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口义齿审美研究

全口义齿审美研究

来源:乌哈旅游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全口义齿审美研究

陈迎新 马泉生 王 涛

  在修复美学中,全口义齿的美与审美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典型性的课题。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与全身和头面部各部分有相互协调关系,并决定面下部的高度和美容。全口义齿的可摘性、平衡固位等特质,以及修复体艺术美的特点,可指导其它类型义齿的修复。研究全口义齿的审美是研究义齿美的关键。

一、审美的主体和客体

(一)全口义齿审美的主体

全口义齿审美的主体是医生、病人和其他人。审美主体具有被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其中医生和病人主要具有主观能动性,在修复过程中对义齿美的审视一直是主动的,而且能集中注意力去求索。其他人则往往是被动的。被动审美和主动审美的差别在于主动审美是有心理准备的,而被动审美则无。但两者产生美感的神经传导过程是一致的。即通过人体感受器官(眼、手、耳、口腔、舌)和感知客体(义齿和戴义齿的人),神经冲动传入中枢,进行综合分析。另外一部分神经冲动通过下丘脑上升激活系统产生兴奋过程,两者结合,最后确定美感和美感的程度。

作为审美主体的不同部分、不同感受器官的作用内容是不一样的。如:眼睛可观察义齿和人的外形;手可触摸义齿表面的光洁度和质地;耳可判断病人戴义齿后的语言状况,有无异常发音;口腔和舌可感受义齿的体积大小、造形是否适应等。

(二)审美客体

全口义齿的审美客体,包括义齿自身和戴全口义齿的人。后者的审美过程和条件与对一个正常人的审美一致,包括全身、头面、局部的协调,假牙处

观察质感、形态、色彩及戴入后的语言状况等。而前者的特点是,义齿是人工器官,要对其功能状态审美;另外,义齿是可摘的,可摘下脱开人的整体审视。

(三)全口义齿的审美心理准备

主动与被动审美过程往往是两者的相互结合。被动的虽一开始没有心理准备,但经过观察和交流就有了心理准备,注意力增加,产生的刺激信号得以加强,产生的美感就会强烈。所以,心理准备在全口义齿修复审美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审美内容和方向

(一)整体与局部

1.义齿局部与全身整体及面部的协调一致性。人的体型、面型、牙合型、牙型四者存在着一致性。一般分方型、三角型、卵圆形三种牙型,形感的一致性可形成协调的美感。另外牙的大小与牙弓和面型及人体要协调,小的脸面,排上几个大大的门牙,让人一看就觉得突出,没有美的感受。当然,牙色、基托色也要与人面皮肤的色度协调。

2.面形的恢复和改善。牙列缺失,可使面部出现唇颊内陷,上唇表面可见放射状皱纹,唇红变窄,口角下垂,人变苍老,所以审美时要看这些表现的改善和恢复情况。

3.面型与切牙的形态塑造。一般是按照面型塑造切牙的形态,如:方型面造以方型牙,三角型面造以三角型牙,卵圆形面造以卵圆型牙。当然面型和对应的牙型有时未必完全合适,需要对切牙唇面高光区的形态磨改,通过调整,平坦的高光区的形态,造成看似协调的错觉,这样审美感受就得以改善。

7

4.口与牙的情况。正常露齿为上唇下1~2mm

12

左右,微笑时露切牙高度的~。宽度正常露齿

33

到两侧尖牙,微笑时到第一、二双尖牙。上颌前牙总宽度为瞳孔间距∶外眦间距=1∶

2∶2。牙齿

4.上牙合架。蜡牙合模型要平分牙合架上下高度,中线和切道针要对好,牙合面与地面平行,前后高度合适。石膏固定时,厚度适中,表面摸弄光洁,这样才能在工作中给人以美感。

5.包埋。装盒在全口义齿中是反装法,所以基托和牙齿都要露出在石膏之外,这样它的外形和人工牙才全部在上型盒。包埋时石膏面要光滑,边缘要清晰,这样做出的假牙边缘才齐整,减轻磨光的压力。

(三)义齿的审美

全口义齿可以从口中取下,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排列整齐,与人的自然牙列相似。牙的颜色要与人的肤色、性别、年龄相配。此外牙的质感要好,基托材料的质感也要好。

诚然,在全口义齿造型排牙时需注意个性体现,即将患者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等特性结合考虑,使制做的全口义齿,既有良好的固位功能,又具有动态美感和鲜明的个性。

(二)全口义齿制作过程中的审美

义齿是一个人工器官,也是一件艺术品。它的制作过程,既是美的创造过程,也是审美过程。全口义齿的制作工序很多,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印模、阳模、蜡堤、上牙合架、选排牙、基托、包埋等的审美问题。

1.无牙颌印模的审美。印模充分覆盖义齿承托区,在肌功能整塑下形成翼缘。翼缘双侧对称,边缘线匀整,形态完整,腭皱清晰,其它部位的印模面印迹清晰,表面光滑。二次印模、功能压力取模要有力于获得良好的固位和完整的边缘。

2.石膏模型。用好的阴模灌注石膏形成一个好的工作模型。石膏模型不能有气泡,对“小瘤子”要进行修整。石膏模型形态对称,表面光洁、光滑,解剖形态清晰、准确。特别是唇颊系带、下颌的颊脂垫区和上颌的软腭边缘要准确,模型的厚度适宜,要有足够的支持力,又要符合黄金分割律,一般牙槽嵴的高度与模型高度之比为0.62∶1。

3.蜡堤审美。蜡堤要恢复面下1

3

的合适高度、

丰满度和髁突在关节凹中的生理后位。牙合面的前缘位于上唇下缘以下2mm,并且平行于瞳孔间连线,

牙合

平面前后缘连线平行于鼻翼耳屏线。要准确标志

中线、上下唇线的口角位置。蜡牙合堤要光洁、整齐,双侧对称平衡,宽度要均匀,基托边缘伸展合适,边缘线曲折圆缓,透出美感。

蜡牙合戴入口中,咬牙合功能好,大小适宜。蜡牙合

必须恢复原有牙列正中牙合接触时的下颌生理位置。使病人唇颊部有关的肌肉、韧带和颞下颌关节等都回到原有的生理位置。这样为人工牙正中牙合排列创造良好的条件,病人功能位检查时,才有舒适的感受。

8

术品进行审美,它的审美规律符合形式美的法则。一般要求是:整齐一律,对称平衡。

各个同名牙大小要均等,各个不同名的牙之间比例要和谐,中切牙比侧切牙要大,其比例一般为10∶8。如果侧切牙大于中切牙那么看起来就很不美观。基托材料和牙色要有对比,但在牙颈的部位又要注意调和。基托材料要选有仿生效果的。此外,磨光度要好。必要时要用显微镜来检查,以达精致的目的。

(四)旧义齿的审美问题

1.形态适应性。义齿戴入后往往有一二个月的适应时期。其一是义齿和牙槽组织的关系。义齿的组织面是硬的,不一定完全与牙槽组织吻合,骨与组织面的挤压,损伤牙龈组织,所以适应过程中要修改。人体组织有适应组织面外形的能力,适应以后病人的感爱就很舒适,时间长了就跟自己的牙一样,如果不戴义齿反而觉得不舒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牙槽骨萎缩,义齿又不合适了。其二是咀嚼与语言的学习和适应。口腔中突然多了这么大的两个义齿,舌功能不灵活了,说话不清楚了,进食时舌拌不过来,过一段时间适应了,这种异物感会随之消失。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变化的审美过程。

2.旧义齿外形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齿磨耗了,牙合高度减低了,义齿不像原来那么好看,并且变得不稳定。有时清洗不干净,黑垢沉积,有时还有损坏。另一方面咬牙合面的磨耗、磨平,虽咀嚼用力很大,却咬不烂食物,使病人的审美感受下降。到了一定程度就要加高磨改,或者清理,如果还不行就要重新修复。

3.情感产生。随着配戴时间的延长,人们对于自己的义齿就产生了感情,反复的观察和长时间的

使用,使病人从主观上总是偏爱自己的义齿。有时在重新修复时,病人也经常以旧义齿做比较,总觉得不如过去的义齿。

三、功能审美的价值

(一)功能是全口义齿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齿是人工器官,病人之所以要镶牙,最主要是要求恢复功能。它包括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所以对于义齿的审美,功能的恢复是审美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咬牙合平衡,咀嚼时义齿将会脱落,失去功能。所以全口义齿排牙时就不能一味追求人牙的自然状态,即使是个性排牙,也必须限制在不影响咬牙合平衡的条件下进行。

由于人在缺牙后,牙槽嵴会吸收,上颌骨向上向内吸收,下颌骨向下向外吸收,颜面的高度和丰满度都发生明显改变。在全口义齿修复时,片面追求提高唇的丰满度,而将牙过分往外排会影响牙合平衡。修复统计研究表明,全口义齿修复后上下唇后移,唇的丰满度降低。除与缺牙年龄有关外,还与垂1.配戴必须有良好的固位。因为全口义齿没有卡环等固位装置,它的固位力主要是大气压力和粘着力,而以大气压力为主。所以义齿组织面必须有良好的形态吻合性、边缘封闭性、合适的长度和很好的牙合平衡。

2.全口义齿不能造成对支持组织和其它组织的损伤,防止对口腔软硬组织生理功能的干扰。如果义齿咬牙合力分配不均,或基托边缘太长造成组织损伤,尽管可以咀嚼,但是疼痛会使美感全无。

3.应有较高的咀嚼效率。咀嚼效率的高低是义齿修复的重要内容。对于义齿审美来讲,首先要求咀嚼效率高。它是修复对于功能的合目的性。有了良好咀嚼,最基本的目的才能达到。其次,要求咀嚼功能好,食物咀嚼得更碎。舌上味蕾的接触面广,味觉感受好,这是审美的另一方面。

4.实现语言功能。没有牙的人说话漏气,发音不清楚。戴入义齿以后说话清楚了,别人容易理解,自己也感到满足,生活的自信提高了,所以这也是审美的重要方面。但语言功能的实现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二)功能对于形态美的制约

功能要求,特别是平衡要求对于形态美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因为义齿的形态美必须在保障义齿固位和咀嚼功能的条件下才能存在,它不像一般艺术品,脱离开功能存在,追求纯粹的形式美审美感受。

1.对称问题。排牙的时候,对称可产生很好的美学效果。但功能要求牙齿必须排列在牙槽嵴顶上,这样才能求得好的稳定和支持,所以当下面牙槽嵴不对称时,排牙的对称就难以实现。为了加以改善,我们此时只能追求平衡美。有时为了使牙排在牙槽嵴顶上,排牙只能排成反牙合,这样功能对审美产生的影响就更大。

2.咬牙合平衡是实现咀嚼功能的基础,如果没

直距离有关。

牙列缺失后,颜面外形改变最大的是面下三分之一,垂直距离变小,全口义齿修复就是要使修复后的面下三分之一外形尽量显示出自然、协调的美学效果。但垂直距离还与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有关,垂直距离易因牙列缺失而改变,丧失咬合接触后,垂直距离还会逐渐降低,即使全口义齿修复后,垂直距离还会逐渐降低,因此,过分升高咬合以求是唇外形的协调美观,而忽视义齿的固位、稳定是不可取的。

(三)功能和形态在审美要求中的位置关系咀嚼功能和形态美在全口义齿修复中是缺一不可的。没有哪一个人是只为咀嚼或只为美观来修复,但是两者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是有差异的。

1.一般来看咀嚼与美观点的比重为6∶4,咀嚼功能是基本的需求。

2.咀嚼和美观在人们审美过程中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在我国80年代初期咀嚼功能和美观之比为8∶2;80年代中期为7∶3;80年代末和90年代为6∶4。形态审美的比重随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3.形态美在审美要求中点的比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年龄较小的人,更重视义齿的形态美;性别当中女性比男性更注重形态美。但近年来男性对美观的要求有迅速提高的趋势。

4.功能与形态审美比重当中的职业问题。职业的要求对全口义齿的形态审美起着很大作用。对形态美要求很高的如演员,服务人员,保险、银行、文化行业的职员,公关人员,教师,医护人员等。义齿形态美成为他们职业活动中的一部分。也有一些人对修复后的语言功能特别关注,像歌唱家、播音员、公关人员、教师等职业,语言清晰流畅是非常重要的。

9

5.文化素质、受教育水平及社会环境对审美者有重大影响。文化艺术修养较高的,更能从感情上领略美观,咀嚼语言美的存在。

四、种植全口义齿审美——功能与美观的新突破

随着功能和形态审美要求的提高,人们对于义齿的要求有了更新的认识。同时随着口腔科学的进步,材料和加工设备的发展,种植修复逐渐走向成熟。

1.从咀嚼功能的角度比较,一般的全口义齿,只能达到人自然牙列十分之一的功能,而全口种植义齿就与自然牙列差不多了。种植义齿固位好、咀嚼效率高,在功能审美方面尤为突出。

2.种植义齿的支持力和人体自然牙一样来自于牙槽骨和颌骨,种植体能与骨之间产生骨愈合,力的传导直接传向颌骨,因而它的支持力很大。种植的全口义齿分为全口固定义齿和覆盖义齿。

种植固定义齿不需要粘膜支持,不需与牙槽嵴顶发生关系,因而排牙时可以完全抛开牙槽嵴顶这一概念,排牙的原则成了如何美观就如何排牙,故其牙的美观效果是非常好的。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固定全口有金柱露于外面影响美观。我们可以做一个

唇侧基台、龈档,这样既挡住了金属色又使唇颊面丰满起来,效果很好。种植覆盖义齿时,由于种植体植入少,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持力,所以,部分可用粘膜支持。固位方式是杆夹式和球形卡式固位,排牙也可以较随心,由于唇侧有其托,所以美观效果很好。

3.种植全口义齿,除了它的咀嚼效率高和形态美观以外,它的基托很小或没有基托,这样病人就不需要适应过程,或很容易适应。同时基托小对语言功能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就构成了种植全口义齿审美的又一重要方面。

种植全口义齿成为功能和形态审美的最佳的组合,给人类的缺牙修复带来了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①张春元:《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5年第2期,第108页。

②Wuerppel.AngleOrthod1981,51(1):7③孙廉:《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2年第2期,第71页。

④孙少宣:《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2年第1期,第27页。

(责任编辑:牟 进)

(上接第6页)

参考文献

①徐纪敏:《科学学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②官鸣:《论交叉科学发展的涨落加速规律》,《科学

经济

社会》1993年第1期。

③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④冀中等:《医学模式》,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年版。

⑤秦守哲:《论健康的医学审美内涵》,《青岛医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1期。

(责任编辑:牟 进)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