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来源:乌哈旅游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23、《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提高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2.叙事要注意详略,选材要有典型性。 3.把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4.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这是篇自读课文,能够培养学生概括地复述课文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注意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叙事手法,通过典型人物表现主题的手法。故设置第一和第二个教学目标。

语言是要靠积存的。本文有许多优美的写景句子,能够让学生积存下来并学习、仿照、运用。故设置第三个教学目标。

本文四个登山队员身上表达出来的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细细体会、学习。故设置第四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学习叙事的详略和选材的典型性。 难点:把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设备。2021年5月中国纪念登上珠峰50周年活动的新闻报纸。

没条件的地区可预备好录音机,磁带《青藏高原》,以及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

设计思路

新课标专门注重对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速读的能力,对学生的一生差不多上有关心的。同时,能够抓住关键内容,进行有详略地复述,也是一个专门重要的语文素养。而本文无疑是进行这方面训练的好材料。

语言学习讲究积存。本文的景物描写专门成功,故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积存和仿照专门有益处。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登山队员身上表达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一辈子观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出示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请学生谈谈对珠峰的感受。)

师:珠峰是雄壮的,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登上珠峰是庞大的荣誉,也是许多人的妄图。

出示2021年5月报纸新闻:纪念人类登上珠峰50周年,中国业余登山队员首次登上珠峰。

师:50年来,有许多人登上了雄壮的珠峰,也有许多人失败了,甚至永久长眠在了那儿。但人类永久可不能停止对自我的挑战。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记录。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走那条困难卓绝的登山之路。

(生动的画面,精妙的音乐,创设了一种美好的学习情境;而新闻报纸的出示,使学生感受到了新奇,拉近了学习的距离,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语文学习应该关注生活。)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通过划分成几个时期,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1)5月24日9时30分,登山队员动身。 (2)刘连满甘作人梯,关心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3)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人冲顶。 (4)刘连满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他人,写下遗言信。

(5)无氧攀登。 (6)登顶成功。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分析、选择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适应。)

3.你觉得哪些地点写得比较详细?哪个人物是作者着重描述的?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明白得记叙复杂事件应该选择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三、细读课文,复述细节

1.找出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细节,读一读,然后加以有感情地复述。复述时注意登山队员遇到的困难和他们为克服困难作出的努力。

2.四人一组互相交流,然后推举一人进行全班交流、评判。要求学生注意叙事的详略。能够复述一个,也能够是几个。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得叙事的详略和如何选择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同时让学生加以评判,是使学生明白学习是要互相协作,共同进步的。)

四、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师:从刚才大伙儿复述的这些感人的细节中,你感受到了登山队员身上哪些优秀的品质?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依照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人物思想感情,感受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行情感体验。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积存语言,学习景物描写

1.四人为一组,找出文中自己认为杰出的景物描写,品一品,谈一谈。然后全班交流。

2.讨论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景物描写应该抓住景物特点,为表现事件和人物服务。 3.仿照文中景物描写手法,写一段夜晚小景。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亲身感受景物描写的妙处。同时,语言是要靠积存的,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积存一些好句,体验其中妙处,不失为一种学习语言的途径。)

六、课堂小结

中国登山队员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成功登顶,制造了世界登山史的奇迹,向世人表现出中国人的豪气和强烈的集体协作精神、崇高的奉献精神,实现了几代人的妄图。为了心中的妄图,你也去努力吧,去攀登你的理想之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