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158573 U(45)授权公告日 2020.12.15
(21)申请号 202022663216.X(22)申请日 2020.11.17
(73)专利权人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九兴大
道12号(72)发明人 吕瑞臣 罗燕平 陈刚 肖整勇
王生 谭军 康毅 鲁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18
代理人 袁英(51)Int.Cl.
G01C 7/0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隧道断面检测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断面检测装置,涉及隧道断面轮廓测量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外套管、测量杆和画板,外套管与基座连接;画板固定在基座上;测量杆穿过外套管,测量杆的腰部上套有弹簧;测量杆的一端设有画笔,画
画笔与画板相贴;测量杆的另一端上设有滚轮;
板上设有中位线;本装置通过测量杆一端的滚轮在隧道断面内壁上行走,隧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超欠挖通过测量杆传递到画板上,从而能够对超欠挖的地方一目了然,并且能通过相似原理计算出超欠挖的长度量,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CN 212158573 UCN 21215857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隧道断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7)、外套管(4)、测量杆(3)和画板(8);其中:
所述外套管(4)与基座(7)连接;所述画板(8)固定在基座(7)上;所述测量杆(3)穿过外套管(4),所述测量杆(3)的腰部上套有弹簧(5);所述测量杆(3)的一端设有画笔(9),所述画笔(9)与画板(8)相贴;所述测量杆(3)的另一端上设有滚轮(2);所述画板(8)上设有中位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断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7)的长度中心上设有转动装置(6),所述转动装置(6)的输出轴与外套管(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管(4)位于转动装置(6)下方的长度小于外套管(4)位于转动装置(6)上方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断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3)腰部的直径小于测量杆(3)两端的直径;所述弹簧(5)置于基座(7)上方并套在测量杆(3)直径较小的腰部上;所述弹簧(5)的一端与外套管(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与测量杆(3)腰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断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板(8)固定于基座(7)下方,所述画板(8)的中位线位于基座(7)中部;所述画板(8)平面与隧道(1)断面平行。
2
CN 212158573 U
说 明 书一种隧道断面检测装置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断面轮廓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断面检测装置。背景技术
[0002]当隧道按照设计图纸完工后,需要检测隧道的超欠挖,即以设计时的轮廓线为基准线,实际开挖的断面在基准线以外的部分成为超挖,在基准线以内的部分成为欠挖。[0003]现有技术中,检测超欠挖主要采用全站仪进行初支断面每五米进行测量,绘出现场实际初支断面,找出超欠挖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进行整改,确保初期支护净空符合要求。由于人工测量,测量点位密度有限,导致初支断面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0004]专利CN201720280088.6公开了一种隧道断面轮廓线检测装置,该装置虽然能够很好的将设计基准与实际开挖的断面的轮廓差对比出,但由于检测钢筋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两条检测钢筋之间的钢丝绳为直线,在该专利中,只有安装无限条检测钢筋才能使直线近视为曲线,由于实际的限制,从而导致该装置不能够全面的检测断面的超欠挖。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快速检测隧道断面数据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7]一种隧道断面检测装置,包括基座、外套管、测量杆和画板;其中:[0008]所述外套管与基座连接;所述画板固定在基座上;所述测量杆穿过外套管,所述测量杆的腰部上套有弹簧;所述测量杆的一端设有画笔,所述画笔与画板相贴;所述测量杆的另一端上设有滚轮;所述画板上设有中位线。[0009]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基座的长度中心上设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外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管位于转动装置下方的长度小于外套管位于转动装置上方的长度。
[0010]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测量杆腰部的直径小于测量杆两端的直径;所述弹簧置于基座上方并套在测量杆直径较小的腰部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外套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测量杆腰部固定连接。[0011]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画板固定于基座下方,所述画板的中位线位于基座中部;所述画板平面与隧道断面平行。[00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产生如下技术效果:[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隧道断面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本装置通过测量杆一端的滚轮在隧道断面内壁上行走,隧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超欠挖通过测量杆传递到画板上,从而能够对超欠挖的地方一目了然,并且能通过相似原理计算出超欠挖的长度量。
3
CN 212158573 U
说 明 书
2/2页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中:1-隧道;2-滚轮;3-测量杆;4-外套管;5-弹簧;6-转动装置;7-基座;8-画板;9-画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19]如图1所示: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断面检测装置,包括基座7、外套管4、测量杆3和画板8;其中:
[0021]所述外套管4与基座7连接;所述画板8固定在基座7上;所述测量杆3穿过外套管4,所述测量杆3的腰部上套有弹簧5;所述测量杆3的一端设有画笔9,所述画笔9与画板8相贴;所述测量杆3的另一端上设有滚轮2,滚轮2能够将测量杆3与隧道1之间的面接触化成点接触,并且能够将滑动变为滚动,保证测量杆3能够正常旋转;所述画板8上设有中位线。[0022]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基座7的长度中心上设有转动装置6,所述转动装置6的输出轴与外套管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管4位于转动装置6下方的长度小于外套管4位于转动装置6上方的长度。
[0023]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测量杆3腰部的直径小于测量杆3两端的直径;所述弹簧5置于基座7上方并套在测量杆3直径较小的腰部上;所述弹簧5的一端与外套管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与测量杆3腰部固定连接。[0024]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画板8固定于基座7下方,所述画板8的中位线位于基座7中部;所述画板8平面与隧道1断面平行。[0025]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画板8的长和宽均远大于画笔9到转动装置6的距离。[0026]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测量杆3与外套管4内壁过盈配合,保证测量杆3不会沿截面径向振动。
[0027]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测量杆3跟随转动装置6转动,转动角度范围在0-180°。[002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隧道1断面检测装置工作方式如下:将画板8上的中位线与隧道1断面的中线对齐,将测量杆3水平放置,启动转动装置6,外套管4带着测量杆3转动,滚轮2在弹簧5的作用下始终与隧道1断面的内壁相贴,测量杆3将滚轮2行走的路径传给画笔9并通过画笔9将路径画在画板8上,从而直观的反应隧道1断面的超欠挖。
4
CN 212158573 U
说 明 书 附 图
图1
5
1/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