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July2020(A)
精准扶贫视角下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以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李志云
(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
510000)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a.2020.07.003
摘
要
在精准扶贫视角下,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治贫方式,其中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政府扶贫工作者的高度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教育是挖掉穷根的关键,是阻断贫困重视。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在助力残疾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代际传递的有效方式之一。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技上更具有重大意义。该文研究通过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术技能人才,是最有效的“造血式”扶贫。
改革与创新,形成残疾人职业教育基本思想与理论基础,并残疾人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不提出对策,为助力残疾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践研究奠仅能够帮助残疾人脱贫,而且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定理论基础与实践策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各级地方政府应当积极重视残疾人关键词
精准扶贫;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职业教育,以帮助贫困残疾人脱贫。研究精准扶贫视角下的StudyontheDevelopmentStrategyofVocationalEduca原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不仅对我国农村地区残疾tionforDisabledPeopleinthePerspectiveofPrecision人人才储备有着巨大的帮助,而且对农村地区的残疾人脱PovertyAlleviation:TakingPeiyingVocationalandTech原贫及农村地区脱贫有着深刻意义。
nicalSchoolofGuangdongProvinceasanExample//Li2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残疾人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Zhiyun
基于精准扶贫的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主要是AbstractFromtheperspectiveofprecisionpovertyalleviation,为了培养和不断提升残疾学生的脱贫能力。在此背景下,职educationisanimportantwaytoalleviatepovertywithprecision,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务必围绕脱贫能力、持续发展的能力来amongwhichthedevelopmentofvocationaleducationhasbeen制定专业的教学课程,同时合理设计培养计划与方案,与此highlyvaluedbythegovernment'spovertyalleviationwork.Vo-同时强化残疾学生的思想教育,提升其自信心与积极性。除cationaleducationforthedisabledisofgreatsignificancein此之外,基于精准扶贫的职业教育还需要不断扩展残疾学helpingthedisabledtoalleviatepovertyaccurately.Bypromoting生的视野,培养其发展的眼光,并且配合精准的文化教育及thereformandinnovationofvocationaleducationforthedis-能力培养,全面提高残疾学生的就业率,实现其自身的持久abled,thebasicideaandtheoreticalbasisofvocationaleducation发展,然后在此基础上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forthedisabledareformed,andcountermeasuresareputforward3精准扶贫视角下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tolaythetheoreticalbasisandpracticalstrategyforthepractical3.1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实现“精准招生”researchofhelpingthedisabledtoalleviatepovertywithpreci-3.1.1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现状
sion.
《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助力残疾人精准扶贫精准Keywordsprecisionpovertyalleviation;vocationaleducationfor脱贫三年攻坚的实施方案》指出,目前,我省13.67万户、disabledpeople;developmentstrategy
15.69万农村贫困残疾人,主要集中在粤东、粤北地区,由于残疾影响、文化程度偏低、缺乏技能、机会不均等、扶贫资金
1绪论
投入不足等原因,残疾人仍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重、扶推进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
持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所占比例较大的特困群体,是我
作者简介:李志云(1979—),女,广东广州人,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
8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省农村扶贫工作的重点人群。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所招收各类残疾学生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如何更好地为我省适龄、贫困家庭的残疾人提供职业教育机会,使他们掌握一门谋生技能,使贫困残疾家庭尽快脱贫,精准招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1]。3.1.2残疾人职业教育招生改进措施
根据开展的问卷调查(以培英学校目前在读的2018、2019两个年级作随机抽样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7份)显示,有73%的残疾学生来自于农村;残疾等级为一级的有39人,占31%,二级的有48人,占38%,三级的有40人,占31%;盲、聋、肢残、多重残疾的比例为45:18:59:5,其中98%的残疾学生家庭处于贫困状态,年收入不足以支撑学生上学所需费用,残疾学生需要通过国家对其学费、杂费、生活费等补助,才能顺利完成职业学历教育。另一方面,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培英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为80%,平均年收入约34800元。由此可见,残疾学生在获得职业教育机会、掌握一门就业技能后,能大大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为家庭脱贫提供可持续的可能性。
结合我省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分布特点,针对问卷调查、
焦点访谈及专题研讨等成果,本文提出残疾人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修改方案,尤其针对重度残疾学生,积极建立与粤东西北地区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机制,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扩大招收粤东西北地区贫困家庭残疾生源规模,适当开展“送教上门”教学模式,推动“学分制”,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实现“精准招生”。3.2完善资助政策,实现“精准资助”3.2.1推动学校进行精准的资金申请
一是积极协调上级部门,通过规范与梳理学校各职能部门,建立有责任心、服务意识强的学生资助管理队伍,保障国家助学金能准时到位。二是设计具有合理性、针对性的服务学生学习与就业相结合的相关项目来精准对接国家相关资金的投入。三是引入社会多元资源进行精准资助。3.2.2促进学校进行精准的资金使用
一是健全困难残疾学生认定工作的审核与监督机制。二是合理配置资助资源,创新资助操作制度。三是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科学认定机制,一方面是政策支持机制,另一方面是量化评定机制。四是加大勤工助学力度,建立完善精准的有偿资助模式。五是推广生源地精准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六是构建精准资助育人体系。七是加强思想教育和鼓励精准帮扶。八是构建资助与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精准工作体系。九是对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精准动态的管理[2]。
教育观察
3.3推进教学改革,实现“精准培养”3.3.1改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建立产学结合的教育机制,力争在专业改造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中高职衔接及残疾学生技能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3.2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积极进行产学合作,聘请特殊教育专家、职业教育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优化工作,形成较稳定的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并突出以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3.3.3专业设置改造与调整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残疾人中等技术技能人才市场调查和毕业生跟踪研究,了解社会岗位的内涵变化,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结合区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及区域残疾人就业形势等发展变化,研究开发并逐步设立如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特殊教育专业等符合残疾人生理、心理特点及残疾人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
同时,拓宽办学层次和形式,积极创造条件举办残疾人成人教育与培训工作,开展校企联合以及与用人单位联合办学的探索与实践,推进中高职衔接,抓住当前国家对创业创新大力支持的契机,结合目前“互联网+”和电商行业的发展潮流,针对就业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和特点,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渗透电商概念在其他专业课程与教学中,试行“订单式”培养。3.3.4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结构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开展与课程建设相配套的教材建设研究。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及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需要,大力开发选修课(或第二课堂)、我省(或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课程等;结合精准康复服务,为全体残疾学生开设“康复训练课”等公共课程,实现学生在学习期间同时享有必要的免费康复服务等。3.3.5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积极推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教学,开发网络课程、在线慕课等课程及教学形式,实现教与学的交融,同步为“送教上门”教育教学提供资源与技术支持。其中,“送教上门”教学模式有必要说明如
9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观察
下:一是重残学生家庭学习环境的免费配置支持,如无障碍学习环境、计算机、网络支持等。二是社区、街道、村委或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的支持与服务能力的支撑,适当引进优秀残疾毕业生,以及残联系统专项资金的支持等。3.3.6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职业专门能力、技能培训与考核,建立具有实真(仿真)职业氛围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可稳定满足学校各专业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3.3.7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内培外引”相结合的办法,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师德高尚、结构合理、能准确把握残疾人职业教育规律、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尤其要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学历教育和专业进修培训,提高教师队伍中研究生(硕士)比例和“双师型”“多师型”教师数量。重视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实施名师带动战略,提高学校教师队伍高职称比例。3.4加强技能培训,实现“精准培训”
针对我省残疾人的就业特点,联合我省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社会公益组织,加强我省残疾人培
训项目的开发提升工作,积极开发适合我省残疾人需求的培训项目。如手语翻译、定向行走、盲人电脑、速录师、医疗按摩师等培训项目,鼓励残疾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有关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残疾学生提高职业技能。
联动广东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开展残疾人培训就业一体化研究,推进残疾人培训与就业衔接。探索创新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市场组织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残疾人就业、培训新模式,将理论研究与实务推进并重,积极依托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逐步探索和构建我省残疾人培训与就业一体化体系[3]。
3.5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实现“精准就业”
加大残疾人网络创业教育及培训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残疾人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平台,加强残疾人网络创业方面的课程开发,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采取职业教育学校与社会培训机构、残联与社会组织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等,举办各种类型的专业课程培训班,提升残疾人在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技术等方面的网络创业专业技能,充分发挥残疾人互联网就业的灵活性、公平性和智能性,架构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可以零门槛地实现网络创业或就业。
要实现残疾学生的精准就业,就要借助学校、个人、用人单位、残联四方的精准发力来保障。一是学校就业指导要
10
精准。在就业信息发布、组织企业入校招聘、组织校园招聘会等工作中要契合学校学科特点、人才培养定位、人文氛围等特质;在简历设计指导、困难残疾学生帮扶中要实现“个性化”“一对一”;后续的信息报送、归档环节要及时挖掘经验、总结不足。二是学生个人就业目标定位要精准。无论是在人生的价值追求、人生理想方面,还是个人的抗压、耐挫能力,以及对职业发展、生活环境、薪酬保障的期望等方面,学生都要保持自己清晰、坚定的认知。三是单位选人、用人要精准。在前期的入校宣讲、简历筛选、笔试面试等环节,要结合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标准来分别确定考核要素。四是各地残联要根据当前国家对残疾人创业就业的帮扶政策,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适时地给残疾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政策性的帮扶与资助。
3.6推进中高职衔接,实现“精准提升”
随着义务教育及职业教育在残疾弱势群体中的普及,残疾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学校实现“中高职衔接”,有利于进一步培养残疾人高等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残疾人技术技能提升,加速推动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实现脱贫。
培英学校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友好协商,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互惠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双方就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肢体残疾)2019年中高职贯通培养改革(三二分段)试点项目招生合作培养等问题,自愿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双赢。通过开展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分类培养改革试点工作,成功为我校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打通了升学渠道。
总而言之,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开展职业教育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业,也不是任何一方单方面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通过学校与政府的互相配合,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根据当地社会发展、经济情况来开展教育,使得两者之间能够达到互相融合的效果,方能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J].高等教育研究,2010(7):1-6,47.[2]沈亚芳.中国农村的教育贫困与教育补偿机制研究[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225.
[3]王大江,孙雯雯,闫志利.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理论基础、实践效
能与推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34):47-51.
编辑张效瑞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