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定数值型数据的离散程度,依据研究目的及资料的不同,可用的指标有() A. 标准差 B. 离散系数 C. 几何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错误:【A;B】
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 数量性 B. 同质性 C. 总体性 D. 具体性
错误:【A;C;D】
3、平均差与方差或标准差相比其主要缺点是() A. 没有充分利用全部数据的信息 B. 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C. 数学处理上采用绝对值,不便于计算 D. 在数学性质上不是最优的 E. 计算结果不够准确 错误:【C;D】
4、方差差异的假设检验集中情况:() A. 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间的差异比较 B. 两个样本方差间的差异比较 C. 两个独立样本间方差的差异比较 D. 两个相关样本间方差的差异比较 错误:【A;B】
5、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A. 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 C. 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错误:【A;D】
6、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这表示( ) A. 产量每增加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 B. 产量每减少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 C. 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反方向变动 D. 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同方向变动 错误:【A;C】
7、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A. 人均国民收入 B. 人口平均年龄 C.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 人口自然增长率 错误:【B;C】
8、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 A. 定基发展速度-1
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
D. 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错误:【A;C;D】
9、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
A. 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 B. 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C. 国民收入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
D.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错误:【A;B;D】
10、下列犯了假设检验中第一种错误得是() A. 购买了伪劣产品 B. 误伤了好人
C. 检验时误把好的当成坏的捡出来 D. 滥竽充数现象 错误:【B;C】
二、判断(共计25分,每题2.5分)
11、相关系数r为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2、以1949年a0为最初水平,1997年an为最末水平,计算钢铁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应当开48次方。()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3、相关系数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系数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4、A、B、C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5%、100%、105%,则这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程度为100%。()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5、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6、在企业统计标志中月工资属于数量标志()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7、如果物价上涨10%,则现在100元钱只值原来的90元了。()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8、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犯了第一类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9、置信度()反映了总体参数落在某个区间的概率为()()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20、编制综合指数的关键问题是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的选择。()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三、单选(共计50分,每题2.5分)
21、某地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1000元和17000元,标准差分别为186元和165元,则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差异()
A. 城市大 B. 农村大
C. 城市和农村一样 D. 二者不能比较 错误:【B】
22、某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近4200亿立方米,但年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约2200立方米的年人平均水平,逼近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年人均水平水资源的紧张警戒线。上述指标:年人均水资源为( ) A. 总量指标 B. 变异指标 C. 平均指标 D. 相对指标 错误:【D】
23、为了便于统计处理,用“1”表示合格品,用“0”表示不合格品,这样的数据是()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错误:【A】
24、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A. 纯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错误:【C】
25、若名义工资为4500元,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则实际工资为( ) A. 4368.93元 B. 4411.16元 C. 4590元 D. 4635元 错误:【A】
26、等距数列是指( ) A. 各组的组距相同 B. 各组的次数相同 C. 各组的频率相同 D. 各组的比率相同 错误:【A】
27、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1年比1998年增长187.5%,2000年比1998年增长150%,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 A. 37.5% B. 125% C. 115% D. 15% 错误:【D】
28、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 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 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错误:【B】
29、 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甲车间:=70件,=5.6件,乙车间:=90件,=6.3件,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 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错误:【B】
30、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错误:【C】
3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将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则纯随机重复抽样单位数为原来的()。 A. 一半 B. 2倍 C. 3倍 D. 4倍
错误:【D】
32、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 绝对数形式 B. 相对数形式 C. 平均数形式 D. 百分比形式
错误:【A】
33、若各年环比持续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少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得到结论 错误:【A】
34、按照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对比需增长30%,实际却比计划少完成了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值的实际增长率为()。 A. 60% B. 120% C. 40% D. 17% 错误:【D】
35、若各年环比持续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少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做结论 错误:【A】
36、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A. B. C. D. 错误:【C】
37、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总量指标
D. 发展水平指标 错误:【B】
38、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目标是:人均期望寿命提高一岁;婴儿死亡率降低到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到14‰;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至十万分之22。其中孕产妇死亡率为( )。 A. 动态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 结构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错误:【C】
39、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 750和2500 B. 800和2250 C. 800和2500 D. 750和2250 错误:【D】
40、1997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A. 总量指标 B. 变异指标 C. 平均指标 D. 相对指标 错误:【D】
一、多选(共计25分,每题2.5分,每题答案完全一样得满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 数量性 B. 同质性 C. 总体性 D. 具体性
错误:【A;C;D】
2、方差差异的假设检验集中情况:() A. 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间的差异比较 B. 两个样本方差间的差异比较 C. 两个独立样本间方差的差异比较 D. 两个相关样本间方差的差异比较 错误:【A;B】
3、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A. 人均国民收入 B. 人口平均年龄 C.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 人口自然增长率 错误:【B;C】
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 A. 定基发展速度-1
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
D. 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错误:【A;C;D】
5、平均差与方差或标准差相比其主要缺点是() A. 没有充分利用全部数据的信息 B. 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C. 数学处理上采用绝对值,不便于计算 D. 在数学性质上不是最优的 E. 计算结果不够准确 错误:【C;D】
6、在各类指数中,通常可以编制指数体系的有() A. 个体指数
B. 用综合指数变形加权的平均数指数 C. 综合指数
D. 用固定权数加权的平均数指数 错误:【A;C】
7、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A. 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 C. 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错误:【A;D】
8、下列犯了假设检验中第一种错误得是() A. 购买了伪劣产品 B. 误伤了好人
C. 检验时误把好的当成坏的捡出来 D. 滥竽充数现象 错误:【B;C】
9、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A. 月末商品库存额 B. 劳动生产率 C. 历年产值增加额 D. 年末固定资金额 错误:【A;C;D】
10、测定数值型数据的离散程度,依据研究目的及资料的不同,可用的指标有() A. 标准差 B. 离散系数
C. 几何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错误:【A;B】
二、判断(共计25分,每题2.5分)
11、相关系数r为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2、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3、置信度()反映了总体参数落在某个区间的概率为()()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4、以1949年a0为最初水平,1997年an为最末水平,计算钢铁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应当开48次方。()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5、在企业统计标志中月工资属于数量标志()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6、相关系数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系数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7、A、B、C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5%、100%、105%,则这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程度为100%。()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8、如果物价上涨10%,则现在100元钱只值原来的90元了。()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9、编制综合指数的关键问题是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的选择。()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20、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犯了第一类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三、单选(共计50分,每题2.5分)
21、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A. 纯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错误:【C】
22、若名义工资为4500元,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则实际工资为( ) A. 4368.93元 B. 4411.16元 C. 4590元 D. 4635元 错误:【A】
23、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1年比1998年增长187.5%,2000年比1998年增长150%,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 A. 37.5% B. 125% C. 115% D. 15% 错误:【D】
24、1997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A. 总量指标 B. 变异指标
C. 平均指标 D. 相对指标 错误:【D】
25、某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近4200亿立方米,但年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约2200立方米的年人平均水平,逼近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年人均水平水资源的紧张警戒线。上述指标:年人均水资源为( ) A. 总量指标 B. 变异指标 C. 平均指标 D. 相对指标 错误:【D】
26、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企业工资总额增长7.1%,则职工人数增加( )。 A. 2.1% B. 2% C. 12.5% D. 42%
错误:【B】
27、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A. B. C. D.
错误:【C】
28、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 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 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错误:【B】
29、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目标是:人均期望寿命提高一岁;婴儿死亡率降低到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到14‰;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至十万分之22。其中孕产妇死亡率为( )。 A. 动态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 结构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错误:【C】
30、为了便于统计处理,用“1”表示合格品,用“0”表示不合格品,这样的数据是()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错误:【A】 31、 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甲车间:=70件,=5.6件,乙车间:=90件,=6.3件,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 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错误:【B】
32、按照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对比需增长30%,实际却比计划少完成了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值的实际增长率为()。 A. 60% B. 120% C. 40% D. 17% 错误:【D】
33、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 绝对数形式 B. 相对数形式 C. 平均数形式 D. 百分比形式 错误:【A】
34、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 750和2500 B. 800和2250 C. 800和2500 D. 750和2250 错误:【D】
35、若各年环比持续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少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做结论 错误:【A】
36、某地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1000元和17000元,标准差分别为186元和165元,则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差异() A. 城市大 B. 农村大
C. 城市和农村一样 D. 二者不能比较 错误:【B】
37、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错误:【C】
38、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将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则纯随机重复抽样单位数为原来的()。 A. 一半 B. 2倍 C. 3倍 D. 4倍
错误:【D】
39、等距数列是指( ) A. 各组的组距相同 B. 各组的次数相同 C. 各组的频率相同 D. 各组的比率相同 错误:【A】
40、若各年环比持续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少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得到结论 错误:【A】
一、多选(共计25分,每题2.5分,每题答案完全一样得满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方差差异的假设检验集中情况:() A. 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间的差异比较 B. 两个样本方差间的差异比较 C. 两个独立样本间方差的差异比较
D. 两个相关样本间方差的差异比较 错误:【A;B】
2、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A. 月末商品库存额 B. 劳动生产率 C. 历年产值增加额 D. 年末固定资金额 错误:【A;C;D】
3、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 A. 定基发展速度-1
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
D. 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错误:【A;C;D】
4、下列犯了假设检验中第一种错误得是() A. 购买了伪劣产品 B. 误伤了好人
C. 检验时误把好的当成坏的捡出来 D. 滥竽充数现象 错误:【B;C】
5、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A. 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 C. 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错误:【A;D】
6、平均差与方差或标准差相比其主要缺点是() A. 没有充分利用全部数据的信息 B. 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C. 数学处理上采用绝对值,不便于计算 D. 在数学性质上不是最优的 E. 计算结果不够准确 错误:【C;D】
7、在各类指数中,通常可以编制指数体系的有() A. 个体指数
B. 用综合指数变形加权的平均数指数 C. 综合指数
D. 用固定权数加权的平均数指数
错误:【A;C】
8、测定数值型数据的离散程度,依据研究目的及资料的不同,可用的指标有() A. 标准差 B. 离散系数 C. 几何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错误:【A;B】
9、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这表示( ) A. 产量每增加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 B. 产量每减少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 C. 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反方向变动 D. 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同方向变动 错误:【A;C】
10、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A. 人均国民收入 B. 人口平均年龄 C.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 人口自然增长率 错误:【B;C】
二、判断(共计25分,每题2.5分)
11、如果物价上涨10%,则现在100元钱只值原来的90元了。()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2、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犯了第一类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3、相关系数r为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4、A、B、C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5%、100%、105%,则这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程度为100%。()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5、以1949年a0为最初水平,1997年an为最末水平,计算钢铁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应当开48次方。()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6、在企业统计标志中月工资属于数量标志()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7、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8、相关系数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系数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9、置信度()反映了总体参数落在某个区间的概率为()()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20、编制综合指数的关键问题是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的选择。()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三、单选(共计50分,每题2.5分) 21、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企业工资总额增长7.1%,则职工人数增加( )。 A. 2.1% B. 2%
C. 12.5% D. 42%
错误:【B】
2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
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A. B. C. D.
错误:【C】
23、按照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对比需增长30%,实际却比计划少完成了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值的实际增长率为()。 A. 60% B. 120% C. 40% D. 17% 错误:【D】
24、若名义工资为4500元,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则实际工资为( ) A. 4368.93元 B. 4411.16元 C. 4590元 D. 4635元 错误:【A】
2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 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 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错误:【B】
26、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 750和2500 B. 800和2250 C. 800和2500 D. 750和2250 错误:【D】 27、 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甲车间:=70件,=5.6件,乙车间:=90件,=6.3件,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 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错误:【B】
28、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将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则纯随机重复抽样单位数为原来的()。 A. 一半 B. 2倍 C. 3倍 D. 4倍
错误:【D】
29、等距数列是指( ) A. 各组的组距相同 B. 各组的次数相同 C. 各组的频率相同 D. 各组的比率相同 错误:【A】
30、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 A. 犯了第一类错误 B. 犯了第二类错误 C. 检验结论是正确的 D. 备则假设是正确的 错误:【A】
31、若各年环比持续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少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做结论 错误:【A】
32、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 绝对数形式 B. 相对数形式 C. 平均数形式 D. 百分比形式 错误:【A】
3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错误:【C】
34、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A. 纯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错误:【C】
35、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计划比去年提高12%,实际提高14%,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 A. 101.79% B. 102% C. 112% D. 114.25% 错误:【A】
36、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总量指标
D. 发展水平指标 错误:【B】
37、某地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1000元和17000元,标准差分别为186元和165元,则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差异() A. 城市大 B. 农村大
C. 城市和农村一样 D. 二者不能比较 错误:【B】
38、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 A. 零 B. 1 C. -1 D. 2
错误:【A】
39、为了便于统计处理,用“1”表示合格品,用“0”表示不合格品,这样的数据是()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错误:【A】
40、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目标是:人均期望寿命提高一岁;婴儿死亡率降低到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到14‰;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至十万分之22。其中孕产妇死亡率为( )。 A. 动态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 结构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错误:【C】
一、多选(共计25分,每题2.5分,每题答案完全一样得满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测定数值型数据的离散程度,依据研究目的及资料的不同,可用的指标有() A. 标准差 B. 离散系数 C. 几何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错误:【A;B】
2、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 A. 定基发展速度-1
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
D. 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错误:【A;C;D】
3、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这表示( ) A. 产量每增加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 B. 产量每减少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 C. 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反方向变动 D. 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同方向变动 错误:【A;C】
4、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A. 月末商品库存额 B. 劳动生产率 C. 历年产值增加额 D. 年末固定资金额 错误:【A;C;D】
5、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 数量性 B. 同质性 C. 总体性
D. 具体性
错误:【A;C;D】
6、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A. 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 C. 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错误:【A;D】
7、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
A. 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 B. 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C. 国民收入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
D.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错误:【A;B;D】
8、在各类指数中,通常可以编制指数体系的有() A. 个体指数
B. 用综合指数变形加权的平均数指数 C. 综合指数
D. 用固定权数加权的平均数指数 错误:【A;C】
9、下列犯了假设检验中第一种错误得是() A. 购买了伪劣产品 B. 误伤了好人
C. 检验时误把好的当成坏的捡出来 D. 滥竽充数现象 错误:【B;C】
10、平均差与方差或标准差相比其主要缺点是() A. 没有充分利用全部数据的信息 B. 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C. 数学处理上采用绝对值,不便于计算 D. 在数学性质上不是最优的 E. 计算结果不够准确 错误:【C;D】
二、判断(共计25分,每题2.5分)
11、编制综合指数的关键问题是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的选择。()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2、在企业统计标志中月工资属于数量标志()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3、A、B、C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5%、100%、105%,则这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程度为100%。()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4、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5、相关系数r为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6、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犯了第一类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7、以1949年a0为最初水平,1997年an为最末水平,计算钢铁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应当开48次方。()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18、如果物价上涨10%,则现在100元钱只值原来的90元了。()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19、置信度()反映了总体参数落在某个区间的概率为()()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20、相关系数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系数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三、单选(共计50分,每题2.5分)
21、 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甲车间:=70件,=5.6件,乙车间:=90件,=6.3件,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 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错误:【B】
22、若名义工资为4500元,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则实际工资为( ) A. 4368.93元 B. 4411.16元 C. 4590元 D. 4635元 错误:【A】
23、等距数列是指( ) A. 各组的组距相同 B. 各组的次数相同 C. 各组的频率相同 D. 各组的比率相同 错误:【A】
24、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 A. 犯了第一类错误 B. 犯了第二类错误 C. 检验结论是正确的 D. 备则假设是正确的 错误:【A】
25、某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近4200亿立方米,但年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约2200立方米的年人平均水平,逼近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年人均水平水资源的紧张警戒线。上述指标:年人均水资源为( ) A. 总量指标 B. 变异指标 C. 平均指标
D. 相对指标 错误:【D】
26、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将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则纯随机重复抽样单位数为原来的()。 A. 一半 B. 2倍 C. 3倍 D. 4倍
错误:【D】
27、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总量指标
D. 发展水平指标 错误:【B】
28、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 绝对数形式 B. 相对数形式 C. 平均数形式 D. 百分比形式 错误:【A】
29、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 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 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错误:【B】
30、1997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A. 总量指标 B. 变异指标 C. 平均指标 D. 相对指标 错误:【D】 31、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企业工资总额增长7.1%,则职工人数增加( )。 A. 2.1% B. 2%
C. 12.5% D. 42%
错误:【B】
3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A. B. C. D. 错误:【C】
33、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1年比1998年增长187.5%,2000年比1998年增长150%,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 A. 37.5% B. 125% C. 115% D. 15% 错误:【D】
3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 A. 零 B. 1 C. -1 D. 2
错误:【A】
35、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A. 纯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错误:【C】
36、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计划比去年提高12%,实际提高14%,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 A. 101.79% B. 102% C. 112%
D. 114.25% 错误:【A】
37、按照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对比需增长30%,实际却比计划少完成了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值的实际增长率为()。 A. 60% B. 120%
C. 40% D. 17% 错误:【D】
38、为了便于统计处理,用“1”表示合格品,用“0”表示不合格品,这样的数据是()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错误:【A】
39、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错误:【C】
40、若各年环比持续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少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得到结论 错误:【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