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财务管理调研报告

财务管理调研报告

来源:乌哈旅游
财务管理调研报告

财务管理工作涵盖预算、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财务审计工作等诸多方面,具有工作内容杂、涉及的部门和环节多、内部控制难的基本特征。如何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财务审计结果的有机结合,实现依法理财、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强化监督的财务管理工作目标,是摆在基层国税财务部门面前的一项突出、迫切需要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一、目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财务管理帮工作找不到小捷尔,被机关事务管理边缘化。由于经费审批职能部门部门对财务管理方面的规定不甚了解,加之财务活动审计和把关活动相对滞后,行政过程中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问题时有发生,财务部门内部各岗位之间缺乏适时沟通,呈多张皮的格局:管出纳的,不问不良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的,不管政府采购的规定,管政府采购的,又不掌握大宗支出情况,各类财务管理活动间缺乏纽带和桥梁,形不成有机的整体,财务管理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主动权,管理质量始终难以大幅提高迅速提高。

二是机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没有严密,支付复核名存实亡。按照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进行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规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支付申请提出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办理支付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经过行政许可后随后无条件地办理支付,已经成为绝大部分单位和不识庐山真面目相关人员的思维定式和习惯做法,财务部门或财务人员一旦提出异议,会认为违背常理,势必招致非议。

三是道德素质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懂业务、会管理、能协调机制的通才不多,会计信息失真,随意或者错误使用核算科目、自行调账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二、资金管理财务管理应以对支付复核为基点,促进其他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定员定额二等改革在国税子系统的逐步推行,国税系统的工作已经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的精细化全速。如何摆脱财务管理边缘化的窘境,应当从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通过加强日常收支活动事中的监督,将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有效解决在货币资金兑付前。具体讲就是做好支付复核环节的“三个强化”。

(一)强化支付复核岗位职责。必须遵循财务管理的内在要求和一般规律,建立和完善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和办理支付货币资金支付的制度性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要强化支付复核环节的审查监督:由财务部门负责人或指定的专人承担支付复核职责,对经过审批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并赋予支付复核岗位是否的最终裁定权,初审无误并签字后,交由司库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未经复核签字的,出纳相关人员拒绝支付。对不必符合财务制度要求的支出管理业务业务,要求经办人改正、补充,对改正、补充后仍不符合的,有权拒绝受理。

(二)强化马萨省强化支付的流程控制。根据会计重新配置原理,设计《货币资金支付申请及做账粘贴单》,在“支出事项要素栏”设定:事由、金额、科目名称(会计核算科目)和政府机构采购情况等;流转在货币资金支付流转步骤设定:报销人、部门负责人、

审核人、审批人、用款渠道(交易量零余额账户还是实有信贷资金账户)、支付复核等。以格式化的审批单据进行作为对货币资金支付进行流程控制的链条,将完整反映会计支出活动必需的支出财务要素和申请、审批、复核、出纳、核算等环节串连起来,融为一体,提高支付申报的程序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三)强化财务管理诸事宜的全面诸审查。支付复核岗位除了按常规复核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投资金额计算是否正确,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外。针对财务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岗位)、环节多、内部控制难的特点,坚持寓财务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于货币资金支付复核之中,减小五个方面财务增加事项的审查。

首先是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督。审核人员应对照年度支出评注预算,增加审核大额支出项目是否确立没有预算不能开支的观念,有无纳入年度预算,对于没有预算的支出事项不予报销,如是特殊情况需要有变动时,一般通过变更预算,报经局领导批准后执行,从而进一步增强预算执行的刚性,确保预算安排的各项资金落实及合理使用。

二是强化进一步提高对政府采购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未按照有关规定实施政府采购或擅自采购发生的支出不予报销。对也已实施政府采购的支出,及时与本部门负责政府采购的人员衔接,审查其是否向财务部门报送政府采购计划,是否执行总局、省局开始集中采购目录、限额标准和和计划单列市,归档的政府采购资料是否齐备。复核人员根据经办单位提供的资料,确认有否为政府采购,出纳人员据此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有关支票填制要求,填写支付令代码,办理付款。

三是不断完善对固定资产增加等环节的监督,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和连贯。对固定资产购置财政支出,重点审查是否编制购置计划,列入当年预算,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购置资产前,是否填制《固定资产增加审批表》,履行报批手续,购入后,管理主管部门是否填制《固定资产验收单》并登记入资产账,复核人员根据经办人提供的表、单,分别确认“办公设备购置支出、交通工具购置支出、信息网络购建支出或其他资本性支出”,由会计人员据以记账。

四是强化对资金支出渠道的调度。在《货币资金支付申请及原始凭证粘贴单》的“用款渠道”栏目中,由重审人根据支出的科目名称、中央财政零余额账户用款专项经费额度的使用进度,确定支出在中财拨款或“其他收入”中列支,从而达到优化中央财政拨款的支出结构的目的,保证中央财政下拨的项目经费用好、用足。

五是正确确定应付账款会计核算科目。审核人员按照《行政单位会计科目》,科学确定五项各项支出核算的科目名称,分别归入人员开销、公用支出科目,会计人员只需按照已经明确的会计科目进行记账,并使各项支出准确定位、各得其所,既可以提高会计核算科目的准确性和会计信息质量,改变会计报表、账册、凭证信息不对称,票据市场失真的问题。同时又能够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记账的效率。

从财务管理的匮乏最薄弱和最关键的环节—支付复核入手,找到预算、资产、政府采购、审计各项工作结合点,推进预算控制、资产控制和政府采购控制基础建设等制度的全面建设,形成自然科学的财务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一定能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推进国税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