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南通市海安市紫石中学2015-2016小升初新生入学七年级语文分班试卷及答案

南通市海安市紫石中学2015-2016小升初新生入学七年级语文分班试卷及答案

来源:乌哈旅游
紫石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分班考试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仔细看拼音,认真写字词。(10分)

xī: ( )笑 惋( ) ( )灭 ( )牲

xié: 威( ) 要( ) 和( ) 提( )

shén mì dǐ yù ɡū fù lín xún jiǎn lòu chénɡ nuò ( ) ( ) ( ) ( ) ( ) ( )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五彩( )( ) 无( )无( ) 日( )月( ) 如( )如( ) ( )( )相通 有( )无( ) 日月( )( ) 如( )如( ) 3.认真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

⑴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撇(piē)下 挑剔(tì) 羡(xiàn)慕 B择(zhái)菜 粘(zhān)补 刁难(nán) ......

C粗糙(cāo) 蓦(mù)然 应(yìnɡ)声 D拉拢(lǒnɡ) 卓(zhuó)越 打扰(rǎo) ......⑵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崇山峻岭 气势汹汹 毫无倦态 再接再励 B前赴后继 锲而不舍 玉琢冰凋 呢喃细语 C突兀森郁 变化多端 颜色各异 银装素裹 D风刀霜剑 生死存亡 抱头鼠窜 顾名思议 ⑶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匪夷所思(平常),兴尽晚回舟(兴奋) B莫衷一是(判断),抵得上五个师(抵消) ....C负隅顽抗(角落),学而不厌(讨厌) D鲜为人知(少),鉴往知来(观察,审视) ....⑷将词语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这株柳树巍巍然( )在青海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②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 )了好久得不到解决。 ③由于蜡烛摆在( )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④钱学森( )地说:“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A伫立、僵持、显眼、真诚 B伫立、争夺、醒目、诚恳 C撑立、争持、醒目、真诚 D撑立、争持、显眼、诚恳 ⑸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其它三个句子不同的一句是( )。 A海伦·凯勒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B宇航员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C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 D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4.古人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通常用农具( ),“收”用农具( )。现在,人们常说“辛勤耕耘”,“耕、耘”分别要用到农具( )和( )。(2分)

5.成语言简意赅,表现力强,贵在灵活运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人很多可以说( ),大街上车辆很多可以说( ),街道两旁楼房很多可以说( ),商场里商品很多可以说( )。(4分)

6.根据提示,补充句子。(2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午果然下起了雨。 ..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午竟然下起了雨。 ..

7.认真回忆,把古诗名句补充完整。(8分) ①争渡,争渡, 。 ② ,斜风细雨不须归。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 ⑤秦时明月汉时关, 。 ⑥莫愁前路无知己, 。 ⑦ ,要留清白在人间。 ⑧不要人夸好颜色, 。 8.细读四副对联,完成填空。(3分) ⑴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 ⑵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⑶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⑷消息连通九万里外,往来不过一刹那间。

好对联得贴对地方,你建议对联⑴贴在 ,对联⑵贴在 ,对联⑶贴在 ,对联⑷贴在 。这四副对联中,你最欣赏的是 ,因为

9.学校购进许多经典漂流书,相信这四本书你不陌生,请用线连起来。(2+2分) 《草房子》 “我”遇见马克·吐温 《夏洛的网》 英子结识“疯女人” 《城南旧事》 杜小康在校门前摆摊挣钱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弗恩救下威尔伯 读完《夏洛的网》,小刚说:“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为了强调这个故事感人,请你帮他改变语气,换成另外两种说法,意思不变。

⑴ ⑵ 10.乱句重组,把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 )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

(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

( )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 )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二、阅读与理解。(20分)

(一) (9分)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 ),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提高。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长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到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从“自然、当然、显然、果然、然而”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1分) 2.文章第3自然段两处破折号的作用都是( )。(1分)

3.“粮食”一词,传统意义上指 ,广义的理解则是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洋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1分)

4.第4到第6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海洋粮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三类食品,从这些介绍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海洋资源的无比丰富。(1.5分)

5.文中画浪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1.5分)

6.最后一个自然段有 的作用,“综上所述”可以换成近义词 。(1分)

7.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之一”能不能去掉?为什么?(1分)

8.请你给文章拟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1分)

(二)选择阳光(11分)

那一天,我去城里拜访一位朋友。在下午返回时,乘上一辆驶往乡下的大巴。汽车只开出几站,便上来一位盲人,看上去有60多岁。因为我距离车门较近,便帮他将背包放好。他嘴里一边说着谢谢,一边在我身边的座位上坐下。

然后,他微笑着问我家住哪里。当我告诉他住在海西时,他竟兴奋地说:“你们那里,我可去过很多次。你们村子东南不远就是大海,村前有一条小路,路旁有一座龙王庙……”

( )这已是很多年前的情景,( )老人说得很准确。我瞅了瞅他失明的双目,感到有些诧异,在犹豫了一会儿之后,仍忍不住问:“老伯,你这眼……怎么会知道我们村子以前的样子呢?”

老人毫不在意,微笑着说:“你怀疑我说瞎话?年轻的时候,我这两只眼并没有瞎。我还当过兵哩,在青海开过车。复员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化工厂里工作。后来因为工伤,我这两只眼睛才不行了的。”说这些话的时候,老人脸上的神情非常轻松。

我继续问:“城里的道路这么复杂,你出来不担心会迷路吗?” 老人听了笑了起来,说:“如果没有胆量迈出一步,那我只能一直呆在家里了。现在,我每个星期都要乡下城里往返两趟,一点都不担心会迷路。”

说到这儿,老人话题一转,说:“刚开始,我也很绝望,感觉自己就像一下子从这个世界

上消失了似的。但后来,我就想已经这样了,再怎么后悔也无济于事了。于是,我就对自己说,走出去吧,只要抓准目标,走一步就近一步,这有什么好担心和害怕的呢?”

此时,我被老人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又问他:“老伯,你到城里来做什么呢?” 他颇有些自豪地说:“是一家大医院,聘我给病人做推拿——” 我惊讶地问:“你还会做推拿?”老人平静地说:“是呀,( )活着,( )应该学习一门手艺,我研究推拿已经几十年了。”

到站后我起身下车,聊兴正浓的老人看上去有些不舍,关切地对我说:“走好啊——” 很长时间以来,那位双目失明老人的乐观和坦然的神情,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一个人,陡然间从光明的生活跌入一个黑暗的世界,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打击和痛苦啊!但是,那位失明的老者却用坚强的信念和勇气,坦然地面对所有痛苦,并将这一份痛苦融化成一种更大的信念,使自己活得更有尊严。

1.划线句中的“瞅”是 的意思,我还知道 和 这些字也表示这个意思。(1.5分)

2.“无济于事”可以换成近义词 ,意思是 。(1分)

3.在短文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4.细读全文,简要概括老人的生活经历。(2分)

5.短文以“选择阳光”作题目,你怎样理解这个标题的含义? (1分)

6.细读如下片段,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你对生活的理解。(2分)

黄春平的老家在福建闽侯县,小时候家里很穷,13岁才上小学。那时候他已经人高马大了,不好意思从一年级读起,就央求老师让他直接读四年级。老师同意了。两年后,黄春平就考入了闽侯第二中学。他父亲病故后,他妈妈就到外地去当保姆,挣钱支撑家庭,他才得以继续学习。上大学之前他根本就没有鞋穿,多数时候都是光着脚。几十年后,黄春平成为实现中国人登上太空梦想的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摘自《京华时报》2005.03.04)

7.细读文章,仔细思考:除了“选择阳光”,人生还要选择什么?请你写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1.5分)

三、思考与表达。(30分,其中书写分3分)

小学六年,你遇到过不少老师吧,谁留给你的印象最深呢?是因为一节有趣的课,一次深入的交流,或许一次与众不同的作业,还是某个特别的机缘?请你仔细回忆后,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写一篇作文。可以重点叙写一件事,回忆一段难忘经历,也可以从几个侧面介绍老师的特点,还可以别出心裁……标题自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

1.仔细看拼音,认真写字词。(10分)每字0.5分,每词1分。

嬉,惜,熄,牺;胁,挟,谐,携;神秘,抵御,辜负,嶙峋,简陋,承诺。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每词0.5分。

缤纷(斑斓),忧虑(时刻、法天……),新异(积累),痴醉; 息息,始终(眼珠,口心,气力,恃恐……),如梭,火荼(泣诉)。 3.认真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每小题2分。

⑴D ⑵C ⑶D ⑷D ⑸B

4.耧车(耧),镰刀,木犁,锄头。每词0.5分。

5.座无虚席,车水马龙,鳞次栉比,琳琅满目。每词1分。 6.语句通顺,前后连贯即可。每句1分。

7.①惊起一滩鸥鹭。②青箬笠,绿蓑衣。③留取丹心照汗青。④蜡炬成灰泪始干。⑤万里长征人未还。⑥天下谁人不识君。⑦粉骨碎身全不怕。⑧只留清气满乾坤。每句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8.对联⑴粮店(饭馆),对联⑵理发店,对联⑶药店,对联⑷手机店(电信局)。最后两空言之有理即可。每空0.5分。 9.连线2分:《草房子》——杜小康在校门前摆摊挣钱,《夏洛的网》——弗恩救下威尔伯,《城南旧事》——英子结识“疯女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遇见马克•吐温。句式变换2分,双重否定句和反问句各1分。

10.乱句重组:263154。每句0.5分,从错误的句子起不再给分。 二、阅读与理解

(一)

1.显然,当然。每词0.5分。 2.解释说明。

3.大米、小麦和玉米等,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4.藻类,浮游生物,鱼虾。

5.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写出其中两种即可),1分。具体说明海洋中鱼虾产量之高,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大意相近即可),0.5分。

6.总结全文,总而言之(写“一言以蔽之”算对)。

7.不能。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不止一个,还有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去掉“之一”,表达就不严密、不准确(大意相近即可)。观点、理由各0.5分。

8.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二)

1.看,瞧,瞥(望、盯、瞄……)。 2.与事无补。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3.虽然……但是……既然……就……

4.三个要点各0.5分:老人当过兵,在青海开过车;复员后在一家化工厂工作,因工伤双目失明;现受聘一家大医院给病人做推拿。答句语言简洁通顺,给0.5分。

5.乐观,坦然地面对挫折和痛苦,以积极的态度生活(大意相近即可)。

6.答案不唯一,两个要点各1分:⑴生活与困难的关系,⑵怎样面对困难。参考答案:就像老人和黄春平一样,生活的路不会一帆风顺,总有困难和挫折;选择坚强,积极面对,风雨之后会有彩虹,就能像他们那样有一个充满阳光的人生。

7.答案不唯一,选择0.5分,可以选择“自信、善良、勇敢、坚持”,言之有理即可。 三、思考与表达

书写分3分。作文视质量分三档给分:一档25-27分;二档22-24分;三档18-21分。除极少数特殊情况,一般不在18以下给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