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课堂I 案例思考 本版主持『水鱼 何在课堂上 。。进行有效对话 ⑩向 浩 摘要:有效对话要立足于阅读文本的核心价值展开,要立足于教学目标展 开,要立足于课堂生成展开,以此激活师生思维,让师生的对话更有质、更有 效、更有趣 文章结合了一些教学片断的实例来说明哪些课堂对话是有效的, 如余映潮教学《紫藤萝瀑布》,郑桂华教授《风筝》,从而使课堂有效对话的表现 更为具体直观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有效对话文本核心价值教学目标课堂生成 很多语文教师不知道如何在 一、要立足于文本核心价值展 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 课堂上跟学生进行对话,不会跟 开 u 。教师是课程的使用者,更是开 学生聊天,所聊的往往是“套话”。 当前的语文课堂,很多教师为 发者,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凸显 常见的状况是,课前几分钟学生 了创新,总是翻着各种花样。一个 其核心价值。余映潮老师在执教 还愿意跟教师交流,越往后就越 集中的特点,就是离语文课程和 《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因为文本 不愿意跟教师聊了,最后往往是 教材文本的核心价值越来越远, 核心价值的凸显充分,所以师生 教师唱着独角戏黯然神伤地离 无关甚至无聊的东西越来越多。 对话非常丰富、有趣和有效。 场。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在课堂 例如,某老师在执教《斑羚飞渡》 【示例一】 上不会跟孩子们聊天呢?经过观 时,引进了电影拍摄的套路组织 师:……下面我们再来发现文 察和思考,我觉得原因是教师在 教学,将文章分为多个角度来品 章之美。发现美,就是要我们用眼 课堂上不知道如何引导和组织学 味,的确非常新颖。但是,教师在 睛来看,用心来感悟 自由品读, 生参与课堂对话。从大的方面看, 课堂上却花了很多时间去介绍与 说说课文关在哪里。一篇美文,往 师生在课堂上的对话要先弄明白 电影拍摄相关的内容,师生对话 往从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它的 彼此交流的真实需要,特别要立 基本游离于文本之外。这样的课 羡。一个词,一个比喻,一个句子, 足于学生的需要,要以人为本,对 堂对话是典型的无效甚至无聊的 一段文字,或者描绘的色彩,或者 课堂交流有一个预期,不能为了 对话,是远离文本核, 价值的对 抒发的感受,都可以来评说 怎么 对话而对话;从小处说,教师主导 话,这样的对话根本无法激活学 说呢?用“我读了这个地方,觉得 的对话要符合基本学情,要接地 生的思维,最后只能让课堂限于 它美,美在……”的句式来说,每 气,得大体,通人心,要有吸引力、 沉闷,更别谈愉快和有效了。因 个人 一蔗 影响力和号召力。那究竟如何才 此,师生的课堂对话一定要立足 生:我读了第2段中“紫色的 能在一堂语文课上具体呈现出 于课堂教学的文本核心价值展 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 来,让师生都愉快地聊起来呢?我 开。所谓文本的核心价值是指文 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 认为愉快、有效的师生对话应该 本中隐含的最重要的语文学习价 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 立足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值,即语言学习的价值,以及与之 和阳光互相挑逗”,觉得写得很 ]4语文教学通讯2014.3/初中 本版主持脉鱼 案例思考 l课堂I 美,她把每一朵花最浅淡的颜色 后,余老师马上在此基础上点出 代主义的批评方法解析文字,从 比作银光,很有新意。 了“对比”和“动态”之美,这样的 不同角度讨论愚公的愚蠢和可 师:而且紫色和银光相互映 对话很有层次,潜移默化地提升 笑。黄老师将这种问题界定为“阅 衬,色彩对比很强烈,给人以绚烂 了学生品味文本的能力。再如,第 读教学的高位化”②。我在观课时 之感,而进溅的水花呢,又有一种 二位学生品出作者移情于物的特 也时常碰到这种“高位化”阅读的 动感,使画面更显得生动活泼。 殊写法后,余老师马上补出背景 教学现象,如某教师在教学《桥之 生:我觉得第7自然段写得很 让学生深入理解,这样的对话让 美》的时候,专门跟学生讲美学问 美,因为这一段的感情色彩很浓 课堂教学有了张力,让学生课堂 题,调用了大量的图片跟学生讲 重。而且作者非常具体地写了她 看花时心里的感受。 师:说得非常好!作者写这一 段,实际上有个背景在里面。作者 唯一的弟弟得了癌症去世了,这 就是文中为什么提到“生死谜、手 足情”的原因。她很悲痛地看这个 花,而花这么明艳,这么美好,又 滋润了她的心情。说得好!见解独 特。 生:“从未见过开得这+T-盛的 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 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 端,也不见其终极”这句-i-#写得非 常美。这句话不仅使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而且写得像童-i#,充满 了情趣。 师:对!你看这个句子,“从 未”,她把这一句放在前面,写得 非常有力量,非常有情感。 这段精彩的师生对话,除了教 学设计灵巧外,更重要的原因在 于师生对话是紧紧贴近文本内容 进行的。首先佘老师让学生从“一 个词,一个比喻,一个句子,一段 文字,或者描绘的色彩,或者抒发 的感受”等方面说说课文美在哪 里。这样的发问,因为立足于文 本,所以学生思考问题有了思维 支撑点,说话便会有理有据,师生 对话也会非常集中、深入、有效, 学生理解文本之新意和教师点评 学生之创意频频闪现。你看,当第 一个学生品出了比喻修辞之美 积累更加丰厚。可见,一堂好的语 文课,师生对话也是需要设计的, 而且要务必从文本内容开始,围 绕文本中有价值的内容集中展 开。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不会走 向沉闷,走向无效。 二、要立足于教学目标展开 有一些师生对话无效,是由教 师的教学目标不清或教学目标定 位错误导致的。一位教师执教《丑 IJ、鸭》的时候,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以下两个:(1)细读文本,理解丑 小鸭对待苦难与幸福的态度,分 析丑IJ、鸭的形象;(2)结合安徒生 的人生经历,领悟“苦难中追求, 幸福中谦卑”的童话寓意。但是, 在上课的时候,他却花了大量时 间进行以下三个教学环节:(1)你 觉得丑IJ\鸭和安徒生对待苦难、 梦想、成功的相似之处在哪里? (2)让学生谈“我也是一只丑小 鸭”;(3)请以“我也是一只丑IJ\ 鸭”为题,写一篇随笔,形式多样。 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看似跟第二 个教学目标相关,但实际上已完 全偏离了。所以,当师生对话进入 到这些环节的时候,要么是教师 唱独角戏:要么是学生的思维在 个平面滑行。造成上述种种情 况的主要原因是任教教师的教学 目标不清晰,教学行为和教学目 标相左。黄厚江老师在《阅读教学 的基本定位》一文中还指出过另 外一种现象:有位教师教学《愚公 移山》,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用现 什么是美学,怎样欣赏美,结果学 生基本没有关注文本。因其讲述 的内容太难,整堂课基本上没有 师生对话。这样的课堂谈何“有 效”呢?前不久,魏书生老师在深 圳龙岗教学《善良是一种传染病》 (新加坡教材),把教学目标确定 为以下三个方面:(1)了解一下作 者:(2)认读5个生字并组词;(3) 解决课文旁批注的5个问题。因 目标明确集中,整堂课有条不紊, 环环相扣,浑然天成。学生在魏老 师的启发和点拨下,说得丰富,说 得深刻,说得有逻辑,说得兴致勃 勃,整节课师生对话充满谐趣,充 满智慧,以至于下课之后学生还 不愿离开,围着魏老师问这问那。 因此,一堂课,目标精准了,课堂 就有实效了;目标精准了,教师说 话就不会信马由缰了:目标精准 了,学生在课堂上就再也不会有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了。 三、要立足于课堂生成展开 我一直非常迷恋生成丰富的 课堂,也非常钦佩能催生丰富课 堂生成且能将生成有效转化为教 学资源的教师。将课堂生成转化 为有效教学资源,核心条件是教 师要对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非常 熟悉。郑桂华老师的课堂不仅生 成资源丰富,且对课堂生成的再 选择和再利用极具科学性和艺术 性,因此在她的课堂上,师生对话 相当精彩,非常有效。比如,她教 学《风筝》时,精彩的师生对话就 2o14.3/初中语文教学通讯]5 l课堂l 案例思考 本版主持,水鱼 不胜枚举。 看见天空中有一两只风筝,所以 师:圈到“抓断…‘掷…‘踏遍” 【示例二】 “我”感到很惊异。“我”悲哀,是看 的同学是很多的,刚刚他也讲到 生:我在预习的时候也找出了 见了风筝“我”就想起小时候错怪 了。但最后一句我不知道你们有 一些问题 .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 了小兄弟,不让他放风筝,后来 没有做点笔记,他们说“沉浸在破 异和悲哀”?“精神的虐杀的这一 “我”知道风筝是孩子的玩具,所 获这个秘密的满足中”,“沉浸”这 幕”说明了什么? 师:……她不仅查了字词,当 以“我”错怪了小兄弟。 个词用得很好!后面,他还说到了 郑老师抓住学生生成的问题 “傲然”“留心”,弟弟那么绝望,他 然,不止一个同学查了字词,还提 组织学生围绕文本进行对话,但 居然没有留心,这些理解非常好。 出了问题!好,这个问题问得也非 她很快发现学生的思维都在一个 常好 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 理解层面上滑行,如果再这 对 悲哀”?“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到 话下去,课堂就会拖沓,学生的思 底指什么?还有问题吗?这真是出 维就会慢慢停滞,课堂就会走向 乎我的意料!完全没有想到我们 沉寂。于是,郑老师又巧妙借助学 同学学习这么主动 生生成——“‘我’错怪了小兄 这段对话,是发生在教师检查 弟”,极具智慧地组织学生开展了 学生预习的时候。当学生生成“在 更有价值、更有深度的对话。 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和“精神的 【示例四】 虐杀的这一幕”两个问题后,郑老 师:哦,他跟她的意见基本一 师不仅对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给 致,是不是?还有要补充的吗?没 予了充分肯定,还及B,-J- ̄等这两个 有不同意见?那么,大家都认为是 有价值的问题予以强调,并将其 对小兄弟精神的虐杀了。你们把 作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主问题组 这段文字找出来,四人一个小组, 织教学,因此学生的信心增强了, 一起商量是从哪里看出精神的虐 兴趣也增浓了,后面的 币生对话 杀的。 也越发精彩了。 【示例三】 生:我们从第四自然段找到了 师:刚才大家在读的过程中, “虐杀”的答案。从“我在破获秘密 已经把课文又熟悉了一遍,那么 的满足中”一直到这段的段尾,我 对她刚才提出的问题有没有一点 们画出了这样几个词语,第一个 想法呢? 是“满足”,第二是“愤怒”,第三个 生:因为放风筝的时间都是春 是“抓断了”,第四个是“掷”,然后 天, 而这个地方的冬天还没有过 是“踏遍了…傲然”和“留心”,这 去,“我”就看到了一两个风筝飞 些都是作者的表情和行为。从这 在空中,所以“我”感到很惊异。 里可以看出,作者发现了弟弟正 “我”悲哀,是看见了风筝“我”就 在做这些没有出息的孩子的玩 想起小时候错怪了小兄弟,不让 意。非常愤怒并且对他非常凶,破 他放风筝,后来“我”知道风筝是 坏了他的蝴蝶翅膀,而且还十分 孩子的玩具,所以“我”错怪了小 傲慢地走出了小房间。弟弟绝望 兄弟, 地站在那个地方,他却一点儿也 师:讲得好,还有人要补充吗? 不留心。而且他发现了弟弟的这 生:“我”惊异是因为冬天还 个秘密后还沉浸在破获这个秘密 没有过去 、一般风筝都是在春天 的满足中。所以,我们发现虐杀了 的时候放的,冬天还没有过去就 的是弟弟小时候玩的心情。 ]白话文教掌通讯2014-3/初中 郑桂华老师认为,对话教学不 仅仅是让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不是表面语序上的“你有来言,我 有去语”,它还是一个多层面的学 习和思维活动③。细读以上示例我 们不难发现,郑桂华老师的教学 都是从学生的生成开始,过渡、点 拨和评价也都是建立在学生的课 堂生成上,她只是巧妙地进行了 选择和强调,让学生对话沿着既 定的教学目标行进,于是这节课 师生对话才充满生趣,充满智慧。 师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对话,源 于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源于 教师的认真倾听,源于教师对文 本核心价值的深入挖掘,源于教 师对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源于 教师对课堂生成的准确捕捉。只 有这样,师生在课堂上的对话才 会远离无目的的闲聊,远离无谓 的争辩和无意义的商量;也只有 这样,师生在课堂上才能愉快地 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地聊起来,让 语文课堂走向有效、有趣和有味。 参考文献: ①汤蒙.锁定核心价值走进文本深 处『J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Ol3,(11): 15. ②黄厚江.阅读教学的基本定位【J]. 中学语文教学,2Ol 3,(1o):11. ③郑桂华.听郑桂华老师讲课[M】.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7. (广东深圳市龙华新区教科研 中心;518l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