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8158264 U(45)授权公告日 2018.11.27
(21)申请号 201820410397.5(22)申请日 2018.03.26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四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道固戍二路厂房A栋(72)发明人 唐先全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17
代理人 陆军(51)Int.Cl.
H02K 1/28(2006.01)H02K 1/27(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8158264 U(54)实用新型名称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包括上固定圈、下固定圈以及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转子固定位以及位于所述转子固定位顶部的固定圈安装位,且所述下固定圈的下部装配到所述固定圈安装位;所述上固定圈与所述下固定圈具有相同的内径,且所述上固定
所述上固定圈和下固圈装配到下固定圈的顶部;
定圈的内周面上分别具有多个轴向的限位筋,且相邻的所述限位筋之间的间距与待安装磁瓦的宽度匹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固定圈和下固定圈的内周面上限位筋且限位筋相错预设角度设置,实现省去磁瓦的保持架,节约成本,可以有效的保障磁瓦在转子上的均匀排列,能大幅度提高磁瓦粘贴质量和生产效率,便于批量化生产,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CN 20815826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圈、下固定圈以及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转子固定位以及位于所述转子固定位顶部的固定圈安装位,且所述下固定圈的下部装配到所述固定圈安装位;所述上固定圈与所述下固定圈具有相同的内径,且所述上固定圈装配到所述下固定圈的顶部;所述上固定圈和下固定圈的内周面上分别具有多个轴向的限位筋,且相邻的所述限位筋之间的间距与待安装磁瓦的宽度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圈安装位由横截面为圆环的限位阶槽构成,所述底座与所述下固定圈在水平方向上间隙配合;装配到所述转子固定位内的电机转子的磁瓦粘贴部的底面边缘抵靠在所述底座的转子固定位上,且所述下固定圈的下部抵靠在所述固定圈安装位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圈和下固定圈内径与所述电机转子的磁瓦粘贴部的外径之差与待安装磁瓦的厚度匹配,且所述上固定圈与下固定圈高度分别与所述待安装磁瓦的高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圈上的限位筋与下固定圈上的限位筋相错预设角度设置,且所述上固定圈和下固定圈之间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结构配合对位,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在所述上固定圈和下固定圈的轴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圈的底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块,且所述下固定圈的顶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当所述上固定圈装配到所述下固定圈的顶部时,所述上固定圈的第一凸块随即嵌入所述下固定圈的第一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圈的底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且所述下固定圈的顶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块;当所述上固定圈装配到所述下固定圈的顶部时,所述下固定圈的第一凸块随即嵌入所述上固定圈的第一凹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圈的底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和至少一个第一凸块,且所述下固定圈的顶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块和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当所述上固定圈装配到所述下固定圈的顶部时,所述上固定圈的第一凸块随即嵌入所述下固定圈的第一凹槽中,且所述下固定圈的第一凸块随即嵌入所述上固定圈的第一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圈和下固定圈分别由两个径向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拼合而成,且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块结构配合对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块,且所述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当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二固定片对接时,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凸块随即嵌入所述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凹槽中;或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块;当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二固定片对接时,所述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凸块随即嵌入
2
CN 208158264 U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凹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凸块;当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二固定片对接时,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凸块随即嵌入所述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凹槽中,且所述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凸块随即嵌入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凹槽中。
3
CN 208158264 U
说 明 书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对于实心转子(转子铁芯非硅钢片叠压而成)永磁同步电动机,磁瓦直接贴在转轴安装面上,较常用的办法是用非金属保持架将同一安装面上的磁瓦间隔开,粘贴好磁瓦后,保持架不可拆卸,成为电机转子的一部分。
[0003]现有技术需要每段磁极增加一个保持架,增加了电机成本。保持架一般为塑料制品,尺寸精度较差,使转子磁极排列的均匀性变差。其次磁瓦间存在作用力,单靠保持架的强度很难使磁瓦排列整齐直到胶水凝固,且现有技术很难实现转子磁瓦分段错位方案。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在电机转子上安装磁瓦需要保持架且该保持架不可拆除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包括上固定圈、下固定圈以及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转子固定位以及位于所述转子固定位顶部的固定圈安装位,且所述下固定圈的下部装配到所述固定圈安装位;所述上固定圈与所述下固定圈具有相同的内径,且所述上固定圈装配到所述下固定圈的顶部;所述上固定圈和下固定圈的内周面上分别具有多个轴向的限位筋,且相邻的所述限位筋之间的间距与待安装磁瓦的宽度匹配。
[0006]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中,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圈安装位由横截面为圆环的限位阶槽构成,所述底座与所述下固定圈在水平方向上间隙配合;装配到所述转子固定位内的电机转子的磁瓦粘贴部的底面边缘抵靠在所述底座的转子固定位上,且所述下固定圈的下部抵靠在所述固定圈安装位上。
[0007]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中,所述上固定圈和下固定圈内径与所述电机转子的磁瓦粘贴部的外径之差与待安装磁瓦的厚度匹配,且所述上固定圈与下固定圈高度分别与所述待安装磁瓦的高度相等。
[0008]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中,所述上固定圈上的限位筋与下固定圈上的限位筋相错预设角度设置,且所述上固定圈和下固定圈之间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结构配合对位,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在所述上固定圈和下固定圈的轴向设置。
[0009]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中,所述上固定圈的底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块,且所述下固定圈的顶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当所述上固定圈装配到所述下固定圈的顶部时,所述上固定圈的第一凸块随即嵌入所述下固定圈的第一凹槽中。
4
CN 208158264 U[0010]
说 明 书
2/4页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中,所述上固定圈的底圈面
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且所述下固定圈的顶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块;当所述上固定圈装配到所述下固定圈的顶部时,所述下固定圈的第一凸块随即嵌入所述上固定圈的第一凹槽中。
[0011]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中,所述上固定圈的底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和至少一个第一凸块,且所述下固定圈的顶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块和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当所述上固定圈装配到所述下固定圈的顶部时,所述上固定圈的第一凸块随即嵌入所述下固定圈的第一凹槽中,且所述下固定圈的第一凸块随即嵌入所述上固定圈的第一凹槽中。
[0012]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中,所述上固定圈和下固定圈分别由两个径向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拼合而成,且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块结构配合对位。
[0013]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块,且所述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当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二固定片对接时,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凸块随即嵌入所述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凹槽中;或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块;当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二固定片对接时,所述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凸块随即嵌入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凹槽中。
[0014]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凸块;当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二固定片对接时,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凸块随即嵌入所述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凹槽中,且所述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凸块随即嵌入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凹槽中。[0015]本实用新型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上固定圈和下固定圈的内周面上限位筋且限位筋相错预设角度设置,实现省去磁瓦的保持架,节约成本,可以有效的保障磁瓦在转子上的均匀排列,能大幅度提高磁瓦粘贴质量和生产效率,便于批量化生产,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0017]图2是图1中上固定圈的俯视图;[0018]图3是图1中下固定圈的俯视图。[0019]附图标记包括:[0020]1-底座 2-转子 3-磁瓦[0021]4-上固定圈 5-下固定圈
5
CN 208158264 U
说 明 书
3/4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23]如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该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可应用于电机领域。本实施中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包括上固定圈4、下固定圈5(上固定圈4和下固定圈5的俯视图为环形)以及底座1,底座1上具有转子固定位以及位于转子固定位顶部的固定圈安装位,且下固定圈5的下部装配到固定圈安装位;上固定圈4 与下固定圈5具有相同的内径,且上固定圈4装配到下固定圈5的顶部;上固定圈4和下固定圈5的内周面上分别具有多个轴向的限位筋,且相邻的限位筋之间的间距与待安装磁瓦3的宽度匹配,其中限位筋的边缘抵靠在转子安装面上或相距一定的距离。本实施例中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装置结构简单实用,能省去磁瓦3的保持架,节约成本,可以有效的保障磁瓦3在转子2上的均匀排列,能大幅度提高磁瓦3粘贴质量和生产效率,便于批量化生产,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0024]特别地,底座1上的固定圈安装位由横截面为圆环的限位阶槽构成,底座1 与下固定圈5在水平方向上间隙配合,该种设置有助于安装磁瓦3完毕后下固定圈5便于与底座1相分离;装配到转子固定位内的电机转子2的磁瓦粘贴部的底面边缘抵靠在底座1的转子固定位上,且下固定圈5的下部抵靠在固定圈安装位上。[0025]更进一步地,上固定圈4和下固定圈5内径与电机转子2的磁瓦粘贴部的外径之差与待安装磁瓦3的厚度匹配,且上固定圈4与下固定圈5高度分别与待安装磁瓦3的高度相等,前述结构设置,可以有效的保障磁瓦3在转子2上的均匀排列,能大幅度提高磁瓦3粘贴质量和生产效率,便于批量化生产,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0026]为了降低永磁同步电机的齿槽转矩,一般是对磁瓦3作分段错位处理,上固定圈4上的限位筋与下固定圈5上的限位筋相错预设角度设置,且上固定圈4 和下固定圈5之间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结构配合对位,其中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在上固定圈4和下固定圈5的轴向设置,该种结构可实现上固定圈4和下固定圈5在轴向上快速对接,可以有效的保障磁瓦3在转子2上的均匀排列,能大幅度提高磁瓦3粘贴质量和生产效率,便于批量化生产,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0027]具体地,上固定圈4的底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块,且下固定圈5的顶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当上固定圈4装配到下固定圈5的顶部时,上固定圈4的第一凸块随即嵌入下固定圈的第一凹槽中。[0028]当然,上述实施例中上固定圈4和下固定圈之间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结构配合对位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为:上固定圈4的底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且下固定圈5的顶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块;当上固定圈4 装配到下固定圈5的顶部时,下固定圈5的第一凸块随即嵌入上固定圈4的第一凹槽中。[0029]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上固定圈4和下固定圈5之间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结构配合对位还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为:上固定圈4的底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和至少一个第一凸块,且下固定圈5的顶圈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块和至少一个第一凹
6
CN 208158264 U
说 明 书
4/4页
槽;当上固定圈4装配到下固定圈5的顶部时,上固定圈4的第一凸块随即嵌入下固定圈5的第一凹槽中,且下固定圈5的第一凸块随即嵌入上固定圈4的第一凹槽中。
[0030]上固定圈4和下固定圈5分别由两个径向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拼合而成,且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块结构配合对位,该种结构可便于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结构配合对位,可以有效的保障磁瓦3在转子2上的均匀排列,能大幅度提高磁瓦3粘贴质量和生产效率,便于批量化生产,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0031]具体地,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块,且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当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对接时,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凸块随即嵌入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凹槽中;[0032]当然,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块结构配合对位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为: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且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块;当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对接时,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凸块随即嵌入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凹槽中。[0033]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块结构配合对位还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为: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凹槽,且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对接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凸块;当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对接时,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凸块随即嵌入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凹槽中,且第二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凸块随即嵌入第一固定片第一侧和/或第二侧的第二凹槽中。
[0034]如图1-3所示,电机转子2的磁瓦粘贴部的底面边缘抵靠在底座1的转子固定位上,且下固定圈5的下部抵靠在位于底座1上的固定圈安装位上。其次将上固定圈4和下固定圈5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结构配合对位,且上固定圈4上的限位筋与下固定圈5上的限位筋相错预设角度设置。然后将涂好速固胶的待安装磁瓦3从上往下插入上固定圈4中,上固定圈4上的待安装磁瓦3插完毕后,将转子2和上固定圈4、下固定圈5从底座1上拆卸下来,接着从下固定圈5的底部插入待安装磁瓦3,待胶水固化后,磁瓦3被粘贴在转子2上,最后将上固定圈4 和下固定圈5从转子2上拨出,这样就完成了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粘贴。该技术方案可以克服磁铁间的吸力和斥力,在胶水固化前,不需要人工固定,节约了工时,能省去磁瓦3的保持架,节约成本,可以有效的保障磁瓦3在转子2上的均匀排列,能大幅度提高磁瓦3粘贴质量和生产效率,便于批量化生产,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上固定圈4、下固定圈5及底座1为非磁性金属材料制造,不易变形而且尺寸精度高。此外,上固定圈4上的限位筋与下固定圈5上的限位筋相错预设角度设置,简易地实现了磁极的分段错位。[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7
CN 20815826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8
CN 208158264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