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圃 军队航空运输力量体系建设研究 吕 游, 王建华, 常 东 (空军勤务学院航空军交运输指挥系,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从新型军事力量构成、加强空中投送能力及军队转型建设和实现部队快速投送等方面阐述了军队航 空运输力量的地位作用;从规模数量、基础设施和动员法规等方面分析了军队航空运输力量建设现状;提出了 军队航空运输力量体系建设发展对策:建设军队航空运力拳头、深化军民融合和完善配套保障。为相关政策 的制定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军队;航空运输力量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E239.4;F5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953(2013)01一O013-03 军队航空运输力量是空中投送力量的基本构 础;从空中战略投送能力生成的过程看,具备了人 成,是实施部队投送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 员、装备和设施这些要素,仅是具备物质可能,只有 国家、军队建设投入的加大,在引进和国产的双重推 以军队航空运力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的动态融 动下,军队运输机规模将逐步壮大,具备重装兵团远 合,才能形成空中战略投送能力;从空中战略投送 程空中投送能力。当前,如何按照空中战略投送要 活动的实践看,军队航空运力是实施空中战略投 求,遵循体系化发展思路,加强军队航空运力编配、 送的主体。因此,军队空运力量是空中战略投送 数量、结构的顶层设计,建设规模适度、层次合理、配 能力生成的基础,是空中战略投送能力生成的根 套集中的军队航空运输力量体系,打造空中投送拳 本所在。 头,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1.3 军队航空运输力量是军队转型发展的力量支撑 1 瞄准军事转型,深刻认识军队航空 强大的军队航空运力,对军队转型建设能够起 运输力量的地位作用 到支撑作用。一方面,强大的军队航空运力,可以提 高战斗力。据外军测算,投送能力提高1倍,战斗力 1.I 军队航空运输力量是新型军事力量的重要构成 就约增长2至3倍,美军依仗其强大的空运能力,将 过去的6O多a,我军建立的国土守护型的军事 军队员额从217万精简到139万,而战斗力却得到 力量,有效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满足了国 大幅度提升 ]。另一方面,强大的军队航空运力,可 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需要l_】]。随着时代的发展,现 以提高军队建设效益。拥有了强大的航空运输力 有的军事力量已不能满足国家利益安全需要,必须 量,就拥有了强大的空中投送效能,就可以用时间换 发展新型军事力量。这种军事力量核心能力之一就 空间、用速度换数量,以一当十,一支部队可以顶几 是能够跨出本土,把军事力量向外延伸。军队航空 支用,实现军队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运力是实现军事力量走出国门、维护国家海外重大 1.4 军队航空运输力量是部队快速投送的有效依托 利益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是战略投送力量体系 首先,部队可以依托军队航空运力快速行动,实 的重心,是新型军事力量的重要构成。 施战略部署。军队航空运力能够担负起远程、快速 1.2 军队航空运输力量是空中投送能力的生成基础 投送兵力、装备和物资的任务,在第一时间内部署到 从空中战略投送能力的构成看,军队航空运力 位。其次,部队可以依托军队航空运力快速聚合,实 是形成投送能力的物质基础,空中战略投送能力的 现战略威慑,造成大兵压境的有力态势,奠定完成军 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运载工具、交通设施这些物质基 事任务的物质基础。最后,部队可以依托军队航空 运力,保持战略主动。军队航空运力可以快速投 收稿日期:2012-i0 22 送兵力兵器,或实施增援、或实施突围、或实施转 作者简介:吕游(i982),男,讲师,主要从事航空军事运输保 障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lvyoulvyou@sina.com 移,形成先敌而动、先敌到位的局面,牢牢掌握战 略主动。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_ 20l3第l期 ・论坛・ 军队航空运输力量体系建设研究 吕 游等 在现有运输航空兵部队的数量基础上,适当扩大建 2 紧贴国情军情,全面审视军队航空 运输力量建设现状 2.1 规模数量不充足。结构问题突出 一制,补充、更换大中型运输机。二是加快军队运输直 升机力量建设。运输直升机是衔接战略投送末端、 保障部队跨越复杂地形和实施垂直运输补给的重要 力量。目前,全国民用运输直升机较少,分散在各大 企业,征集使用难,必须注重发展军队自身的运输直 升机力量。可考虑,以现有陆航运输直升机为基础, 逐步调整升级,增配重型、中型运输直升机,满足配 是运输航空兵部队规模偏少。目前,我军航 空运输力量的主体是陆军、海军和空军运输航空兵。 所有运力一次全部出动投送规模偏小,不能满足部 队空中投送需求。二是运输机数量偏少,老旧问题 突出。从我军装备的运输机数量来看,仅为美军的 五分之一,运能不及美军的3 。我军现有的具备 远程投送能力的运输机多数是从国外引进,部分已 合师级部队跨越复杂地形的需要。三是加快航空运 输军交保障力量建设。我军没有专业航空运输军交 保障力量,相应的装卸保障装备缺失,作业手段原始, 效率低下。要适应空军航空运输未来发展需要,着眼 经超期服役,亟需换代。 2.2 基础建设不配套,空地衔接困难 现有军用、民航机场,总数虽多、部署虽广,但很 多机场不具备运输机保障能力,缺少与运输机相配 专业化保障,提高装卸载效率,贯彻军民融合战略,整 合航空兵场站现有保障力量,合理进行编组,重点建 立与空军航空运输军交保障相适应的专业队伍体系。 3.2 深化军民融合,拓展发展路子,有效补充军队 航空运输力量不足 套的保障装备。部分符合条件的机场容量小、保障 能力弱,运输装卸设备严重不足,遇有大批货物装卸 载时,仍然依靠“人背肩扛”。由于基础设施和保障 条件限制,军用运输机到民航机场起降,民用运输机 到军用机场保障,目前都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2.3 动员法规不完善,军民融合性差 军民融合、寓军于民,利用民航运力的巨大潜力 为军队服务,是补充军队航空运力不足、提升我军空 中战略投送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是依托大型航空公 司增强空中投送能力。成立民航预备役空运机队, 缓解国产大飞机下线前军队航空运力不足的矛盾。 在民航新购置和改装货机时及时提出军事要求、增 加军事功能,提高装备和物资运输能力。搞好现有 客货机队编组,制定完善应急使用方案计划,将新购 置的大型货机编入空运机队,建立长效运转机制,增 强军地一体的航空投送能力。二是完善民航运力军 地协调工作机制。按照军民一体的保障要求,在现 行军地运力协调使用机制的基础上,加强战略层面 的沟通联系,制定并完善应急和应战军地航空运输 联合指挥机构设置预案,明确职责任务、指挥关系、 国家目前虽已颁布了《国防交通条例》和《民用 运力国防动员条例》等基本法规,但缺少针对民航运 力兼容发展的相关政策,对动员民航运力遂行多样 化任务没有法律支撑,动员补偿机制还不健全,很多 工作只能依靠“一事一协调”的方法来开展。民航预 备队建设尚未纳入议事日程,平时建设、日常训练、 管理保障、动员使用等都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民 航运输机没有军用装备装载标准,在制定预案及装 载计划、飞机申请等环节缺少法规依据,动员转化能 力较低。 3 着眼使命任务,加速推进军队航空 运输力量体系全面发展 3.1 立足国情军情,加快建设步伐,尽快形成军队 工作流程和启用时机。适应国家综合运输发展趋势 和空中后勤保障需要,完善驻交通沿线航空军代表 机构运作方式;拓展空军军事交通机构职能,由以组 织协调为主向组织协调与实体保障并重转变。减少 航空运输力量拳头 运输调度指挥层次,充分发挥驻交通沿线航空军事 代表系统在使用民航运力实施空中投送中的桥梁纽 带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优先、优质的基本 原则,进一步完善航空军事运输法规、标准和制度, 为平时依法高效使用民航运力提供可靠保证。三是 建立民航运力高效快捷的动员机制。建立分级动员 发展军队航空拳头力量,应当按照军民融合要 求,有所为有所不为,把重点放在依托国家航空运输 资源进行建设的力量上来,主要包括运输航空兵力 量、运输直升机力量、航空运输军交保障力量。一是 加快运输航空兵力量建设。快速投送成建制部队, 必须立足军队自身发展一定规模的航空运力。考虑 机制。在进一步完善相关动员政策法规的基础上,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_ 20l3第l期 ・论坛・ 军队航空运输力量体系建设研究 吕 游等 做到民航信息实时共享,准确掌握航空公司装备、空 地勤人员数质量和运输保障能力,为实施快速动员 奠定基础。重视加强军民航机场军运保障设施建 设。在军地机场建设上,应重点考虑各战略方向应 件。同时,应充分发挥承担跨国运输的大型航空企 业的作用,依托大型航空运输企业的保障体系,建立 稳定的海外协调保障渠道和投送支撑点,为实施跨 国空中投送和境外空中运输提供保障。三是加大军 队航空运力建设投入。要实现目前提出的空中战略 投送能力建设目标,需要加大经费投入。购置各类 急空运需要,借力民航业基础建设东风,充分兼顾军 事空运需求。 3.3 统筹战略投送。完善配套保障,推动军队航空 运输力量全面发展 大中型运输机需大量资金;在重点地区增加军用机 场、增建直升机起降场,在民航机场新建和改扩建中 增加军事功能,加强空军综合飞行保障基地建设,这 一加强军队航空运力空中投送能力建设,不仅仅 涉及军队航空运力自身,还涉及空中投送对象、配套 保障等多个因素,是一项涉及军队建设全局的系统 工程,需要加强整体协调和科学统筹,搞好配套建 设,确保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要增强部队自身的空 中投送适应性。利用军队航空运力快速投送成建制 部队既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大型运输工具、又需要被 部分经费投入也很大。一方面应加大军费投入, 有重点地加快军队航空运载装备建设;另一方面应 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满足配套建设的需要,以确 保军队航空运力建设的有序推进和协调发展。 4 结束语 军队航空运力建设关系国家核心利益,关系军 投送部队的武器装备和训练符合运输特别是航空运 输技术要求,改建适于快速投送的部队,作为抢占先 队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战略性工程,需系统论证、统 筹规划、循序发展,在富国强军的进程中实现质的飞 跃。本文就军队航空运力的地位作用、我军现状和 未来发展方向及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拟为 相关研究论证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邢伟.战略投送力量体系建设研究[D].北京:国防大 学,2012 机、控制局势的突击力量。同时,应修订完善装备运 输性标准,为快速投送创造条件。二是着手筹划海 外相关利益地区空中投送配套建设。我军向海外相 关利益地区实施空中战略投送,将涉及到相关国家 地区领空、领海、陆地口岸的开放和使用问题,涉及 到保障投送装卸、物资补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问题。 应充分利用国际双边、多边合作机制特别是交通运 输合作平台,与相关国家就开放领空、使用航空运输 设施等达成协议,为海外空中投送行动创造必要条 [22向 阳.加快推进空军战略投送能力建设[J].后勤学术, 2011(12):12一】5 Research on Building up the Military Airlift Power System Lv You, Wang Jianhua, Chang Dong (Department of Air Force Military Transp0rtation,Air Force Logistics College,Xuzhou 221000,China) Abstract:The functions of military airlift power are dealt with in the paper from the angles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new mill— tary power,strengthening air proj ection,army trans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quick proj ection of troops. Fhe present situa— tion of our military airlift power is analyzed from the angles of size and quantity,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facilities,mobilization laws and rules,etc.,with corresponding measures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airlift power system put forward, which include building up powerful military airlift power,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rmy-civilian airlift power,and perfec— ing the corollrary facilities.The paper may serve a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rafting of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research. Key words:troop;airlift power system;construction 一……“…………………………………~… 一一… ……………………………’…“…………“ ………一……” : 封面照片说明 ÷ 石g-庄铁道大学国防交通研究所研制的SLJ900/32流动式架桥机正在沪昆高铁湖南: /: :段怀化工地架梁。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_ 20l3第l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