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乌哈旅游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是本册的第二个识字单元。主要由《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和《人之初》4篇识字课组成。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谜识字等,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

2.本单元重点是识字教学。《动物儿歌》是一篇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名称和生活习性学习生字,《古对今》、《人之初》则是韵语识字,《操场上》是看图学词学句。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逐步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感受识字的乐趣。

3.单元教学建议:鼓励学生边读边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边读边想,边读边发现。 内容 5.《动物儿歌》 教学要点 本课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重点是朗读儿歌,归类识字。 本课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自然之美。重点是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本课介绍了体育活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重点是归类识字,了解形旁表义的功能。 本课精选《三字经》的两个与教育孩子成长的片段,重点是识字、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内容。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打电话”为交际内容。重点是了解打电话的步骤,学会独立地打电话和接电话。 本次学习园地认识“包”字族,联系形声字构字规律,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积累歇后语,读寓言故事。重点是自主学习字词、积累字词,复习音序查字法。采用课时 2 2 2 2 教学建议 借助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识字。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借助图片和联系实际理解词语,图文对照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 借助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学习字词,有节奏地读好儿歌。 运用熟字加减法,结合语境认识生字;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内容。 打电话,说清楚意思,接电话,听清楚内容,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 口语交际 1 语文园地五 3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 2.用合作探究法学习词语、读准字音。 3.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歇后语。 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歇后语的意思。

4.借助拼音自主阅读寓言故事。 识字5 动物儿歌

课题 动物儿歌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1. 会认“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生字。 教学 目标 3.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识字。 5.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4.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教学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 重点 教学 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 会认“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当中哪个季节最炎热吗?(夏天)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问题导入,把课文内容牵扯导入 进去,激发了学生学 2﹒谁能说说在夏天里你看见过哪些小动物?(学生( )习的兴趣,为下面的分钟 自由回答) 学习做好铺垫。】 3﹒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动物儿歌》也向我们介 绍了好多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有文中所提及的各种动物图片及名字的画面)(板书:识字5 动物儿歌)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多读【设计意图:这是扫清几遍,记住字音。 2﹒指名读儿歌,纠正字音。 3.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2) jiān mí zào yùn chí huān wǎnɡ 间 迷 造 运 池 欢 网 阅读的障碍。生字的认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会认字才能通顺地读课文,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基础。】 (3)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读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 (4)开火车读、齐读。 (5)正音,指导:注意:读准平翘舌音,如“藏、新课 造”是平舌音,“食、蜘、蛛” 是翘舌音。还要注意教学 ( “蜻、蜓、藏”都是后鼻音。 )分钟 4.再读儿歌,画出表示动物名称的的词语和生字,练习读读。 认读词语:(课件出示3) 蜻蜓展翅 捉迷藏 蚂蚁搬家 粮食 ........ 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 蝌蚪游水 蜘蛛结网 ...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识字教 (1)读一读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注意看准音节,学,鼓励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提高识字效 (2)互读生词。小组同学互相帮助,让每位同学把每个率。为下面的分析和词都读准。 5.想一想如何识记生字? 归类识字:本课有6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都是左形右声,左边的虫字旁表意,右边的部件表音。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字理识字:“网”是象形字,可以结合课文彩图和汉字理解奠定坚实的基础。】 演变图来认识,引导学生了解象形字的特点6

熟字加偏旁:“迷”和“造”可以用熟字加“走之” 的方法来识记,“食”和“粮”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它们有共同的部件“良”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不同的字。

字义教学,应与字形教学相结合。如,通过看图认识6个虫字旁的字,即3种小动物 的名字;通过观察汉字演变过程图,了解象形字“网”等。

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词语举例:(课件出示4)

迷:迷人、人迷、迷路 藏:捉迷藏、冷藏、藏书 造:造句、打造、造就 食:食品、食用、伙食 粮:干粮、口粮、鱼粮 网:上网、网球、电网 6.检查朗读课文。

(1)朗读。结合插图,采用多种形式读儿歌。 (2)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小动物,在做什么?

(课件出示5)填空:本文提到了( )种小动物,

( )在空中飞,( )在花丛中飞舞,( )在土里

造宫殿,( )在地上忙着搬家,( )在池中游,( )

在房前结网。

三、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课件出示6、7)出示:间 迷 造 运 池 欢

(1)自己观察生字的特点。

本课有5个生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其中3个偏旁是走

【设计意图:指导书写

之。

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生

(2)教师范写指导:

字的结构及书写规则,“间”先外后内,门字框要大,写正,竖、橫折钩要写

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

直,不能歪,里面的日要写小一些,放在田字格中心位置。

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迷”先内后外,注意里面的“米”在中心偏右上一些,

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走之的笔顺是:点、横折折撇、平捺,横折折撇从橫中线起

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笔。

“网”先外后内,同字框要大而正,里面的两个“撇、 点”要分布均匀。 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迷”是走之旁,要先内后外,而“间”和“网”是先外后内。 2.学生描红,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4.(课件出示8)读读写写。如,时间、中间、迷人、 入迷、造字、运动、水池、欢乐、上网。 课堂小结四、巩固总结 及拓展延 伸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还认识了许多生字宝( )宝,收获不小,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儿歌。 分钟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īnɡ í ǎ ōnɡ 蜻 食 蚂 宫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蚂蚁(yī yǐ) 蜻蜓(tínɡ tín) 蜘蛛(zhū zū) 捉迷藏(cánɡ zànɡ) ....3.看拼音,写词语。 zhōnɡ jiān mí rén yùn dònɡ shuǐ chí huān xiào ( )( ) ( ) ( ) ( ) 参考答案: 1.q sh m g 2. 蚂蚁(yǐ√) 蜻蜓(tínɡ√) 蜘蛛(zhū√) 捉迷藏(cánɡ√) ....3.中间 迷人 运动 水池 欢笑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2.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巩固所学,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课件出示10) 导入 ( )分钟 间 迷 造 运 池 欢 网 蜻蜓展翅 捉迷藏 蚂蚁搬家 粮食 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 蝌蚪游水 蜘蛛结网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词语和短语的复习,起到过渡的作用,为下面的理解分析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 1.读儿歌,注意恰当的停顿:(课件出示11) 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设计意图:注意停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 顿:这些词语的停顿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有的是“展翅/2. 问答小游戏: 新课 教学 ( )分钟 飞”“游得/欢” 你来问:“蜻蜓半空做什么?”,我来答:“蜻“结网/忙”,有的是蜓半空展翅飞。” “捉/ 迷藏”“造/宫 “蝴蝶花间做什么?”,我来答:“蝴蝶花间捉殿”“运/食粮”,它迷藏。” …… 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拍手两两合作。 二、朗读儿歌,积累语言。 过渡:刚才,小朋友的表现真不错,现在看看你们读书读得怎么样。 1.(课件出示12插图) 观察图画:整首儿歌配上了生动形象的彩图,图们的停顿有所不同,问答的 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读出节奏和韵律】 上画了哪些小动物?(蜘蛛、蝴蝶、蚂蚁、蚯蚓、蜻蜓、蝌蚪。) 2.演一演: 展开想象,对照插图,做一做小动物的动作。 你来问,我来演(戴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头【设计意图:通过表饰)。 演,扮演小动物的动 你来问:“蜻蜓半空做什么?”,我来演:“蜻作,更好的理解儿蜓半空展翅飞。”(板书:蜻蜓——展翅飞) 歌。】 “蝴蝶花间做什么?”,我来演:“蝴蝶花间捉迷藏。” …… (板书:蝴蝶——捉迷藏) 3.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13) (1)“蝴蝶花间捉迷藏”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捉迷藏”采用拟人手法描写了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悠然自得的样子。) (2)仿写拟人句。(课件出示14) 小鸟在树上( )。 (3)指导朗读第一句:读出蜻蜓和蝴蝶悠然自得的样子,语速舒缓。 4.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15) (1)“蚯蚓土里造宫殿”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造宫殿”运用比喻手法,将蚯蚓写活了,它仿佛是在建造自己的家园,享受美好的生活。) (2)(课件出示16)“蚂蚁地上运粮食”,“运”字表现突出了蚂蚁的勤劳。一个“运”字侧面写出了“食粮”对于小小的蚂蚁来说是多么的重。 (3)指导朗读第二句:读出蚯蚓和蚂蚁的勤劳,乐在其中。(板书:蚯蚓——造宫殿 蚂蚁——运粮食) 5.学习第三句。(课件出示17)“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1)这一句写到了哪两个小动物?(蝌蚪和蜘 蛛)(板书:蝌蚪——游得欢 蜘蛛——结网忙) (2)“欢”和“忙”分别说明了什么? (“欢”字点出了蝌蚪在池中无忧无虑的欢快生 活。“忙”说明蜘蛛很勤奋,集中全部精神专注于自己 的工作。) (3)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的无忧无虑,快乐自 在,读出对蜘蛛的勤奋工作的敬佩之情。 6.做游戏 。 同桌合作拍手练习读儿歌: 引读边拍手边读: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 迷藏?…… (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三、做游戏,编创儿歌。 1.(课件出示18、19、20、21、22、23)出示“蜻【设计意图:做游戏的蜓、蝴蝶、蝌蚪、蚂蚁、蚯蚓、蜘蛛”等小动物图片,方法,通过拍手练习,介绍特点。 巩固课文的理解和积 2.学编儿歌。仿编: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累。练习口语表达。提捉迷藏?…… 3.交流儿歌。 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识字5 动物儿歌 板书 内容 蜻蜓——展翅飞 蝴蝶——捉迷藏 用心观 蚯蚓——造宫殿 蚂蚁——运粮食 得体会 蝌蚪——游得欢 蜘蛛——结网忙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照样子,写词语。(动词不能重复) 蜻蜓飞 ( ) ( ) ( ) 二、选字填空。(填序号) ①池 ②也 1.青蛙在( )塘里捉虫子。 2.这位警察叔叔( )住在这一带。 ③两 ④网 3.蜘蛛在树上忙着结( )。 4.天上飞着( )只美丽的鸟。 三、照样子,写句子。 例:蝴蝶飞舞。 蝴蝶高兴地飞舞。 1.蚯蚓松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采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蚂蚁搬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回忆课文,巧选择。 1.__________池中游得欢。 A.蚯蚓 B.蝌蚪 2.蚂蚁地上__________。 A.捉迷藏 B.运食粮 【答案】 一、蜜蜂采蜜 蚯蚓松土 蚂蚁搬家 二、1.①2.②3.④4.③ 三、1.蚯蚓卖力地松土。2.蜜蜂辛勤地采蜜。3.蚂蚁匆匆忙忙地搬家。 四、1.B 2.B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 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 2.利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经验,生活经验,自学生字,做到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领会字义。 3.整首儿歌配上了生动形象的彩图,利用图文对照,学生不难找到对应的小动物,也能 很快理解“展翅飞”“运食粮” “游得欢”“结网忙”等词。稍难理解的是“蝴蝶花间捉迷 藏”,可以引导学生做做动作,并展开想象,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就像小朋友在玩捉迷藏,多有趣!另一句“蚯蚓土里造宫殿”,把蚯蚓在土里松土比作“造宫殿”,也可以展开想象,把蚯矧想象成建筑师,感受蚯蚓的勤劳,感受儿歌的有趣,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出儿歌 的趣味来。 通过图文对照、动作表演、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儿歌之后,补充一幅别的 小动物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模仿儿歌“谁在哪里干什么”也来编一两句儿歌。完成了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训练。 不足之处: 1.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2.应该多设计一写游戏类活动,才能使学生有饱满的热情学习。

6 古对今

课题 古对今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1. 会认“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教学 目标 3.通过观察图画、对对韵歌识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通过朗读、认识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5.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 ;书写指导的重点是“夕、语”。 重点 字音教学的重点为“圆、严、寒”教学 词语理解重点在“严寒、酷暑”。 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 1. 会认“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目标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设计意图 导入 1.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第6课《古对今》。 ( )分(板书:6 古对今) 钟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 出示12个词语(课件出示2:词语):请小朋友 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 正确。 古一今 圆一方 严寒一酷暑 春暖一秋凉 晨一暮 雪一霜 和风一细雨 朝霞一夕阳 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设计意图:从字词入手,解决字词的读音,为通顺的朗读课2.小组合作学习: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的读音不文,扫清第一道障】 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碍。一读。 新课 教学 ( )分钟 3.指导读词语。 指名读,相机正音。 注意“暑、晨、朝”都是翘舌音;“圆、严、寒”都 带有前鼻韵母“an”,“凉、杨”都带有后鼻韵母“ang”。 开火车读,齐读。 4.识记生字: 【设计意图:这是扫清阅读的障碍。生字的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鼓励一字多法,一法多认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会认用。 (1)定位联想: 字才能通顺地读课“暑、酷、晨、霞”等笔画多的字,可在学生熟读成诵文,为接下来的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定位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整体记忆,不作字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形分析。 (2)熟字加减: 基础。】 其他笔画少的合体字可采用熟字加减的方法:如“圆、凉、细”可以采用熟字加 一加的方法记忆;“夕”采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多”减一半。 (3)寻找字源:(课件出示3、4、5) “寒、朝”均是会意字,可让学生看看金文的字形,给【设计意图:自主识学生讲讲字源,以帮助记忆: 字,鼓励多元识字,如“寒”——是指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光着脚站在一字多法,一法多两块冰上,说明天气很冷;他在旁边放了稻草取暖,但是仍用。是教材的要点。】 无法御寒。 “朝”——是指太阳从草丛中升起,而残月还未消失。 (3)组词识记: 组成常用词记忆:(课件出示6) 杨:杨树、白杨 霞:晚霞、云霞 凉:凉快、凉水、凉风 细:细小、细心 晨:早晨、晨风 朝:朝阳、朝气、朝夕 5.指导读对韵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学习第一节词语: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课件出示7:第一组词语图片) (3)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准节奏。) 【设计意图:当堂检测 (4)根据图片练习读第二节词语: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课件出示8:第二组词语图片) (5)练习读第三节词语: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课件出示9:第三组词语图片) (7)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8)齐读。 三、即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文中的这些对子词你们都认识了,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对字词的朗读训练,巩音读准。(课件出示10: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固所学。】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 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课件 出示11:不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齐读 四、识记、书写生字。 1.识记、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课件 出示12、13) (2)给生字找朋友。 2.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指导书写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生(4)教师范写书生字,生书空。跟老师重点学习书写字的结构及书写规则,“细”和“语”。 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的第一笔竖写在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竖中线上。 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 “语”:左右结构,言字旁的点和横折提的竖正对,右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部“五”的最后一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本课的“细、语、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另外:1个是独体字:夕;3个是上下结构的字:古、李、香。 (5)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6)学生描红、仿影、临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3.读读写写:(课件出示14) 古今、古人、凉水、凉风、细小、细心、夕阳、李子、语气、耳语、香气 课堂小结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及拓展延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对子词,学习了很多生字,下节伸( )分钟 课我们进行课文的交流。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 将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h ǔ ch iá 寒 暑 晨 霞 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严寒(yán yín) 朝霞(cháo zhāo) 酷暑(kù ɡào) 杨树(yánɡ yínɡ) 三、看拼音,写汉字。 xī xì lǐ 1.( )阳下,( )小的( 树苗在摇晃,在跳舞。 ɡǔ xiānɡ 2.千年( )树上的花儿开了,真( )。 参考答案: 1.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án sh én x 2.严寒(yán√) 朝霞(zhāo√) 酷暑(kù√) 杨树(yánɡ√) 3.夕 细 梨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通过朗读、认识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2.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 ( )分钟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词语和设计意图 (课件出示16:)古、凉、细、夕、李、语、香 短语的复习,起到过 2.出示:(课件出示17:) 和风细雨 夕阳 朝霞 方圆 鸟语花香 严寒 酷暑 古今 练习朗读。 二、精读感悟,重点理解。 1.你知道什么是对子词吗? 师讲解:(课件出示18:) 【设计意图:学习对渡的作用,为下面的理解分析做好准备。】 (1)对子词一般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字数都韵歌,首先应该了解相等,断句一致,音调和谐。 (2)一般有以下词语组成: 什么是对子词,以及对子词的分类。为学】 同类词:晨——暮 雪——霜 柳——杨 桃习课文打下基础。——李(板书:同类词) (课件出示19) 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 (和风)(细雨) (山清)(水秀)(板书:近义词) 新课 教学 ( )分钟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朝霞)(夕阳)(板书:反义词) 2.学习第一小节。(课件出示20)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1)第一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古—今 圆—方 (是两组反义词。“古今”是一组时间方面的相对反义词,“圆方”是形状方面的相对反义词。) (2)第二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课件出示21)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这也是两组反义词。“严寒”写的是冬天,“酷 暑”写的是夏天,“春暖”写的是春天,“秋凉” 写的是秋天,两组对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年四季 的不同。) 3.学习第二小节。(课件出示22)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1)这一小节是一些什么词组成的对子歌? (其中“晨—暮、雪—霜”是一组同类词,“和风【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与细雨”是近义词,“朝与夕”是反义词。) 实际,扩大词汇量,通 (2)(课件出示23)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 过找近义词,轻松理解 (从自然现象方面介绍对子,向我们展示了白云、了词义。】 雾气弥漫,雪霜连天的洁白世界。) (3)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雨? 风:微风、大风、狂风 雨:毛毛雨、小雨、大 雨、暴雨、雷阵雨 “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的哪个意思 相近?“细雨”和“毛毛雨、小雨、大雨、暴雨、雷 阵雨”中的哪个意思相近? (“和风”是 “微风”,是温和的风,“细雨” 是与“毛毛雨”相近,很小很细的小雨。) (4)联系生活思考: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 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朝:就是早上,朝霞在早上东方的天空会出现, “夕阳”就是快要落山的太阳。) 4.学习第三小节.(课件出示24)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1)第一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桃—李 柳—杨 (“桃、李”都是水果,“柳、杨”都是树木,为同类 词组成的对子歌。) (2)第二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课件出示25)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则是两个四字词语,这句把 两个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拆开相对,表现了大自然 的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看视(3)(课件出示26)出示“莺歌燕舞”和“鸟语花频画面,帮助理解词语香”的视频画面,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让学的意思。】 生了解这个美好的画面就是“莺歌燕 舞”和“鸟语 花香”。 三、拍手游戏,练习朗读 1.师生对读。 2.生生对读。 3.同桌玩拍手对对子游戏。 4.男女生对读全文。 四、创编对子,拓展练习 1.分组自编对子。 2﹒交流反馈。 五、收集对子,实践活动。 1. 找对子。 【设计意图:通过找对子、对对子游戏,巩固对对子词的认识和理给学生每人一张本课的词语卡片,让学生找到能解。】 和自己相对的词语,然后读一读。 收集对子,读背对子。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让学生上网或阅读课外读 物,收集对子歌,并背诵。比一比,谁 收集得多,背 得多。 2.对对子。(课件出示27) 可以由老师说前面部分,让学生对后面部分。如: 长对( ),远对( )。春风对( ),山高对 ( )。 板书 内容 识字6 古对今 同类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二、选字填空。(填序号) ①园 ②圆 1. 这是一个( )桌子。 2.春天,公( )里真热闹啊! 三、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1.读了选文,你想到的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选文,你知道了哪两种鸟?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 你喜欢选文中的哪种树呢?请画下来。 【答案】 一、木:杨:白杨 李:李树 杏:杏树 月:朝:朝阳 胖:白胖 脸:笑脸 二、1.②2.① 三、1.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2.黄莺 燕子3.略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 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 2.利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经验,生活经验,自学生字,做到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领会字义。 3.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 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自主地、愉快地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 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不足之处: 1.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2.教师范读对学生的示范性不够强。 一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更多的是模仿老师。因此,我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为学生做好朗读的示范。

识字7 操场上

课题 操场上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1. 会认“拔、拍”等12个生字和火字旁1个偏旁,会写“拍、跑”等7个生字,写好足字旁。 教学 2. 正确、连贯地读好词语,正确、流利地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目标 3.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各项体育活动。 4.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识字。 5.培养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 归类认识提手旁和足字旁的字,了解形声字的形旁往往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这一规重点 律 教学 归类认识提手旁和足字旁的字,了解形声字的形旁往往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这一规难点 律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写好足字旁。 2. 正确、连贯地读好词语,正确、流利地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1. 会认“拔、拍”等12个生字和火字旁1个偏旁,会写“拍、跑”等7个生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丁零零……”,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出了教室,来到操场上,他们都做哪些活动? 导入 ( )分的是哪里。(板书:操场上)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钟 (打球、拔河、拍皮球等) 2.(课件出示2:课文插图)出示插图,看看图上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出示插图,想象直观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3.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识字7》。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识字7) 二、指导看图,认识事物 (课件出示2:课文插图)1.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体育活动?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让学生结合图画,结【设计意图:看图学合生活积累,认识活动名称。(跳绳 踢毽子 丢沙包) 文,联系生活积累, 三、图文对照,识字识词 小朋友们,你们看,它们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 新课 (一)识字 教学 1.分别出示,逐行认读。(课件出示3) ( )分 第一行: 打 拍 跑 足 声 身 体 钟 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行试读,教师指名读。 轻松了解课文大意。】 【设计意图:自主识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身、声”是翘舌音,“足”字,鼓励多元识字,为平舌音教师范读或领读。 一字多法,一法多第二行:操 场 热 闹 锻 炼 拔 拍 跑 踢 铃 体 用。是教材的要点。】 注意正音:“操”是平舌音,“场”和 “热”是翘舌音;再如“锻”和“炼”是前鼻音,“铃”是后鼻音。 2. 识记生字 (1)熟字加偏旁。如“拍、跑、铃、体”:例如:拍:扌+白 ,跑:⻊+包等。 (2)偏旁归类。如“操、拔、拍”都是“扌”旁。又如“跑、 踢”都是“⻊”旁。 (3)形声字归类。如“拍和白,跑和包、踢和易、铃和令、锻和段”。 (4 )有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 语境中巩固识记。词语举例:(课件出示4) 操:早操、体操、操心 场:广场、菜场、农场 拍:拍手、拍打、球拍 铃:门铃、风铃、铜铃 热:热水、热心、热爱 体:体育、体操、全体 (二)识词 (课件出示图文5)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跳绳 踢毽子 丢沙包 1.让学生借助图画认识词义。可采用在图上认一认,说一说体育活动的活动方法。 2.反复朗读,巩固读词。 好了,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 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 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 请小朋友开火车读,好吗?(小组内开火车读) (三)读句 (课件出示6) 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好。 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能注意停顿,就能读出节奏,读 出韵味。 四、学习偏旁,写字指导 出示生字:打 拍 跑 足 声 身 体。(课件出示7-8) 【设计意图:指导书写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 2.学习新偏旁。(课件出示9) 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生字的结构及书写规则, 认识火字旁,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读,知道含有“火”的字多与热或火有关。指导写好偏旁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火”。 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3.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课件出示10) “跑”: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足”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包”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要舒展。 身体的“身”:书写时注意横之间要均匀,横折钩要写得长而挺拔,最后的撇要贯穿整个字。 “声”:上下结构,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部分中间的小竖要与上面的“士”的一竖对齐。 5.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6.教师巡视并进行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7. 投影展评进行写字修正。 8. 读读写写。 打听、拍手、长跑、十足、声音、身体。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dǎ pāi pǎo zú ( )球( )手 ( )步 ( )球 shēnɡ shēn tǐ 大( )( ) 2.写出含有下列偏旁的汉字。 火:( )( )扌( )( ) 3.比一比,再组词。 场()拔()操()炼() 杨()跋()澡()练() 答案: 1.打 拍 跑 足 声 身体 2.火:炮 烟 扌:打 拍 3.比一比,再组词。 场(一场)拔(拔河)操(操心)炼(锻炼) 杨(白杨)跋(跋涉)澡(洗澡)练(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各项体育活动。 2.培养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词语,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12) 导入 ( )分钟 【设计意图:词语和设计意图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跳绳 踢短语的复习,起到过毽 丢沙包 渡的作用,为下面的 2.给“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理解分析做好准备。】 组词。(课件出示13) 二、精读感悟,重点体会。 (一) 学习第一行词语。 1.依次出示“打球”“拔河”“拍皮球”等图画,让学生说出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14)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理解词语,扩大了词汇积累。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新课 教学 ( )分钟 当出示“打球” 一词图文时,问:你都打过什么球? (打篮球、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 打篮球、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都叫打球。 2.出示词语:打球 拔河 拍皮球。(课件出示15) 3.把“打”“拔”“拍”变成红色,让学生找出共同点。(课件出示16)(板书:打 拔 拍) 【设计意图:本课的词语很多与体育运动有(这三个字都带提手旁。) 关,运用做动作来理解4.复习已学过的提手旁,做相应的动作,说说为什么词语,非常合适。】 都带提手旁。 (带提手旁的字都和手有关。“打球”、“拔河”、 “拍皮球”都用到手。) 5.说说自己还认识哪些带有提手旁的字。 (带提手旁的字很多:捉、抓、提、拎等) 6.做给图片粘贴词语的游戏。 把相应的词语粘贴在图片上。 7.开火车读大屏幕上的词语。 (二)学习第二行词语。 1.(课件出示17)出示词语:跳高 跑步 踢足球 等图文,说出图上的小朋友干什么。 2.出示词语:跳高 跑步 踢足球。(课件出示18) 3.把“跳”“跑”“踢”变成红色,学生找出共同 点。(课件出示19)(板书:跳 跑 踢) 4.学生做相应的动作,找出三个字的共同点,都 是足字旁。 5.领读足字旁,并引导学生书空。 6.做给图片粘贴词语的游戏。 把相应的词语粘贴在图片上。 7.开火车读大屏幕上的词语。 (三)学习儿歌。 1.整体感知 自由读儿歌,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读句子,儿歌的第1句告诉我们时间,第2句告诉我们地在读中认识了词语,了点,第3、4句告诉我们参加体育活动,能够锻炼身解了词语含义以及字体,使身体强壮。 2.出示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20) “铃声响,下课了 ,操场上,真热闹。” 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义。】 (交代了时间:下课了;地点:操场上;事件:活动真热闹。) 3.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21) “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好。” (1)该句又给我们展示了什么体育活动?都与什么有关的活动? (跳绳、踢毽子、丢沙包三种体育活动。其中“跳绳、踢毽子”与脚有关,“丢沙包”与手、脚都有关。) (2) 这一句又说了什么? (告诉我们:只要天天锻炼,我们的身体一定会更加健康。)(板书:要天天锻炼身体好) 三、总结提高,巩固拓展。 (课件出示22) 1.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你天天都在做什么活动? 课堂小结 2.儿歌拓展。 及拓展延 拍皮球 伸 ( )分钟 小皮球,举高高, 扔出去,它就跳, 跳到东,跳到西, 跳到鞋里藏猫猫。 识字7 板书 内容 扌:打 拔 拍 ⻊:跳 跑 踢 要天天锻炼身体好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填空。 ( )球 拔( ) ( )皮球 跳( ) ( )步 踢( ) ( )绳 ( )毽子 丢( ) 2.你还知道哪些体育活动? 3.你最喜欢什么体育活动?简单介绍一下该活动。 【答案】 1.打 河 拍 高 跑 球 跳 踢 沙包 2.两人三足 贴纸赛跑 推车比赛 3.我最喜欢玩丢沙包。 游戏的人数最少要在三人以上,最高不限。在一个大约是羽毛球场大小的地区中游戏,其中的两个人站在场地的两端,为丢沙包的人,两人互相传接。其余的一人在场地中可任意跑动,躲避两个人的沙包传接。被打到则算死掉一次。相反,被场中的人接到沙包一次,就可以得到一命。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出示插图,想象直观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来。看图学文,联系生活积累,轻松了解课文大意。 2.自主识字,鼓励多元识字,一字多法,一法多用。 3.部编教材的要点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4.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第一行的活动与手有关,词语中的动词都带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动与脚有关,动词都带足字旁。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壮。插图对应了 6个词语中4项体育活动的 名称,同时也对应了儿歌描绘的活动情景,在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 (1)字形教学,以整体识记为主,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 识记。 (2)读词语时,学生可能会一字一字地读,比较拖沓,应指导学生读词语时要注意字与字的连贯。 (3)学习词语时,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体育活动名称与课文插图一一对应起来。学习儿歌时,可以问问学生读懂了什么。 不足之处: 1.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2.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仅仅局限于课文内容,没有发散开,是因为我此处缺乏点拨。我应该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展开想象的翅膀,而不局限于课本。

8 人之初

课题 人之初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1. 会认“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远、近”等7个生字,重点写好“之、义”。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 目标 3.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识字。 4.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5.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 重点 认识“之、初、性”等13个生字,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 认识“之、初、性”等13个生字,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 。 目标 义”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 会认“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远、近”等7个生字,重点写好“之、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谈话导导入 入,出示课题,把学生化。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学习《三字经》选段第8课《人( )带到课文的学习中。 分钟 之初》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识字8 人之初) 二、介绍《三字经》。 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三字经》(教师读,学生听)。 (课件出示2)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学习中 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 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 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 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新课 教学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分钟 四、学习生字,检查预习。 1. 借助拼音(课件出示3),自由读生字新词。 第一行: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幼不学 玉器 知义 ..... 要求: (1)读准字音,词连读。 (2) 四人一小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在 书上用“.”做记号,多读几遍。 2.去拼音,自由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4) 要求: (1)读准字音,词连读。 (2) 四人一小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不会读了,可 以问问小组的同学,也可以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检查指导。 (1)指名读生字及词语。 (2)相机指导:“之、初、善、专”是前鼻音还是都是翘 舌音,“专、迁”是前鼻音,“性” 是后鼻音。 (3)齐读生字及词语。 第二行:苟不教 子不学 又不学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设计意图:本环节学 不知义(课件出示5) 是“不”变音的教 注意观察这一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带有“不”学,集中学习,不字字。) 进行“不”的 变调规律复习: 后面的字是第四声时,读第二声;后面的字是其他声调时,都读第四声。 4.识记生字 (1)采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初”,衣字旁加“刀”;“性”,竖心旁加“生”; “贵”,“中”加横加“贝”;“玉”,“王”加一点。 (2)采用字理识字法识记: 的变调规律,引起学生的重视。】 【设计意图:自主识字,鼓励多元识字,“性”,从“心”,指人的本性;从“生”,指人的本一字多法,一法多性、性格 一生下来就有。 用。是教材的要点。】 “教”的甲骨文的字形,像一个老师拿着教鞭督促孩 子学知识。 “善” 的甲骨文字形是羊下面一只眼睛,表示看来十 分美好。 五、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课件出示6)出示生字“之、相、近、习、远、玉、【设计意图:对于写字义”,认读,口头组词。 2.指导观察生字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的指导,先认读,再组词,接着观察该字的特3.老师重点指导“之、习、近、义”的笔顺和书写,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学生书空。(课件出示7) 置,最后范写指导。教“之”独体字,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学步骤层层推进,扎实要小,平捺紧接着横撇写。 有效。】 “习”独体字,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 横折钩的竖部分略往左斜,点提 起笔与横折钩起笔直对。 “近”半包围,先写里面的“斤”,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 的字托住。 “义”独体字,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 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 4.学生描红,仿写。 5.展示书写作品,进行讲评。 6.读读写写:之后、相当、近来、走近、远近、习气、学习、远山、白玉、玉石。 六、指导朗读,播放视频。 1.自由读课文。 2.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朗读。(课件出示9) 3.学生练读。 4.配乐朗读。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_ū ___uì ____ì ____òu 初 贵 器 幼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性别(xīnɡ xìnɡ) 教师(jiāo jiào) ..善良(sàn shàn) 迁动(qiān qiàn) ..3.看拼音,写汉字。 yuǎn jìn xué xí yù mǐ yì yì ( ) ( ) ( ) ( ) 答案: 1.ch g q y 2.性别(xìnɡ) 教师(jiào) ..善良(shàn) 迁动(qiān) ..3.远 近 学 习 玉米 意义 第二课时 1.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词语,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复习字教学 目标 1.(课件出示10)出示生字:之 相 近 习 远 词,起到过渡的作玉 义 指名读,齐读。 导入 ( )分钟 2.出示词语:(课件出示11) 初始 初夏 性格 个性 专门 专心 善良 友善 练习朗读,你还能想到哪些词语? 3.齐读全文。 用,为下面的理解分析做好准备。】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理解字词意思。 【设计意图:联系生“习”,你在哪里 见过这个字?(习惯、习性、活,理解词语,扩大恶习。) 了词汇积累。为学习可以相机告诉学生,这里的“习”是习 惯、习课文打下基础。】 性,“恶习”是不好的习惯、习性。(课件出示12) 苟:如果,假如。 乃:就。 迁:搬迁,变迁,变化,改变。 宜:意思相近的:合适,适宜。意思相反的:不 宜。 琢:雕刻。 【设计意图:教师先引器:器具,有用的玉器。 领学生扫除字词的障义:道理。 碍,剩下的理解诗文,2.学习第一节。 新课 教学 ( )分钟 (1)指名读第一节。(课件出示13:第一节) 就不难了了,一定学会放手给学生自己去理 (2)老师简单介绍诗文意思: 】 第一句:每个人本性都是善良的。这个善良的本解感悟。性,每一个人都相同,后来因为个人的学习环境不一 样,性情便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第二句:如果幼小的时候不施以良好的教育,那 么他的性情便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而有所改变。教育的 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恒而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经过老师的介绍,你懂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代表全班展示:我们的本性是善良的,要经过好 好学习,接受好的教育,才能成才。(板书:善良 好 的教育)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节。 (1)自由读第二节。 (2)指名读第一句(出示:子不学,非所宜。幼 不学,老何为。)(课件出示14) (3)你读懂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代表全班展示: 如果不肯好好学习,是非常不应该的,因为幼小 时不肯及时学习,将来长大后,能有什么成就和作为 呢? (4)指导朗读。 (5)(课件出示15)出示没有雕刻的玉石和雕刻【设计意图:读句子,好的精美玉器的图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读中认识了词语,了 (6)(课件出示16)(出示:玉不琢,不成器。解了词语含义以及字人不学,不知义。)指名读。齐读。 (7)谈谈读后的收获。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义。】 玉是一种可以用来当装饰品的石头,如果不去雕 琢它,它是不能成为人见人爱的美器;同样的道理, 人如果不肯勤奋求学,是不会懂得礼节道义的。 三、练习背诵 1.指导朗读全文。 2.练习背诵。 四、巩固拓展。 朗读并背诵《新三字经》。(课件出示17) 新三字经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进校门,守秩序,靠右行,不拥挤。 见师长,先问好,要热情,懂礼貌。 课堂上,要动脑,写作业,要仔细。 课间操,认真做,文明语,挂嘴上。 十分钟,备学具,不喧哗,不追跑。 放学时,路队齐,出校门,守交规。 新世纪,好儿童,懂文明,有礼貌。 8 人之初 板书 内容 善良 好的教育 好好学习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反义词,连一连。 老 近 远 幼 善 非 是 恶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非所宜。幼不学,( )。 ( )不琢,( )器。人不学,( )。 三、根据意思写句子。 1.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刚生下来都是善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答案】 一、老一幼 远一近 善一恶 是一非 二、子不学 老何为 玉 不成 不知义 三、1.人不学,不知义。2.人之初,性本善。 3.苟不教,性乃迁 4.玉不琢,不成器 5.子不学,非所宜。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谈话导入,出示课题,把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来。“不”变音的教学,集中学习,不字的变调规律,引起学生的重视。 2.自主识字,鼓励多元识字,一字多法,一法多用,是部编教材的要点。 3.先认读,再组词,接着观察该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范写指导。教学步骤层层推进,扎实有效。 4.本课精选《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进行识字教学,共八行,四句。第1个片段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2个片段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两个片段意思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大体了解意思, 并熟读成诵,为今后更好地理解、领悟、印证打下基础。 不足之处: 1.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2.课堂气氛的调动做得不好,应该设计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口语交际:《打电话》

课题 打电话 课型 口语交际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2.打电话时,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接电话时,能听清楚主要内容。接打电话时,都要注意使用礼貌。 教学 重点 打电话时语言表达清楚,简洁明了,有礼貌。 1.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教学 难点 教具 准备 打电话时要先说自己是谁,没听清楚时,可以请对方重复。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导入 你打过电话吗?应该怎样打电话呢?(板书:口语交( )【设计意图:联系生分钟 际:打电话) 活,创设情境,直入 课题。】 二、交际演练。 1.看一看:(课件出示2:交际插图)认真观察图画, 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读一读:(课件出示3:泡泡语言)读一读泡泡中的语言,他们打电话时都说了些什么。 3.练一练:两个小朋友一组练习打电话,一个人扮演阿姨,一个人扮演李中。 4.讲一讲:根据同学或自己的表演,说一说打电话应该新课 注意些什么?(课件出示4-5) 教学 (1)打电话要先拨号,号码要拨对。 ( )分钟 (2)如果是忙音,可过几分钟再拨打。 (3)电话拨通后,要先自我介绍,再讲事情。 (4)如果对方不是你要找的人,要告诉对方你找谁。 (5)无论接打电话,都要听清主要内容,把话说清楚,使用礼貌用语。 (6)打电话时常用的礼貌用语有:你好;请问……;谢谢;再见。 (7)打电话时要先说自己是谁,没听清楚时,可以请 对方重复。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实践,练习打电话,总结出打电话的要注意事项。】 5.诵读打电话儿歌:(课件出示6) 打电话,先拨号,电话号码要拨对。 拿起电话说“您好”,告诉对方我是谁。 明明白白说事情,要点一定要说清。 认真倾听对方话,主要内容记心内, 通话结束说“再见”,注意电话要归位。 6.议一议:看看谁表演得好,为什么? 7.试一试: (1)读一读下面几个要求,明确打电话的目的。(课件出示7) a.约同学踢球;b.向老师请假;c.一个叔叔打电话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2)同桌选一个情景(课件出示8),练习打电话。 (3)指明表演给全班同学。 三、拓展练习 (1)到同学家玩,同学的爸爸妈妈留你吃饭,打电话告诉家里人。 【设计意图:拓展练课堂小结(2)因为生病请假,不知道当天的作业,打电话问同习打电话,巩固所及拓展延学。 伸学,百学不如一练,(3)有一个阿姨打电话找妈妈,妈妈不在家,阿姨请( )实践出真知。】 分钟 你转告妈妈一些话。 (4)老师打电话来,说晚上要来家访,你不知晚上父母能否准时回家。 口语交际:打电话 板书设计 语言简洁明了 说话大方 吐字清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口语交际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交际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明白怎样和别人打电话,语言上表达清楚、简单明了。所以在教学中通过提问,质疑、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明白道理,训练能力。并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迁移、运用,迅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打电话应该注意表演到位,设身处地,而不是一种形式。

语文园地五

课题 语文园地五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2.通过诵读歇后语,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3.和大人一块儿读,提高自己的课外阅读能力。 教学 重点 复习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积累歇后语,儿歌。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儿歌,猜谜语识字,学会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 难点 阅读小短文,提高阅读能力。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揭题导入 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板书:语 ( )分钟 文园地五) 二、学和用。 板块一:趣味识字 (课件出示2) 有饭能吃饱, 有水把茶泡。 有足快快跑, 有手轻轻抱。 有衣穿长袍, 有火放鞭炮。 1.借助拼音自读儿歌。 2. 读完这几句,我们猜到这个谜底是什么? (每一句说的都是同一个字“包”。)(板书:包)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学习“包”的字族文,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新课 3.认读以下生字:(课件出示3) 教学 ( fàn nénɡ bǎo chá pào qīnɡ biān pào )分钟 饭 能 饱 茶 泡 轻 鞭 炮 【设计意图:在熟读的 (1)借助拼音读。 (2)去掉拼音读。(课件出示4) 基础上,引导学生模仿4.“饱、泡、跑、抱、袍、炮”6个形声字,左边偏旁泡泡说说自己的发现,进一步了解形声字同表意,右边部件“包”表音。 5.你还认识关于哪个字的字族文? 关于“青”的字族文:请 清 情 晴 睛 关于“丁”的字族文:灯 打 订 盯 钉 叮 板块二:我的发现 1.出示汉字:(课件出示5) 2.你发现了什么?吃 叫 吹 咬 提 拔 捉 拍 跑 跳 踢 踩 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的构字规律。】 我的发现是:这十二个汉字,分成三行。 第一行的四个字“吃、叫、吹、咬”都是口字旁,而这 几个动作,都需要嘴来完成,这就告诉我们,口字旁的字大 多与嘴有关。(板书:口 与嘴有关) 【设计意图:能辨第二行的四个字“提、拔、捉、拍”都是提手旁,而这析学过的形近字和几个动作,都要用手完成,这也告诉我们,提手旁的字大多同音字,在具体语境与手有关。(板书:扌与手有关) 中正确选择使用。强第三行的四个字“跑、跳、踢、踩”都是足字旁,而这化学生在语境中根据几个动作,都需要用脚完成,同样告诉我们,足字旁的字大字义正确选择汉字的多与脚有关。(板书:⻊ 与脚有关) 3.想一想,相同偏旁的字还有哪些? 月字旁:胸 脯 胳 膊 脸 腿 氵:江 河 湖 泊 流 你发现了什么? 月字旁的字和人的身体的某一部分有关。“氵”和水有关。 板块三:字词句运用 1. 选一选,填一填。 能力。】 (1)想一想“清”与“青”,“在”与“再”有什么不同。 (2)读一读句子,然后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青山”是指绿绿的山,应选择表示颜色的青 色的“青”; “清泉”与水有关,应选择三点水的“清”。 “在教室门口”的“在”表示在哪里, 与“再见”的 “再”是不同的。 (3)小组讨论交流填空。(课件出示6) 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 放学了,大家(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说(再)见。 (4)比一比,填一填 请 情 (请)你让一让好吗? 只要认真,任何事(情)都能克服。 2.比比谁最快。 (1)复习音序査字法的步骤,看谁能把査字典的步骤说 得最清楚。 (2)火眼金睛,连一连 J M B T O Q N t q m j n o b (1)看谁先从字典里找到这几页。(课件出示7) 89页 123页 654页 539页 比一比,谁能最快的速度熟练翻阅字典,找到相应的页码。 (2)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课件出示8) 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查出下列汉字的页码。(板书:音序查字法) 溪( ) 解( )准( )楼( )伯( ) 二、积累运用 1.出示歇后语(课件出示10) 【设计意图:熟读成诵,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传统语言形式的特点,对积累 其他歇后语有一定兴趣。】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芝麻开花——节节高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2.借助拼音读歇后语,读通顺,熟练。 【设计意图:和大人 3.(课件出示11)初步感受歇后语语言形式的生动、有趣。 教师讲解:这样的句子叫做“歇后语”。歇后语是由两部分 组成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 是本义,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不言而喻。 4.把课前自己搜集到的歇后语,展示交流一下。 5.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歇后语。 三、和大人一起读(课件出示12)《狐狸和乌鸦》 (原文略,见教材第65-66页) 一起阅读寓言,了解寓言的内 容,明白包1.可以先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这个童话故事,在熟含的道理,分享阅读读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表演。 2.思考:(课件出示13-14) (1)故事里都有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的收获,感受共读的乐趣。】 狐狸利用花言巧语把乌鸦嘴里的肉骗到手的故事。 (2)狐狸为什么对一片肉都馋得直流口水? 因为狐狸此时也在找吃的,说明它很饿。 (3)狐狸骗到乌鸦的肉了吗?狐狸是怎么骗到肉的? 狐狸骗到了乌鸦的肉。狐狸假意赞美和奉承乌鸦漂亮, 嗓子好,乌鸦很得意,张嘴唱歌,肉就掉了下来。 (4)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喜欢听好听的话,容易上 当受骗。(板书: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5)你想对故事中的狐狸说些什么,想对乌鸦说些什 么? 我想对狐狸说:“你这样到处说谎骗人,是不对的,时间久了,大家都会讨厌你,把你当成敌人的。” 我想对乌鸦说:“今后千万吸取教训,别那么容易上当受骗,不要太喜欢听好听的话。” 语文园地五 包 口 与嘴有关 板书 内容 扌 与手有关 ⻊ 与脚有关 音序查字法 歇后语 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在这个练习的教学中,我首先谈话导入,娓娓道来,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到课堂中来,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比较简单的训练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既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适合低年级小朋友们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一目了然,浅显易懂。让学生们愿意学,学得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适当点拨,让学生轻轻松松完成本练习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课堂组织教学还要加强,特别是面对低年级学生。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汉字。

口:( )( )( )艹:( )( )( )⻊:( )( )( ) 2.选字填空。 生 声

早晨,校园里传来小学( )朗朗的读书( )。 3.填空。

小葱拌豆腐——( ) 竹篮子打水——( ) 芝麻开花——( ) 十五个吊桶打水——( )

4. 读了《狐狸和乌鸦》,你明白了什么?

参考答案:

1.口:吃 吹 叶 艹:草 花 芳 ⻊:跑 跳 踢

2.生 声

3.一清二白 一场空 节节高 七上八下

4.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喜欢听好听的话,容易上当受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