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浅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来源:乌哈旅游
《经济问题》2005年第7期                            July,2005  No17

浅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董红梅

(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太原 030012)

摘 要:随着中国旅游市场对外开放,中国旅游业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参与国际竞争,必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旅游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旅游消费多样化、常年化;旅游产业组织集团化;市场竞争激烈化、有序化;行业管理规范化;旅游促销主体多元化,促销手段多样化;旅游服务人性化、社会化等。

关键词: 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5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2005)07-0068-02  中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旅游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和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旅游业的发展目标也在不断调整。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亚洲第一旅游大国、世界旅游大国之一的历史性跨越。新世纪开始,中国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发展目标重新调整。200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以此为指导思想,制定了“中国旅游业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旅游产业从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向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提升。

二、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

第一,旅游产品结构合理化。随着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旅游产品开发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的特点,开发出更多的品种,满足不同的需要。其中团体观光游的比例会逐渐减少,而度假游、专项游产品比例会逐渐增加。

第二,旅游市场结构完善化。中国旅游市场由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业务组成,市场已经较完整,但目前市场结构还不够完善。随着旅游市场的全面开放,政府将对出境旅游的观念和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应逐渐取消对出境游的种种限制,促进出境游的发展,使旅游市场结构合理化、完善化。

第三,旅游要素结构配套化。从旅游“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结构上看,存在不协调、整体效益差的问题。当然各地区所表现的失衡程度与制约瓶颈存在差异。今后各地区为了提高本地区旅游综合效益,将会针对本地区的薄弱环节

收稿日期:2005-05-23

作者简介:董红梅(1966—),女,山西临猗人,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

增加投入,实现各业并举,六要素协调发展,旅游要素结构将逐步配套化。其中,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这两大要素在旅游经济结构调整中可提升的空间比较大。第四,旅游合作广泛化、区域结构协调化。根据旅游产品、旅游区域、旅游特色来整合旅游资源,实行双赢和多赢的策略,加强地区间、国家间的旅游经济合作,是今后旅游经济发展的趋势。第五,旅游投资结构合理化。今后旅游投资的主体将出现多元化趋势,出现国有投资、外商投资、集体投资、个人投资等并存的局面。而且,投资结构会发生变化,国有投资的比例会逐步下降,而外商投资、个人投资的比例会逐渐增加。

三、旅游消费普遍化及小型化

第一,旅游消费普遍化、常年化。随着国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人们生活必需品,旅游消费将出现普遍化趋势。另外,随着黄金周制度的完善、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以及奖励旅游的推行,必然缓解目前旅游消费集中,供求矛盾突出的弊端,旅游消费会出现常年化的趋势。

第二,旅游消费多样化、小型化。随着求新、求异的个性化消费时代的来临,旅游消费需求必然出现多样化的趋势,观光、度假、休闲、娱乐、探险、商务、会展等旅游产品出现,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从旅游消费的方式看,散客游、家庭游、自助游越来越多,团体游的比例会减少。旅游方式小型化是长远的趋势,散客游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第三,旅游消费环境更放心、更舒心。随着旅游法制建设的健全和旅游经营者行为的规范,以及经营者诚信经营理念的形成,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的情形会下降,旅游投诉会减少,旅游者的消费环境会更加放心、舒心。

四、旅游产业组织集团化

旅游企业集团化是世界旅游企业发展的趋势,这是因为

68

董红梅: 浅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旅游企业集团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增强一国旅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旅游产业组织集团化势在必行,这主要是由中国旅游企业发展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所决定的。一方面,旅游市场对外开放带来的外部压力,使中国旅游企业不得不选择集团化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从内部动力看,旅游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也应选择集团化。旅游企业集团通过大规模广泛布点,实行批量经营,降低成本从而获得规模效益,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不论从外部压力还是从内部动力分析,集团化都是中国旅游企业发展壮大、增强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

五、市场竞争激烈化、有序化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根据入世时服务贸易总体及旅游方面的具体承诺,中国旅游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外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将会进入中国旅游市场。这些企业在带来大量国际客源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对中国旅游企业会带来全方位的冲击。因为中国旅游企业无论从规模实力、管理水平,还是经营理念、服务质量等方面,都与国外旅游企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中国旅游企业面临着极大的冲击而又无后退之路的境地,惟一的选择是积极迎接挑战。中国旅游企业需要全面提升,当务之急要转变经营理念,改变过去靠低价竞销、违约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竞争。

六、行业管理规范化到目前为止,我国旅游业的市场秩序还很不规范,行业管理手段软弱,经营者利用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开展竞争现象较普遍。这一方面是由于旅游法制建设不健全,立法滞后、执法不严;另一方面是由于行业协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应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完善行业自律,实现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化。首先,通过健全、完善中国旅游法制建设来规范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应尽快出台旅游基本法、旅游饭店法、旅行社法等,做到有法可依;同时,还要严格执法,违法必究。其次,通过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实现行业自律。行业协会应发挥的职能有:制定成员共同遵循的经营标准、行规、会约和行为准则;阻止行业内部的不合理竞争;当成员之间出现矛盾及成员与其他组织、企业或个人发生纠纷时,进行调解或仲裁等。在行业管理中充分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服务、协调和监督职能,促进旅游业有序发展。

七、旅游促销主体多元化和促销手段多样化

旅游促销主体将出现多元化趋势。旅游促销已不仅仅是旅游企业单方面的事,旅游促销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在旅游市场促销方面,政府与企业应相互配合、分工明确。首先是政府进行形象宣传,然后企业跟进产品促销,双方密切合作、衔接有序,就能取得好的促销效果。

旅游促销手段将会出现多样化趋势。旅游促销手段除了传统的促销手段,如:广告、营销公关、销售推广等,将来会出现更多新的促销手段,如:国际互联网促销、立体促销等。这些手段的效果更强大,覆盖面更广,将广泛被政府和旅游企

业所采用。

八、旅游服务人性化、社会化

旅游服务将更加人性化。随着旅游业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标准化服务的实施使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然而由于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等特点,标准化服务的弊端逐渐显露。一种以客人为中心的新型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也随之发展起来。现代旅游业要求在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向顾客提供个性化与灵活化的服务,满足不同的顾客的消费需求。未来的旅游服务将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要,努力使所有的旅游者满意。

旅游服务将实现社会化。近几年,我国旅游业服务范围在不断拓宽,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做得很不够。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旅游服务社会化,它的服务对象包括旅游者、各类企业以及政府等。今后中国旅游服务的触角也会不断延伸,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开展度假游等继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商务游、会展游扩大对企业、政府的服务。通过承揽其他各种专项旅游服务,真正实现旅游服务全面化、社会化。九、经营手段网络化趋势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且迅速得到了推广普及。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各类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运输企业,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网上咨询、网上预定、网上在线付款等业务,并且形成各部门具有代表性的信息系统,如: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计算机预订系统、饭店管理系统、开张与结算计划等。信息网络技术在旅游业中广泛应用,能够极大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十、旅游市场分工体系垂直化

外国旅行社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旅行社普遍采用垂直分工体系。旅行社批发商、零售商层次分明。还有部分从事专业化经营的旅行社,它们在市场中的分工明确,功能各异。实力雄厚的少量大型旅行社批发经营商从事开发产品、宣传促销等业务;大量小社作为大社的零售网络从事代理业务;一些专业社经营某种专项旅游产品。大社、小社、专业社在市场上各自发挥职能。整个市场分工明确,竞争有序,经营井井有条。目前,我国旅行社采取水平分工体系,这种体系是由国家政策决定的,体现了政府主导型发展特点。转向垂直分工体系已成为中国旅行社业摆脱经营困境、走上规范化健康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参考文献:

[1]魏小安.旅游强国之路[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1

[2]戴 斌,杜 江.旅行社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21

[3]威廉・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

版社,20001

(责任编辑:孙小勇)

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