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乌哈旅游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朱凤婷󰀁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领域一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基础教育学科教育及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一、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对于核心素养的概念,以林祟德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研究组给出了答案:“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其认为教育要培养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及文化修养三个领域十二顼的核心素养指标,这些指标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

4

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

二、核心素养下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途径1.増强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德

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和态度是体育情感的直观表达,为丰富学生的体育情感体验,教师组织教学时,应综合考虑年级、性别、身体素质等因素,组织差异化的体育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体育情感体验需求。如针对高一新生的体育教学,应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体育活动,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又如在教学中可根据男女性別差异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增强女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追求,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打下基础。如在“排球垫球”的教学中,有些同学可很快掌握动作要领,但有些同学却很难做到,教师应从中鼓励学生,主动克服困难,加强练习,从中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不怕挫折的体育精神。如在进行田径项目的学习中,教师可举例:“刘翔如何夺冠”,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开拓性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团结合作,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再如在组织篮球对抗赛时,当两队处于激烈环节,球员可能存在故意犯规、恶性碰撞的情況,教师应及时制止这种行为,并与比塞后耐心向学生讲解这些错误的严重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

2.淡化竞技意识,强化体育素养

对于中学的体育课堂来说,开展拓展训练并不是为了竞技能力的提高,而是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相应的培养。因此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淡化竟技意识,减少竟技体育教学的痕迹,通过拓展运动来促使整个教学氛围在一个和诸而又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例如进行野外生存练习或是自然实验时,要让学生通过拓展训练能够真正地提升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在工作岗位上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和融入。

3.通过拓展训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一个最大的短板就是无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通过简单的技术动作或者是小组合作比拼,只能够看出其身体素质。而拓展训练可以补上这一个短板,使对学生的教育能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社会竞争激烈,对于参与者的心理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符合这样的高要求才能够胜任挑战性极强的工作。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拓展训练来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使以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发挥自己的特长。

4.强化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

作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管理部门,要认识到体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要在重视体育教师素质提升基础上,创建完善、全面而适合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培训体系,针对体育与健康教师开展全方位的体育教学培训活动,帮助体育教师全面提升自身的体育教学能力。中学内部的体育教学管理部门,可以结合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考核体系,对体育教师开展全面考核,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及教学能力,为中学体育教学实施核心素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要积极利用体育领域中的先进事例,来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比如说,国家运动员经过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为国家争得荣誉,提高我国体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教师用先进事例来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放弃的体育精神,有效实现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思想品质、专业能力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教师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状态,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榜样教育的作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不怕苦不怕累的对体育动作进行规范化的示范,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也会对教师进行努力的学习与模仿,移默化中发挥榜样的作用,加快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核心素养的脚步。教师在对教学活动内容进行设置前,要充分研究、掌握学生的发展规律及身心特点,尊重并保护学生的体育个性深挖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潜能,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及手段,将体育教学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充分有效的结合,不能只重视一个方面的发展。确保学生在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实现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5.加强体育教学设施建设

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与体育教学设施的建设情况具有直接联系,完善的体育教学设施,有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中学体育教学管理部门要明确体育教学设施建设的价值,并给予高度的重视,中学在开展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问题,在建设体育设施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实际需求,为学生们提供全新的跑道、篮球场等体育设施。体育与健康教学管理部门还要加大体育教学设备方面的投资力度,购买适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充足的教学设备,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核心素养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培养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结论

总之,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不应单纯注重传授体育技能,还应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淡化竞技意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强化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体育教学设施建设,为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助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师高级中学)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