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终作文备考范文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终作文备考范文

来源:乌哈旅游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终作文备考范文

1.【与其追求真我,不如完善自我】

在《奇葩说》第四季中,肖骁说:“很多时候,我们都鼓励自己说,我们要做最真实的自己。但很多时候最真实的那个自己,往往是你最放肆,也是你最瞧不起的那个自己。”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解析】

本题属于思辨类材料作文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材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题目借用肖骁的话,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成长中面临的问题,暗中考查考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常提“做真实的自己”,其实是想不受外界各种规矩的限制和压抑,能够无拘束地自由生活。然而,“真实的自己”也可能是过于散漫放纵、没有追求的颓废状态。二者形成的矛盾,正是考生构思立意的落脚点。实际上,题目就是要求考生勇于追寻真实的自我,同时也要不断升华自己,绽放光彩。

【学生习作】 与其追求真我,不如完善自我

在《奇葩说》第四季中,肖骁说:“很多时候,我们都鼓励自己说,我们要做最真实的自己。但很多时候最真实的那个自己,往往是你最放肆,也是你最瞧不起的那个自己。”面对这样的自己,与其追求真我,不如完善真我,成就新的真我。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终作文备考范文 1

追求真我,不是自我颓废、懈怠的理由,而是追求人生价值的动力。

诚然,追求真我使人们摆脱压抑和虚伪,但“真实的自己”很可能是一种散乱放纵、无约束的颓废状态,令人萎靡不振,甚至对社会有害。所以,我们对它需要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在19世纪俄国文学里的贵族知识分子中,有一类“多余人”角色,他们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他们却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浪费自己的才华,这样人生便没有多少闪光点。现实中的我们,偶有较长的闲暇时间,是不是会陷入同样无作为、无规划的散漫颓废状态呢?又怎能避免危害社会的事件发生呢?这样的“真实的自己”想必我们都不想看到吧?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也丧失不见,美好的前途和灿烂的人生更是空谈。

与其追求连自己都瞧不起的真我,不如去完善真我。

如果真实的那个自己,往往是最放肆,也是自己最瞧不起的那个自己,追求这样的真我,不如去努力完善自我。你也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所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但这并没有消除你最瞧不起的那个自己的拖延癌,你谈论未来也会神采飞扬、滔滔不绝,但是,只要一接触到真的计划和实际工作,癌症就会被触发,什么事都不能立刻去做且准时完成。拖延让你一事不成,你还要做这样的真我吗?如果你恨这样的自己,那就改变自我,成就新的真我。

完善自我,成就新的真我,这才是对真我的敬重。

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我”,一个悉达多,一个乔达摩。哪个是本我,哪个是真我?黑塞《悉达多》里的悉达多,跌落温柔富贵乡,不再持斋,不再思考,他酗酒、赌博、纵欲……年华渐渐老去,他在厌恶、悔恨、绝望、恐惧中觉醒,战胜了“贪嗔痴”的欲望,重又回到一个赤诚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终作文备考范文 2

天真的真我。从婆罗门到沙门、商人、船夫、父亲,从俗世到逃离,再到入世,到再次逃离而出世,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终于找到了精神上的终极归宿。

努力完善自我,成就新的真我,这才是最真实完美的真我。

2.【打工人作文】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以“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带有“阶级”的词语评价人的身份;十几年前,我们又以“白领”“蓝领”“金领”等带有“领”的词语区分人的身份;近一段时间,央视新闻的一篇《早安啊,打工人》公众号文章让越来越多的人以“打工人”自标身份……而“打工人”这一称呼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赞同“打工人”这种提法的,说“打工人”是对所有从事体力和技术劳动者的统称,这三个字代表着勤奋、热情、坚韧和上进,是当代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也有不少人表示反对,认为这一称呼本身带有嘲讽和调侃的嫌疑,是新时代下人为的强行阶层划分,意在弱化当代青年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企图通过这种幽默式的调侃缓解当前年轻群体的高压生活环境。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打工人”这一称呼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以高中学生的视角写一篇文章,向《青眼看社会》杂志的“热点时评”栏目投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作文材料可分两部分。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终作文备考范文 3

前一部分引出不同时期人们对身份的界定方式:从“阶级”,到某“领”,到“打工人”。后一部分列出对“打工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赞同,一种反对,各有理由,都不无道理。我们可以选择角度,自圆其说。但结合材料来看,称呼“打工人”的有著名官媒央视新闻,对这一身份标签有较明确的肯定与认同,所以,我们更应该倾向于,最起码不能忽视对“打工人”的积极、正面内涵的挖掘。

可以从“赞成”的角度写,可结合材料中提供的理由,可将“打工人”称谓定位为勤奋、热情、坚韧和上进,读懂“打工人”的平凡与不凡,敬业与努力,打拼与奋进,自尊与自强,体现一种积极、乐观的自我认同感与社会正能量。

可以从“反对”的角度写,可结合材料中提供的理由,着笔于年轻群体所面临的严峻竞争形势,负荷前行的工作生活现状,可视之为自嘲、调侃、戏谑的“黑色幽默”。也可以持辩证看待,一分为二的观点,指出这个称谓包含的“正能量”或“负能量”,同时更近一层,希望集体、社会、国家多关注和扶持“打工人”,积极营造适合“打工人”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努力培养真正有自我认同感、归属感,有新时代新风貌的“打工人”群体。特别注意作文题的任务情境。身份为高中学生。投稿的杂志是《青眼看社会》,“青眼”和“白眼”相对,它的涵义是: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表示喜爱或重视、尊重。比如魏晋名士阮籍就好为“青白眼”。放在作文材料中,也意味着应正面看待问题,表达相对积极向上的观点。除此,还可以理解为“青年之眼”,照应前面的“以高中学生的视角”;投稿的栏目是“热点时评”,即文体上要写议论文或杂文。写作核心则是“对‘打工人’这一称呼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牢牢扣住这个来写,则不易偏题。

立意拟题:安好,打工人!/加油,打工人!/你我都是打工人/打工人,请接受自己的平凡/做不一样的打工人/打工人的“魂”是什么?/“打工人”的幸福在脚下/让“打工人”找到归属感/打工人,请找到自己的尊严/我们都在为自己“打工”/“打工人”称谓的冷与暖/“打工人”的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终作文备考范文 4

自我认同感/“打工人”:以自嘲纾解焦虑与痛楚/打工人:在平凡中创造不凡/ “打工人”:自我调适与减压/ “打工人”不佛也不丧/ “打工人”的冷幽默/ “打工人”的痛感,你看到了吗?/

【佳作示范】 “打工人”,请找到你的平衡点

按马克思《资本论》的说法,“打工人”多少要被赋予“被剥削者”的特性,他们受到压榨,处境凄苦;而今年年底,“打工人”一词引发各个阶层的广泛共鸣,且不论毁誉褒贬,这是人们在日常打拼中,关注、审视自我境遇的情绪载体。

“打工”何为?“打工人”何人?就在这模糊的表达中,蕴藏着现代人的思考:他们身处重荷与强压之下,却对生活和明天有所期冀;他们头顶阴云密雨,却也懂得为灵魂卸力,令自己在心态上,如鸿羽般轻盈。

能在进与退,喜和哀之间,找到一个不偏倚的平衡支点,不得不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通达,它让我们免于爆裂,亦免于沉沦。

现代化下的工作,或许仍有体力上的挥汗如雨,外加精神上的砝码也愈为沉重。人们被快节奏、高强度的劳动折磨到疲惫不堪,常感心力憔悴。面对地铁、人潮、霓虹灯、水泥森林,他们满肚子苦闷无处倾诉,只能自我稀释与消解。一觉醒来,继续面对暗无天日的KPI指标、“996”压力,他们需要发泄口,于是“打工人”应运而生,成为疯狂刷屏的热词。

正如儒家是入世的“饭铺”一般,道家则是出世的“药铺”,二者互补阙漏,此消彼长,维持平衡。我们如若过度入世,沉浸在无从着陆的苦海,每时每刻拉死心中这根弦,迟早会面临被吞噬的结局;而总是玩世不恭,把消极当常态,则像踩在虚无的云端。唯有找到二者的平衡点,才会让脚下不重不轻,不疾不徐。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终作文备考范文 5

这就是我们调侃自己为“打工人”的考量:戏谑并非自卑,调侃而非自黑,有不满而不绝望,这是一种在抗争与妥协后的自我定位,自我排遣,自我调适,自我纾解,是一种稍事休息又逆流而上、积极应战的良好心态。因为深知山高路远,荆棘密布,所以我们调整姿态,相信来日方长。

众生皆苦,被我们羡慕的“精英”同样被生活无情地鞭笞。在能力出众的加持下,他们所承载的责任,较之常人也添加百倍,他们的“打工”,便不只为一己之利,而是为赖之运转、存活的大团队。他们在俯瞰我们的同时,不也在接受生活的睥睨?

其实,不论高低贵贱,每一个为梦前行的你我,何尝又不是“打工人”?抛开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我们无数个不遗余力的奋蹄,不过是对人生负责的尽善尽美。我们都在为自己的人生“打工”,无关贫富,不论亏盈,苦中作乐,甘之如饴,不过是每个社会人应秉持的态度。

如此一来,对于“打工人”这一称谓,我们不必纠结、较真,不如摸索到、拿捏好适合你的那个平衡点,不卑不亢,不哀不矜,以泰然之心态,阅历千山,行舟万里。

【写作随感】

像“打工人”这类具有鲜明的正反两派观点的材料,除了运用材料中或褒或贬的观点,以此为论点扩充论据,充实论述之外,还可以不选择站队,而采取“折中”的办法,即持中立态度,用相对客观、冷静的立场进行剖析。

这种写法有它独特的优势,如思考更全面,能综合运用正反两面的材料等,面对争议性话题,即正反两面各执己见的话题时,可以采取“折中”之法。

但是,如果题干明确要求写作者做出选择,非此即彼,只能写一面的时候,就应该态度鲜明,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终作文备考范文 6

而不含糊其辞。比如面对社会丑恶现象,例如“马保国爆红”等话题,则要以批驳为主。

3.【家风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材料二:周恩来家规:晚辈出差顺路来看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他代付伙食费。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他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材料三: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审判过程中,刘铁男声泪俱下忏悔自己害了儿子。据检方信息,其子刘德成22岁时,就有人把750万元汇入到他的账户;而在2007到2011年,他没上班,却挂名领取薪金121万元。

材料四:我们今天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可以合理吸收中华传统家训家规的精华,为形成新时代的良好家教和家风提供丰厚滋养。——《人民日报》评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试题解析】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结合四段材料内容分析,首先,需要理解材料的意思。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就这道作文题本身来讲,材料与生活紧密相连。材料一,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终作文备考范文 7

能平静安详专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材料二主要讲周恩来家规的严。材料三主要讲刘铁男声泪俱下忏悔自己害了儿子,教子不严。材料四主要讲新时代的良好家教和家风。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通过自己家族的“德行”、“家法”、“家训”,将其与施行于国家的“德治”与“法治”并行起来,家国一体。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形成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因为家风、家训而约定俗成,形成社会公德力量,进而补充和发展国家法制。重视家风、家规是不可置疑的。

【例文】 家风伴我成长

家风是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风是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风是一面镜子,时刻发现自己的弊端。

在我家里的大厅里,端端正正的挂了一幅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每每看到这十个大字,心里总是有所感悟。爷爷说要把这句话铭记于心,它会使我受益匪浅。

步入初中后,学习压力像个巨大的包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到了初三以后这样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初三的我们不再像小学时候那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呆在温暖的被窝有更多的时间去品味早餐。初三的我们更怕冬天的来临,寒风像个怨妇一样在我们的耳旁嘶吼着、咆哮着,它告诉我们你只能前进,尽管这样的学习很艰苦,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那就是成功,为明天铺上一条美好的路。

我慢慢的闭上眼睛,脑海里像电影一样倒带重放,记得前一段时间我的英语成绩下降的很快,老师问我原因,我也答不上来,自己独自去好好思考。这天回家我心情很是不好。爷爷问了我情况,我便如实的回答了。爷爷听完慈祥的笑了。爷爷说:“最根本的原因是你最近没有认真,对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终作文备考范文 8

吧?”我看着爷爷点了点头。“怎么回事,你能告诉爷爷么?”我低着头说:“其实我最近很累的,每天要完成功课很晚。”爷爷听完后,便指向大厅上那几个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呆呆地望了它许久,爷爷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这幅毛笔字挂在这里么?”我摇了摇头。爷爷说:“这里的故事可多呢!”我便趴在桌子上听爷爷讲里面的含义。

爷爷说这个家风被传承了几十年,在他小的时候,老爷爷就告诉过他,如果你想得到甘甜的蜂蜜不穿过蜂林,一味的退缩你就永远达不到。如果你想成功,不吃苦拿什么积累经验,去体会生活的美好呢。听爷爷讲到他们过去的辛酸,相比之下自己是最幸福的。我也顿时茅塞顿开,我开始拿起英语书,认真地拼写单词,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回味爷爷说的每一句话。学习的动力也就回来了,好像浑身充满了力量。这次模拟考之后,英语成绩也提升到以前的样子了。

家风伴我成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会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吃苦是我们的美德,因为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费的,它会给予你超出你想象的回报。家风牢记我心。也会伴随着我一直传承下去。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如本题,综合四则材料立意,重视家规、家风,也可以选取一则材料,单独立意。可以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终作文备考范文 9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2014年11月8日,在湖北阳新县的一辆公交车上,一名女子把座位让给身边的一名孕妇,而孕妇不但没有道谢,反而一脸漠视。女子后悔让座,遂以寻找手机为由,将座位抢回。

材料二:宁波女企业家黎美和自2009年至2013年8月资助贫困大学生的金额高达70万元,但受助的14名大学生,只有一人主动向黎美和说了毕业去向并表示了感谢,其他学生毕业后与她失去联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试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新型作文,审题时,可根据材料中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材料中让座的女子和资助困难大学生的企业家都表现出了爱心精神;而由让座女子抢回座位的做法,可联想到献爱心与回报的话题。从孕妇与受资助大学生的行为来看,可联想到人要有感恩的话题。因此可参考以下立意:

1.“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献爱心”“爱心永恒”“爱心无价”等。

2.“献爱心,不求回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虚伪的爱心”等。

3.“知恩要图报”“漠视爱心要不得”“要感恩”“感动”“带着感动出发”等。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终作文备考范文 10

本文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要注意拟一个出彩的题目,例如,《常怀感恩之心》《爱心要传承》《爱心是沟通心灵的桥梁》《献爱心,天地宽》等。

【例文】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儿饱食桑叶,吐尽银丝;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它们都在奉献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爬山虎爬上屋顶,历尽艰辛,虽没有看到它想像的美丽风景,却为能给他人带来一片绿荫,一丝清凉而倍感欣慰。给人幸福,你的人生就会快乐,别忘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老师是平凡的,三尺讲台,注定了他们的一生不可能轰轰烈烈。岁月有痕,日复一日的耕耘苍老了他们的容颜,粉笔无情,细细的粉末染白了他们的双鬓,他们的学生却永远年轻,在他们的教诲下,学生们一个又一个迈向了美好的人生旅程。而老师呢,依然立足于方才之间,默默的,看着一个又一个希望在手中放飞,学生们的幸福,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清洁工是平凡的,一辆拖车,一把扫帚,一把铁锹,拉开了自己每天工作的航程。他们用“刷刷声”唤醒黎明,用汗水给街道撒下甘霖。他们看到的是脏,闻到的是臭,留给我们的却是清洁和干净。人们脸上绽放的笑脸,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李春燕是平凡的,一个苗寨里普通的“赤脚医生”,她走村串户,下田间到地头,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去解除别人的病苦。每月医药费的倒贴验证了她从没有靠行医致富的心思,她只是想做一轮月亮,一轮给苗寨播撒清辉的月亮,乡亲们的健康,就是她最大的快乐。

王顺友是平凡的,一个人,一匹马,便开始了自己传送信息的旅程。爬山涉水不怕,孤独寂寞不怕,吃干粮喝山泉不怕,只有大山和小溪见证了他歌声的豪迈。寂寞是他生命里一道最美丽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终作文备考范文 11

的风景,给大山深处的人们捎去亲人的问候和外边的讯息,就是他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老师老了,但他们看到了自己放飞的希望成了一道又一道最美丽的风景,他们心里是甜甜的;清洁工扫得满身脏臭,但他们看到了自己扫帚底下扫出来的一片片整洁和干净,他们心里也是甜甜的;李春燕越来越穷困,但她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生命身康体健,她的心里还是甜甜的;王顺友寂寞了,但他看到老乡们接到邮件那种欣喜和兴奋,他的心里更是甜甜的。给他人带来幸福,成了他们内心最大的快乐。

我们的生命就像那株爬山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能给他人带去一片绿荫,只要在燃烧自己的同时,能够照亮他人,我们的生命就是有价值的,就是快乐的。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二期终作文备考范文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