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李白《将进酒》赏析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来源:乌哈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2卷第1期 2O07年3月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d Xu ̄ou Education College Vo1.22,No.1 Mar.,2OO7 具有称代作用的“见”,除称代第一人称外,间或亦指代 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其用法始于汉魏,沿用至今。如《孔 雀东南飞》中: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上例句中的“见”指代第_人称。“见丁宁”即“丁宁我”。 李白《将进酒》赏析 晏景松 (江苏省新沂市教师进修学校,江苏新沂221400) ‘ [中图分类号】C,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25(2007)01—0162—01 <将进酒>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于天宝三载 (公元744年)即兴而作。诗人当时与好友岑勋在另一好友 元丹邱家中做客,此时诗人由于受忌妒、排挤被迫离开长安, 去时豪情万丈、踌躇满志,而归来却是行囊空空,于是怀才不 遇、报国无门之感喟被借助酒兴来了一次恣意的抒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晴丝暮成雪!”两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 上加以夸张,如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给人以强烈的艺 术震撼。黄河源远流长,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这为作者抒 发强烈的情感作了很好的铺垫。“逝者如斯夫”以河水东去 大海比喻人生易逝,故而引出了“朝如青丝暮成雪”之感叹, 不直言青春不在,而将人生由青春到衰老的过程说成是朝暮 之间的事情,把本来短暂的生命说得更短暂,也为下文及时 行乐之说埋下了伏笔。 悲感、颓废、厌世并非李白的性格,诗中“人生得意须尽 欢”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 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似乎得 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 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然而诗人却 未消沉,而是用乐观好强、积极向上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 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拍手叫绝的句子,可以 说是前无古人,后未必有来者。何等的自信,简直像是人生价 值的宣言。从貌似消极的表象中显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 不遇而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的人生本质内容,正是“长风破 浪会有时,直接云帆济沧海”,又怎能不为这样宽阔、豁达的胸 襟而痛饮高歌呢!为了朋友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 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与朋友同乐同 忧而不为金钱所使,这才是令一切凡夫俗子刮目相看的壮举。 ・162・ 故而出现了“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壮气势。 这哪是小菜、杯酒可比的场面呢! 此时,诗人推杯换盏、憨态可掬的形象已跃然纸上,恍惚 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 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也让人产生 身临其境,如坐席上举杯畅饮而后快之感受。既然失意之时 逢知已,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诗人甚至忘记是在写诗, 直当畅饮,故有“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之助兴神来 之笔,仿佛诗人正狂歌劲舞,不拘形骇。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钟鼓馔玉式的生 活谁不神往?而诗人却认为不足贵,说明诗人此时分明由狂 放转为偏激了,这不仅是酒后恣言,也是酒后真言,以“我” 天生有用之才,本当被委以重任,大展宏图,建功立业,然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处处受排挤,受打击,所以才愿 “长醉不复醒”,因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诗人用典引出了“陈 王”曹植以托自己不平之气,此时,诗人深感如“陈王”一样, 备受猜忌,有志难展,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壮志难酬之感 慨,为有违奔赴长安的初衷而悲叹。这时,诗人的内心世界 初露端倪,看似只涉人生感慨,不染政治色彩,其实时时刻刻 期盼“闲来垂钓碧溪上”之良缘。 情绪低落,郁闷难遣,然而却未影响诗人的兴致,而且看 起来酒兴更高。“主人何为言少钱”,照应“千金散尽”句,又 引出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不惜把“五花马”、“千 金裘”这些宝物用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诗人不过是 被朋友招待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落落大方,提议主人 典裘当马,几乎让人不知谁是主人。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 的莫逆知交断不能出此策。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道 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无论若何,心中的忧郁还是以 “愁”字而作结,本想举杯销愁反却甚之,不在眉头却在心 头,虽醉犹醒。诗人的心情又怎可以一个“愁”字而了的? <将进酒》是李白因怀才不遇,借酒话而发出的深沉的 感喟,是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的外露载体, 是诗人珍视人生价值的宣言。其语言豪迈,纵横捭阖,气势 奔放,笔酣墨饱,表现出诗人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不满现 实却又努力用世的情怀,突显其不愿催眉折腰、傲岸不羁而 又十分自信的性格,可谓是千古之绝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