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D)是指任务比较分散,甚至跨省跨市的企业。D、区域型企业 2、材料消耗构成不包括(D)。D、施工操作不慎造成材料损失 3、以下不属于制定消耗定额常用的方法的是(B)。B、比较类推法 4、(A)的特点:运输面广、机动灵活、快速、装卸方便。A、公路运输 5、(C)采购部门与建设项目联系密切,这种情况不宜分散采购而应集中采购。C、现场型企业 6、(C)出库方式更能体现为生产服务的要求。C、送货 7、以下不属于钢材数量验收方式的有(C)。C、试验对比
8、按价值和使用期限分类,工具分为固定资产工具、低值易耗工具和(A)。A、消耗性工具 9、以下钢材的节约措施中,不正确的有(D)。D、用镇静钢代替沸腾钢 10、节约木材的措施有(D)。D、以钢代木 二、判断题
1、市政工程使用的模板、脚手架、支撑物、汽油和柴油等属于周转性材料。(×)
2、工艺性损耗在施工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减少到最低程度。(√) 3、材料消耗概算定额是材料消耗预算定额的扩大与合并。(√)
4、所谓政策性原则,就是在材料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企业的质量方针和工作目标。(×) 5、“三保”,即对所供材料要保质、保量、保进度。(√) 6、材料采购中,应开展“三比一算”,即比质、比价、比运距、算成本。(√)
7、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仓库已从一个单纯储存保管材料的场所变为配送材料的中心。(√) 8、混凝土用石子中针片状颗粒不得超过25%,在强度等级大于C30的砼中,不得超过15%。(√) 9、级配相同情况下,砼中选用骨料粒径小的可用石料。(×) 10、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数量不等的断砖,断砖不能用于工程。(×) 三、名词解释 1、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管理条件下,完成单位产品或某项任务必须消耗的材料数量标准。 2、材料计划管理——运用计划手段组织、指导、监督、调节材料的采购、供应、储备、使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3、材料供应承包制——是指企业在项目投标中,由各种材料的供应单位,根据招标项目的资源情况和市场行情报价,作为编制投标报价的依据。企业中标后,有报价的材料供应单位报价供应,承担价格变动的风险。
4、托收承付结算——由收款单位根据合同规定发货后,委托银行向付款单位收取货款,付款单位根据合同核对售收货凭证和付款凭证等无误后,在承付期内承付的结算方式。
5、经济采购批量——在某种材料的总需用量中,每次采购的数量应选用各项费用的综合成本最低批量,即经济采购批量。
6、材料核算——以货币或实物数量的形式,对材料管理工作中的采购、供应、储备、消耗等项业务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比较和分析,从而提高材料供应管理水平的活动。 四、简答题
1、市政企业材料供应与管理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 工程材料品种规格繁多
(2) 工程材料耗用量多,重量大。
(3) 施工生产周期长,占用的生产储备资金多。 (4) 工程材料供应很不均衡。 (5) 工程材料供应工作涉及面广。 (6) 工程材料供应工作具有复杂性。 (7) 材料质量要求高。
2、简述材料消耗预算定额和材料消耗施工定额的区别?
答:区别1:材料消耗施工定额子目划分最细,是编制材料消耗量预算定额的基础;材料消耗预算定额子目划分较细。
区别2:材料消耗施工定额是生产型定额;材料消耗预算定额是计价性定额。 区别3:材料消耗施工定额反应平均先进水平;材料消耗预算定额反应平均水平。 3、对限额领料单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答:(1)查项(2)查量(3)查操作(4)查措施的执行
4、根据ABC三类材料的特点,可分别采用怎样的库存管理方法? 答:(1)A类材料重点管理,对每种材料都要规定合理的经济订货批量,尽可能减少安全库存量,并对库存量随时进行严格盘点。
(2)B类材料也不能忽视,应认真管理,控制其库存。 (3)C类材料可采用简化的方法管理。 5、简述材料成本分析概念及方法。
答:成本分析就是利用成本数据按期间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找出成本升降的原因,总结经营管理的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该进。
成本分析的方法有指标对比法、因素分析法、比率法等。 五、论述题:试述水泥验收保管方法。 答:(1)验收方法:水泥验收需具有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进场抽样检验报告。
(2)保管方法:仓库地面要高出室外地面20-30cm;四周墙面要有防潮措施;码垛时一般码放10袋,最高不超过15袋;不同品种、强度等级和日期的,要分开码放,挂牌标明;保质期3个月;库房内安排好进料和发料,严格遵守先进先发的原则。
第二套 一、填空题
1、材料的管理方针是(从施工生产出发,为施工生产服务)
2、市政企业的材料管理,就是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围绕(采购,储备,消费),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3、材料采购中应采用“三比一算”,三比一算是指比质量(比价格,比运距,算成本),是对采购环节加以核算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4、按照材料计划的用途,材料计划分为材料需用计划申请计划(供应计划,加工订货计划,和采购计划)。 5、工程成本的核算,首先是将工程的实际成本同(预算成本)比较,检查工程成本是节约还是超支,其次是将工程实际成本同(计划成本)比较,检查企业执行成本计划的情况,考察实际成本是否控制在计划成本之内;。 6、袋装的水泥堆放程度不得超过(15)袋,水泥的有效存储为(三个月),过期水泥窑进过试验后才能使用。 7、对砂石的质量验收,至少要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等三项检测项目,并在没验收批时验收。 8、材料保管和维护保养,应根据库存材料的性能和特点,结合仓储条件进行合理储存和保管和保养工作,是仓库管理的经常性业务。基本要求是“四宝”即保值(保量、保安全、保急需)。 二、判断题
1、建筑材料的供应与管理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是建筑企业组织生产的物质基础(√) 2、建筑生产的流动性,使得建筑材料的供应没有固定的来源和渠道,但可有有固定的运输方式(×) 3、定额中规定自愿消耗的多少反映了定额的水平,定额的水平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的综合反映。(√)
4、有建设单位供料,按承包商的投标价格向施工单位结算,价格差异额发生在建设单位,有建设单位负责核算(√)
5、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施工技术的标准和合同的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6、材料的供应方式中,直达供应比中转供应好,故我们应选择直达供应(√) 7、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损耗为管理损耗(√)
8、汽车在市区运输特殊超长、超高、超重的材料,必须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查发给准运证(√) 9、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货物数量的损失称货差(×)
10、单耗指标指建筑产品每平方米所耗用的建筑材料的数量(√) 三、单项选择题
1、材料依(B)可分为无机有机及复合建材。 B化学成分
2、建筑石灰粉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是根据(B)成分含量划分的。B氧化镁 3、石灰淋灰时,应考虑灰池保持(B)天上的沉浮期。B14 4、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中,掺入适量石膏作用是(B)。 B缓凝 5、六大水凝的初凝时间不得短于(C)分钟。C45
6、水凝的体集安定性经沸煮法检验不合格,该水泥应(B)。B 以废品论 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考虑水凝的(C)性质。 C 水化热 8、散装水凝应(B)存放,先存着先用。B 分仓
9、入仓的袋装水凝与墙、应保持在(B)厘米以上。 B30 10、 在混凝土中砂石主要起(C)作用。C骨架
11、普通混凝土的水泥强度等级一般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B)。 B1.5-2.0 12、建筑材料一般采用(B)作细骨料。B河砂 13、混凝玉对砂子的技术要求是(D)。D孔隙率小,尽可能粗 14、混凝土用石子的粒形宜选择(C)。 C方圆形 15、“规范”规定,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结构截面最小边长尺寸为(A)。A1/4 16、配置C20,厚120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石子公称粒级宜选择(D)。 D5-40 17、最能体现混凝土拌合物施工能力的性质(A)。A流动性 18、选择合理砂率,有利于(C)。C提高混凝土工作性或节约水泥
19、在混凝土中掺减水剂,若保持用水量不变,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C)。 C流动性 20、(A)作为钢材设计强度。A屈服强度 四名词解释
1计划成本——企业为了加强成本管理,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有效的控制生产耗费,所确定的工程成本目标值。计划成本应根据施工图预算,结合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管理费用计划确定,它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工程成本控制额。
2现场材料管理——现场材料管理是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根据工程类型场地环境、材料保管和消耗特点,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从材料投入成品产出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力求保证生产需要和材料的合理使用,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的消耗。 五、简答题
节约水泥的措施有哪些? 1、 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1》 选择合理的水泥强度等级
2》 级配相同的情况下,选用骨料粒径最大的可用石料。 3》 掌握好合理的砂率 4》 控制水灰比 2、 合理掺用外加剂
3、 充分利用水泥的活性及其富余系数。 4、 掺加粉煤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