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教学设计———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例

“中国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教学设计———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例

来源:乌哈旅游
“中国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教学设计

文 史 研 究

———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例

摘要】对“中国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一课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切入真实的情境,通过问题探究 【 文章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例,

深入挖掘地理原理,剖析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地理背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教学;核心素养 国家发展战略;

唐洁颖1 崔晓莉2

(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河南 信阳 41.64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河南 驻马店 42.63000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F127 【1003-9619201933-0005-01 【

高中地理课程的目标之一是通过课程学习强化学生人类与环

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能力,具备家国情

,、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1]

问题的意识。本文根据国家最新的发展动态,挖掘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地理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并学会分析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形成利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1 设计背景

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2018年,0周年大会上郑

重宣布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020年6月,

,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实行货物贸易零关

税、低税率、简税制等举措,标志着这一重大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

[2]

段。此项重大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以此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构建教学情境,

,,拓展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问题探究剖析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

地理背景,提高学生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培育地理学科素养。

2 教学设计【课标要求】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

[3]

明其地理背景。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实例,理解区域发展①区域认知:

的影响因素及背景,联系实际理解区域发展变化趋势。②综合思维: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整体性出发进行思考,明确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性出发进行思考,对比分析不同因素影响发展的差异。③地

:理实践力能够通过收集、呈现并分析区域相关地理数据、地图,培

养学生提取、加工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④人地协调观:在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中建立起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

【学习重点】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分析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地理背景。

【学习难点】从人地关系、区域联系的角度,分析某项重大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演示法、问题探究法3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借助互联网收集海南的美景图片,并借助演示文稿进行播放,借此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与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

小组之间3.1 学习的组织形式 ①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

分工协作。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课题内容的预习和准备,对课题内容进行重点学习,掌握主要内容,在全班的交流会上向同学介绍本部分学习内容,并且给大家展示本节内容学习提纲;负责对全班同学就此课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回答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共同回答的方式。②小组内部可以再进行分工。每个学生负责具体的一

项内容或者相关工作。例如可以有人专门负责进行资料搜集,有人专门进行资料整理,有人负责向全班同学进行介绍和演讲,有人负

,责回答全班同学的提问如果本课题需要进行社会调查则安排专

人负责进行社会调查、制作调查问卷、发放试卷和统计试卷等项分工,每个课题组需要有一名学生进行总体安排和协调,最终由本组的一名学生代表全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并对大家的相关提问进行解答。

3.2 探究主题研究开发背景一:海南岛的地理区位优势。研究开发背景二:海南岛开发的限制性条件。研究开发背景三:海南岛的开发历程。研究开发背景四:海南岛的具体开发措施。

查找相关专题的新3.3 搜集和分析资料 可登陆相关网站,

闻资料,也可通过其他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获取更多的相关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一些可以借鉴和运用的成功的

,,经验汲取开发失败的教训为海南岛的开发准备必要的知识基础。【读图分析】

《教师多媒体展示《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图》海南岛分层设色地

《《,形图》海南岛各地气温和降水的月份》海南岛交通建设鸟瞰图》教师结合示意图并做相关分析的示范。

学生将其分析研究的结果与教师分析的相比较,分析原因,此过程中教师也应对学生的成果给予肯定,同时对不同的成果分析其原因,找出思想和认识方面的差距所在,以此来增强自己思想的客观性、专业性与全面性,对于学生分析出来的结果当中有独到见解的内容要加以肯定,以此可以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总结归纳】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对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包括在学习方式,研究学习开展的过程、学习内容、创新性等方面,对正确的

,知识理解和学习方法进行表扬对于有偏差性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理

解进行纠正,对学生在开展研究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创性的成果和思维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解答学生提问中有分歧的或者大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教师一时无法确定的问题可以给予更多的时间来对这些问题继续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直观的视频和图片建构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应通过自主搜集分析整理学习资料、自主探究等方式来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更加体会到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的各种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种因素。培育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其信息搜集分析、语言应用等的技也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之地理时事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小学1 郭剑峰.J.

():数字化教学,20200417-20.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J.20183022-2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3 .2017年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M].2018.

作者简介:唐洁颖,中共党员,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育。崔晓莉,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高中地理教师。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