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苏轼的诗的艺术特色

论苏轼的诗的艺术特色

来源:乌哈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苏轼的诗的艺术特色

作者:董兵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1期

摘 要: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闪亮的明珠之一,他的词在题材内容、语言的运用、表现手法、以及风格等方面都颇有造诣,为中国的诗词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给宋代词坛上带来了辉煌的成就。苏轼在中国词坛的位置不可替代,举世无双。苏轼的文学创作内容比较丰富,题材比较广泛,其中大部分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具有最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是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苏轼的词具有大气磅礴之范,往往诗歌以及词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现实社会,苏轼就把词的社会功能和诗结合的淋漓尽致,体现了一代士大夫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苏轼赞美景物的诗词,往往把我们平常看似普通的景物写的生动形象而又借物喻人。苏轼的反映社会现实的、关心民生的、揭露政治弊端的诗歌都生动鲜明的表现出苏轼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苏轼 诗歌 艺术特色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学气氛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诗、词、散文兼美的文学大家,单就词的一方面而言,他的贡献尤其突出。 一、立意深刻

苏轼的诗词歌赋对于题材的选择比较独特,在新颖的题材上又对主题加以深刻的提炼,耐人寻味,这些与苏轼不平凡的、坎坷的一生颇有联系。苏轼是一位善于关心民众的诗人,他对于现实中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在诗中呈现出嘲讽和针砭时弊的态度,这也成为他诗歌创作中的主题。苏轼考取功名后对于政务兢兢业业,但是却屡次遭到贬谪,因此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下层人民的生活和人性,因此经常把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现象写进诗词中。比如《吴中田妇叹》这首诗中就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社会严重的苛捐杂税对底层人民的迫害。因此侧面反映出苏轼对百姓的关心。

有关于苏轼关心百姓疾苦的诗词还有很多,立意都非常深刻,因为苏轼被贬时他与民众共同生活,因此他并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交杂着复杂的情感,苏轼在作诗时常常先感叹自己仕途不顺,再去表达对百姓的同情。苏轼有着丰富的阅历,因此选材甚广,政治诗的批判作用在古代诗歌史上史无前例,具有较高的造诣。 二、艺术价值较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诗歌的研究者们认为唐朝以前的诗歌内容不宽泛,创作风格上王安石、黄庭坚等诗人的作品也许在一定程度上比苏轼的诗作稍微突出一些,但是对于在诗坛上的创作成就,苏轼却是无人能比拟。不论是在诗歌的内容上、广泛的题材上、还是诗歌变化的多样性上都是出类拔萃,颇具特色,个人风格鲜明。虽然有些诗与唐代诗人的诗风格上有些相似,但是文学创作是跟时代相联系的,即使诗歌的韵律、节奏、句数等方面有些接近,但是内容却是很宽泛,在苏轼的诗中,即使是一首简单的题画诗,却也能把画写得很“活”,提升到自然率真高超的境界。具有非常高的美学艺术价值。

苏轼也是一名“游者”,正如他的诗句“行遍天下意未阑”,可见苏轼的足迹踏遍千山万水。每当看到如此醉人的景色,不禁作词一首,在诗中又寄情于山水之间,比如《游金山寺》这首诗,苏轼先由遥远的征程和自己半生官途坎坷导入,然后再写绮丽的江景,后又以“望江国”呼应开端,结尾以江神见怪结束全篇,最后苏轼想要衣锦还乡。苏轼的诗词不是简单的借景抒情,而是从写景抒情上升到对自己所见所闻的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和批判。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似在赞美庐山,实则是告诉世人如果处在事情困惑中,就不能看清楚想要的真相。因此苏轼的诗就从单纯的写景升华到了主观的感情,情景交融,说出了百姓每日挂在嘴边却不在笔下的道理,如此独特的诗歌造诣,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苏轼。

苏轼仕途总是不顺,因此在他的诗歌里面更多展现的是他的政治抱负和远大理想,还有他流落仕途遇到的挫折和对自己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感慨。这些词作苏轼把他复杂的精神境界带给我们,使我们感受到了非常高的审美享受。 三、风格豪放独特

苏轼是豪放派诗人,宋朝以前的诗多为婉约派,《东坡词拾遗》中这样写道:“豪放风流,不可及也。”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也提到:“则非公不能歌,但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耳。”明朝的《诗余图谱》也是以豪放论定苏词:“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正所谓豪放,就是指苏轼的词恢弘气阔、放笔潇洒、自由不受拘束的创作个性。

苏轼的诗词中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借周瑜的事件来说自己壮志未酬的心情,笔力矫健、苍劲有力。又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表现了他希望驰骋疆场、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代表苏轼豪放派的诗词还有很多,都展现了苏轼丰富的精神世界。

苏轼把诗词作为了自己宣泄感情的介质,苏轼开拓了诗歌的抒情功能,有很高的艺术文学价值,在词中体现了苏轼的人品,人品与词品达到了统一,苏轼把自己的诗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

四、词律别具一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苏轼豪放派的风格也奠定了慷慨豪放的词调,例如很多词的词牌名《念奴娇》《水调歌头》《沁园春》...有的词牌名是苏轼先使用,

有的是他在使用以后在世上广为流传的,在苏轼以后的诗人中很多诗人都运用了苏轼的词牌名,并且成为当下所熟知的词律。 五、结束语

苏轼的诗与黄庭坚的诗并称“苏黄”,给北宋的诗歌开创了新的局面;苏轼的词与辛弃疾的词并称“苏辛”,代表了豪放派的开端。读苏轼的诗词就像读苏轼本人,苏轼带我们畅游天地之间,关心百姓疾苦,体会他丰富的精神世界,有感性的问候,又有理想的思考,更有出人入画的神韵。在众多的诗人中,苏轼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作诗人,他用他的豪放与坦然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道理,指引我们用豁达的心态去过不一样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梁珍明.浅论苏轼茶诗艺术特色[J],语文知识.2014(05):3-5 [2]赵英超.新时期以来苏轼研究之再研究[J],陕西理工大学:71 [3]安百军.论杜甫、苏轼题画诗折射出的文化意蕴.延边大学: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