众、车辆,自己车辆应车头向外停放,设立警戒线(要离现场至少50米处),做好警戒工作,并安排一名队员(驾驶员)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并阻止一切人员使用明火。
8、组织解救被困和伤亡人员
(1)按现场伤员处置方案组织抢救。迅速将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松解衣扣和腰带,摘下假牙和清除口腔异物。保证其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如果已有骨折或外伤,则要注意包扎和固定。
(2)污染的衣着要立即脱掉,皮肤污染时,要及早用清水或解毒液(根据毒物性质选择中和解毒的溶液)冲洗,强酸(如浓硫酸)或粘滞性较大的毒物(如油漆)污染皮肤时,应先用棉絮、干布擦去毒物,然后再用水、中和液或溶剂反复冲洗。化学物质进入眼内,首先应用大量清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眼,至少15分钟,把眼结膜囊内的化学物质全部冲洗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掉,冲洗时要转动眼球。
(3)充分重视个体防护。既要抢救别人,又要保护自己,个体防护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搞清毒物的种类、性质,如果是气体,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防毒面具,如佩带供氧式防毒面具或压缩空气呼吸器。遇有酸碱时,要穿戴防护衣、手套和胶靴。若现场情况不明则一定要先佩带供氧式防毒面具或压缩空气呼吸器再接近。
9、若现场已起火,尽可能及时扑灭火灾。
(1)灭火方法。灭火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受各种特定情况的影响,如火灾规模和类型,可燃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气体火灾。当逸散的气体燃烧时,通常最好的办法是切断气源,而不是直接灭火。先灭火,而气源未切断,气体继续外漏会形成爆炸性气氛,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其损失要比没有形成爆炸性气氛之前大得多。所以,当气体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或装置,可能的话,将容器转移到空旷处。
(3)液体和固体灭火:液体和固体化学物质的灭火比较复杂,这要根据物质本身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来确定具体的灭火方法。可详见附录2。
10、根据现场的实际,一般宜以人员疏散及警戒为主,若具备防护条件,则组织人员抢险。
(七)专业处理人员(消防队、交警等)到达后,将现场移交给专业处理人员,并继续协助其工作。
1、告知专业处理人员,我们所掌握的事故情况(内容要真实,不能是推测内容)、现场消防设施、以及我们的处理措施。
2、协助交警等组建现场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抢险工作和人员、车辆疏散工作。并与现场各抢险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3、按照交警要求协助对事故现场进行预警和疏散工作。 4、配合专业处理人员进行处理,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5、在抢险结束后,协同路政查看及取证隧道、路面及设施的损失、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并确定是否影响隧道通行。
6、待完全处理好后再撤离。 第十六条 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置预案
高速公路隧道路段的安全畅通直接影响到整个高速公路网的正常运行。根据近几年来的运行情况分析,隧道路段一旦发生停电、台风、暴风雪与冰冻天气等非正常情况时,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远大于普通路段,同时也容易导致重大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为确保隧道路段的安全畅通,最大限度地保障司乘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防止非正常情况下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以下预案。
(一)大风应急处置预案
1、根据气象台及上级机关发布的大风警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作必要的安排,同时认真做好相应记录。
2、对各类机电设备、房建、隧道的洞体和山体、边坡边沟要逐一细致地检查,对沿线的一些设施进行加固(如各类标志牌、情报板等),不能加固的应立即拆除或放下(如高杆灯等),同时要确保排水设施良好。
3、做好绳索、应急照明设备(手电筒、应急灯、蜡烛等)、雨衣雨靴、医疗设备、食物等防台物资的准备。同时准备好发电机所需柴油、保证所有车辆车况良好并加满油。
4、加强人力的准备,成立抢险小分队(必须有电工),同时加强值班;抢险小分队应急外出巡逻,检查时须2人以上协同;尽量限制人员外出,确保人身安全。
5、准备好各类警示牌以防发生隧道停电,若长时间停电则在隧道口进行警告,并关闭各类不是很重要的设备,以延长UPS的供电时间。
6、灾后,对各类机电设备、房建、隧道的洞体和山体、边坡边沟进行检查,并及时地整改维修。
(二)雪灾及冰冻应急处置预案
1、根据气象台及上级机关发布的雪灾或冰冻警报,在思想上高度重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视,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并作必要的安排,同时认真做好相应记录。
2、准备好发电机柴油、保证所有车辆车况良好并加满油,准备好工业盐、防滑麻袋、扫把、铁锹等工具。
3、降雪发生后,及时修改可变情报板内容和限速标志,提醒过往司机注意防滑,并及时向公司汇报雪情。
4、当雪灾形成或路面出现结冰后,应及时向公司汇报雪情,并通报交警,根据交警部门的部署,配合交警采取封道等紧急措施。
5、积雪积冰开始融化时,根据公司统一部署,采取必要措施,如在路面上撒工业盐、铺防滑麻袋等;灾情严重的路段,必要时在交通管制的情况下,利用扫把、铁锹等工具进行铲除,防止出现交通意外事故。
(三)隧道出入口处山体滑坡应急处置预案
隧道路段山体较高,有发生泥石流、滑坡的隐患,泥石流、滑坡将直接破坏道路,影响交通运输,甚至引发交通事故。为避免发生此类事故,结合本路段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
1、日常巡查中应重点检查可能滑坡部分,如发现原有滑坡复活,或发生新的滑坡,则应对滑坡做出全面观察分析,找出原因,及时解决,同时做好记录,及时向所长汇报。
2、日常巡查中应重点检查护面墙结构,因护面墙不承受墙后土体的侧压力,所防护的边坡若有滑动、滑塌现象,路堑边坡有不稳定现象时,护面墙均会立即产生反应,一般会有裂缝、块石松动、墙面局部突起变形等现象,此时应立即报告所长及上级主管部门领导。
3、日常巡查中应重点观察有无下列现象:斜坡坡脚附近湿地增多且范围扩大。坡脚附近土、石挤紧并出现大量膨胀裂缝。斜坡下部路基上拱。斜坡中部出现纵横裂缝。斜坡上部出现弧形裂缝,并有下沉现象。斜坡上树木倾斜。斜坡上缘土、石零星下落。上述现象均可发生滑坡,遇此情况,巡查人员应立即报告所长及上级主管部门领导。
4、观察重力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是依靠墙身自重来抵挡土压力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的,若沉降缝(伸缩缝)有变形,墙身有裂缝,此时已是情况紧急,必须立即报告站长及上级主管部门领导。
5、山体滑坡重在预防,重在及早发现。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遇暴雨天,雨季节要加强巡查。
6、一旦确认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即将发生或已发生时,必须立即上报所长和公司领导,同时立即通知高速交警和路政部门,及时进行封道。同时根据公司指示组织执勤队员做好抗灾害有关工作。
(四)隧道停电应急处置预案
由于各地隧道供配电系统的不同,在具体应对停电上也存在差异,本预案以有UPS和自备发电机组的隧道为依据编制。
1、隧道管理所一旦发现意外停电或接到供电部门的停电通知,应立即报告当班班长,并立即与供电部门联系,确定停电原因和时间,若停电时间超过半小时则应迅速将情况告知所长,并通知高速交警和监控中心停电情况。
2、若是低于半小时的停电,则以UPS供电为主,在UPS供电时,系统自动切换为固定的照明模式,此时不要增开各类用电设备。
3、电工则立即检查柴油发电机组情况、水位及柴油储备量,并进行试运行,若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以确保柴油发电机组可顺利发电。
4、若是超过半小时还没来电,电工则应立即将柴油发电机组投入发电,由发电机向隧道供电。
5、若已确定是超过24小时的停电,则应立即采购柴油确保24小时以上长时间的发电需要。
6、在柴油发电机投入运行后,要注意负载不可超过额定功率的80%,电工应每半小时对发电机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7、若出现所有供电手段都不能供电时,当班巡检人员应立即到各隧道进口放置“隧道停电,开灯减速”反光标志牌,并立即通知监控中心。
8、在隧道恢复供电后,应立即通知监控中心和站长。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第十七条 大雾封道隧道照明节能预案
针对冬天大雾天气引起封道的增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隧道照明节能预案。
隧道所通过对讲机接收到或接到通知因雾封道后,监控员立即联系分中心与监控中心了解详细的封道信息,确定封道的隧道是双向还是单向,监控员密切监视封道道路相关隧道内的车流,若车流减少为零,则关闭封道隧道内的全部基本照明灯,开启隧道内应急照明灯;在双向封道时,若是夜间则隧道口的高杆灯也同时关闭。开启应急灯的作用是给予隧道内一定的亮度,防止偷盗事故的发生。
监控员通过对讲机接收到解除封道后,立即开启隧道内的基本照明灯和加强灯,隧道照明恢复正常状态,能够使车流到来之前达到足够的亮度。
第五章 隧道事故救援方案
第十八条 制定到达事故现场方案
由于隧道的封闭式环境,一旦出现事故极易发生堵车,救援人员按正常路线行驶无法及时到达事故现场,从而延误时机。为安全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事故,可以考虑利用隧道口的互通广场和隧道中具有的汽车横通道及时到达现场。
各管理处要针对不同隧道的实际情况制定到达事故现场的详细方案。
第十九条 现场伤员处置方案
1、伴随着交通事故而来的就是伤员,及时正确的搬运、抢救伤员可以大大降低伤员痛苦和减缓伤情。而时间就是生命,能缩短一分抢救时间,可能挽回的就是伤员的生命。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2、急救医院的联系及伤员运送
(1)以就近为原则,哪个医院能先到现场就先通知哪个,若伤员很多,则可通知多个医院。
(2)若事故现场伤员较多,或有些我们能够搬运的重伤员,为及时抢救伤员,隧道所可与医院救护车约定伤员交接地点,然后利用所内车辆将伤员及早送往交接地点。为方便伤员运输,隧道所可暂时对高速公路进行封闭。
(3)运送原则。一是不能搬运的伤员我们不运;二是以抢救重伤员为主;三是运送车辆驾驶要平稳。
3、伤员搬运方法。伤病员在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和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正确的搬运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至关重要。下面主要提一下各类危重伤病员的搬运方法。
(1)脊柱损伤者:硬担架,3-4人同时搬运,固定颈部不能前屈、后伸、扭曲。
(2)颅脑损伤者:半卧位或侧卧位。 (3)胸部伤者:半卧位或坐位。
(4)腹部伤者:仰卧位、屈曲下肢,宜用担架或木板。 (5)呼吸困难病人:坐位。最好用折叠担架(或椅)搬运。 (6)昏迷病人:平卧,头转向一侧或侧卧位。 (7)休克病人:平卧位,不用枕头,脚抬高。
4、在隧道所员工到达现场后,应及时根据伤员状况采取简单急救措施以降低伤员痛苦和增加生存的机会。简单急救常识详见附录3。
第二十条 隧道事故应急疏散方案
1、当发生重特大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危及人身安全,可能出现燃烧爆炸等,在现场的管理所应急小分队根据上级指令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应迅速组织开展被困人员和车辆的疏散。
2、具体步骤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1)现场指挥员向管理所所长做出汇报,要求对隧道内被困人员和车辆进行疏散。
(2)所长决定采取疏散措施,立即在事故的另一侧隧道实施封道,同时立即告知交警。
(3)若现场情况较危急,则应急小分队队长可先决定采取疏散措施。 (4)若交警已到现场,则由交警统一指挥,应急小分队提供支持。 (5)应急小分队队长落实队员的分工,指定专人组织被困人员的疏散和车辆的疏散等,但事故现场的抢险切不可放松,注意观察。
(6)应急小分队队长直接通知管理所中控员开启事故后方被堵车辆的汽通横通道,并打开隧道内的全部照明。
(7)应急小分队队员按照各自的分工迅速行动,需告知司乘人员撤离路线,组织所有被困人员和车辆依序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就近的人通和汽通,向事故的另一侧隧道疏散,开出隧道外。
3、疏散行动原则:
(1)组织要严密,要有条不紊,有序疏散。 (2)队员之间要保持联系,注意自身安全。 (3)要首先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疏散。 4、疏散路线:
(1)对隧道按隧道内汽车横通道划分区域,利用隧道内的汽车横通道和隧道口的互通广场进行疏散,按事故发生的区域给出路线图,在统一指挥下按顺序有序撤退。
(2)至于无汽车横通道的短隧道,人员车辆要在统一指挥下后退疏散。
各管理处可根据隧道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疏散路线。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预案由安全管理部负责解释。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第二十二条 本预案自颁布之日起试行。 附录 事故处理中的安全知识 一、常见化学危险品及其处理方法; 二、常见火灾分类及灭火物质适用范围; 三、简单急救常识。 附录:
一、常见化学危险品及其处理方法 (一)爆竹
1、灭火物质:水。
2、理化特性:各种形状的圆筒形包,内有火药或炸药。 3、处置方法:雾状水。 (二)雷管 1、灭火物质:水 。
2、理化特性:易燃烧和爆炸,与火焰接触和对摩擦,震动,撞击均很敏感,是极不安定的起爆器材。
3、处置方法:大量水。
4、注意事项:火势较大时应迅速将人员疏散开,严禁用沙土压盖,疏散时应轻拿轻放,禁止对本品撞击。
(三)黄磷,别名:白磷。 1、灭火物质:水,沙土 。
2、理化特性:相对密度=1.82 ;自燃点=30 ;沸点=280 。纯品为无色或黄色蜡状固体,受光和空气氧化后表面变为淡黄色。在黑暗中可见到淡绿色磷火。低温时发软,随温度上升而变软。有毒,不溶于水,平时需平置于水中,离开水面即能自燃,冒白色有刺激性浓烟。与氧化剂接触能立即燃烧甚至爆炸
3、处置方法:雾状水,沙土。
4、急救措施:皮肤灼伤后用小苏打溶液或5%硫酸铜溶液洗涤。不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可涂抹油膏。
5、注意事项:灭火后应仔细检查现场,将残留的黄磷收集后浸入水中,防止复燃,防止受燃烧时产生的烟雾毒害。
(四)金属钾,别名:钾
1、灭火物质:干粉,干沙,石粉 。
2、理化特性:相对密度=0.862;沸点=774。银白色柔软的轻金属,化学性质活泼,在干燥空气中易氧化,遇水,潮湿空气或酸能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并放出氢气引起燃烧,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着火点180度。
3、处置方法:干粉,干沙,石粉。
4、急救措施:用大量水或极稀薄的醋酸溶液,洗涤被灼伤皮肤。 5、注意事项:禁止用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五)碳化钙,别名:电石,二氧化碳。
1、理化特性:相对密度=2.222。黄褐色或褐色硬块,其结晶断面为紫色或灰色。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潮而失去光泽变为灰色,并放出乙炔气而变质失效。电石与水作用发生乙炔气体,乙炔气有微毒,具有麻醉作用,使人脑缺氧引起昏迷。
2、处置方法:干粉,干石粉,干沙。
3、注意事项:禁止用水和泡沫。当磷化氢含量超过0.08%,硫化氢含量超过0.15%时,容易引起自燃爆炸。
(六)汽油
1、灭火物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黄沙 。
2、理化特性:相对密度=0.67-0.71;闪点=-50; 自燃点=415-530;沸点=40-200 ;爆炸下限=1.3 ;爆炸上限=6.0。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易流动,有挥发性,易燃烧,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火即引起燃烧爆炸。对人体皮肤有害,吸入过量的汽油蒸气会引起中毒。
3、处置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黄沙。
4、急救措施: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松解衣服,给予输氧。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七)苯,别名:纯苯;工业苯;溶剂苯;硝化用苯。 1、灭火物质:泡沫,二氧化碳,1211,黄沙 。
2、理化特性:相对密度=0.879 ;闪点=-11 ;自燃点=562.2 ;沸点=80.1;爆炸下限=1.3 ;爆炸上限=7.1。无色透明易燃液体,易挥发,有毒,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丙酮。
3、处置方法:泡沫,二氧化碳,1211,黄沙。
4、急救措施:发现受害人面色不正常时,应移至新鲜空气处,宽解衣服,保持温暖,并用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帮助呼吸,及时送往医院。
(八)甲醇,别名:木酒精。
1、灭火物质:抗溶性泡沫,泡沫,二氧化碳,1211,干粉。 2、理化特性:相对密度=0.791 ;闪点=11.11 ;自燃点=385 ;沸点=64.8;爆炸下限=6.7 ;爆炸上限=36。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能溶于水,醇和醚。易燃,有麻醉作用。有毒,能伤害视神经,严重时可致失明。
3、处置方法:抗溶性泡沫,泡沫,二氧化碳,1211,干粉。
4、急救措施:将中毒者尽快移至空气新鲜处。如侵入眼部,应用清水冲洗。
(九)乙醇,别名:酒精;火酒。
1、灭火物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1211,干粉,水。
2、理化特性:相对密度=0.789 ;闪点=12.78 ;自燃点=423 ;沸点=78.32;爆炸下限=3.3 ;爆炸上限=19。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有酒香。能与水、醚、氯仿、甘油任意混和。易燃,吸入浓度高能使人兴奋,重者使人昏迷。
3、处置方法: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1211,干粉。如果是储罐着火,罐壁应用水冷却。
(十)松香水
1、灭火物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黄沙 。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2、理化特性:相对密度=0.779-0.782;闪点=>32。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易挥发,易燃。
3、处置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黄沙。 (十一)汞 ,别名:水银。 1、灭火物质:水,沙土。
2、理化特性:相对密度=13.546;沸点=356.9。在常温下为银白色液体金属。不溶于水,易溶于稀硝酸。在常温下会挥发,遇热挥发更快。汞蒸气对人有致毒作用。
3、处置方法:水,沙土。
4、急救措施:中毒后,服用小苏打加水一茶匙,并加服牛奶及生蛋清,再注射二巯基丙醇,情况严重者立即送医院。
5、注意事项:水银撒漏收集后,应用硫磺覆盖地面, 4小时后用水冲洗干净,并需经过较长时间的通风。
(十二)硝酸,别名:硝镪水。 1、灭火物质:水,二氧化碳,沙土。
2、理化特性:相对密度=1.41;沸点=120。无色透明发烟液体,露光久储或遇有机物色泽变黑或发黄。能与水以任何比例相混合。有强腐蚀性和氧化性,遇松节油,木屑剧烈氧化以致起火燃烧。遇氰化物则产生剧毒气体。
3、处置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沙土。
4、急救措施:皮肤受伤时用大量水或小苏打水冲冼,必要时可敷涂软膏。
5、注意事项:灭火时应戴防毒面具,禁止用直射水流,以防液体飞溅,影响灭火人员安全。
(十三)硫酸,别名:磺镪水。 1、灭火物质:二氧化碳,干沙。
2、理化特性:相对密度=1.830(100%);沸点=304.5。纯品是无色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透明液体,通常的含量在98%以下,由于含杂质情况不同,色泽可从无色变为有色甚至发黑。硫酸能与很多金属化合生成盐,同时发生氢气。能与水任意混合,同时发热.如将水加入硫酸中,能因发热引起爆溅,硫酸有强腐蚀性。遇可燃物,有机物能引起炭化,甚至燃烧。遇氰化物会产生剧毒气体。
3、处置方法:二氧化碳,干沙。
4、急救措施:皮肤受伤用大量清水或小苏打水洗涤,或用小苏打粉敷扎,必要时敷涂软膏。
5、注意事项:禁止用直射水流,以防液体飞溅,影响灭火人员安全 (十四)盐酸,别名:盐镪水,焊锡药水,氢氯酸。 1、灭火物质:水,黄沙。
2、理化特性:相对密度=1.19(38%)。澄清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有刺激性臭味,有毒。有腐蚀性,能与一般金属起化学作用,与氰化物接触会立即产生剧毒气体(HCN)。
3、处置方法:雾状水,黄沙。
4、急救措施:皮肤受伤用水或小苏打溶液洗涤,必要时再敷软膏。 (十五)氢氧化铵,别名:氨水,阿莫尼亚水。 1、灭火物质:水,泡沫,黄沙。
2、理化特性:相对密度=0.915(25%)。无色透明液体,为氨的水溶液,具有较强的刺激性臭味,能刺激皮肤,眼,鼻,使人流泪。不会燃烧,但有毒和腐蚀性。
3、处置方法:水,泡沫,黄沙。
4、急救措施: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用大量水冲洗患处。 5、注意事项:氨水储槽中有分解放出的氨气,接触明火会引起爆炸。 (十六)氯,别名:液氯。 1、灭火物质:水。
2、理化特性:相对密度=1.47;沸点=-34.5。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剧毒气体。可液化,液化后为黄绿色透明液体,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会发生燃烧爆炸。气体外逸时会使人畜中毒,甚至死亡。本身虽不燃烧,但有助燃性。
3、处置方法:雾状水。
4、急救措施:应迅速组织下风方向的人员疏散.将已经中毒者移离现场,解开衣服,输氧并速送医院治疗。
5、注意事项:受高热时钢瓶内压力增加。漏气的钢瓶,可浸入过量的石灰乳水池中中和反应。
(十七)氨,别名:液氨,阿摩尼亚。 1、灭火物质:水,泡沫。
2、理化特性:相对密度=0.817;自燃点=651;沸点=-33.5;爆炸下限=15.7;爆炸上限=27.4。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在适当压力下,可液化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当压力减低时,则气化而逸出,同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易溶于水,有毒,对人体皮肤有灼伤性。
3、处置方法:雾状水,泡沫。
4、急救措施:溅入眼内,用大量水冲洗,中毒者应移至空气新鲜处。 (十八)液化石油气,别名:液化气。 1、灭火物质:水。
2、理化特性:相对密度=1.5--2.0。爆炸下限=2%;爆炸上限=9%。无色易燃气体,是饱和的和不饱和的烃类混合物,主要组分有丙烷、丙烯、正异丁烷、正异丁烯,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戊烷及硫化物等杂质。民用液化石油气通常加具有特殊臭味的醛类或硫化物,微溶于水,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处置方法:
(1)一旦泄漏,处置人员要选择上风的入口、通道、水源建立处置阵地。
(2)设立警戒标志,疏散危险区域内一切无关人员,并对扩散范围留有一定的余地。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3)断绝火源,用雾状射流进行消灭抑爆。
(4)一旦发生火烧,用直流水冷却储罐并用雾状水扑救,采取关阀或堵漏措施。
4、注意事项: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一般积存在低洼处不易被风吹散,或沿地面向四周尤其是下风飘流,还能流入地下污道,处置过程要千万加以注意。
二、常见火灾分类及灭火物质适用范围 (一)火灾分类:
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二)灭火器分类:
按灭火器里所充填的灭火剂分类,可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卤代烷类灭火器(1211)、泡沫灭火器、清水灭火器(水)几种。
应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不同灭火剂: 火灾类型 A类 选用灭火器材 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备注 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剂、抗溶B类 干粉、泡沫灭火剂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性泡沫灭火剂。 C类 D类 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 7150灭火剂以及砂、土 (三)注意事项:
1、水不能扑救下列物质和设备火灾:
(1)碱火灾。水与碱金属 ( 如金属钾、钠等 ) 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并放出大量热量,容易引起爆炸。
(2)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不能用水扑救。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氢化镁等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 , 放出大量热量,引起进一步着火和爆炸。
(3)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可以用水扑救。 (4)三酸(盐酸、硫酸、硝酸)火灾不宜用强大的水流扑救。必要时,可用喷雾水流扑救。
(5)熔化的铁水、钢水不能直接用水扑救。
(6)高压电气装置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流的情况下, 一般不能用水扑救。
2、泡沫灭火器不能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和金属火灾。也不能扑救B类火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火灾。
3、干粉灭火器可以扑救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但不适用于保护精密仪器设备和精密电所设备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于扑救自身能够施放氧或提供氧源的化合物火灾。
三、简单急救常识 (一)车祸现场急救
车祸所致的伤害大多分为减速伤(如紧急刹车、两车相撞的车内致伤)、撞击伤、碾挫伤、压榨伤及跌扑伤等。如各类骨折、软组织挫裂伤、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脑外伤、各种内脏器官损伤。对伤员的现场抢救包括: 1、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
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窒息。
3、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
4、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
5、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碗覆盖,然后包扎,并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6、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时,宜剪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近体表的保留一段),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时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
7、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无法充填包扎时,使伤员卧向浮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
8、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并对胸壁伤口实行严密封闭包扎,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并及时速送医院。
9、据资料介绍,在交通事故死亡者中,头部外伤占半数以上,而且60%~70%死于伤后24小时以内。头部受伤者的急救措施:
(1)发现受伤者,应尽快检查头部有无外伤,是否处于危险状态。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移动患者,并按以下程序迅速抢救:a:取昏睡体位:即让负伤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b:若呼吸停止则进行人工呼吸,若脉搏消失则进行心脏按摩。c:若头皮出血时,用纱布等干净直接压迫止血。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2)如果头受伤后,有血液和脑脊液从鼻、耳流出,就一定要让负伤者平卧。
(二)化学危险品中毒的急救
毒物进入体内,发生毒性作用,使组织细胞或其功能遭受损害而引起的不健康或病理现象称为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急性中毒的救治要及时准确。在初步处理的同时要尽快设法查明中毒原因,立即终止接触毒物,阻止毒物继续侵害人体,并尽快使其排出或分解。首先将病人撤离中毒现场或去除中毒源,脱去污染的衣服,皮肤粘膜沾染的毒物应尽快冲洗,可采用清凉冷水冲洗,因热水可使血管扩张而可能保进毒物吸收,故不宜采用。冲洗要充分,否则反使毒物吸收面积扩大。口服中毒者应立即停止服用毒物,设法促其呕吐。简单有效的办法是用手指刺激舌根部,神志清楚者可令其饮大量清水,然后刺激舌根而引起呕吐,如此反复进行,直到胃内容物全部吐出为止。腐蚀剂中毒者可灌服牛奶、蛋清或植物油。对口服中毒者采用洗胃法是清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的行之有效方法。凡中毒者皆宜送医院急救。
(三)烧烫伤的简单急救
在火灾和危险品事故中,很容易见到的就是烧烫伤,此类若经现场有效急救,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和受伤程度。
发生烧烫伤后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局部降温,凉水冲洗是最切实、最可行的方法。冲洗的时间越早越好,即使烧烫伤当时即已造成表皮脱落,也同样应以凉水冲洗,不要惧怕感染而不敢冲洗。冲洗时间可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脱离冷源后,疼痛显著减轻为准。对于酸、碱造成的化学性烧伤,早期处理也是以清水冲洗,且应以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而不必一定要找到这种化学物质的中和剂。过早应用中和剂,会因为酸碱中和产热而加重局部组织损伤。
电烧伤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弧引起的烧伤,处理方法与处理一般烧烫伤的方法相同;另一类是人体与电流接触引起的烧伤,也就是真正
芦芽山隧道安全管理应急处理手册
的电烧伤,这类损伤通常较严重,在脱离电源后则应立即就医。
(四)触电后的简单急救
人触电后不一定立即死亡,但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跳等症状,外表上呈现昏迷的状态,如现场抢救及时,方法得当,人是可以获救的。
触电失去知觉后进行抢救,一般需要很长时间。只有当触电者面色好转,口唇潮红,瞳孔缩小,心跳和呼吸逐步恢复正常时,才可暂停数秒进行观察。如果触电者还不能维持正常心跳和呼吸,则必须继续进行抢救。触电急救应尽可能就地进行,救护方法:
1、触电者神志清醒,但有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等症状。在触电过程中可能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2、触电者已经失去知觉,但心脏还在跳动、还有呼吸,应使触电者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舒适、安静地平躺,解开妨碍呼吸的衣扣、腰带,并迅速请医生到现场诊治。
3、如果触电者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及时请医生到现场。
4、如果触电者呼吸和心脏跳动完全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并迅速请医生到现场。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进行,即使送往医院的途中也应持续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