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态学-群落(二)

生态学-群落(二)

来源:乌哈旅游
生态学-群落(二)

(总分:97.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总题数:97,分数:97.00)

1.关于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 )。

(分数:1.00)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 √ 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 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 解析:

2.由于地形条件起伏的变化,引起土壤水分、肥力、生境类型等生态因子的交替变化,而导致两个以上的植物群落有规律地重复的结构格局是( )。

(分数:1.00) A.群落复合体 √ B.镶嵌群落 C.群落交替 D.小群落 解析:

3.同种乔林生于密森林中时其叶片比生于蔬林中时薄,这主要是哪种生态因子在起主导作用( )。

(分数:1.00) A.光照 √ B.温度 C.降水 D.大气 解析:

4.以林型为最小分类单位的分类体系是( )。

(分数:1.00)

A.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 B.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 C.生物地理群落学的分类体系 √ D.中国植物群落的分类体系 解析:

5.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 )。

(分数:1.00) A.土壤 B.地形 C.气候 √

D.生物 解析:

6.下列那些地段开始的演替是原生演替( )。

(分数:1.00) A.农田 B.湖底 √ C.森林 D.草原 解析:

7.热带季雨林区的年降雨量约为( )。

(分数:1.00) A.2000mm √ B.1500mm C.1000mm D.800mm 解析:

8.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优势种是( )。

(分数:1.00) A.蒙古栎 B.长白落叶松 C.红松

D.兴安落叶松 √ 解析:

9.通过排列群丛来实现群落分类的分类体系是( )。

(分数:1.00)

A.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 B.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 √ C.生物地理群落学的分类体系 D.中国植物群落的分类体系 解析:

10.生物群落外貌的决定因素是( )。

(分数:1.00) A.温度 B.水分

C.植物的生长型 √ D.动物的生活型 解析:

11.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 )。

(分数:1.00) A.建群种和水热条件

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 √ C.优势种和水热条件

D.优势种的生活型和水热条件 解析:

12.下列因素与生态位宽度无关的是( )。

(分数:1.00) A.耐性范围 B.营养级 C.环境容纳量 √ D.个体的大小 解析:

13.偏途顶极也叫( )。

(分数:1.00) A.干扰顶极 √ B.前顶极 C.超顶极 D.亚顶极 解析:

14.生态优势种的显著特征是( )。

(分数:1.00) A.最适应当地环境 B.生物量最大 √ C.生物个体最大 D.生物营养级最高 解析:

15.法瑞学派的群丛门与我国的( )相当。

(分数:1.00) A.植被型组 B.植被型 √ C.群系 D.群丛 解析:

16.按拉恩基尔的生活型分类,下列植物中属于一年生的是( )。

(分数:1.00) A.莲藕 B.芦苇

C.马铃薯 D.玉米 √ 解析:

17.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

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 √

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有一定的分布和特征 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

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 解析:

18.水稻和陆稻属于( )。

(分数:1.00) A.气候生态型 B.土壤生态型 √ C.生物生态型 D.相同的生活型 解析:

19.当两个生物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的现象叫( )。

(分数:1.00) A.生态位重叠 √ B.生态位分离 C.生态位压缩 D.生态释放 解析:

20.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和E 5级,按拉基耶尔(C. Raunkiaer)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一致的群落中,属于5个级别频度的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 )。

(分数:1.00) A.A>B>C>D>E B.A>B>C>D<E √ C.A>B<C<D<E D.A<B<C<D<E 解析:

21.群落内形成的各种不同的小型的生物组合叫( )。

(分数:1.00) A.群落复合体 B.镶嵌群落 C.群落交错 D.小群落 √ 解析:

22.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气候条件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是( )。

(分数:1.00) A.后顶极 √ B.前顶极 C.亚顶极 D.分顶极 解析:

23.生物群落是( )。

(分数:1.00)

A.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 C.由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 D.由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 解析:

24.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分数:1.00)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

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 C.高矮作物、深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 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 解析:

25.若X=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100%,则X是( )。

(分数:1.00) A.多度 B.频度 √ C.密度 D.优势度 解析:

26.下列不是机体论观点的是( )。

(分数:1.00)

A.认为群落是自然单位,具有明确的边界 B.它们独立存在,可重复出现

C.群落单元是连续群落中的一个片段 √ D.可以像物种那样进行分类 解析:

27.瑞典植物学家H. Gams的第二级层片相应于( )。

(分数:1.00)

A.一个群落中一个种的个体的总体 B.同一生活型的不同种类植物的总体 √ C.不同生活型的不同种类植物的总体 D.相同生态位的不同种类植物的总体 解析:

28.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 )。

(分数:1.00)

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 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 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 D.高位芽达90%以上 解析:

29.关于异龄林的正确说法是( )。

(分数:1.00)

A.一般阳性树林多形成异龄林

B.异龄林指树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下的林分 C.人工林大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

D.冷杉等较耐阴树种的林分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 √ 解析:

30.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

(分数:1.00)

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 B.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 √

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 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 解析:

31.在一个稳定群落中,每一个物种的生态位都不同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称为( )。

(分数:1.00) A.生态位重叠 B.生态位分离 √ C.生态位压缩 D.生态释放 解析:

32.群落多样性香农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

(分数:1.00) A.C=∑(ni/N) B.S=2C/(A+B)

C.H'=-∑(ni/N)log(ni/N) √ D.H'=∑(ni/N)log(ni/N)

解析:

33.生态型是( )的分类单位。

(分数:1.00) A.种以下 √ B.种以上 C.科以上 D.属以上 解析:

34.根据森林层次和各层枝叶茂盛度可预测鸟类多样性,对于鸟类生活,植被的( )比物种组成更为重要。

(分数:1.00) A.分层结构 √ B.面积大小 C.是否落叶 D.茂盛程度 解析:

35.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 )。

(分数:1.00) A.优势种 B.特征种 √ C.建群种 D.偶见种 解析:

36.以下有关群落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 )。

(分数:1.00)

A.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通

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 √ C.水生生物也具有分层现象 D.草本群落也具有分层现象 解析:

37.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公式中Pi的意义是( )。

(分数:1.00) A.群落中的物种数

B.物种i占群落中个体数的比例 √ C.物种i的个体数 D.物种i在群落中的盖度 解析:

38.常绿阔叶林分布区,年降雨量为( )。

(分数:1.00) A.1500~2000mm √ B.1000~1500mm C.500~1000mm D.300~600mm 解析:

39.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 )。

(分数:1.00) A.生态环境 B.群落外貌和结构 C.群落种类组成 D.群落动态 √ 解析:

40.前顶极也叫( )。

(分数:1.00) A.后顶极 B.先顶极 √ C.亚顶极 D.分顶极 解析:

41.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而产生的优越气候区顶极是( )。

(分数:1.00) A.后顶极 B.前顶极 √ C.亚顶极 D.分顶极 解析:

42.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 )。

(分数:1.00) A.优势种 B.建群种 C.特有种 √ D.亚优势种 解析:

43.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和E 5级,其中属于E级频度的种类往往是( )。

(分数:1.00) A.优势种 √ B.伴生种

C.残遗种 D.偶见种 解析:

44.法瑞学派的群丛门与英美学派的( )相当。

(分数:1.00) A.群系型 B.群系 √ C.群丛 D.群丛相 解析:

45.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特征是( )。

(分数:1.00) A.信息少 B.稳定型高 √ 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 D.食物网(链)简单 解析:

46.提出“优势、丰盛、常见、偶见、稀少、很少”的多度等级划分方法的是( )。

(分数:1.00) A.德鲁提 B.克列门茨 √ C.奥斯汀 D.布朗-布朗喀 解析:

47.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

(分数:1.00)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 解析:

48.达到气候顶极以前的一个相当稳定的演替阶段是( )。

(分数:1.00) A.后顶极 B.前顶极 C.亚顶极 √ D.分顶极 解析:

49.下列生活型谱中,符合苔原群落的生活型谱是( )。

高位芽植地上芽植地面芽植一年生植群落类型 地下芽植物 物 物 物 物 ①A 95 1 3 1 0 ②B 52 5 38 4 1 ③C 12 21 20 5 42 ④D 1 20 62 15 2

(分数:1.00) A.① B.② C.③ D.④ √ 解析:

50.森林群落“基盖度”的植物基部断面积,常以离地面高度( )的断面积计算。

(分数:1.00) A.2.54cm处 B.3cm处 C.1.3m处 √ D.1m处 解析:

51.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 )。

(分数:1.00)

A.层片是按植物的高度划分的 B.层和层片含义基本相同

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 D.群落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层片 解析:

52.一定地段上,多物种所组成的天然聚群是( )。

(分数:1.00) A.种群 B.群落 √ C.有机整体 D.生态系统 解析:

53.下表是不同群落中高位芽植物生态型的比例,下列数据正确的一组是( )。

①A ②B ③C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温带落叶寒带针叶林 绿阔叶林 阔叶林 97.4% 74.3% 52.0% 25.4% 9.74% 7.43% 5.20% 2.54% 2.54% 5.20% 7.43% 9.74% ④D

(分数:1.00) A.① √ B.② C.③ D.④ 解析:

25.4% 52.0% 74.3% 97.4% 54.某植物群落中,植物生长缓慢,分解速度慢,腐殖质积累多,群落分层不多,该群落应该是( )。

(分数:1.00) A.北方针叶林 √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热带雨林 解析:

55.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 )。

(分数:1.00) A.次生演替 B.快速演替 C.内因性演替 √ D.外因性演替 解析:

56.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 )。

(分数:1.00)

A.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 √ B.复合体中斑点间植物紧密接触,相互影响很大 C.镶嵌体中斑点间植物互不影响

D.镶嵌体中每个小群落各代表不同群落的特征 解析:

57.顶极一格局假说的意思是( )。

(分数:1.00)

A.一个气候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

B.一个气候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 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 D.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位 解析:

58.符合群落发育盛期特征的是( )。

(分数:1.00)

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 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于物种生存 C.群落结构已经定型 √ D.种类数量不稳定 解析:

59.拉恩基尔(C. Raunkiaer)频度定律表明( )。

(分数:1.00)

A.属于低级频度的种类通常较多 √ B.低频度种的数目较高频度种的数目少 C.频度越高的种的数目越低 D.频度越高的种的数目越高 解析:

60.原生演替属于( )。

(分数:1.00) A.快速演替 B.中期演替 C.长期演替 D.世纪演替 √ 解析:

61.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 )。

(分数:1.00)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 C.北方针叶林 D.热带雨林 解析:

62.关于优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1.00)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 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 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

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 解析:

63.小群落形成的原因是( )。

(分数:1.00)

A.水平因子的差异 √ B.垂直因子的成层性

C.群落分布的地带性 D.群落变化的季节性 解析:

64.关于生物地理群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

A.生物地理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 B.生物地理群落含义与生态系统相近

C.生物地理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关系

D.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是B.H.苏卡乔夫首先提出来的 解析:

65.籼稻和粳稻属于( )。

(分数:1.00) A.气候生态型 √ B.土壤生态型 C.生物生态型 D.相同的生活型 解析:

66.不符合非地带性顶极的论述是( )。

(分数:1.00)

A.可出现在多种大气候下 B.可分布于多个地带性群落中

C.只受局部环境制约,大气候对其毫无影响 √ D.具有大气候的烙印 解析:

67.下列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

A.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 B.生态型是种内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遗传类群

C.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在生物分类学上也叫亚种 √ D.生态型按生态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等 解析:

68.下列哪种说法支持“个体论”( )。

(分数:1.00)

A.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 B.可以重复出现

C.与生境都是连续的 √ D.是间断的、可分的、独立存在的 解析:

69.森林中鸟的数量与森林的周长成正比,是因为服从( )。

(分数:1.00) A.边缘效应 √ B.协同进化 C.阿利氏原理 D.岛屿效应 解析:

70.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 )。

(分数:1.00) A.地面芽植物 B.地上芽植物 C.地下芽植物 D.高位芽植物 √ 解析:

71.生态等值是指( )。

(分数:1.00)

A.生态位相同或相似 √ B.营养级相同 C.生态习性相同 D.种群数量相同 解析:

72.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叫( )。

(分数:1.00) A.群落复合体 B.镶嵌群落 C.群落交错区 √ D.小群落 解析:

73.群落中的“偶见种”可能是( )。

(分数:1.00) A.优势种 B.伴生种 C.残遗种 √ D.亚优势种 解析:

74.属于地带性顶极的群落是( )。

(分数:1.00)

A.沼泽 B.水生群落 C.盐碱群落 D.荒漠群落 √ 解析:

75.( )对策者通常出现在群落演替的早期系列。

(分数:1.00) A.r-K连续体 B.K选择者 C.r选择者 √ D.S选择者 解析:

76.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

(分数:1.00) A.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 D.寒温带 解析:

77.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和E 5级,按拉基耶尔(C. Raunkiaer)频度定律,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

A.E级愈高,群落的均匀性愈大

B.B、C、D级的比例增高,群落中种的分布变均匀 √ C.属于A级频度的种类通常是很多的 D.群落的均匀性与A级和E级的大小成正比 解析:

78.顶极优势假说的优势顶极,相当于单元顶极论的气候顶极的( )。

(分数:1.00) A.后顶极 B.前顶极 C.亚顶极 D.分顶极 √ 解析:

79.确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 )。

(分数:1.00) A.植物的种类 B.植物的高度 C.植物的作用 √ D.植物的功能

解析:

80.同种生物的不同群体长期分布和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适应各自环境特征而产生( )。

(分数:1.00) A.相同的生态型 B.相同的生活型 C.不同的生态型 √ D.不同的生活型 解析:

81.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 )。

(分数:1.00) A.生态学原则 B.植物区系学原则 C.动态原则

D.群落学一生态学原则 √ 解析:

82.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子是( )。

(分数:1.00) A.热量和光照 B.热量和水分 √ C.水分和土壤 D.热量和土壤 解析:

83.由一种强烈而频繁的干扰因素所引起的稳定群落是( )。

(分数:1.00) A.后顶极 B.前顶极 C.亚顶极 D.分顶极 √ 解析:

84.属于非地带性顶极的群落是( )。

(分数:1.00) A.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北方针叶林 D.沼泽 √ 解析:

85.英美学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 )。

(分数:1.00) A.演替原则 √ B.植物区系 C.植被型 D.特征种 解析:

86.甲群落中有100个个体,其中90个属于种A,另外10个属于种B;乙群落中也有100个个体,但种A、B各占一半。那么( )。

(分数:1.00)

A.甲群落的多样性比乙群落低 √ B.甲群落的多样性与乙群落一样 C.甲群落的多样性比乙群落高 D.甲群落与乙群落的多样性没有可比性 解析:

87.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 )。

(分数:1.00)

A.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

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 √ C.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

D.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大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 解析:

88.香农一威纳指数测度群落物种多样性时,必须同时考虑下列因素( )。

(分数:1.00) A.丰富度和优势度 B.多度和密度 C.优势度和盖度 D.丰富度和多度 √ 解析:

89.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 )。

(分数:1.00) 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

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停止 √ C.演替越来越慢

D.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解析:

90.一些次生演替的群落恢复属于( )。

(分数:1.00) A.快速演替 √

B.中期演替 C.长期演替 D.世纪演替 解析:

91.单元顶极学说中的顶极是指( )。

(分数:1.00) A.气候顶极 √ B.偏途顶极 C.土壤顶极 D.地形顶极 解析:

92.植物群落分类中采用双轨制分类系统的是( )。

(分数:1.00)

A.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 √ B.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 C.生物地理群落学的分类体系 D.中国植物群落的分类体系 解析:

93.对植被水平分布的经度地带性规律影响较小的是( )。

(分数:1.00) A.海陆分布 B.大气环流 C.太阳高度角 √ D.大地形 解析:

94.下列群落中属于共建种群落可能性最大的是( )。

(分数:1.00) A.热带森林 √ B.北方森林 C.草原 D.落叶林 解析:

95.超顶极也叫( )。

(分数:1.00) A.后顶极 √ B.前顶极 C.亚顶极 D.分顶极 解析:

96.气候顶极可称( )。

(分数:1.00) A.地带性顶极 √ B.非地带性顶极 C.附属顶极 D.转化顶极 解析:

97.采用植物区系作为群落分类原则的是( )。

(分数:1.00) A.英美学派 B.法瑞学派 √ C.原苏联 D.中国 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