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大作用与意义
所谓国防教育,是指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即按照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诸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活动。其本质是在培养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四有新人”。国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国防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法制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军事体育教育等方面。国防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族荣辱兴衰的大事,它最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心里共鸣,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因此,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的途径 。
二 是国防教育不仅是一个教学、训练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品质培养、作风纪律养成、身体素质锻炼的全过程。因此,它具有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的教育功能。
三是由于国防教育实施方式的特殊性,使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它对学生的影响教育是极为深刻的,是终生受益的,是高校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高校国防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
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之一。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国防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高质量的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以及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防教育包含着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军事是政治的继续,这是历代政治家和军事家早已有过的精辟论述。国防本身就是军事和政治的综合。
我校国防教育的实践国防教育是根据国防的需要和要求,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活动和过程。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加强国防建设、保障国家和社会的稳定、防止外敌的侵略和颠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普通高校开展军事课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
国防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大学生学习军事发展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战争观和方法论。学习古代军事思想和外国军事思想,有助于学生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学习解放军的光辉历史,有助于学生继承发扬我党我军的优
良传统,培养他们爱党、爱军、爱国的情感;学习我国的国防史,可以让学生们记住历史上的教训,从而增强国防观念,培养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尊严和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基本军事技能的训练磨练了学生们的意志并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我国,对读书人历来有“寒窗苦读”之说。时至今日,高校的大学生虽已不存在“寒窗”,但“苦读”却不亚于过去。他们长期处在脑力劳动的状态,在加上各种主观因素,所以,普遍存在心理脆弱,视力下降,身体素质不高等问题。而集中训练的特点是紧张艰苦,体力消耗大。这对于刚刚走出家门的学生来说可以称之为极限。他们在向这种极限的挑战中,以军事教官为榜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摸爬滚打,流血流泪,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坚定了必胜的信念,为他们的大学生活乃至将来的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开展国防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据我们统计,在军训中,有87%的学生增加了体重,军训后有63%的学生提高了身体免疫力。
3学习军事理论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现代战争和现代国防,更是集中了最尖端的科技成果,突出的体现了现代战争的高技术特点。而当前,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校园内的教学仍以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为主,从而使学生的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反差拉大。国防教育自身的特征能够很好
地弥补这种教育的不足。大学生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体验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应用于社会实践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也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学生通过国防教育的实践,拉大生活中反差,减少学习与实践的反差,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协作能力,从而增强了勇于向困难挑战,不断进取的意识。
4高校的国防教育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现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代青年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弱点,那就是自我意识强,缺乏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而国防教育在这方面具有独到的功效,无论是它的教育内容还是组织形式,教育环境还是方法措施,都将对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这种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对校风和学风以及班级建设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