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0年6月28日第9卷第3期Chin J Mult Organ Dis Elderly,Vok 9,No.3,June 28,2010 ・病例报告・ 高频心室起搏预防尖端扭转型室速1例 裴翔,陈 琪,高磊,薛桥,赵玉生 【关键词1心脏起搏器,人工;扭转性室速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1671—5403(2010)03—03 导联位置相同)(图4B):起搏频率70次/rain,QT间期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8O岁,因“发作性胸闷气短l周”入院。既往 因肾功能不全行常规血液透析2年,心动过缓病史7年,无 晕厥及黑朦病史。患者入院后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 560ngN,QTc间期604 rns,胸前导联T波倒置部分变浅,形态也 有恢复。同时维持血钾在正常范围内,并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患 者未再发生TdP。随访1个月,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2讨论 死,慢性肾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给予抗凝及抗血小板 等治疗。入院后第3天,患者突发室速/室颤,经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处置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相 对稳定,神志淡漠。人院1个月时,患者反复出现窦性停搏, 室性逸搏心律,给予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起搏器后患 者临床情况无明显好转,维持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入院3个 月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s de pointes,TdP)。复查血生化,提示血K :4.2 mmol/L, Mg抖:1.12 mmol/L,Ca2+:lI 97 mmol/L;血气分析:pH:7.4O, 卜10 :27;BE一1.7,上述指标均大致在正常范围内。复习患者 既往体检时心电图(图1):窦性心动过缓,44次/min,T波在Ⅱ、 缓慢心律失常或起搏频率较慢时,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 QT间期显著延长,其中更少数可继发TdP,导致患者晕厥甚至 猝死。如果并存以下临床情况,则更容易发生TdP:(1)器质性 心脏病: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2)血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 镁血症;(3)应用利尿剂;(4)女性;(5)基因异常等。近年的研究 表明[1],缓慢心室率时,参与心室复极的钾电流( 和Il(r)显著 降低,其主要通过影响心室复极,如延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 程使早后除极更容易发生,以及增加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等引发 TdP。Paxrashnikov等[幻的研究表明,应用II‘r及 阻断剂时,心 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双相T波、倒置T波、三 相T波,甚至奇形怪状),其反映了心室复极的显著异常。另有 研究证实,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伴QT间期显著延长(> 700 ms)的患者,应植入起搏器,而设置起搏频率≥7O次/min能 有效防止TdP发作__3]。 HI、aVF导联倒置、 ~v4导联双向或倒置,无明显ST段偏移, QT间期610ms,QTc间期522 rnS。植入起搏器当天心电图(图 2 :起搏频率6O次/min,QT间期600 rlxs,QTc间期600 riis,较 植入前窦性心律时QTc间期延长。植入起搏器3个月时心电 图(图2B,图4A):起搏频率60次/min,QT间期630ITIS,QTc间 本例患者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既往有窦性心动过缓伴 Qrl'c间期延长,因缓慢性心律失常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后,考 虑到心肌缺血及心功能差等原因,将起搏频率设置为6O次/ min,此时原本延长的QTc间期(图1)没有缩短,反而轻度延 长(图2A),而当时并没有考虑到QTc延长可能引发患者发 期630 ms,较植入当天延长30 1TIS,而且T波形态显著改变,胸前 导联T波呈双向、倒置、三相。患者TdP发作时心电监护(图3) 显示:窦性心律,心室起搏节律,室性早搏诱发TdP。立即将起 搏频率升高至7O次/min,连续记录心电图(与6O次/min时 图1患者既往查体时心电图 注:窦性心率44次/min,QT间期610 Ins,QTc间期522 ms 作者单位:572000三亚市,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裴翔);100853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陈琪,高磊,薛桥,赵玉生) 通讯作者:陈琪,E—mail:cqwpp@126.tom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0年6月28日第9卷第3期Chin JMultOrganDisElderly,Vo1.9,No.3,June 28,2010 A 图2植入临时起搏器后心电图 注:A:植入当天心电图QTc间期6OOn坞,较植入前窦性心律时的QTc间期延长;B:植入3个月时心电图QTc间期6I3oms, 较植入当天延长30 ms,而且T波形态显著改变,胸前导联T波双向、倒置、三相 t I: ! : -- i 履:: 叫 E量 匿 : I : 丑 ■ .曩 童 , 相^: . : 誓生 霉 l ;l: l “ :l: :毛 。: :。 ’ 蚪 H p■ ■ : ≠ 越 j ■ : 譬 划 t- :尊j 4≥ 登耋 : :二 :二.’ :I 雾 攀窝 窝 ’ - .i..J ̄i l一- 攀 ,. : :列 : l0 ; 薯j譬 .j曩.正 鞲 兰 j 于荆: i 三 萋 ’舾 : .-- ≮ : :・: :誊 : : 1 q :.j 惩 璺 、^: * l下王歪j曩 。 蔓{曩 |{ 盔 ●≯ : . : : 矗■ 一 图3尖端扭转型室速发作时心电图 生TdP。随着患者基础疾病逐渐加重,患者的( :间期延长至630 Ins,T波形态显著异常(图2B)。患者发生TdP(图3)时,虽 然处于浅昏迷状态,但在规律床旁血滤维持下,血电解质及酸碱 TdP的发生,但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隋况;(4)还应重视伴随OT 间期延长出现的T波形态的显著异常,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心室复极异常加重,此类患者TdP的发生率更高[ 。 低血钾或应用药物等)兰望 塞 判断心室起搏频率相对较慢是引起TdP 弓 苎 矍篓 。 ,【参考文献】 …一一  ̄13 Sut0 F,Zhu W,@衄A, a1.k and IKs ̄eling dif- 刚iauy afmts QT interval pmIongation and dy【1amic ad- aptation to heart rate accderation in bradycardic rabbits[J].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7,292(4): 发作的重要原因。因而立即将起搏频率调整至70次/min,患者 的C 间期随之缩短至604 ms(图4),T波形态有所恢复,TdP 未再发作,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也证实了心室起搏频率对QT 间期及TdP发作影响的重要意义。 本例心室起搏频率较慢伴QT间期延长而继发TdP的病例提醒临床医师注意:(1)应高度重视缓慢性心律失常伴长QT 间期的患者,并应加强对QT间期的动态观察,尽旱发现QT间 H1782-H1788. E23 Burashnik0v A,Antzdevitch C Prominent Il(s in epicardium and en& ̄rdium contributes to devdopment transmuraI 期延长及可能继发TdP的情况;(2)应积极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纠正使QT间期进一步延长的因素;(3)对于植入起搏器的 患者,将起搏频率设置≥70 ̄/mm(甚至8O次/rain),可能防止 dispersion of repolatizafion but protects against develogment 0f early Mterdepolarizations[J].J C ̄tiovasc Electrophysiol, 2002,13(2):17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