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赵炳南辨证经验及常用方药黄煌: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及三点体悟

赵炳南辨证经验及常用方药黄煌: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及三点体悟

来源:乌哈旅游
赵炳南辨证经验及常用方药黄煌: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及三点

体悟

赵炳南(1899~1984)是现代中医皮外科奠基人与开拓者,他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流派,对中医皮外科的理论和临床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5年6月,在赵炳南的指导下,30多万字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是文革后期国内第一本老中医经验专辑,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本文介绍赵炳南辨证经验及常用方药。

辨证分型及汤剂经验方

从《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的验案中可以归纳出最多出现的病证为热毒、湿毒、血分、瘀血病证等四大类,各类病证均创立系列经验汤剂,临床疗效显著。

热毒病证类:如疖、痈、阑尾周围脓肿、严重创伤手术后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对于热毒的不同证候,赵炳南制定了四个系列经验方:

(1)解毒清热汤:由蒲公英、野菊花、大叶青、地丁、蚤休、花粉、赤芍组成,功能为清热解毒,主治疔、疖、痈、急性丹毒初期及一切体表感染初起。

(2)解毒清营汤:由银花、连翘、蒲公英、生地、白茅根、生玳瑁、丹皮、赤芍、黄连、绿豆衣、茜草根、栀子组成,功能为清营解毒、凉血护心,主治疔、疖、痈肿毒热炽盛、气营两燔及一切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毒血症早期。

(3)清热凉血汤:由生地炭、双花炭、莲子心、白茅根、花粉、地丁、栀子、蚤休、甘草、黄连、生石膏等组成,功能为清营、凉血、解毒,主治感染性疾病,毒热入于营血,相当于败血症阶段。

(4)解毒养阴汤:由西洋参(另煎对服)、南北沙参、耳环石斛、玄参、佛手参、黄芪、生地、丹参、金银花、蒲公英、天麦冬、玉竹组成;功能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主治感染性疾病、毒热耗伤气阴,毒热未尽,相当于败血症后期。上述方药对于外科热毒感染性疾病的

全过程,有系统的经验和诊治方药,效果均佳。

以上四方剂中的清热解毒汤为治毒热初期的首选方,方中蒲公英长于解毒消痈,菊花清热解毒,地丁长于清解疔毒,大青叶解毒清热凉血,蚤休解肝胆之郁热、息上扰之火毒,赤芍凉血散瘀,花粉清热生津护阴。全方邪正兼顾,清热护阴,凉血疏散。

虽为毒热初期,因为毒热之邪势猛力峻,极易入侵营血,灼阴耗津,故在初期即打破一般温病学的卫、气、营、血传变规律,突出了清营、凉血、散瘀解毒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上有所发挥。赵炳南在运用解毒之品的同时选用生地炭、双花炭,其认为二者炒黑存性,能入血分清解血分之毒热,又能养阴护心,此是赵炳南独特之处。从治疗热毒为病的立法、处方、遣药,即可显示赵炳南诊治热毒证的系统性和规律性。

赵炳南对于体表感染初起、毒热入于气营、毒热入于营血以及毒热耗伤气阴、毒热未尽的不同疾病阶段,形成了具有规律性经验方药,除此之外,他还单独创立消痈汤,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赤芍、花粉、白芷、川贝母、陈皮、蚤休、龙葵、鲜生地等组成,功能为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活血止痛,主治蜂窝组织炎、痛症初起及深部脓肿等。

湿毒病证类:如湿疹、接触性皮炎、慢性下肢溃疡、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多种渗出性皮肤。赵炳南创立经验方有:

(1)疏风除湿汤:由芥穗、防风、蝉衣、薏仁米、枳壳、白术、黄柏、车前子、车前草、菊花组成,功能为散风消肿、清热除湿,主治血管神经性水肿、颜面部过敏性皮炎、颜面部风肿、过敏性阴囊水肿初期。

(2)除湿解毒汤:由白鲜皮、大豆黄卷、薏仁米、土茯苓、栀子、丹皮、金银花、连翘、地丁、木通、滑石块、甘草组成,功能为除湿利水、清热解毒,主治急性女阴溃疡、急性自家过敏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合并感染。

(3)健脾除湿汤:由薏仁米、生扁豆、山药、芡实、枳壳、萆薢、

黄柏、白术、茯苓、大豆黄卷组成,功能为健脾除湿利水,主治慢性湿疹渗出较多、慢性下肢溃疡、足癣渗液、下肢浮肿、盘状湿疹等。(4)搜风除湿汤:由全虫、蜈蚣、海风藤、川槿皮、炒黄柏、炒白术、炒薏米、枳壳、白鲜皮、威灵仙,功能为搜内外风、除湿止痒,主治慢性湿疹、顽固性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日久、皮肤淀粉样变、结节性痒疹等。

血分病证类:包括血热为病者多见有皮肤红斑(充血性)紫癜(出血性)以及瘀血阻滞、凝聚等证,多见于乳腺小叶增生、结节或肿块,或为血脉阻滞运行不畅等病症。赵炳南创立经验方有:

(1)凉血五花汤:由野菊花、凌霄花、红花、鸡冠花、玫瑰花组成,功能为凉血活血、疏风解毒,适用于血热发斑、热毒阻络等病证。所用药材均为其花,而花性轻扬,故用于发散上半身红斑类皮肤病的初期相宜,如多形性红斑、玫瑰糠疹等。

(2)凉血五根汤:由白茅根、瓜蒌根、茜草根、紫草根、板蓝根组成,功能为凉血活血、养阴生津、清热解毒,适用于血热发斑、热毒阻络之证,如多形性红斑、丹毒初期、紫癜、结节性红斑等红斑类皮肤病偏于下肢者。

瘀血阻滞脉络证:对于此证,赵炳南有轻剂、中剂、重剂等系列方药。

(1)轻剂用活血散瘀汤:由苏木、赤白芍、草红花、桃仁、鬼箭羽、三棱、莪术、木香、陈皮组成,功能为活血、散瘀、定痛,适用于浅层静脉炎、皮下淤血,以及跌打损伤,瘀血胀痛。本方为活血散瘀的轻剂,适用于气隔血聚的初期。方中木香、陈皮理气行气偏于温散,使之“气行则血行”为组方之特点。若因外伤所致者,加刘寄奴、徐长卿增强散瘀之效。见有热象者加大黄,取其清热破瘀之效。

(2)中剂为活血逐瘀汤:由丹参、当归、白僵蚕、三棱、莪术、白芥子、厚朴、橘红、土贝母、沉香组成,功能为活血化瘀、软坚内消,适用于腹部包块、乳腺增生(或纤维瘤)体表小肿瘤或寒性脓肿、关节肿胀等。

(3)重剂为逐血破瘀汤:由水蛭、虫、地龙、蟅虫、黑丑、路路

通、透骨草、水红花子、盘龙参、紫草组成,功能为活血破瘀、通经活络,偏于性寒凉者加紫油肉桂。适用于深部栓塞性静脉炎、腹腔瘀血肿块。本方祛邪扶正兼顾且以祛邪为主。

另外,赵炳南对于疔毒走黄、全身性细菌性感染、严重创伤手术后合并败血症、Ⅲ期血塞闭塞性脉管炎(脱)、红斑性天疱疮、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危重病证的诊治,均有系统的看法和经验。

丸丹经验方

对于治疗热、湿、瘀毒相应的丸丹类经验方有抗毒丸(片)、灭毒丹、斩痒丹和外用药膏:败酱草膏、苍术膏;散剂有祛湿散、新青黛散、止痒药粉等。赵炳南创立的新的中药剂型,与上述经验汤剂形成内外兼治的统一性与系统性。

瘙痒症辨治特点

赵炳南认为,风、湿、热、虫皆可作痒。风热作痒者可以荆防方为主加减,药用荆芥穗、防风、僵蚕、金银花、牛蒡子、丹皮、浮萍、生地、薄荷、黄芩、蝉衣、甘草等,功能为疏风解表、清热止痒,方中以荆芥穗、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而且认为防风必与荆芥同伍,才能疏散侵入骨肉之风邪。对于风寒束表所致瘙痒者,重用荆芥穗,另加干姜皮等。

对于血虚外受风寒所致瘙痒者,则以麻黄方为主,多用于急性荨麻疹,组成:麻黄、杏仁、干姜皮、浮萍、白鲜皮、陈皮、丹皮、白僵蚕、丹参。方中以麻黄、杏仁、干姜皮为主要药,取其辛温宣散以开腠理祛邪外出,佐以浮萍、白鲜皮表散寒湿;丹参、丹皮、白僵蚕凉血养血润肤,和血止痒;陈皮、干姜皮合用理气开胃,醒脾化湿。赵炳南认为,干姜皮与麻黄相配合,可以缓和麻黄辛温过于透发之憋,以免大汗伤正。全方共奏开腠理,和血止痒之功效。

对于慢性顽固性瘙痒病症,则以全虫方组成:全虫、皂刺、猪牙皂、刺蒺藜、槐花、威灵仙、苦参、白鲜皮、黄柏。功能为息风止痒、除湿解毒。方中全虫,性平,走而不守,能息内外表里之风邪;皂刺,辛散温通,祛风杀虫;猪牙皂能通肺与大肠之气,涤清胃肠湿滞,消风止痒散毒。以上三味同伍,既能息风止痒又能托毒攻伐。对于顽固

蕴久深在之湿毒作痒用之最为相宜。方中白鲜皮、苦参、刺蒺藜、威灵仙辅助主要药散风除湿通络,祛除深在的湿毒而治顽固性瘙痒。

另外,赵炳南认为脾胃气滞蕴湿聚毒则瘙痒无度,故方中佐以枳壳、黄柏、槐花以行气清理胃肠之结热,调理脾胃以治其本,主要适用于湿毒聚结日久而致顽固性瘙痒症,如慢性湿疹、阴囊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如用之效果不明显者,可加乌梢蛇。若瘙痒剧烈,皮损肥厚,明显色素沉着,或见大便干燥者,均可加川军,既可加强活血破瘀排毒之功,又可促进增厚的皮损使之逐渐消退。

赵炳南--黑布药膏疗法

黑布药膏是赵老在行医过程中收集到得一个有效的祖传秘方,用以治疗“背痈”等化脓性疾病。不论面积多大,或是很深的创面治愈后瘢痕也很小

药味组成:老黑醋五斤;五倍子 一斤十二两;金头蜈蚣 十条;蜂蜜 六两;梅花冰片 一钱。

制法:砂锅盛黑醋火上熬开30分钟,加入蜂蜜再熬至沸腾状,用铁筛将五倍子粉慢慢撒入,边撒边向同一方向搅拌,撒完后即改用文火熬成膏状离火;再兑入蜈蚣粉和梅花冰片粉搅匀即成。

用法:外涂此药时需2-3毫米厚,用黑布或厚布盖上,换药前清洁皮肤,两三天换药一次。

功用:破瘀软坚。

主治:瘢痕疙瘩,疖痈,毛囊炎,乳头状皮炎。 注意:制作、储备、用药过程切勿使用金属器皿、器械。 1

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 1. 排脓散

组成:枳实 芍药 桔梗

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

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

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所以可称“排痰散”

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 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 2.小半夏加茯苓汤

《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 治偏头痛,伴吐水者。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

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

3.芍药甘草汤

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 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

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

4.栀子厚朴汤 组成:栀子 厚朴 枳实

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治焦虑症专方。

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 5.甘草泻心汤

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 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治疗抑郁症专方。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 症状:

烦:睡不好觉,注意力不集中 惊:做恶梦,心慌心悸 胸满:胸闷,气透不过来

用法:原方即可,不要乱加减,如合欢皮,夜交藤,钩藤等,有可能破坏原方的结构。

7.温胆汤

组成:半夏 茯苓 甘草 陈皮 枳壳 竹茹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方,不是温药,是壮胆药,胆寒适用。 胆小,心惊胆战,吓破胆后,服此方。 症状:胸闷心悸,血压高,腹胀;此病多有。 8.五苓散

治疗脂肪肝专方。

阳气不足,寒湿停留体内,五苓散可通阳,称通阳散。

症状:见肚大,面发灰,肉多,食即腹泻,腹胀,胃口好,血脂高;脂肪肝患者肝较脆弱。

用法:打成粉,装胶囊,用麦糊送服,或用脱脂酸奶调服,或泡茶喝亦可。

9.半夏泻心汤

治胃炎专方,治上消化道炎症。中青年男性,喝酒者多有 用法:

如果舌淡,脸较晦暗,病程较久:加点肉桂,即与黄连汤合方 如果大便干结,糜烂出血,脸色通红,少加大黄,即与三黄泻心汤合方

10.猪苓汤

治膀胱炎,泌尿道感染专方。比八正散疗效稳定 用法:

若尿痛甚,尿黄加栀子

尿路结石合四逆散,通淋排石,比金钱草好。 11.黄连阿胶汤 治疗干燥综合征。

养阴药基本无效,小柴胡汤有一点效果

许多干燥综合征是女性,皮肤白,嘴唇通红,舌红,睡眠差,月经淋漓不尽或量较多

症状缓解很快,眼干,口干好转,睡眠好转。 12.小柴胡汤 治小柴胡汤综合征 治疗感冒。

头面部炎症:中耳炎、鼻窦炎,虹膜炎; 皮肤科:过敏性皮炎;

呼吸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 内分泌科:桥本氏病;

风湿科: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伏邪在少阳经); 精神科: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 往来寒热:疾病处于迁延期,进入慢性化

半表半里:军事上的概念,和:求和。不断发作,反复发作的疾病,过敏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不断发烧的免疫性疾病。

13.大柴胡汤 治大柴胡汤综合征

最关键指征:《金匮》:心下按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用大柴胡汤一定要腹诊,心下按之疼痛、硬满者用之。

痛得厉害的用最好,肚子饱满、充实也可用;按压后手指尖有抵抗感也可用。

治胆囊炎,胰腺炎专方。胆结石发作,可配合茵陈蒿汤和三黄泻心汤

治高血压有效,加黄连,或合桂枝茯苓丸(伴下肢浮肿,舌质暗红)

X综合征: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早搏,或房颤,慌慌张张,吃人参不能解决问题,炙甘草汤服后胀肚子者,用大柴胡汤

代谢综合征:血压高,血糖高,结实,肥胖

支气管哮喘:胁下硬满,合桂枝茯苓丸 胆汁返流性胃炎,乳腺小叶增生。 14.三黄泻心汤综合征 治疗很多出血性病症。

鼻出血,支气管扩张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出血、高血压、血液病、脾功能亢进。

15.桂枝汤

非感冒药,非发汗药,是强壮剂,治人。

张仲景时代:一群从战场上下来的疲惫不堪的将士,几番搏杀,一路上饥寒交迫,血糖很低,功能很差。出汗,是疲劳的汗,惊吓的汗。给服姜汤。桂枝汤是特制姜汤,军用姜汤:包括姜、枣、桂皮、芍药、甘草,喝完后吃粥,服用后瞬间血糖可达到高峰。服用后再睡觉,盖被子:半夜,阳气升腾,出汗,第二天则精神很多,疲劳恢复。

现代:用于大病后,大出血后,产后,运动疲劳后调理;肿瘤患者,手术后化疗后。表现为不能食,呕吐,消瘦。

16.炙甘草汤

张仲景时代:治疗受伤的伤员,受伤、中箭后血流不止。心动悸、脉结代:循环功能不全,将要失血性休克。

阿胶,生地止血,人参,肉桂,甘草,麦冬强心,大枣30枚补充能量,并加米酒。本方是止血药,强心药,滋补药,强壮药,不是治心律失常的药。

这两张方只看人不看病。 17.温经汤

治妇人,年50许,女性美感消失,嘴唇干枯,指掌角质化,手粗糙,干燥,开裂,唇干枯,无血色,头发枯黄,脸上黄褐斑,皱纹,月经不来

这是真正的血虚。

本方是美容方、美首方,是女性的一张良方。 18.桂枝茯苓丸

原用治症痼害。为产妇用方,治难产,死胎不下,古人认为是催

生汤。

可治深部静脉血栓,水肿。冠心病后装支架,肺动脉栓塞,一动则气喘,两目暗黑,合大黄蟅虫丸

治痔疮;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加牛膝 适用桂枝茯苓丸体质,一种瘀血性体质。 19.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阳萎效果不错,可称“东方伟哥”。朱良春先生经验;冠心病患者忌用,会引发心绞痛。

闭经可用,温阳,有黄体酮样作用。

变态反应性鼻炎:干祖望先生经验,治清涕滂沱 心动过缓。

坐骨神经痛:本方合芍药甘草汤 失眠、嗜睡:晚上不眠,白天瞌睡

本方体质:面黄暗,动作比较迟缓,对寒冷不敏感,皮肤粗糙,无汗。

2

使用经方的三个感悟

1.重视原文,但不局限在原文。

经典是真的,但不全,它只是局部,一角。 其表述只是一个,或一类病的典型症状。

要吸收后世的东西,千金方,外台秘要,金元四大家,明清,日本汉方医家。

2.经方的加减要慎重。 A.按仲景原则加减。 B.经方的合方。

如小柴胡汤加干姜、五味子,治变异性哮喘 大柴胡汤合三黄泻心汤、小陷胸汤 用原方,便于总结经验。 3.既重视仲景方,也重视唐宋方。 王清任的书:有很多好方。

从后世方中寻找有效药物。

糖尿病足:四味健步汤(赤芍、丹参、石斛、牛膝),消除血栓效果好。

唐代治疗腰腿酸软:石斛用得很多。牛膝:扩张下肢血管;石斛:保护血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