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的研究》
科研课题实施计划
北厂小学课题组
一、指导思想
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2000——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指出了要建立评价指标的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评价目的,需要树立一种全新的美术课程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我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方式的多元方式。重视学生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因此评价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强调人的发展,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华、努力创新。
二、研究目标
1、建构多元化评价的操作方式方法(等级评价、展览评价、评语评价);
1
2、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展示生活、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三、研究内容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学评价观要由竟争本位、分等排序为核心的评价观转向经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观。评价观是教育观的反应,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决定产生什么样的评价观。通过尝试等级评价、展览评价、评语评价等方式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展示生活、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四、研究步骤与具体工作
第一阶段从2013月开始,在北厂小学选取五(1)班进行试点;
实验前先对课题实验的教师进行培训,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探究多元化评价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实验中每学期组织课题实验的教师进行交流总结,撰写论文,收集典型问题讨论及较好的组织方式。
(1)制定和论证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组建教育科研组,负责课题的组织学习和实施;
(3)收集文献资料,组织教师培训;
2
第二阶段从2013始,在北厂小学先4—6年级各一个班,进行对照实验;
(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
(2)全面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适时作出调控。
第三阶段从2013年3月开始,在北厂小学所有班级中推广实验。(1)整理、分析各项资料;
(2)撰写专题和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3)组织课题成果鉴定。
科研手段:采用调查、分析、研究、总结的科研手段。
课题组、项目组人员分工:
组 长:王静
副组长:王建萍
成 员:白盛洁 李明珠 李勇校 朱绍梅 陈爱华 徐海萍 罗光蕊
项目组人员分工:王静,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落实、开展和总结性评价;王
3
建萍,项目主管,参与管理和研究;白盛洁协调关系;李勇校 朱绍梅 陈爱华 徐海萍 罗光蕊负责具体措施的落实,并参与研究及论文写作。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