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 2.朗读品味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语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品析文章优美的语言。 学习过程: 1、 作者简介。
2、读课文,积累字词,注意读音及字形。(把积累的字词音写在下面)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完成下表。 第一次看星 第二次 时间 地点 看星情景(文中语句) 看星感受(文中语句) 看星 第三次看星 写作顺序 主要内容 4、再读课文,自主思考,上课小组合作讨论: 1、作者三次看星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请结合作者三次看星的不同感受的语句分析说明。
2、为什么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会不相同。 3、朗读作者看星感受的语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学习过程:
一、 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1、 学习课文第三节,自读两遍,争取背诵。
A、划分第三节结构层次(提示:标上句号,从“我”看星的动作状态方面思考。)
B、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并说说其表达作用。
1、比喻句:
2、拟人句:
3、排比句:
2、领会一些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1、星光在我们的眼里虽然微小,······光明无处不在。
为什么星光虽小,光明却无处不在呢? •
2、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为什么要用“觉得”两个字? •
3、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跑”有什么作用? 二、归纳总结内容及写法
三、拓展延伸
根据本堂课所学,结合自身看星的经历感受,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味本文的语言美,情感美,同时请同学们模仿课文虚实结合的写法,按照下面的句式写一段面对碧海蓝天,你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字数在100字左右。
“渐渐地……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听见……我觉得……”
《繁星》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 2.朗读品味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语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品析文章优美的语言。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星的经历呢?(播放星空影片或图片)同学们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你的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繁星》,看看作者巴金遥望星空有怎样的感受。 2、 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背景介绍。
《繁星》是巴金1927年从上海赴法国留学途中在邮轮上写下的一系列文章中的一篇。结集为《海行杂记》,共38则。 二、读课文,积累字词,注意读音及字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讨论:课文几次描写繁星美景,内在的顺序是什么?
完成下表。 第一次看星 第二次看星 第三次看星 写作顺序 主要内 时间 地点 看星情景(文中语句) 看星感受(文中语句) 容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1、作者三次看星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请结合作者三次看星的不同感受的语句分析说明。
2、为什么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会不相同。
这个不相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3、朗读作者看星感受的语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可在适当的时候介绍写作背景,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 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 重点结合课文第三节学习
A、划分第三节结构层次(提示:标上句号,从“我”看星的动作状态方面思考。) B、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并说说其表达作用。
• 比喻——“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象看见无数的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 拟人——“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 排比——“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2、领会一些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1、星光在我们的眼里虽然微小,······光明无处不在。
为什么星光虽小,光明却无处不在呢? •
2、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为什么要用“觉得”两个字? •
3、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跑”有什么作用? 三、归纳总结内容及写法 四、拓展延伸
根据本堂课所学,结合自身看星的经历感受,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味本文的语言美,情感美,同时请同学们模仿课文虚实结合的写法,按照下面的句式写一段面对碧海蓝天,你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字数在100字左右。 “渐渐地……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听见……我觉得……” 五、作业布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