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琼
师爱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题。教书育人不能没有爱,爱的教育不能没有艺术和教育的智慧,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师爱才能是学生真正的爱。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然而,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这些留下来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他们由于大都缺乏父母的爱,所以心里多数不健康,导致了学习不努力,心里障碍等很多问题。
三年前,我班一个叫杨彪的学生,刚进学校的时候,人看起来很聪明,但就是很少说话,学习也不努力.还经常跟别的同学打架.一次在严重的违反学习纪律之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的跟他谈了很长的时间,了解到杨彪原来是一个单亲孩子,还是一个留守儿童.由于经济状况较差,母亲在他一岁是就离家出走了一直杳无音信,父亲只好外出打工,把他留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可是父亲自从他四岁时离开家之后也没有了消息,到他读初中了都没有回来,看着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杨彪的心里十分难受,觉得老天真是太不公平了.因此,在学校,他不但学习不能用心,还总是想做一些事情引起老师的注意,想把从父母哪儿没有得到的爱从老师那里要回来。
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我就召集该班的科任老师,大家一起商讨帮助这个孩子的办法.最后我们决定:上课时尽量的关心他,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还给予他必要的经济支助.同时,我还要班上的同学们多跟他玩,班干部多跟他交流,发现有什么问题就告诉我,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孩子的脸上慢慢的露出了笑容,
也爱跟同学玩了,犯错误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最后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我为此高兴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刚想休息,就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说杨彪逃学了,是上晚自习的时候别班的学生看见的。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十分着急,快速的赶往学校,组织老师跟着我到处去找,几乎花了一个晚上时间,终于在杨彪的一个远房亲戚家找到了他。当他看见我的时候,先是大吃一惊,然后是羞愧的低下了头。
后来他告诉我,他根本没有想到那么晚了我还会去找他,因为他觉得自己成绩已经开始下降了,偷偷的又犯了好几次错误,以为我都已经放弃他了。原来是一个月前,他的爷爷,家里唯一的依靠,一个月前过世了,看着奶奶年龄那么大了,还不得不想办法供他上学,他实在不忍心,想出去打工挣钱,供养奶奶。可是,当他告诉奶奶这个想法的时候,她怎么也不同意。最后他学不进去了。才想到要偷偷的外出。
第二天,我把杨彪叫到了办公室,跟他做了很长时间的思想工作,最后他终于答应不走了,一定要把初中读毕业。因为杨彪家庭困难,我把他的情况向学校反映了,学校又向上级提出了申请,使他得到了特困补助。才使孩子慢慢的安下心来学习了。
从那以后,我发现他变得越来越懂事,学习也渐渐的好起来了,直至中考,他考了五百多分的好成绩,顺利的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听说在高中,杨彪还是班级的班长,他还得到了一个企业家的赞助。好几次放假的时候,他都回来看我们,我们都觉得有这样的学生真自豪。
杨彪的故事让我认识到,我们要对学生付出真爱,细心,和耐心,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我们只有用爱心才能温暖他们,就行太阳的光芒能够温暖冰凉的冻土。只要我们坚持,他们终将被我们感化。所以作为班主任,有一颗无私的爱心是必须的,因为只有爱心才能改变一个人,把那些迷途的孩子引到正路上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