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

来源:乌哈旅游
2019 年10月 第6卷/第29期Vol.6, No.29 Oct. 2019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

93个性化护理模式

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

杨 欢,张 艳

(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江西 宜春 330800)【摘要】目的 分析围绕糖尿病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模式对其依从性的影响,另探讨其对患者血糖控制所具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然后根据当前比较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等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仍然采取的是比较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基于对照组,实施更为前卫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就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急性比较,另外还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FBG)等血糖指标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通过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依从性;糖尿病;血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19.29.93.02

在当前临床当中,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同时还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内分泌代谢性病症,由于有着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因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其在各类疾病当中,发病率位居第三,仅此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当前,仍无有效治疗此病的特效药,多给予消除症状、对代谢紊乱予以纠正等方法来施治。有报道指出[1],在治疗糖尿病时,若能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巩固并提升治疗效果。本文患此病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同时,开展更具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分析其应用价值,现对此作一分析。

松类衣物,不可过紧,每日运动的时间、量要相同,且饭后为佳(1 h后);运动时,不可空腹,预防低血糖。

1.3 观察指标(1)依从性。内容为:运动疗法、饮食控制、自我监测。(2)血糖指标。即糖化血红蛋白(HbAIc)、餐后血糖(PBG)、空腹血糖(FBG)。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x2或t检验;若P<0.05表示存在显著差异。

2 结 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本院糖尿病患者60例,均符合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标准[2],排除心、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另排除精神疾病、免疫异常、传染性疾病者。针对所选取的此些患者,将其根据当前比较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为30例,在对照组患者当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4~74岁,平均(62.0±8.2)岁;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4~72岁,平均(61.8±8.0)岁;两组上述数据经全面比对,均差异不突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比较传统的护理干预,如给予用药方面的指导等。观察组则对照组所开展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更具个性化护理干预:(1)认知护理。医护人员以座谈、讲座的方式讲解糖尿病知识,加深患者对此方面的认知,实施一对比宣教,帮助患者掌握血糖控制方法、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等,提高治疗依从性与信心。(2)饮食护理。依据患者个体需要,制定人性化食谱,且指导其合理膳食,尽快恢复标准体重。禁食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如甘蔗、葡萄糖、蜂蜜等,粗粮饮食。对蛋白质摄入量施加控制,将其在饮食总热量中的占比控制在15%以下,是人体获得充足的氨基酸。(3)运动护理。讲解运动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增强患者运动自觉度,结合患者体力情况、年龄等,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器材;在运动时,需穿舒适、宽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总体依从性相比对照组,均显著偏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依从性对比[n(%)]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x2P

运动疗法27(96.43)21(75.00)

7.75<0.05

饮食控制28(93.33)22(73.33)

6.84<0.05

自我监测26(86.67)20(66.67)

7.36<0.05

2.2 两组血糖指标对比观察组HbAIc(6.42±1.24)%,PBG(7.55±1.30)mmol/L、FBG(6.01±1.16)mmol/L,对照组分别为(8.18±1.26)%、(9.71±1.63)mmol/L、(8.64±1.82)mmol/L,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稳健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糖尿病患病率呈现持续升高趋势。最新研究显示,在我国范围内,在大于20岁人群中,此病的综合患病率达9.6%。治疗依从性即为患者根据医护人员嘱咐而去执行、遵照的程度。患者有好的治疗依从性,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的基本前提,如果出现依从性不佳的情况,轻者会造成病情的耽误,而重者则会造成治疗的失败,甚

(下转98页)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98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

2019 年10月 第6卷/第29期Vol.6, No.29 Oct. 2019

的服务方式也打造了医院自己的品牌模式,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自身的实践阅历,可以更好地把握病人和家属的心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亲情式的护理。

4 总 结

在护理工作中,要不断把一体化护理的方式推广开来,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提升专业技术的同时,还要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多学习一些先关的疾病护理常识,增加

参考文献

[1] 黄享琼.以病人为中心护理理念的实践[J].内蒙古中医

药.2014(16).

本文编辑:赵小龙

(上接86页)

的患者制定不同的锻炼方案,协助患者做一些功能性锻炼并宣教连续锻炼对老年病患的益处,提高老年高干病患的自我满意程度及生活质量;对生活无法进行自理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辅助患者每日的洗漱、更衣,将主动干预护理深入到日常小事当中,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程度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通过本此研究来看,主动干预式优质护理在老年高干病患中的运用能够让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下降,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归属感,保证患者的心情愉悦。该护理方式对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起着正面作用,值得临床推

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成秀.系统护理干预对恢复期颈髓损伤患者的综合效

果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9):1766-1768.

[2] 缪红梅.老年危重患者的主动干预心理护理[J].中外医学

研究,2012,10(33):88-89.

[3] 孙 伟.老年人活动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4,1(1):336.

本文编辑:赵小龙

(上接93页)

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针对所收治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分别从认知、运动、饮食等方面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最终结果得知,观察组无论是在治疗依从性上,还是在餐后血糖(PBG)等血糖指标控制效果上,均较对照组偏优。由此提示,围绕糖尿病患者,对其开展全面、深入的个性化护理,不仅能控制其血糖,而且还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因而有着突出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黎 佳.延续护理模式对青光眼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7):2434-2436.

[2] 陈 霞,魏 琴.“三位一体”无缝护理模式对妊娠糖

尿病病人血糖、依从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27):3438-3440.

本文编辑:赵小龙

(上接95页)

形等症状,患者伴有骨摩擦音。患有该疾病的患者由于负重因素,骨折部位易迁延不愈,对患者的日后生活会带来影响。有相关数据表明,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占全身损伤的4%~5%。采用骨科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具有促进康复的效果。通过本次实验已经证明此护理方式的有效性,在骨折愈合、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方面都得以体现,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其优势已经呈现出来。

综上所述可见,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加上骨折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从住院时间、骨折愈(上接96页)

合情况等,均恢复良好,该方法7有显著性效果。

参考文献

[1] 邵丽娟.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

应用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65):141-142.[2] 陈秀鸿.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

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6(33):523-524.

本文编辑:赵小龙

4 小 结

护理指引模式作为一种因人制宜的护理模式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无限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其实施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其需要的基础条件在我国如此匮乏的医疗资源环境下想要实施护理指引模式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但这种模式本身却是应该被提倡的,尤其是在神经内科这种对于护理质量要求很高的科室,护理指引模式更是能够起到

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俊霞.关于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价

值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9):224-226.

本文编辑:赵小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