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整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先让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再认识钟表(包括电子表)表面上的整时。
学情分析: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时间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潜移默化地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已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通过观察、拨表针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钟面模型、闹钟、电子表、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朋友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
仔细听听,看谁能猜出来?(钟表)
2、钟有什么作用呢?你在哪里见过钟?(学生自由回答)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钟表)
3、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钟表,有的是钟有的是表,它们有相同的地方,也各有不同。钟面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出示各式各样钟表欣赏)
【设计意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通过说钟有什么作用,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钟,和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让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钟面(课件出示钟面)
同学们想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吗?那我们先来认识它?(出示钟面)你们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呢?
① 分针、时针
介绍:又粗又短,走的很慢的是时针
又细又长,走的很快的是分针,伸出小手来和它一起转动一下
② 数字:数1——12各数
③ 每两个数字之间都有一个大格,共12大格。
师:可爱的小钟表对我们都有哪些帮助呢?(引出“叫我们起床”)
【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钟面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同时通过钟面模型让学生对钟面有了非常直观、具体、鲜活的认识。这比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2、认识整时
(1)教学7时
(利用教材的第一幅图) “谁知道这个小朋友什么时候起床呢?”
生说。
问:“你怎么知道是7时的呢”
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就是7时”
指名说。
(2)教学7:00
师:你还能从哪里看出是7时的呢?
出示7:00,教学7:00的写法
(3)教学3时、6时、8时
(黑板上同时出示三个钟面)
①小红和小钟表成了很好的朋友,同学们看看,小红在这个时候上课,谁能看出是几时?(3时)
师:你怎么知道是3时的?
②小红在这个时间吃晚饭,谁能说说是几时?(6时)
师:你怎么看出是6时的?
③小红在这个时间看电视,你能说说是几时?(8时)
(4)拨时刻、找规律
①学生教老师拨钟。
师:我想在这个钟面上拨出8时,谁能教教我?
②请学生拨钟展示。
③小结
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看谁最聪明能发现它们相同的地方?
师:象这样分针都指向12的时间是整时。
问:只看分针我们能不能知道是几时呢?(不能,还要看时针)
时针指3就是3时,指6就是6时,指几就是几时。
问:我们到底怎样判断是几时整?
(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这样的整时也可以用电子表来怎样表示?
(生说写的过程)8:00 3:00 6:00
【设计意图:会认整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对钟表的认识有一定的生活基础,采用分步教学,层层深入,最后引导归纳整时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初步概括能力。】
3、练习
(1)师:小明是一个非常遵守时间的好孩子,他把自己一天都安排得紧紧有条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孩子小明是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
(出示图片)
师:请看第一幅,小明几时在做什么?(刷牙)
(在黑板上写出第一个7时或7:00)
师:剩下的五幅图片,请小朋友自已看清小明几时在做什么,时刻写在相应图片的横线上。(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这一天,几时在做什么?
观察:为什么有两个9时?(分白天和晚上)
师:像这样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会让我们身体更结实、学习更优秀。
【设计意图:结合“小明的一天”,安排学生独立思考,静静完成作业时间,进一步使学生掌握整时的读写,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习惯。】
(2)拨钟
①根据老师说的时间拨钟
②与同桌互拨
③拨一个12时,问:你发现了怎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分针和时针都指向12)
(3)拔高练习 (课件出示)
过一小时是几时?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开心吗?开心在哪里?(生说)
师:我希望大家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好主人。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为了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一、 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初步认识钟表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整时,本节课我们制作了一个学生小红一天的几个生活片断,选取了学生熟悉的起床、上课、看电视、睡觉这4个生活场景。学生在饶有兴趣地观看课件的过程中,就可以认识3时、6时、7时、8时的几个整时。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让学生在时间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具有过程性价值。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经历”、“体验”、“探索”,学到知识、形成技能,同时使各种能力得到发展。为了让学生主动发现整时时刻的分针和时针的位置关系,我放弃了仅让学生直接去观察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这种较为轻松的教法,而是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了整时时刻后,给于充分的时间,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活动(学生提出要求,教师在钟面上拨出整时)、学生独立动手拨等积极的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整点时分针都指着12”的规律,然后在进一步观察后轻松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在操作情景中体验完成时针和分针位置关系的知识建构。
三、 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会学习教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自我约束能力差,老师如果引导不当,他们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课堂上把教学寓于游戏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找朋友游
戏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再穿插“小明的一天”、“再过一小时是几时”等几个问题,既巩固了认识时刻的知识要点,还体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