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上海市长宁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2013上海市长宁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来源:乌哈旅游


2012-2013学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一模卷 (2013年1月) 一、 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造化钟神秀, 。 (《望岳》) 2. ,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 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关河梦断何处, 。 (《诉衷情》) 5.草枯鹰眼疾, 。 (《观猎》) 6.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本诗末句“但余钟磬音”中“但余”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首联点明出游的时间、地点,“初日”照应“清晨”。 B 颔联描绘出一幅翠竹、小径、花木、禅房互相掩映的幽深的画面。 C 颈联写出了诗人摆脱尘世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的喜悦心情。 D 尾联写钟磬齐鸣,表现出古寺禅院的热闹与繁盛。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选文出自《 》,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2分) 10.翻译句子(3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

11.内容理解(3分) (1)第③段加点的“二者”是指第①段的“感极而悲者”和第②段的“喜洋洋者”。这两种人的特点,若是用第③段的语句表示,即是“ ”和“ ”。 (2)第③段加点的“斯人”则是指“ 。”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楚威王闻庄周贤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千金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①②牺牲乎?养之数岁,衣以彩绣,以入太庙。当是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曳尾于污渠之③中而自快,不为有国者所羁,终生不仕,以快吾志焉。” 【注释】①孤豚:小猪 ②亟:通“急”,赶紧 ③有国者:掌握国家政权的人。 羁:羁绊,束缚 12.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 (1) 使使千金迎之( )( ) (2)子亟去( ) ...13.翻译句子(3分) 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14.庄周拒绝楚威王的根本原因是(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5.本文表现了庄周的思想意志,请选出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不愿像牲口那样被宰杀而成为祭品。 B 不稀罕千金重利和卿相尊位。 C 保持个人节操,不与“有国者”同流合污。 D 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二、 现代文(48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2分) 棉花 ①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棉花在热带地区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铃成熟时开裂,会露出棉籽上毛茸茸的白色棉纤维。棉纤维长约2~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 ②棉花原产印度,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宋末元初,棉花大量传入内地。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③棉花是喜光作物,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据测定棉花单叶的最低受光量为1000勤,最佳受光量为7万~8万勤。在此范围内,棉花产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提高。 ④水分是棉花生长的重要条件。棉花与水的关系请见附表。 ⑤棉花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和养料,主要通过根系棉花生育阶段 土壤保水范围 水量需求 从土壤中获得的,所需的温度和空气亦部分取自土壤,播种 0~20厘米土层 60~70% 同时棉花生长需要土壤的有力支撑。棉田土壤的理化属苗期 0~40厘米土层 60~70% 性,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水分、初蕾 0~60厘米土层 65~75% 养分、温度、空气、盐碱含量、团粒结构等均对棉花生盛蕾 0~80厘米土层 70~80% 长有很大的影响。 吐絮 0~90厘米土层 75~85% ⑥中国是世界产棉大国,一首《棉花与节气歌》大致描述了我国产棉的基本状况。“清明谷雨紧相连,华北新疆齐种棉。立夏小满轻施肥,滋润幼苗壮棉田。芒夏连暑勤

2

追肥,日长夜高棉铃见。立秋处暑收获季,采摘归仓笑开颜。” ⑦棉花是天然绿色产品,作为传统的保暖材料,由于透气性冠于所有材料,且无静电无刺激,所以老少咸宜。虽然羽绒的保暖性优于化纤,更优于棉花,但羽绒对过敏性体质的人会有一定的刺激(化纤好一点),所以这两类材料的使用因人而异。尽管羽绒的空气流通性能比棉纤维差,但化纤更是等而下之,极易贴在身上,不利于皮肤透气。加上羽绒、尤其是化纤的静电对皮肤刺激较大,容易造成皮肤粗糙和神经衰弱等问题。 ⑧衣被天下,还数棉好。 16.本文第①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表达作用是 (3分) 17.下列各项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纺织用的材料不是棉花的花,而是棉籽上的絮。 B 第②段介绍的是棉花产生于中国的历史。 C 在一定的范围内,棉花产量与光照强度有关联。 D 土壤的条件优越与否,也会影响棉花生长。 18.请仔细分析所附图表,回答下列问题。(4分) (1)这个图表讲述的是: (2)这个图表能看出一个具有规律性的内容:随着 。 19.第⑥段《棉花与节气歌》描述了我国产棉的基本状况,请你将诵读所得写出两点。(4分) (1) (2) 20.请仔细阅读第⑦段,在以下表格中填上恰当的词句或记号。(8分) 种类 环保等级 棉花 羽绒 化纤 (1) 低碳 高碳 保暖性 ★★★ (3) “ (4) ” “空气流通性能比棉纤维差” “ (5) ” 静电 (7) 强 适应性 “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 (6) “ (8) ” (2) ★★★★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6分) 母亲 (1)世界上有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2)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要妈妈。直到有一天,爸爸独自一人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了,就是不让她摸。 (3)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想起了那首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心情,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4)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3

(5)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她呀……” (6)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7)“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8)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9)“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10)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11)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是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地埋怨自己“都怪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啊……”,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邦邦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12)没过几年,三年大饥荒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古。那年小姐姐才1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的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13)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像泉水一样往外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来,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是真的,我又叫一声“妈妈”,她竟“呜”的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屈,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溶解了。 (14)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15)这一年,爸爸因病去世了,妈妈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她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橘黄色的灯光里满是温馨。只要妈妈在,那小屋便是我们的港湾。 (16)可是我完全没有想到,就在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17)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原谅我儿时的不懂事,而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18)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21.第(13)段有一个错别字 ,正确的写法是 (2分) 22.本文以“我”对继母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请概括相关内容,写入以下方框。(3分) □□ →示威→□□→接受→□□ 23.第(15)段划线句“那小屋便是我们的港湾”,把“小屋”比作“港湾”,实际上是把“我们”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分) 24.第(12)段划线句是人物的 描写,表现了继母 4

的复杂心情。(5分) 25.对于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开头用“读不完”,表明“我”对母亲的理解经历了很长的过程。 B 结尾用“写不完”,表达“我”对母亲的真诚赞美。 C 开头和结尾都生动刻画了母亲无私与崇高的形象。 D 文章首尾呼应,使主旨鲜明、结构完整。 26.将文中“母亲”的主要事迹摘录出来,缩写成一篇80字左右的短文。(8分) 三、 写作(60分) 27.十五岁的你,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一定犹豫过矛盾过纠结过„„,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和结果怎样?你是如何取舍的?请以“我的选择”为题,讲述你的精彩故事。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3长宁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1 阴阳割昏晓 2 山河破碎风飘絮 3 入则无法家拂士 4 尘暗旧貂裘 5 雪尽马蹄轻 6 醉翁之意不在酒 7 只剩下 8 D 9 岳阳楼记 范仲淹 10我曾经推想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也许跟上面说的两种人的思想感情不同,为什么呢? 11( 1 )以物喜 以己悲 (2 )古仁人 12 ( 1 )派遣 使者 (2 )离开 13 即使(我)想做一只小猪,难道能如愿吗? 14 快吾志 15 D ( 3 分)C ( 1 分) 16 列数字准确说明了棉花的生长高度和棉纤维概况 17 B 18 ( 1 )棉花生育的各个阶段在一定的土壤范围内对水的相应的需求 ( 2 )棉花的生长发育,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 19 ( 1 )我国从新疆到华北棉花种植面积很大 ( 2 )从清明到处暑棉花种植时间很长 20 ( 1 )天然绿色(2 )★ ★ ★ ★ ★ (3 )透气性(4 )冠于所有材料( 5 )不利于皮肤透气(6 )无(7 )

5

弱(8 )老少咸宜 21 溶 融 22 反感 感动 感恩 23 小船 母亲给予我们的安全感和温馨感 24 语言 不忍与女儿分离而又万般无奈不得不分离、内心痛苦却又强装欢颜的复杂矛盾 25 C 26 要点:第一次见面伸手摸我的头;擦我生母照片上的灰尘;背我去医院;把年仅十八岁的亲生女儿嫁到内蒙古,将家里唯一的一件粗线毛衣留给我们穿;用帮人家看孩子、弹棉花、攫线头挣的钱供我们上学。 27 .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