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管理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管理模式不仅取决于运营设备自动化程度和客流量的大小,而且与整个运营管理模式密切相关。
1、以车站为基本单位的管理模式
以车站为基本单位的管理模式是基于“点、线”结合的单线管理模式,是一种集权式管理结构,其主要特点是按线别统一成立一个车站管理部门,以车站为基本单位进行管理,统一模式、统一标准,车站管理部门统一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支持。
该模式的优点是技术支持人员和业务支持人员集中设置,车站只负责运输计划的执行,综合业务均由技术支持人员和业务支持人员完成,这样一方面确保了政策、制度执行不走样,另一方面节约了人力资源。但该模式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
(1)技术支持人员和业务支持人员集中设置,遇到突发事件需赶赴现场时,耗费时间长,现场处置效率降低。
(2)车站管理的线条过长、幅度过大;车站管理主要采用由上至下的推动式管理方式,
各车站本身完全是被动、依赖式的管理;站长缺乏根据全线当前运营要求,在本站管理上积极主动采取相应措施的主观能动性。
(3)车站是运营设备的集中地,是面向乘客服务的窗口,是内、外部各种矛盾的交集点,站长缺少相应的管理权限和资源去处置车站的具体工作,车站自身管理的力度不够,管理效率降低。
2、中心站管理模式
中心站管理模式是根据车站客流量和技术设备设置的不同,在一条线路上选取几个车站作为中心站,邻近车站作为卫星站,以一带几的形式进行管理,由中心站统一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支持。
中心站管理模式是对所有的车站实行分线、分区域式的管理。在分线或分区域式管理的前提下,以区段(以中心站带卫星站)取代车间和单个车站作为车站的基本管理单元。
中心站管理模式通过优化管理幅度,完善区段自身管理功能和职能,使区段成为车站的管理中心和成本中心,同时强化车站现场管理作用,实现地主式管理。
中心站的设置,加强了现场业务的指导力度,使车站具有更多的自主权限,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效率。中心站管理模式更适合点、线、面三结合的网络化运营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