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的分类管理
1、安全生产事故的等级怎么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三条 根知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道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回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答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2、安全生产八大行业 求分类 求说明
一、冶金
有下述七个环节之一的即为冶金企业:
1.球团:粉矿造块的重要方法之一。先将粉矿加适量的水分和粘结剂制成粘度均匀、具有足够强度的生球(和做元宵一样的滚成小球),经干燥、预热后在氧化气氛中焙烧,使生球结团,制成球团矿。
2.烧结: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量的水,经混合和造球后在烧结设备上使物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将矿粉颗粒黏结成块的过程。
3.炼铁:指用高炉法、直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等,将铁从矿石等含铁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生产过程。可分为高炉炼铁和非高炉炼铁。
4.炼钢:指利用不同来源的氧(如空气、氧气)来氧化炉料(主要是生铁)所含杂质的金属提纯过程,称为炼钢活动。炼钢主要有转炉、电炉和平炉炼钢。
5.钢压延加工:指通过热轧、冷加工、锻压和挤压等塑性加工使连铸坯、钢锭产生塑性变形,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钢材产品的生产活动。
6.铁合金冶炼:指铁与其他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生产活动。
7.锰冶炼:分高炉冶炼和电炉冶炼。一般采用10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设备和生产工艺大体与炼铁高炉相同。
二、有色
主要是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铸造、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等企业。
狭义的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广义的有色金属还包括有色合金。有色合金是以一种有色金属为基体(通常大于50%),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而构成的合金。有色金属行业主要是:
1.常用有色金属冶炼
指通过焙烧熔炼、精炼、电解或其他方法从有色金属矿、废杂金属料等有色金属原料中提炼常用有色金属的生产活动。
(1)铜冶炼 指对铜精矿等矿山原料、废杂铜料进行熔炼、精炼、电解等提炼铜的生产活动。
(2)铝冶炼 指对铝矿山原料通过焙烧、熔炼、电解、铸型及对废杂铝料进行熔炼等提炼铝的生产活动。
(3)铅锌冶炼
(4)镍钴冶炼
(5)锡冶炼
(6)锑冶炼
(7)镁冶炼
(8)其它常用有色金属冶炼
2.贵金属冶炼
指对金、银及铂族金属的提炼活动。
(1)金冶炼
指用金精(块)矿、阳极泥(冶炼其他有色金属时回收的阳极泥含金)、废杂金提炼黄金的生产活动。
(2)银冶炼
指用银精(块)矿、阳极泥(冶炼其他有色金属时回收的阳极泥含银)、废杂银提炼白银的生产活动。
(3)其他贵金属冶炼
3.稀有稀土金属冶炼
指钨钼、稀有轻金属、稀有高熔点金属、稀散金属、稀土金属及其他稀有稀土金属冶炼。但不包括钍和铀等放射性金属的冶炼加工。
4.有色金属合金制造
指以有色金属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有色合金的生产活动。
5.有色金属压延加工
(1)常用有色金属压延加工
指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等常用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的生产活动。
(2)贵金属压延加工
指对金、银及铂族等贵金属,进行轧制、拉制或挤压加工的生产活动。
(3)稀有稀土金属压延加工
指对钨、钼、钽等稀有金属材的加工。
三、建材
建材企业主要是指从事水泥、水泥制品、玻璃(玻璃纤维)、墙材、陶瓷、耐火材料、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生产加工的企业。
四、机械
机械行业是指从事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其办公机械制造业等机械生产经营单位。
五、轻工
轻工行业是指从事纸浆及造纸、日用机械、日用硅酸盐、日用化学制品、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皮革毛皮及制品、服装鞋帽、工艺美术品。
地毯、玩具、日用五金、日用精铝制品、工具和建筑五金制品、家用电器、文教用品、体育用品、家具、日用杂品、衡器、竹藤棕草制品等轻工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场所。
六、纺织
纺织就是涉及棉纺、丝绸加工、麻纺、毛纺、化纤相关作业等的企业。其种类就是棉纺、丝绸加工、麻纺、毛纺、化纤,或说针织、机织、无纺。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七、烟草
烟草行业是指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从事烟草制品、烟草机械和烟用辅助材料的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场所。
八、商贸
商贸行业是指从事与国内、国际贸易有关的流通产业(仓储运输业、信息业、批发零售业等)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生产经营单位和服务处所,餐饮和住宿业。
(2)安全生产的分类管理扩展资料:
1、安全责任
必须层级落实安全责任。企业应逐级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责任书要有具体的责任、措施、奖罚办法。
对完成责任书各项考核指标、考核内容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没有完成考核指标或考核内容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对于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应对该单位领导和安全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2、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投入,二是资金投入。对于安全生产所需的设备、设施、宣传等资金投入必须充足。
同时,企业应创造机会让安全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组织安全工作人员到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参观、学习、取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招聘安全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公司安全管理队伍的素质,为实现公司安全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安全科技
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加大安全科技投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监控安全生产
全过程。如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消防喷淋系统、x射线安全检查机、卫星定位仪(GPS)、行车记录仪等,把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全部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中。
3、安全生产事故的等级怎么划分?
(一)普通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的有关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
(1)一次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
(2)一次造成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3)一次造成1亿元以上(含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
2.重大事故
(1)一次造成1O~29人死亡;
(2)一次造成50~99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3)一次造成5000万元~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
3.较大事故
(1)一次造成3~9人死亡;
(2)一次造成10~49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3)一次造成1000万元~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4.一般事故
(1)一次造成1~2人死亡;
(2)一次造成1~9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3)一次造成100万元~1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在规定事故一般分为上述四个等级的同时,也规定针对一些行业或者领域事故的实际情况,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这样规定,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符合实际情况。
4、安全生产管理有几分类
5、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哪一年提出的
各省不一样,有的很早就知提出。如上海
各区、县安全生产监管局:
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在评道估分级的基础上对小企业的安全生产实施分级监管,逐步建立和完善监管长效机制,特组织内制订了《上海市小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监管办法(试行)》。
现将该办法下容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OO六年八月二日
6、安全生产事故的详细分类是什么?
安全生产事故分为房屋建筑、自然灾害、侦查事故、载客事故四大类。
一、房屋建筑
1、由建筑施工单位承包的农村新建、改建以及修缮房屋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生产安全事故。
2.、虽无建筑施工单位承包,但是农民以支付劳动报酬或者相互之间以互助的形式请人进行新建、改建以及修缮房屋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生产安全事故。
二、自然灾害
1、由不能预见或者不能抗拒的自然灾害直接造成的事故,属于自然灾害。
2、在能够预见或者能够防范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因生产经营单位防范措施不落实、应急救援预案或者防范救援措施不力,由自然灾害引发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生产安全事故。
三、侦查事故
1、事故发生后,在结案后认定不属于刑事案件或者治安管理案件的,包括因事故,相关单位、人员涉嫌构成犯罪或者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给予立案侦查或者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均属于生产安全事故。
2.矿山存放在井下等生产场所的炸药、雷管等爆炸物品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生产安全事故。
四、载客事故
1.农用船舶非法载客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生产安全事故。
2.农用车辆非法载客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生产安全事故。
(6)安全生产的分类管理扩展资料:
安全生产事故认定程序
地方政府和部门对事故定性存在疑义的,参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有关规定,按照下列程序认定:
1.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认。
2.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报省级人民政府确认。
3.重大事故:造成1 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认。
4.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初步认定,报国务院确认。
5.已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报告。侦查结案后认定属于刑事案件或者治安管理管理案件的,凭公安机关出具的结案证明,按公共安全事件处理。
参考资料:网络-安全生产事故
7、安全生产分类监管是什么意思
个人认为:就是对煤矿、非煤类矿山、危化品企业、烟花爆竹企业、石油化工等行业进行分类监督管理。
8、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分ABC三类,各类考试科目是什么?
安全生产三类”人员,考试科目:
1、企业主要负责人(A证):
审核内容:接受安监部门对企业负责人资质的审核。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后果承担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指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总经理,企业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等。
2、项目负责人(B证):
审核内容:主要是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企业法人授权等资质的审核。
项目负责人是指取得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由企业法人授权,负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负责人等。
3、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证):
安全生产知识考核内容包括:建筑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基本理论等。
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考核内容包括: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辨识和监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发现和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报告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等方面的能力。
安管人员是指在企业专职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及其专职工作人员和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8)安全生产的分类管理扩展资料:
相关规定: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向不具备法定条件的“安管人员”核发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的;
2、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安管人员”不予核发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核发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的;
3、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不予受理或者未在法定期限内办理完毕的;
4、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五)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与安全生产的分类管理相关的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