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童话故事《灰姑娘》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理解童话故事《灰姑娘》的情节和主题; 2. 提高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园大班儿童的良好道德风尚,培养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内容:
1. 童话故事《灰姑娘》的介绍; 2. 童话故事《灰姑娘》的主题和情节; 3. 着重讲述灰姑娘的勇敢和善良。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5分钟)
1. 教师用幼儿园大班儿童喜欢的语言和表情,与孩子们打招呼并让孩子们自由发言。
2. 教师为孩子们展示一张《灰姑娘》电影的海报并让孩子们猜猜讲的是哪个童话故事。
二、正式教学(40分钟)
1. 介绍童话故事《灰姑娘》(10分钟)
教师为幼儿园大班儿童介绍童话故事《灰姑娘》的背景:灰姑娘的父亲去世后,留下了红酒和花园。灰姑娘的继母和两个姐姐占据了她的房子,迫使她做家务。故事中,灰姑娘展现了她的善良和勇气,最终与王子天长地久在一起,并拥有了幸福的生活。 2. 讲述灰姑娘的勇敢和善良(20分钟)
教师通过讲述灰姑娘的故事,让幼儿园大班儿童了解她的勇敢和善良,引导孩子们学会尊重、理解和爱护其他人,并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3. 绘本欣赏(10分钟)
教师为幼儿园大班儿童展示绘本,并引导孩子们跟着绘本的情节,进行讨论和解读。 4. 小组讨论(10分钟)
教师安排幼儿园大班儿童进行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享他们的理解和看法,并与同伴互动交流。
三、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对上一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和回顾,强调灰姑娘的勇敢和善良,并为孩子们留下思考和启示。
教学结束。
教学评估:
1. 课堂上听到孩子们的发言,了解孩子对《灰姑娘》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观察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参与度和反应,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情绪状态。
教学反思:
1. 教师应该在讲述故事时适当使用幼儿园大班儿童可以理解的语言和动作,以保证孩子们的专注度和参与度;
2. 教师应该注意保持互动性,参与幼儿园大班儿童的讨论和交流,以便了解孩子们的思考和看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