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教学评价方案

教师教学评价方案

来源:乌哈旅游
初中教学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规范教学评价奖励及教师评优管理,促进教师成长和教学发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过程管理与效果管理相结合、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集约管理,最大限度的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的体现教师工作的价值,促进校园和谐和办学上水平,同时协调教学劳动关系,妥善解决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人员之间的评价矛盾,经学校校委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制定本方案。

二、基本原则

本方案的制定坚持如下管理理念和原则:①解决评价矛盾原则;②全面突出教学中心原则;③全校目标一致原则;④集约经营原则;⑤促进管理机制形成原则;⑥整体协调兼顾原则;⑦继承借鉴发展原则;⑧整体引导激励原则;⑨尽可能量化原则;⑩引进正当竞争原则;⑾规范阳光操作原则;⑿追求系统效应原则。

三、基本内容

1、教师教学评价奖励 2、班级教学评价奖励 三、实施办法 1、教师教学评价 (1)班级参评对象

教师教学评价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全校按班上的学生数为基数作为参评对象;(休、转可以增加或减少)

(2)名次评价办法

教师教学评价采取名次评价办法,每年级设立一等奖(班级进步一、二名)、二等奖(班级进步三、四名)、三等奖(班级进步五、六、七等名次)。一、二、三等奖分别积3分、2分、1分。

(3)教学成绩整合

1、各年级均按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基础成绩,按年级分科依次排序编号。如九年级语文从高到低依次排位编号为1、2、3、等,直到最后一位学生。

2、在按班级把本班学生各科按本科的相应编号累加及为该科的期初积分。如九零七班数学学生编号为2、8、10、12、等,把相应编号加起来为250,六班为235,五班为231,四班为289、三班为

300,二班为278,一班为298,那么期初排名为一名五班、二名六班、三名七班、四名二班、五名四班、六名一班、七名三班。

3、期末考试后再按年级分科依次从高到低排序编号。在把各班分科把学生对应的编号相加又得一个积分,与期初积分相比,积分减少越大则进步越大,即依次为一名、二名、三名、四名、五名、六名、七名。

4、按3所排名定为一、二、三等奖。及相应得出该科在该年级的积分。

5、修学生按在原年级排名加到修到班级作为累加编号。开学就休学的原年级不留编号,中途休学的原年级要保留编号、也要以该编号加入积分。

6、转学生则以期中考试作为该学生的期初成绩找到该学生的各科编号。或者学校根据该学生的单元几次一、二次单元考试找到该学生各科在该年级相等的学生

的编号作为编号计入期初编号。

7、没有期初成绩的科目,学校则对该科统一组织期中考试,再按1、2算出某班某科的期初积分。

8、根据各科在该年级的积分乘以该科的工作量即得该科的最终积分,把某教师的几科最终积分相加即得该教师的最后积分。如教历史科的某教师,九年级一个班最终积分3、八年级两个班最终积分为3、2,七年级一个班最终积分为1,那么该教师的最后积分为3*0.25+3*0.25+2*0.25+1*0.25=2.25.

9、把所有任课教师最后积分相加得到学校总积分,用总的教学奖除以总积分得到一个分值,在用该教师的最后积分乘以分值即得到该教师的教学奖。

10、绩效考核也用最后积分相应扩大或者缩小即得到教师的绩这一块的分值。

11、凡未参加期末教学质量统考的科目,学校可根据月查对该组的教师进行积分确定。或者学校每一学期对这些科目组织一次考试加考核,算出积分并记入档案。

12、对于未参加考试的学生原则上期末考试时他的积分编号不变,以期初积分编号算入。但班级学生参考太少,达不到百分之九十五则相应在各科的最后积分扣0.1.

13、各年级学生要统一编订学号,直至学生初中毕业不变。以后每年新生进入就要把学生统一编订好学号,让他成为学生在学校的唯一标识。

二、班级考核

1、班级在开学初把各科的期初积分相加即得到该班的班级期初积分。如803语文300,数学261,英语276,政治231,历史332,生物200,地理220,则班级期初积分是1820.

2、期末考试后同样把各科所得积分相加与期初积分比较,按进步从大到小进行排列依次分成一至最后名次。这样即得到班主任所带班级的教学考。。

3、班级期末考试参考率须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如未达到则在结果中依次递减两个名次。如某班结果算出是第二名,由于参考率未达到,那么只能是第四名。

4、学校要求回家改造的学生可以视为参考学生,但每班不得超出五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